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超導路,今朝抵室溫

2021-02-15 物理與工程

2020年10月,來自美國的研究團隊在超高壓下首次實現了室溫超導,臨界溫度約15℃。這項成果令物理學界振奮,也是2020年最振奮人心的科研成就之一,甚至被認為是超導研究乃至物理學史上的一次裡程碑事件。《返樸》曾刊發了多篇超導研究相關的文章,這篇文章則是通過對超導研究歷史的梳理,通俗地講述物理學家如何一點點突破臨界溫度,實現百年前立下的目標。那些人與故事,激動人心。

海克·卡末林·昂內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1853年9月21日-1926年2月21日),荷蘭物理學家,超導現象的發現者,低溫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

1904年,荷蘭物理學家海克·卡末林·昂內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1853年9月21日-1926年2月21日)在萊頓大學建立了一個大型低溫物理實驗室。

1908年7月10日,昂內斯的實驗室從早晨五點半一直忙活到晚上九點半,在下午六點半到時候,實驗室人員見證了物理學歷史性的發現,氣體氦變成了液體氦,並創造了人造低溫的新紀錄——4.2K(K表示開爾文,是溫度的國際單位,減去273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的攝氏度,即4K就是零下269攝氏度。)隨後的日子裡,昂內斯實驗室繼續降低溫度,最終獲得了1.5K的紀錄。昂內斯獲得了綽號「絕對零度先生」,還憑藉此項研究獲得了19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昂內斯實驗室的氦氣液化裝置

昂內斯沒有再繼續挑戰低溫紀錄,轉而開始研究如何利用和存儲液氦。三年後,他可以比較自如地控制液氦了,便開始研究低溫下物質的性質。

1911年春,昂內斯加入到低溫下金屬電阻的研究中。當時,有物理學家認為電阻隨溫度降低而一直降低,最終趨近於零;還有物理學家認為,溫度接近0K的時候,電子被完全凍住,電阻將是無窮大;還有物理學家猜想,隨著溫度越來越低,電阻逐漸趨近於一個定值,不再隨溫度變化。昂內斯決定用實驗解決爭議。

昂內斯判決性的實驗完成於1911年4月8日,他測量了水銀的電阻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實驗在早上7點開始,下午4點整,實驗出現了一個連他自己都無法相信的結果——在4.2K的溫度下,水銀的電阻突然消失了!

水銀的電阻隨溫度下降不是增大,而是減小,但不是逐漸減小,而是到某個溫度的時候,突然降到零!



水銀的電阻隨溫度的變化曲線

顯然,水銀在4.2K溫度下,進入了一種新物態,昂內斯稱之為「超導態(supraconductivity)」,電阻突然變為零時的溫度叫做超導臨界溫度。

昂內斯知道,他發現的超導不僅是一個奇異的物理現象,還具有商業潛力:如果將來用超導電線輸電,電能傳輸損耗接近於零,也不需要用高電壓了,還能節省大量導線和絕緣材料。總之,輸電將變得很便宜。

前提是找到能在常溫下工作的超導材料。

昂內斯實驗之後,物理學家拿各種金屬放在低溫下實驗,觀察有沒有超導現象,臨界溫度是多少。一直努力到1930年代,人們找到的超導臨界溫度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鈮,還不到10K。

自1930年代開始,超導理論研究開始取得顯著進展。1957年,超導的完整的微觀理論終於出爐。這個理論以三個提出者的姓氏的首字母命名,稱為BCS理論。(參見《超導研究的歷史與挑戰:曾經輝煌,今路在何方?》)

實驗研究者繼續努力,1930年後開始研究金屬的碳化物、氮化物以及金屬間化合物的超導電性。到1973年,超導臨界溫度才僅僅提高到了23K。當時,有人做了一個圖,縱坐標是臨界溫度,橫坐標是年份,擬合出一條直線,根據此直線,室溫超導將在2840年實現。


1970年代之前超導臨界溫度提升與時間呈線性關係

1968年,美國物理學家威廉·麥克米蘭(William L. McMillan,1936年1月13日-1984年8月30日)根據BCS理論得到超導體臨界溫度上限的公式,將公式外推到極限情況,得到最大超導體臨界溫度約是30-40K,也就是所謂的麥克米蘭極限。

