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學習蛙泳的時候感覺腿部發力不對,用不上勁兒,是什麼原因?」我覺得這不應該是腿部發力不對的問題,而是蹬腿之後感覺沒有吃上勁,有一種蹬空的感覺吧,這種蹬空的感覺就會讓人覺著是不是發力發錯了,其實收腿,發力蹬腿,根本不用去考慮應該怎樣發力,正常用力去蹬腿就好了,無論用力大或小,蹬腿的速度快或慢,發力的動作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一感覺,就是蹬腿後吃沒吃上勁兒的那種感覺。
對於蛙泳的初學者來說,蹬腿感覺沒吃上勁無非就這麼幾種情況了:
第一種,收腿的時候角度太小,造成蹬腿的時候腳掌太靠近水面,蹬在水面上就會有蹬不出力量來的感覺,就會有蹬空的感覺。改善的方法可以多收點兒腿,讓下半身多沉入水中一些,保證蹬腿的時候腳掌完全是水面之下,要向後方用力蹬,不能向斜上方用力,很多初學者因為翻腳,挺腳後跟,把力量朝向斜上了,這樣就很容易把腳給蹬出水面了。(不過很多初學者也都有下半身沉水嚴重的問題,初學者會遇到的問題各種各樣,這裡也只能是不同的問題不同對待了)
第二種,腳掌沒有外翻或外翻不夠,收腿的過程中,腳掌也要開始做外翻,當收腿結束準備要開始蹬腿的時候,兩腳要想卓別林腳那樣兒,兩腳跟相對,兩腳尖指向外側,勾腳登出,這樣在蹬腿的時候才能形成最大的作用力,才會感覺到能蹬出勁兒來。
第三種,蹬腿時,兩腳分開的距離太大了,分開太大的話,力量都向兩側分散了,自然也會覺得用不上力。
第四種,沒有夾水的動作。蛙泳在蹬腿動作後,要兩腿併攏夾水。蹬夾水動作在蛙泳中是很重要的,感覺能用上勁兒的地方主要也就是在蹬夾水這塊兒了。
第五種,蹬腿動作頻率太快了。這和第四種情況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缺乏夾水動作,也就會缺少蛙泳動作完成後的伸展漂浮的動作,所以腿部動作也就是沒人任何間歇性的循環動作。連續快速地收腿蹬腿也會讓讓感覺蹬腿用不上勁兒。可能會有朋友覺得不這不大可能,我說不出什麼原理來,但試試就能清楚,雖然動作很快,蹬得很累,但就是會感覺吃不上勁。不信的話那就去試試看。
總結出這麼五點心得體會來,不知道正確與否,僅供初學蛙泳的朋友們參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