讚賞年輕人的奮鬥 也請理解他們的壓力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讚賞年輕人的奮鬥 也請理解他們的壓力

2019-05-07 15:29:16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梁靜

2019年05月07日 15:2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參與互動 

  讚賞年輕人的奮鬥也請理解他們的壓力

  青年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時代的氣質以及對於未來的信心與期待。

  今年五四運動百年之際,美團聯合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聯合發布了一份《新時代 新青年:2019青年群體觀察》報告。報告顯示:埋頭工作、熱血拼搏是當代新青年的常態。47%的青年選擇將「奮鬥」作為時代關鍵詞;52%的創業者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2018年有1400萬青年晚8點後叫外賣到辦公區。

  這些數據無疑讓人感到振奮。近一段時期以來,「喪文化」「佛系青年」「食草一族」「低欲望」等詞語蔓延網絡,它們仿佛編織起一張讓人昏昏欲睡的大網,透露出濃重的沉悶氣息,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輿論對於青年一代的認識。但是,上述青年群體觀察報告的調研數據表明,絕大多數青年朝氣蓬勃,對未來滿懷憧憬。

  通過關鍵詞或者流行語來考察青年群體的心態,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切口。例如2008年的「宅」「山寨」「豬堅強」,2010年「羨慕嫉妒恨」「你懂的」「鴨梨」,2013年的「倒逼」「光碟」「逆襲」等,都形象反映了彼時青年群體的興奮點和關注點,也很鮮明地觸摸到了時代的脈搏。就此而言,報告所顯示的近半數受訪者對於「奮鬥」一詞的認知、肯定,無疑可視為青年人對於當下時代脈動以及個人感受的概括。

  奮鬥在任何時代都是人生之必須。尤其是對於青年人來說,沒有年輕之時的奮鬥,很難想像會有可期的未來。對此,絕大多數青年人有著堅定的認同。上述報告相關數據所展示的青年人奮鬥的程度和強度,也很讓人動容:上千萬年輕人在晚8點之後依然加班工作。許多人單純地以為,外賣送餐行業極大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但其實,它也極大地方便、促進了青年人的「奮鬥」。因為沒有什麼評價指標比叫餐的時間和地點,能更真實透露出青年的工作狀態。而與之互為佐證的則是,上述報告還表明,在生活服務業的青年創業群體中,有52%每天工作時長在10小時以上;24%的創業商家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他們之中78%的人每天睡眠時間低於8個小時,18%的人不足6個小時。

  奮鬥不易,卻也必須奮鬥。這不僅僅是當今社會激烈的競爭使然,也是每一代人所必經的人生階段。與此同時也應該看到,每一代人也都有屬於自己這一代的特點和氣質。所謂代溝、所謂隔代,大都因此而起。對於「喪文化」「食草一族」「低欲望」這類看似萎靡之詞,以及由此所反映出的一些青年人的所謂精神狀態,我們不妨寬以待之,予以理解。它們代表了某種「亞文化」,有其現實原因,卻不能涵蓋整個青年群體的狀態。

  如果說「奮鬥」是青年根本的氣質和精神狀態,我們也必須看到奮鬥之中的壓力和困難。「佛系」並不說明對未來沒有期待,「低欲望」也不意味著喪失對生活的憧憬。沒有任何一代是「垮掉的一代」,只不過每一代的情感表達方式不同而已。假如理解了這一點,對上述報告所展示的年輕人的奮鬥,就不止感到振奮,而應認真思考如何幫助他們解決現實困難和壓力,為他們的奮鬥創造更好的條件。

