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小孩就是大人的鏡子,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性格、習慣都是受家長影響而形成的,現在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孩子普遍比較寵溺,很多不好的習慣也是視而不見,其實這對於孩子來說在害他!!!
今天我們來談談日本家長是怎麼教育孩子的,是否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書包自己背:早晚接送孩子的時候,日本家長,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手裡一律空著。
那些各種大大小小的包都由孩子們自己肩背著手拿著,而且還都跑得飛快。
衣服自己脫換:對於2~3歲的孩子,每天都要重複那麼一套換衣程序,日本的媽媽們都是站在一旁看著,從不伸手幫忙。
日本的孩子,無論多麼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褲上學,剛入園的時候,三天兩頭就凍病了。
而日本媽媽說起這事,答案叫人目瞪口呆:「是啊,就是讓他們得病的啊。
打孩子時,孩子出於恐懼,可能很快就認錯,但事實上可能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當孩子犯錯時,跟孩子說清楚講明白,讓孩子真正明白自己錯在哪裡,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我們常說「粒粒皆辛苦」,從小就要節約糧食,農民伯伯不容易,但是大家有沒有留意和日本人出去吃飯的時候他們都是先點一部分,然後接著追加。
而我們中國人聚會講究排場,要面子點一桌子菜最後全浪費掉。
日本人從小培養孩子動手能力,讓他們實際參與到製作料理中,令他們知道過程中需要付出的辛苦,從而使孩子們懂得應該節約而不能鋪張浪費的道理。
日本人非常注重個人對社會的貢獻與責任,作為社會中的一員,無論大到企業還是小到個人必須學會貢獻。
從小這幫孩子就經常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性活動,包括慰問敬老院,和撿垃圾等等,可想而知這群孩子長大後是否真正會對社會有用。
這一點可能是中國無數家長都不能接受的,早戀被定性成為兒童時期的「毒瘤」,危害身心健康,危害學習成績。
但是在日本,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不會去刻意阻止孩子的早戀問題。
因為他們知道,兒童時期好奇心旺盛逆反心也強,越是不讓他們做的事情反而越想做。
不如放手讓孩子自然成長,但是放手不代表家長和老師都不管孩子,他們也會找孩子們聊天了解最近和彼氏(男朋友)、彼女(女朋友)處的怎麼樣了之類的,從而正確引導。
對此您有何看法?如果覺得好請點讚,如果覺得不好也可隨意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