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見習記者 吳夢紓 李佳文 記者 陳楊實習生謝源源)記者昨日從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獲悉,廣東省地方標準《公共標誌英文譯法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將於5月1日起正式實施。
省質監局表示,《規範》為首次發布,適用於除地名標誌以外其他公共標誌的英文翻譯。記者昨日巡城發現,廣州市內目前的確存在不少五花八門的翻譯方式。
廁所譯法搞暈外國人記者昨日在市區發現,僅「廁所」這一市民經常會接觸的場所,記者就收集到了四種譯法,分別包括「WC」、「Toilet」、「Men&Woman」、「Male&Female」。
來自美國的Lily女士幽默地說,現在她在廣州找廁所都不看文字說明,直接看圖標,「兩條腿的是男廁,一條腿的是女廁」,有時看文字說明反倒不明白。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老師陳國昌表示,「廁所」翻譯成「WC」的問題早就存在,但很多地方把男女廁所翻譯成"Male"和"Female",更為不妥。他表示,「Male」和「Female」翻譯是「雄性」和「雌性」,一般常用於研究和醫學領域,帶有一定的動物性,不具備人文性質。
《規範》對此作出了明確規定,「廁所、洗手間、衛生間統一譯為Toilet,涉及性別時,男廁譯為Gents/Men,女廁譯為Ladies/Women。」
專名應使用漢語拼音《規範》除涵蓋了市政交通、旅遊景點、商業服務、體育場館和醫療衛生等幾大公共服務設施外,也對公共標誌中標點、大小寫等細節進行了用法規範。
《規範》明確,公共標誌中的專名應使用漢語拼音進行音譯,通名和具有特定意義的專名應意譯,意譯應使用與中文名稱內涵一致的英文詞語,並符合英文的使用習慣和國際慣例。比如白雲山、珠江隧道、廣園快速路應分別譯為「BaiyunMountain」、「ZhujiangTunnel」、「Guangyuan Expressway」。
另外,《規範》的細緻性從對標誌中大小寫的嚴格規定中可見一斑。在對說明性標誌進行規範的條文中,就有這樣明確的指示:完整的獨立句中一個單詞首字母大寫,其他單詞小寫,句末加上句號。《規範》也根據英語習慣對一些固定的翻譯用詞作出規定,例如:商業性寫字樓群或購物中心譯為「Plaza」,如中華廣場「ZhonghuaPlaza」。
專家「中山一路不能直接翻譯成"Zhongshan 1Lu",中山大道東也不應該翻成"Zhong-shanDadaoDong"。」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老師陳國昌說,對於地名中涉及到的編號和方向,應該翻譯出來,放在路名的後面,「如果只是單純地翻譯成拼音是很荒謬的,外國人根本看不懂。」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陳國昌老師擔憂的問題的確存在。記者隨後採訪的6名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人均表示,完全不懂拼音的意思是什麼。例如美籍華人王禹表示他不會聽普通話也不會看漢字,一次他和外籍朋友乘公交車要到烈士陵園站下車,由於英語報站只是簡單重複普通話,他們一時都沒了辦法,「烈士陵園的公交車報站,英語和普通話是一個樣,報了等於沒報!」
市民「有統一的譯名標準肯定是好事」,在某公司做文職工作的李凌對《規範》即將實施,投贊成票。她認為,公共標誌名稱問題是一個城市的面子工程,「就跟女性出門時得體的裝扮一樣」,規範、正確的名稱翻譯,是對所有人的尊重。
李凌同時表示,按照如此細緻的標準,「不說廣東全省了,光廣州市需要更改的地方恐怕就很多」,對於標準的實施,包括李凌在內接受採訪的13名市民都認為會很難。
針對此問題,省質監局表示,標準不屬於強制性標準,在實施上就會存在一定難度。因此《規範》的落實需要多部門協作,更需全體市民的監督與幫助。
(責任編輯:李愷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