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
今天開工的成達萬高鐵,因為「砸鍋賣鐵也要修」被百姓熟知。對四川而言,為什麼成達萬高鐵如此重要?
在省社科院研究員盛毅看來,這是「補短板」的需要。截至目前,四川高鐵營業裡程1200餘公裡,人均裡程數僅0.15公裡/萬人左右,比之「鄰居」廣西、貴州、雲南都有差距。四川是人口大省,人流、物流、信息流需求大,而高鐵將帶來各種「流」的快速流動,因此,強化對外開放合作,四川就必須補齊高鐵這個「短板」,建幾條重要的高鐵,搭建起對外快速聯通的大通道,作為沿江高速通道重要組成部分的成達萬高鐵,正是這樣一個標誌性項目。它一旦建成,將形成以成都為起點的出川高鐵大通道,對核心城市的帶動意義大。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達萬高鐵建成後,在萬州樞紐將對接鄭萬高鐵、形成東向大通道,在達州銜接渝西高鐵、形成北向大通道。一條高鐵、形成兩條大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通道來看,成達萬高鐵的輻射作用大。「從區域發展和資源稟賦來看,我國最為重要的經濟流向是東西向。」四川省區域經濟研究會會長、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認為,對於地處內陸的四川而言,向東加強與東部沿海地區和中部地區的經濟社會聯繫是實施「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的重要戰略路徑。沿江通道連接華東、華中、西南地區,貫通長三角、長江中遊、成渝等城市群,成達萬高鐵作為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四川最為重要的東向陸上戰略性通道,尤其是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重大戰略背景下,是連通成渝和長三角最為便捷的陸上通道。
讓多位專家極為重視的沿江通道,是指由成都、重慶至上海的沿江高鐵通道。2018年,國家長江辦印發《推動長江經濟帶沿江高鐵通道建設實施方案》,確定沿江高鐵通道由成都、重慶—萬州—宜昌—荊門—武漢—合肥—南京—上海構成,全線設計時速為350公裡,並明確了沿江高鐵發展的三個階段及目標任務。
「起自成都、止於上海,這是國家高鐵網中縱貫東西的一條橫線。」成達萬高鐵設計總體白孝勇告訴四川在線記者,既有的東西橫線滬漢蓉大通道由多條鐵路線組成,裡程長,且運營時速參差不齊,部分路段僅能達160公裡/小時。因此,我國新規劃了全程運營時速350公裡的沿江通道,希望通過高速鐵路,實現成渝地區與中部地區和東部地區核心城市的快速連接。
成達萬高鐵是《推動長江經濟帶沿江高鐵通道建設實施方案》發布以來、開工建設的第一個重大項目。就在前幾天,國鐵集團會同上海、江蘇、安徽、湖北、重慶、四川六省市發起組建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沿江通道建設按下「快進鍵」。白孝勇介紹,沿江通道全部建成後,成都到上海時間將縮短到7小時以內,較目前省時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