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安全度夏 室溫不能過低

2020-12-22 太平洋親子網

早產兒安全度夏 室溫不能過低

2014-08-18 18:05:58出處:PCbaby作者:吳小熊

  夏季嬰兒要注意保暖,這聽上去好像和當前的防暑自相矛盾。其實不然,對於寶寶們來說,他們的皮膚較薄,體表面積與成人相比相對較大,散熱多、產熱少,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健全,容易受到外界環境溫度變化的影響。特別是新生兒體溫易受到室內環境溫度影響,導致體溫不升,嚴重的還會使皮下脂肪凝固、發硬,導致硬腫症,甚至危及生命。其中,早產兒的保暖尤為重要,室溫不宜過低。

圖片來源於華蓋 

早產兒度夏 室溫莫過低

  對早產兒體重過低者需要住院,用暖箱保暖,達到醫學規定的標準方可離開暖箱。平時寶寶的房間要保持涼爽、注意通風,維持適宜的溫度與溼度。特別是早產兒室內最佳溼度則應保持在55%-60%,正常嬰兒室內空調溫度最好調到22℃-24℃,如果是早產兒,室溫要調到24℃-26℃。為避免疾病的發生,最好每天堅持一定的開窗時間,確保室內通風透光,不要吹對流風。

  同時還應注意空調器本身的清潔衛生,定期進行除塵消毒工作。使用空調時,冷風口不要直接對著小兒吹。從烈日當頭的戶外進入空調房時,小兒汗毛孔突然關閉,很易患感冒。一定要注意小兒出汗時不要馬上進入有冷氣的房間,要擦乾身上的汗水,穿上長袖襯衫和長褲,到室外後再換上短衣。一定要記住包裹好寶寶的肚子和胸口,肚子著涼了容易引起腹瀉。