  徐冰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奮鬥吧年輕人!沒有人能在「葛優癱」中改變命運
    有人在奮鬥中經歷挫折,有人在奮鬥中學會成長,還有人試圖擺脫環境的羈絆,走上成就夢想之路……沒有人能在「葛優癱」中改變命運,勵志雞湯也叫不醒熱衷「摸魚」的年輕人,現實的壓力,難免讓年輕人困惑和迷茫,正視他們生活樣態的多樣化,理解他們的艱難和困境,認可他們的努力和付出,創造適合他們個性化成長的環境,會幫助他們更好地奮鬥。
  • 作為年輕人是如何看待婚前行為的,可以理解,但不欣賞,更不讚賞
    婚前行為永遠都是這麼敏感的,現在的年輕人的放蕩不羈,看待事情也比較開放!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複雜,條條框框的東西實在多了。怎麼說,別怪我思想不開化,實在接受不了這種行為。個人不喜歡婚前性行為,可以理解,但不欣賞,更不讚賞。婚前「男女朋友"(奔結婚去的),在經過相識相知到相戀,經過時間的考驗,此時的性行為叫「偷吃禁果"。須知,婚前性行為,違背公序良俗,雖不犯法(雙方自願),但是缺德。還有,屢有婚前性行為者,行為輕浮放蕩,缺少負責和擔當。
  • 正視年輕人壓力「爆棚」的危險
    儘管新聞背後的原因各有不同,也很難準確概括,但或多或少都反映出年輕人的壓力問題。「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今天讀來,這句「雞湯文」依然正確,依然給人以力量,然而不能成為忽視當代年輕人壓力的藉口,更不能成為批評年輕人「怕吃苦」的理由。毋庸置疑,每代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壓力,這種壓力有來自社會的、有來自家庭的,還有來自自身的。俗話說:「人無壓力輕飄飄。」
  • 23名外地年輕人來揚「奮鬥」——他們信賴的竟然是傳銷組織?
    只要「努力奮鬥」,就能當上總經理,拿到290多萬元的提成佣金。靠著這張「大餅」,以及每日「成功學」思想的灌輸,潛伏在揚州兩年的「某公司經理」章強,忽悠來了23名外地年輕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近日,江都警方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犯罪將章強及其手下兩個主任悉數抓獲,並成功端掉其手下兩處傳銷窩點。
  • 當代中國年輕人的壓力與焦慮
    要防止因壓力過大而出現其他不可預知的風險當然,壓力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關鍵在於人們如何看待。一方面,適度的社會壓力可以激發人們的奮鬥精神,成為改變現狀、奮發向上、提高生活質量的動力源泉;另一方面,社會壓力過大容易摧毀人們的鬥志,嚴重阻礙甚至幹擾人們的日常生活。
  • 馬雲:當代每個人壓力都很大年輕人怕壓力就白活了
    5月9日,馬雲景德鎮對話年輕人時談及到:現在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每個人的壓力都不一,主要看每個人的抗打擊能力有多強。下面是馬雲的原話:」現代年輕人壓力很大,年紀大的人難道就沒壓力了。現在的時代每個人壓力都很大,我壓力也大。
  • 是什麼原因讓年輕人看不到希望,不想再奮鬥?專家:有這幾個原因
    年輕人只要敢想敢做,基本上都能找到致富的途徑。當時,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每個人都利用這個機會通過自己的奮鬥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到了如今卻發生了改變,現在如果一個人的起點很低,他可能終其一輩子,他也只是到達了別人的起點,而這確實是赤裸裸的現實。
  • 專家:房價過低不利於年輕人奮鬥,那麼房價過高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現在對於很多城市的人來說,房價的漲跌一直都牽動著他們敏感的神經。因為現在的房價實在太高了,對於很多人來說房價漲一分,就少一分買房的希望。在中國人心裡如果真正想在一座城市裡紮下根來,必須在這座城市裡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所以買一套房子也成了很多年輕人最大的心願。
  • 壓力大?馬雲說不要在壓力面前當懦夫!當代年輕人真是怕壓力嗎?
    馬雲說年輕人不要在壓力面前當懦夫!年輕人倍感冤枉!為什麼呢?在當今的社會只要不是獲得沒心沒肺的年輕人,基本都是倍感「鴨梨山大」!面對壓力年輕沒其實沒有多少的害怕,更多的是一種承受與無奈。有的時候看一下紀錄電影,看一些描述古代的一些書籍,覺得那時候的人們雖然過得很幸苦,但也羨慕他們那種田園般無憂無慮的生活。現在田野還在,不過年輕人確實回不到田園般的生活了,每天都在鋼筋混泥土的城市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拼搏。物質生活如此豐富的當代,為何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反而劇增呢?
  • 當代年輕人的壓力究竟來自哪裡?
    當代年輕人的壓力表現在哪?一線城市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使得熬夜的現象更為嚴重。每個熬夜的晚上,不是在加班,就是焦慮的睡不著。在失眠的夜裡思考著下個月的房租、即將要還的貸款、一直不上漲的工資、以及再不睡明天上班遲到會影響季度獎金。除了這些工作生活上的壓力,年輕人的壓力還有一部分源自於內心的孤獨,這些獨自在外打拼的空巢年輕人,雖然很努力的「肝」生活,但內心裡對於大城市的歸屬感近乎為零。
  • 打工人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展示當代年輕人社會奮鬥新詞彙
