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上,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是很多年輕父母最為頭疼的一件事。
中國和日本的國情不同,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也不同。孩子小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和媽媽在一起的,媽媽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家庭教育的效果。日本的家庭中,他們是怎麼教育自己自己孩子的呢?
1, 父母親自帶孩子,不讓老人帶孩子
這在中國來說可能是另一種情況,父母工作那麼忙,哪有那麼多精力去照顧孩子呢?在日本,孩子幾乎都是由媽媽親自帶的,很少麻煩老人。隨著社會的發展,老人的教育理念和年輕的爸爸媽媽們的教育理念也會不一樣。媽媽親自帶孩子,會使用一些符合當下的教育方式。
2, 教育孩子在公共場合不可大聲說話,音量最好不要讓第三個人聽到。
公共場合是大家共同使用的地方,教導孩子不要大聲說話也是在教導孩子學會尊重他人,不能只顧自己,潛移默化之中會讓孩子更有紳士風度。
3, 待人接物要有禮貌
見到熟人或者朋友時要主動打招呼,給別人帶來了麻煩要主動道歉,接受到了別人的幫助或者恩惠,必須要表示感謝。
看似只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在國內卻很少有家長能要求孩子這樣一直做下去。一個有禮貌的孩子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會受人喜歡,而且有利於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對孩子的幫助是長遠的。
4, 不給別人添麻煩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在餐廳,飛機,或者其他一些公關場合,孩子難免會出現不高興,哭鬧,或者在座位上蹦蹦跳跳。這些在日本的生活裡,都是給別人添麻煩的行為,遇到這些情況,家長就會帶著孩子離開。
除此以外,在上學的時候,不論幼兒園還是小學,孩子的書包什麼的都是要由孩子自己拿的,也是為了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
5, 必須誠實
誠信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哪怕是小孩子,也不能縱容孩子撒謊騙人,否則就會失去家人和朋友的信任。
6, 不能浪費食物
日本地域狹小,人口又多。日本人在對待食物的問題上都是光碟行動。家長會教育孩子,不喜歡吃點食物你可以選擇不吃,但是吃了就不允許有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