相關焦點

  • 新生兒保暖室溫調多少最合適,你知道嗎?
    很多新媽媽都特別擔心,寶寶剛出生幾天,擔心溫度過高或過低,過高怕熱著寶寶,太低又怕寶寶著涼。新生嬰兒的體溫調節功能尚未完善,他的中性環境溫度常隨體重及日齡的不同而不同。這個時候,控制環境溫度和表感溫度,以確保新生兒的體溫正常就尤為重要了。
  • 早產兒為什麼要使用塑膠袋保溫?三種優勢讓棉被相形見絀
    早產兒,早於足月分娩,身體往往存在一些疾病,為了更好的對早產兒進行治療和護理,有些早產兒就被送進了小兒科的病房。一些早產兒的家長,看到自己的小寶寶在病房暖箱裡,身上插著輸液管,還用塑膠袋包裹,就不理解:剛出生的小寶寶,為什麼要裹上塑膠袋呢?看著讓人心疼。
  • 早產兒護理的三大注意事項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早產兒因特殊原因提前娩出母體,對於早產兒的護理非常講究,除了醫院必要的早期監護之外,早產兒居家護理、餵養護理也很關鍵。早產兒分娩時的注意事項早產兒出生時必須注意保暖,處理時動作要輕巧而迅速。受涼常會造成不可挽救的併發症,產房溫度必須保持25℃左右。
  • 500克早產兒救活了 早產兒如何護理
    他出生時只有孕24周,體重500克,是名超早產兒。經過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和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和搶救,已經長成為十多斤重、發育正常的可愛娃娃。記者昨日獲悉,九爺是罕見的胎齡及體重均達最小極限的超早產兒存活下來的案例。  早產兒出生時只有1斤  因住院床號是9床,小寶得名「九爺」。
  • 內蒙古呼和浩特:預防溺水 安全度夏
    暑期來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通順街小學舉行「預防溺水 安全度夏」主題活動,老師通過現場講解、模擬演示等形式,就夏季防溺水、意外事故施救等方面進行宣傳教育,提高孩子們的安全防範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
  • 多少周出生算「早產兒」?什麼情況下,早產寶寶要住院?
    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借著這個機會,我想和各位準媽媽及早產寶寶的家長,一起學習一些關於早產兒的相關知識,讓早產寶寶和足月兒一樣健康成長。一、多少周出生算「早產兒」?早產兒是指出生胎齡<37周的新生兒。
  • 早產兒護理要點 新手爸媽須知
    胎齡未滿37周出生的新生兒叫早產兒。由於出生時間提前,身體的各個臟器都未發育成熟,功能自然不夠健全,所以早產兒大多抵抗力差,同時體重還偏輕。雖然寶寶已經出院,但是對寶寶的照料卻依舊不能掉以輕心。適合早產寶寶生活的室溫是24℃-26℃,寶媽可以在室內裝溫溼度計,通過關注溫溼度計的度數變化來調整室內溫度。  同時注意室內通風透氣,當需要開窗通風透氣時,將寶寶抱到別的房間,不讓風直接吹著寶寶。通風后室溫恢復正常,再將寶寶抱回到這個空間。此外,寶寶出生後多是吃了睡,睡了吃的狀態。
  • 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較大面積聚集,如何確保太湖「安全度夏」?
    特別是受高溫少雨等因素影響,藍藻集中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會進一步加大,今年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較為嚴峻的考驗。6月13日,科技日報記者來到無錫市濱湖區馬山環湖大堤上看到,這裡靠岸堤的一側確實已集聚著大量藍藻,呈現線條形狀分布,並散發出一陣陣難聞的特殊氣味。那麼,歷經12年治理,太湖藍藻為何仍會年年局部發生?
  • 如何促進早產兒的腦部發育
    作者:寶寶知道 吳斤欠女開0423生下早產兒,爸爸媽媽最緊張的就是寶寶的健康了,當他們8個月大時,腦部發育並沒有完全成熟,所以對於家有早產兒的父母們,只要採取多種措施,就可以很好地促進寶寶的腦部發育。好比撫觸寶寶和遊泳。
  • 早產兒什麼時候可以出院,出院回家護理要注意什麼?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一、早產兒什麼時候可以出院1、首先體重要長到2000克以上。2、在室溫下嬰兒本身能維持其體溫在正常範圍,即腋溫要在36℃左右,而且比較穩定。3、能食入每天規定必須的奶量,而且體重增加。
  • 早產兒出生體重過低,呼吸困難,醫院開展LISA技術成功搶治
    手術由新生兒科主任肖芳芳為27周早產兒實施在保證患病早產兒持續無創通氣的基礎上,用細軟管替代氣管導管,應用Magill鉗將導管前端插入氣管內再給予藥物。相比經氣管插管給藥技術,該技術有效降低了氣管插管對氣管黏膜損傷的風險,避免了肺表面活性物質運用過程中正壓通氣。
  • 早產兒媽媽必須要了解的十大問題
    我們推薦早產兒媽媽儘量多掌握一些早產兒護理的知識。比如說早產兒常見的十大症狀。雖然這些問題基本上是由專業的醫生處理,但是回家後的護理卻是和我們息息相關的。一、呼吸窘迫症候群(RDS)原因:因肺部發育未成熟而引起的呼吸異常。主要是因為患有肺部缺乏一種叫做表面活性物質。
  • 早產兒出院後,第一年很關鍵,一定要注意這6個方面!
    爸媽要儘量調整好室內溫度,夏季保持室溫在28℃,冬季保持室溫在24℃為宜,室內的溼度保持在55%~60%之間。如果家裡取暖條件差,可以多用幾個暖水袋給寶寶保溫,但要注意安全。在換紙尿褲的時候,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避免寶寶著涼,最好是兩個人一起配合。
  • 【早產兒問答日】兒科專家鮑秀蘭教授解答早產兒常見問題答疑匯總
    首先早產兒也存在低出生體重兒,極低出生體重兒,超低出生體重兒等不同的基礎,而且出生時高危因素不同也會對不同的早產兒造成不同的影響,預後都是不同的,不能完全說有影響或者沒有影響,而且早期促進其發展的因素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只要促進各種感覺以及認知等發展的幹預措施對其整體的發展都會有好處。問題16,「月翹楚」提問:寶寶基本上24小時都在睡覺,請問這有問題嗎?
  • 福建護理學基礎知識:早產兒的特點及護理考點梳理
    今天中公福建衛生人才網的老師想帶著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兒科護理學中有關於早產兒的特點及護理的相關知識。關於這一部分的內容在我們事業編考試當中是一個考點。在這一章中最常考的內容有以下幾點,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哦!考點一:早產兒特點:就外觀特點來說,在題目中常常會把足月兒和早產兒的特點放在一起來進行區分。
  • 月嫂:早產兒出院回家後怎麼護理?媽媽不用慌
    4、在室溫下嬰兒本身能維持其體溫在正常範圍,即腋溫要在36℃左右,而且比較穩定。5、一般情況良好,無其它疾B。注意:達到以上條件者即可出院回家,但回家後仍應密切觀察,發現異常應儘快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Z療。
  • 普寧市人民醫院科普:早產兒健康管理
    普寧市人民醫院科普:早產兒健康管理 普寧電視臺 普寧電視臺微信號 PNTV-GD 功能介紹 普寧電視臺 收錄於話題早產兒的健康管理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導致早產的因素越來越多樣化,高齡產婦、二胎開放、社會節奏增快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導致早產兒發生率增高的因素。不同國家及不同醫療機構對於早產兒和極低、超低出生體重兒的治療預後差異很大。因此,正確認識早產兒這一特殊群體,關愛「早到的天使」,是我們刻不容緩的任務。
  • 早產兒出院後怎麼護理?這3點很關鍵,護理的好孩子更健康!
    文|福林媽咪一般來說, 沒有在孕媽的肚子裡呆夠37周就出生的寶寶就算「早產兒」,與足月的寶寶相比,早產兒的身體發育尚未成熟,所以需要更加科學的護理和體貼的照顧。早產兒的身體會存在有許多特殊情況,這就對父母有著更高的耐心和要求。
  • 早產兒護理專題:出院回家後的餵養和護理技巧大全
    早產兒由於組織器官發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因此要加強對早產兒的護理。尤其是早產兒出院回家後。 引起早產的原因 01 母親因素 一般孕婦患有子宮畸形等先天發育不全症,容易使胎兒早產,因為子宮是胎兒生長的地方,如果子宮的肌肉不能很好地伸展,便容易出現早產。絨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等宮內感染,均可導致早產。
  • 為啥人們愛自詡「早產兒」?看完這篇,許會改變你對早產兒的認識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自詡為「早產兒」成為了一種流行風尚,好像出生早就會顯得更聰明一樣。早產兒真的聰明嗎?事實或許和我們想的不太一樣。早產的定義更加嚴苛,要是沒滿39周就叫早產兒,那早產兒可就真的爛大街了。當我們搞清楚早產兒的定義就會發現,那些自稱「早產兒」的人並非真的早產,早產兒的發育遠比我們想像中困難,護理一個早產兒,需要付出無盡的心血。為啥人們愛自詡「早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