    打工人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展示當代年輕人社會奮鬥新詞彙時間:2020-10-26 10:49   來源:新財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打工人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展示當代年輕人社會奮鬥新詞彙 近日,打工人成為了即社畜、打工仔之後,展示當代年輕人在社會奮鬥、努力工作的新詞彙。
  • 「象牙塔」裡的壓力和奮鬥
    他們不但做實驗不積極,還兩手一攤把分析數據、完成論文的工作丟給導師。很多時候,導師不但要指導學生科研,還需要花很多時間解決學生思想困惑,激發他們的上進心。而且,現在研究生資助標準提高了。在經費緊張時,有的教師甚至把講課費、稿費發給學生。以前中國學界強調SCI論文。
  • 《蟻族的奮鬥》一群年輕人的奮鬥歷程,是我們現實生活的寫真!
    《蟻族的奮鬥》一群年輕人的奮鬥歷程,是我們現實生活的寫真!這個電影的名字吸引了我們,曾經帶著好奇心看了這個電影的時候會讓我們覺得感同身受,畢業以後帶著對人生的嚮往,奮鬥在了外面的大城市當中,每天早出晚歸,過著和別人一樣的生活,每天都因為工作非常的忙碌,忽略了親情,甚至愛情的味道,為了錢,我們可以在這個城市裡立足,其實,我們就像這個電影中名字所說的螞蟻一樣,每天勤勤懇懇,每天當自己靜下來的時候,才能看到生活的城市好像越來越離我們陌生了
  • 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讚賞
    為什麼他們自己說不出呢?這位心理學家找同學個別了解,他們說,平常聽見父母說的話淨是:「你怎麼這麼笨?」「連這個都不會?」「你看某某的孩子那一點多好!」「我小的時候比你強多了!」還有一些更難聽的話。很少或者基本上沒有聽到過父母說孩子有什麼優點。在一片責怪、不滿之聲中,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想不到自己還有什麼優點了。一般來說,父母沒有不喜歡自己孩子的。對孩子的指責。
  • 社會在進步,為何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薛洪言(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很多人困惑,社會越來越進步,為何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其實,同「教育越進步,對學生要求越高」一樣,社會在進步,對年輕人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是壓力的來源。
  • 全國政協委員張頤武:佛系文化影響社會發展 年輕人要有奮鬥精神
    張頤武認為,現在中國的經濟成長以後,中等收入的青年群體越來越多,他們衣食無憂。而且由於自身家庭經濟條件不錯,保障了青年人的生活,青年人對未來的生活沒有很大的焦慮,就不會產生很強的奮鬥精神。未來網(www.k618.cn 中央新聞網站)北京3月15日電(記者 賀卓輝 見習記者 何欣)「雖然佛系文化有它的價值,但是現在的年輕人也要有奮鬥的精神。」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在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 「讚賞」「多次重申」什麼意思?研究一下外交辭令,就完全理解了
    就拿「讚賞」、「多次重申」兩個詞來說,很多學生可能了解它們的大概意思;如果拿出很多同義詞與它們比較,其中的細微差別就很難辨別清楚了。這裡正好有一個外交辭令案例,可以讓學生們完全搞明白。2019年7月2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應邀訪華。
  • 奮鬥創造傳奇,他們的奮鬥創下這座城市一個個「第一」
    上海書展期間舉行的「奮鬥創造城市傳奇——上海相冊:70年70個瞬間」望道講讀會上,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小提琴演奏家俞麗拿,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原乘務長、首批「空嫂」吳爾愉,中國商飛試飛中心試飛運行部黨支部書記、副部長,C919首飛機組成員吳鑫,圍繞「『梁祝』唱響『上海之春』」「上海敲響全國壓錠第一錘」「國產大型客機翱翔藍天」三個歷史瞬間,分享在新上海城市發展中的親身經歷,與讀者共話新上海城市建設者的奮鬥精神
  • 高中語文作文素材:青年,奮鬥與擔當、煥發光彩、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中山大學博士生韋慧曉投身軍旅,成長為我國海軍首位女副艦長,在萬裏海疆書寫無悔青春;常州技師學院學生宋彪頂著40攝氏度的高溫在車間日復一日苦練,(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高中語文作文)斬獲世界技能大賽最高獎……無數這樣的年輕人,以奮鬥成就出彩人生,「吃苦」「拼搏」都是必不可少的關鍵詞。「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穫,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
  • 面對2.5億老人,不願結婚的年輕人,到底誰給他們養老呢?
    他們在為國家作出貢獻後,終究到了年老的時候了,那就需要養老了。那麼,養老就需要年輕人了。一般來說,這個年齡的年輕人都是無法擔負起兩個老人的養老,就需要結婚了,可尷尬的問題出現了,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作為開始思想越來越獨立的90後開始,他們的思想和父輩有著很大區別。父輩只是見幾次面,拿點東西就能過日子,然後把生活過得越來越好,共同奮鬥。而現在的年輕人結婚,不說別的,單單彩禮、車房這些,一些普通家庭就無法承受,更別提結個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