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課非常人性,給很多考生提供了很多自由選擇的機會,但是也給更多同學帶來選課的煩惱:不知道怎麼選好。
所以,這種情況下看看周邊的同學都選好了,心裡難免著急,有的就跟風選了不適合自己的學科組合。
當然,有的同學回去跟老師請教,想聽聽老師的建議,因為物理的重要,所以老師也會建議選物理,但是這種情況你要實事求是。
一、為什麼考慮選物理?
選擇物理,大學90%的專業都可以報考,這個誘惑力難道不大嗎?所以如果你的物理成績不是太差就可以考慮選物理。
什麼叫不是太差呢?那就是每次考試別經常不及格就行,無論你是3+3地區的考生,還是3+1+2地區的考生都要注意這一點。
如果你是3+3的考生,成績要是差一些會比較吃虧一些,就是因為要進行等級賦分。而如浙江等實行3+1+2的地方選擇物理由於按照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相對還好一些。
上圖是北京一所理工科高校在2020年在浙江招生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基本上其它地區高校都是這種情況,只要是理工科的專業大部分要求選物理,而且是必須選考方可報考。
說白了,如果不選物理就等於一些理工科院校的專業沒辦法報考了。
山東省情況也是這樣,在山東計劃招生的高校專業對選課的要求也基本上要選物理。
二、選歷史會怎麼樣呢?
歷史在3+1+2地區是必選項之一,在3+3地區則不是。
選擇歷史等於選擇了文科專業,大部分文科專業是沒有選課要求的,極少部分需要選擇歷史才可以。而且很多文科專業也都是在物理和歷史裡面任選其一即可報考的。這充分說明了,物理學科的重要性要大於歷史。
但是物理就是不好,成績很差,就是喜歡歷史或者歷史課怎麼辦?
李老師認為如果物理不是很差,尤其是在浙江這樣的新高考地區,能選物理還是選物理,是在是不及格,物理學不動的情況,那就考慮選其它組合。
如果物理實在太差,那也沒有辦法,也不能強行選物理,還是考慮其他組合比較好。
喜歡歷史和最後該不該選歷史不是一回事。興趣愛好是選課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很多同學覺得歷史老師好,老師的課講得不錯,但是就是考不出成績也白搭。最終,興趣還是要服從於高考成績需要,要可以給自己賺分數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