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三定方案」公布。
2月2日,中國機構編制網正式公布了《中國人民銀行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以下簡稱央行「三定方案」)。其中披露,央行新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辦公室秘書局、宏觀審慎管理局。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與此前公布的部委「三定方案」有所區別的是,央行「三定方案」中關於「主要職責」內容前,明確了央行所承擔的金融委日常工作。
央行「三定方案」顯示,金融委辦公室設在中國人民銀行,接受金融委直接領導,承擔金融委日常工作,負責推動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金融工作的決策部署和金融委各項工作安排,組織起草金融業改革發展重大規劃,提出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處置和維護金融穩定重大政策建議,協調建立中央與地方金融監管、風險處置、消費者保護、信息共享等協作機制,承擔指導地方金融改革發展與監管具體工作,擬訂金融管理部門和地方金融監管問責辦法並承擔督導問責工作等。
設金融委辦公室秘書局,負責處理金融委辦公室日常事務。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的內設機構根據工作需要承擔金融委辦公室相關工作,接受金融委辦公室統籌協調。
此外,根據央行「三定方案」,央行的內設機構包括:辦公廳(黨委辦公室)、條法司、研究局、貨幣政策司、宏觀審慎管理局、金融市場司、金融穩定局、調查統計司、支付結算司、科技司、貨幣金銀局(保衛局)、國庫局、國際司(港澳臺辦公室)、徵信管理局、反洗錢局、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會計財務司、內審司(黨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人事司(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黨委群工部)、參事室、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局。
而此前央行官網顯示的25個內設機構則分別為:辦公廳(黨委辦公室)、條法司、貨幣政策司、貨幣政策二司、金融市場司、金融穩定局、調查統計司、會計財務司、支付結算司、科技司、貨幣金銀局、國庫局、國際司(港澳臺辦公室)、內審司、人事司(黨委組織部)、研究局、徵信管理局、反洗錢局(保衛局)、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黨委宣傳部(黨委群工部)、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局、參事室、工會、團委。
值得關注的是,
宏觀審慎管理局為此次機構改革後央行新設立的內設機構。
據央行「三定方案」,宏觀審慎管理局牽頭建立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和基本制度,以及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評估、識別和處置機制。牽頭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和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基本規則擬訂、監測分析、並表監管。牽頭外匯市場宏觀審慎管理,研究、評估人民幣匯率政策。擬訂並實施跨境人民幣業務制度,推動人民幣跨境及國際使用,實施跨境資金逆周期調節。協調在岸、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推動中央銀行間貨幣合作,牽頭提出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政策建議。
在去年3月公布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擬訂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被劃入中國人民銀行。
而上述職責則被劃入了央行條法司。
據央行「三定方案」,條法司擬訂相關法律法規草案,擬訂、審核規章。擬訂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承擔合法性審查和中央銀行法律事務。承擔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