真是令人喪氣的預言。

威廉·麥克米蘭(William L. McMillan,1936年1月13日-1984年8月30日),在理論上預言了滿足BCS理論的超導體臨界溫度的上限。

好在這個預言後來幾年後被打破了。

1986年6月,IBM公司瑞士蘇黎世研究院的兩位科學家,德國人約翰內斯·柏諾茲(Johannes Bednorz,1950年5月16日-放017)和瑞士人卡爾·繆勒(Karl Müller,1927年4月20日-),報導了一種全新的超導材料——一種銅氧化物陶瓷材料,臨界溫度35K,他們一下子把超導臨界溫度提高了50%。這一發現立即引起超導界的跟進。美國休斯頓大學的華裔物理學家朱經武領導的研究組迅速重複並證實了蘇黎世實驗室的發現,還找到一種超導臨界溫度高達93K的銅氧化物陶瓷材料。93K,這是超導研究劃時代的突破,超導實驗不必再用昂貴的液氦,可以使用相對低廉的液氮了。

是麥克米蘭錯了嗎?不是,而是新發現的這一類超導體具有全新的機制,超出BCS理論適用範圍。

右為柏諾茲(Johannes Bednorz,1950年5月16日-),左為卡爾·繆勒(Karl Müller,1927年4月20日-)

朱經武(1941年2月12日-)

美國物理學會(APS)年會是物理學家的盛會,每年3月舉行。1987年3月18日的會議日程頗不尋常,主辦方在那天安排了51場有關高臨界溫度超導的演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演講者就是繆勒和朱經武。會議定於晚上七點半開始,開始前兩小時就有人排隊,最後排隊者有2千餘人。會議室的門一打開,物理學家們毫無風度地一擁而入,瞬間擠滿了會議室。未能擠入會議室的人,在酒店找閉路電視觀看。會議一直進行到凌晨3點才結束。會議結束後,物理學家們仍沒有退場的意思,依然熱烈地討論著,直到天亮,人群才散盡。

這是學術會議史上最熱烈的學術研討,熱烈程度堪比搖滾音樂節,因此這次會議被稱為「伍德斯託克物理大會(Woodstock of physics)」,伍德斯託克指的是1969年一次火熱的搖滾音樂節,是流行音樂史上最盛大的音樂節之一。(據說美國人對1969年的回憶只有兩件事,一件是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另一件就是伍德斯託克音樂節。)


時代雜誌封面報導伍德斯託克物理大會

物理盛會結束了,但超導競賽進行得更如火如荼了——超導臨界溫度在多個研究組下相繼攀升。這次超導競賽中,中國科學家趙忠賢領導的課題組在極端落後的實驗條件下,夜以繼日的工作,取得多項研究成果,尤其是首先發現了臨界溫度100K以上超導體,為中國超導科學贏得世界性的聲譽。


上圖:趙忠賢在伍德斯託克物理大會上做報告。下圖:趙忠賢會後回京騎三輪車為家裡拉蜂窩煤。

1993年,銅氧化合物超導臨界溫度提高到了134K。向銅氧化合物加高壓,朱經武創造了165K的紀錄。被寄予厚望的銅氧化合物超導臨界溫度向室溫前進,卻半途而止。

2008年,日本科學家發現超導臨界溫度超過40K的含鐵的化合物,即鐵基超導體。中國科學家迅速跟進,並將超導臨界溫度提高至55K,在極短的時間內吸引了全世界超導學者的目光,再次為中國超導科學贏得聲譽。

鐵基超導體具有豐富的物理性質和有潛力的應用價值,但它的臨界溫度距離室溫依然非常遙遠。值得一提到是,大量鐵基超導體系由中國科學家所發現,尤其是高臨界溫度體系。



大量鐵基超導體系由中國科學家所發現

超導臨界溫度發展史總結在下圖中:



超導臨界溫度發展史簡圖

林林總總這些材料是怎麼找到的?

常用方法是,把已知的超導材料中的一種或幾種元素替換成其他元素,測新材料的超導臨界溫度。拿鐵基超導體舉個例子,中國科學家迅速起步的方法就是把日本科學家發現的材料中的稀土元素鑭(La)替換為其他稀土元素,如鈰(Ce)、鐠(Pr)、釹(Nd)、釓(Gd)、釤(Sm)等。根據鐵基超導材料基本組合規則(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稀土金屬+過渡金屬+磷族元素+氧族元素),粗略估計其家族成員數目有3000多種,真是蔚為壯觀,研究鐵基超導體,無失業之虞。不是的,新一類超導材料——氫化物走出來一條新路,理論計算開路,實驗後續跟上。

在超導競賽中,臨界溫度的提高都來自實驗上的突破,但當實驗陷入瓶頸時,過去的理論又發展出了新進展,豐富了物理學家的武器。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尼爾·阿什克羅夫特(Neil Ashcroft, 1938年11月27日-)早在1968年就在理論上預言(Phys. Rev. Lett. 1968, 21, 1748),金屬氫會有較高的超導臨界溫度,只不過需要加上500萬倍大氣壓的壓強。

阿什克羅夫特之後幾十年裡繼續他的理論研究,並在2004年提出 (Phys. Rev. Lett. 2004, 92, 187002),富含氫的化合物,如甲烷、甲矽烷、氨氣等,成為高臨界溫度的超導體所需壓強可以比金屬氫低很多。

可惜,實驗令人失望,與阿什克羅夫特的預言有不小的差距。

尼爾·阿什克羅夫特(Neil Ashcroft, 1938年11月27日-)在理論上預言高壓下氫化物可變成室溫超導體最早做出靠譜預言的科學家之一是我國吉林大學馬琰銘教授,他領導的研究組預言硫化氫在高壓下可變為高臨界溫度的超導體(J. Chem. Phys. 2014, 140, 174712),這一預言在2015年被德國科學家所證實(Nature 2015, 525, 73),在150萬倍大氣壓強下,溫度低於203K,即零下70攝氏度,硫化氫變成超導體,創造了超導臨界溫度紀錄。(參見《超高壓下首次實現室溫超導——中國團隊理論預言富氫材料》)
吉林大學教授馬琰銘

2017年,馬琰銘領導的課題組預言稀土元素的氫化物在高壓下可變成超導體,臨界溫度比硫化氫更高 (Phys. Rev. Lett. 2017, 119, 107001) 。同年,美國科學家預言化合物LaH10在高壓下上高臨界溫度超導體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7, 114, 6990) 。這個理論預言在2019年得到證實 (Nature2019, 569, 528),在170萬倍大氣壓強下,LaH10變成超導體,臨界溫度為250K,即零下23攝氏度。距離室溫只有50度左右了。

2019年,馬琰銘領導的課題組預言Li-Mg-H三元化合物Li2MgH16在高壓下會變成超導體,且臨界溫度高於室溫 (Phys. Rev. Lett. 2019, 123, 097001)。

2020年10月,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Ranga Dias領導的課題組在含氫三元化合物中實現了室溫超導體,不是馬琰銘提議的Li-Mg-H三元化合物,而是用的C-S-H三元化合物 (分子式依然未知),超導臨界溫度為288K,即15攝氏度,所需壓強為155萬倍大氣壓強 (Nature 2020, 586, 373)。

史上第一個室溫超導體誕生了!


擠壓在兩鑽石之間的C-S-H三元化合物是室溫超導體

這是物理學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件!

室溫超導是實現了,但是是在上百萬倍大氣壓強下實現的,距離實用性依然有很遠的距離,即便是基礎研究,全世界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實驗室能達到此等條件。

目前已有大量理論計算文章預言了很多高壓高臨界溫度超導體,Dias的工作顯然會使這個領域更火熱。隨著研究的深入,有理由期待,臨界溫度會繼續提高,所需壓強會降低,材料性質更優良。也許不遠的將來,室溫超導會成為實用技術,超遠距離輸電將幾無損耗,磁懸浮列車成本將變得低廉,量子計算機將易於實現……每一項應用都會深刻改變我們的世界。

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德·霍夫曼(Roald Hoffmann)預言,高壓高臨界溫度超導體獲得諾貝爾獎的概率非常大,Dias已預訂一個席位。

中國還有機會。

從高壓超導體的發展可以看出,尋找超導體的玩法已經變了,理論、計算、實驗三管齊下正逐漸成為標準操作。中國理論計算執牛耳,實驗研究功勳著,雙方順應新範式,密切合作,建立常壓室溫超導體不朽功勳,值得期待!

章立源 《超越自由 神奇的超導體》 科學出版社

Physics Today 63, 9, 38 (2010), The discovery of superconductivity

維基百科:超導現象

維基百科:超導歷史

Physics Today 72, 5, 52 (2019),The quest for room-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hydrides

羅會仟博客:超導「小時代」之二十一:火箭式的速度

羅會仟:鐵基超導的前世今生 《物理》2014,43,430

A Prediction for 「Hot」 Superconductivity

Room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finally claimed by mystery material

《物理與工程》期刊是專注於物理教育教學研究的學術期刊,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1981年創刊,歡迎踴躍投稿,期刊投審稿採編平臺:

http://gkwl.cbpt.cnki.net

相關焦點

  • 山西大同的電採暖工程,出水溫度85度,冬季室溫25度
    英雄少年山西行,登呂梁,射野狼;清潔供熱二十年,出徵晉地雲飛揚,今朝牛刀試鋒芒,馳騁大同建工程,無懼寒冰雪霜,萬戶居民暖洋洋。2020年10月28日,長煙落日山河壯,盪氣迴腸千山外。時至初冬,山西各地即將陸續進入採暖季,就在今朝,我們的電採暖工程團隊趕到山西大同,為當地居民安裝電採暖設備,堅持從民生大局出發,切實保證居民群眾的正常過冬。
  • 古詩《清明日對酒》中,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含笑論是非
    人生本該如此,今朝有酒今朝醉,百年之後就連一地也不會帶到地下。「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這句也是筆者最喜歡的一句,讀起來灑脫豪放。————————《清明日對酒》「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
  • 西安今朝裝飾怎麼樣 西安今朝裝飾公司官網
    選擇裝修公司,相信是很多業主們感到頭疼的問題,現在西安的裝修公司數量非常多,在質量方面更是參差不齊,所以小編建議大家最好選擇一些大型的裝修公司,一方面銀行資金上有保障,另外就是管理上比較完善,比如今朝裝飾,那麼,西安今朝裝飾怎麼樣?西安今朝裝飾公司官網是哪個?
  • 今朝裝飾舉行「品質如金 贏在今朝」年會盛典
    今朝裝飾開年會啦!總有一種特別的儀式感,告訴我們,新的一年又開始了。為生活奔波,為夢想努力,見證成功與收穫。這一年需要一場為收穫舉杯狂歡、為未來加油喝彩的年終盛宴。今朝裝飾2019—2020年度「品質如金 贏在今朝」的年會盛典於大紅門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所有的今朝人相聚一堂,共繪精彩畫卷!
  • 「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是什麼?學會了再去吹牛比~
    更何況「今朝有酒今朝醉」,還有著少為人知的下句「明日愁來明日愁」。事實上,這兩句都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一首七言絕句《自遣》。那麼在羅隱的原詩中,他究竟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主要是表達了羅隱在政治失意後的頹唐情緒,也包含了憤世嫉俗之意。
  • 千古名句:「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人皆知,下一句卻很少有人知道
    因此部分人便選擇了借酒消愁的方式,來緩解心中的愁苦,從而熱衷於「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痛快。但通過獲取短暫的痛快,就真的能消除心中長久以來的愁苦嗎?答案自然是不可能。用李白的話來說,就是「舉杯消愁愁更愁」。更何況「今朝有酒今朝醉」,還有著少為人知的下句「明日愁來明日愁」。事實上,這兩句都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一首七言絕句《自遣》。
  •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自遣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小詩的後兩句是說,今天有酒就喝個酩酊大醉,明日有憂慮就等明天再愁。  這兩句更將「得即高歌失即休」一語具體化,一個放歌縱酒的狂士形象呼之欲出。這,也就是此詩造成的總的形象了。僅指出這一點還不夠,還要看到這一形象的獨特性。這裡取象於放歌縱酒,更帶遲暮的頹喪。「今朝有酒今朝醉」,總使人感到一種內在的悽涼、憤嫉之情。
  • 「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下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而在我們接觸唐詩的過程中,即便有的只有短短四句,但很多時候我們卻只記住了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一句,例如「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朝有酒今朝醉」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自遣》,其意思主要在告訴世人,人在失意無法排解時,可以以醉解愁。而以醉解愁,自古便有,如曹操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羅隱仕途坎坷,十舉進士而不第,這首詩便是羅隱感慨所作。
  • 抖音巴西龜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什麼歌 巴西龜歌詞完整版
    抖音巴西龜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什麼歌?本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這首歌,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巴西龜今朝有酒今朝醉什麼歌  據了解這首歌是由奧戈YOYO/草莓爆彈演唱的歌曲《巴西龜》,這首歌很生動很好聽,聽了很有感覺。
  • 百年古法匠心 今朝舌尖品鑑
    百年傳承,匠心經典之作,凡懂花生油者,皆可品其正宗。即日起,胡姬花更有「掃碼贏紅包」活動,開蓋掃碼,百分百中獎贏現金紅包,與胡姬花一起傳承千年魯菜風味。
  • 常說「今朝有酒今朝醉」,它的下一句是啥?很少有人知道
    常說「今朝有酒今朝醉」,它的下一句是啥?很少有人知道!說完了漢武大帝,今天為大家講一講唐朝那點事,其實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著名的一個朝代,不僅經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文化水平也是得到了迅猛的提高。它就是人們常說的「今朝有酒今朝醉」,那麼它的下一句是啥?很少有人知道。是的,在今天,筆者想向大家介紹的這句名句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相信你和我一樣,都非常清楚這句詩是什麼意思?其實今朝有酒今朝醉,要表達的就是如果遇到什麼長期積壓在心中的憂愁,可以選擇喝酒來排憂解難。老話常講喝醉了就不愁了,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此。
  • 高雄百年最大地震 馬英九火速飛抵臺南出動軍隊
    6.7級 高雄百年最大地震  相當4顆原子彈威力 潮洲斷層錯動所致  臺南水庫震出大裂縫 高鐵出軌300人逃劫  馬英九火速飛抵臺南 震後17分鐘出動軍隊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呂佩玲表示,潮洲斷層是個相當垂直的斷層,一向被認為較平靜,卻造成高雄逾百年來大地震,情況相當罕見,雖然震央在山區,但離都會區不算太遠,加上深度只有5公裡,南部民眾因此感受強烈震撼,馬英九第一時間趕抵臺南。
  • 往昔砥礪行 今朝再揚帆—記肥城市京欣學校建校15周年行
    山路難行,卻抵不過老師們的登山熱情,狹窄陡峭的山路上,老師們你幫我扶,相互鼓氣。悠悠深谷裡,先生們激揚文字,共賞古今人物。 汗水淋漓,浸透衣襟,山路迢迢,消磨氣力。但是面對蜿蜒不見盡頭的臺階,我校老師沒有氣餒,反而激起昂揚鬥志,欲與天公試比高!
  • 抖音兄弟我講的對不對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什麼歌誰唱的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兄弟我講的對不對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什麼歌誰唱的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兄弟我講的對不對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什麼歌?  歌名:《今朝有酒今朝醉》  歌手:盧小魚、寶二  這首歌目前在個音樂平臺裡並沒有上線,當然這也是兩位歌手在網絡上自己演唱的,MV也沒有那麼的精緻,基本上以寫實的場景來拍的。
  • 「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下一句更為經典,知道的人都很厲害!
    "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下一句更為經典,知道的人都很厲害!千百年來,唐詩都在散發著自身魅力。用短短的幾十字,表達出詩人豐富的情感。仍有很多佳作流傳至今,成為了膾炙人口的作品。接下來的兩句,詩人覺得喝酒唱歌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所以"今朝有酒今朝醉"成為了千古名句。羅隱根據自身經歷總結出,面對無法解決的事情,可以一醉解千愁。喝醉了,什麼都不用想了。但是仔細想想,會發現羅隱喝醉解憂,只是暫時的,只在"今天"起作用。所以這後半句詩就是"明日愁來明日愁"到了明天,該愁還得愁。
  • 你只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瀟灑,卻不知下一句的愁,醉了也沒用
    而我們現代人,當朋友遇到不開心的時候,發愁的時候,總愛勸上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讓朋友暫時放下煩惱,只享受當下的美好。這種生活態度,有人認為是及時行樂、閒時莫愁的豁達,也有人認為是得過且過、只顧眼前的消極。其實我們只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瀟灑,卻不知下一句的愁,當真是醉了也沒用。
  • 遊戲誤導了多少人,「今朝有酒今朝醉」並非李白所寫而是另有他人
    最近小編在逛貼吧時發現有網友以為「今朝有酒今朝醉」是李白寫的,李白的確是一位愛飲酒的詩人,並且也留下了很多首和酒有關的詩,比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等,不熟悉詩文的朋友在看見這些與酒相關的詩篇也難免會以為是李白所作,但在和那位網友交流了一陣之後
  • 室溫硫化矽橡膠的分類及其特點
    室溫硫化氟矽橡膠 主要特點是具有耐燃料油、耐溶劑和高溫抗降解性能,還具有良好的擠出性能。 室溫硫化睛矽橡膠 是一種可用作油汙染部件及耐油電子元件的材料。具有耐光、耐臭氧、耐潮、耐高低溫、優良的電絕緣性能等特點。
  • 早起「室溫15℃」,大方裡小區一居民樓部分住宅室溫不達標|濱江...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23日上午,道外區大方裡小區123棟多位居民向報新晚報記者反映,自家室溫不達標,「有人家屋裡溫度計顯示15℃。有人家窗戶今年新換了3層玻璃,室溫只有18℃。有居民家溫度低,窗戶掛霜反潮,只好放乾燥劑祛溼。」
  • 早產兒安全度夏 室溫不能過低
    >早產兒安全度夏 室溫不能過低2014-08-18 18:05:58出處:PCbaby作者:吳小熊其中,早產兒的保暖尤為重要,室溫不宜過低。圖片來源於華蓋 早產兒度夏 室溫莫過低  對早產兒體重過低者需要住院,用暖箱保暖,達到醫學規定的標準方可離開暖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