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通道街街道召開多部門聯席會議攜手共創反邪「共防共建共治」社會治理新格局

2020-09-19 回民區反邪


為加強基層反邪教社會治理,夯實基層基礎工作,積極預防邪教類突發事件,妥善處理邪教案件,將反邪教工作納入基層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回民區通道街街道於6月10日上午,攜手通道街派出所、司法所,共同舉辦了加強基層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共防共建共治」工作聯席會議。回民區委政法委、司法局、公安分局及相關領導,以及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各社區負責人等參加了會議。

會議首先傳達了市公安局、市司法局《關於印發<關於加強基層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共防共建共治協作機制建設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意見>的通知》精神,並討論通過了街道創建「共防共建共治」社會治理新格局的實施方案。隨後大家就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優勢互補,全面完善共防共建共治協作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座談交流。在交流中,各部門將聯動,進一步完善反邪教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加強溝通協作,組織專職力量共同開展反邪教基層基礎工作,配合回民區反邪教協會強化基層反邪教警示教育宣傳,將反邪教宣傳納入到普法宣傳工作中,形成多員疊加的工作格局,並對群防群治等具體工作進行了逐一詳細安排部署。

據了解,街道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本著「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多元化化解矛盾、零距離服務群眾」的原則,精準定位轄區較為集中的矛盾糾紛問題,並通過強化基層工作人員相關法律法規、教轉能力培訓;紮實推進「兩所聯防」、「兩所聯建」、「兩所聯治」工作;聯合司法部門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講堂活動等,基本實現了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內部,化解在萌芽狀態的目標,有效開創了轄區宜居水平、居民幸福指數雙提升的良好局面。

本次聯席會議,更進一步提升基層各相關部門有機結合和良性互動、規範化運行協作機制,共同維護轄區社會和諧穩定和轄區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為創建「共防共建共治」社會治理新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相關焦點

  • 共建共治共享,「美美與共」的東湖實踐
    近年來,東湖街道以黨建引領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打破各領域黨組織行政隸屬壁壘,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讓駐地各單位和街道、社區之間「各美其美」,讓「美美與共」的和諧理念深入人心,最終凝聚起基層黨建握指成拳的「天下大同」整體效應。 如今在東湖街道,通過聚全民之力,集全民之智,黨建「朋友圈」成為服務群眾的「幸福圈」,現代化基層社會治理繪出了共建「同心圓」,奏響了共治「同心曲」,形成了共享「同心體」,生動展現了共建共治共享「美美與共」的東湖實踐。
  • 共融共建共治共享 甸柳新村街道「紅領物業黨建聯盟」 成立!
    ,加強和創新社區黨組織與物業服務企業的溝通聯繫,11月27日下午,甸柳新村街道召開「紅領物業黨建聯盟」成立大會。「作為轄區內最大規模的龍頭物業企業,將繼續努力配合社區開展各項工作,加強與社區的共融共建共治共享,在『共創文明社區,共建幸福家園』中爭創一流,再創佳績。」上海中建東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山東區域公司黨支部書記梅新洲代表物業單位發言。
  • 【基層】推進「街長制」黨建工作模式 助力基層治理融合發展
    ,深入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各項工作部署,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街長制」黨建工作模式為抓手,開展系列共駐共建共治共享活動,為街道基層黨建、疫情防控、經濟發展、綜合治理、平安建設等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要點問答:如何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
    今日推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要點問答。如何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重要意義?(一)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 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對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新時代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指明了方向。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準確把握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建設的重要意義、基本要求、重點任務,著眼於社會和諧有序、充滿活力,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真正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堅持好、完善好,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 齊畫網格同心圓 惠城橋西街道擘畫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的社會建設目標;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將其作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內容。新時代,橋西街道以構建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建設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的文明社會這一目標為圓心,以網格化為抓手,齊畫五個同心圓,擘畫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 從多維度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特徵
    維護國家安全,離不開社會的和諧穩定和長治久安,社會安全涉及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各個方面,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重視社會治理問題,明確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通道街辦事處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及反邪教警示」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提高全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凝聚起共同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有效預防和打擊邪教違法犯罪活動,提升廣大居民群眾的防邪、反邪、拒邪能力,7月2日,回民區通道街辦事處在轄區內開展了以「國家安全教育及反邪教警示」為主題的宣傳活動。
  • 林山寨街道農業銀行社區:共駐共建共享,精準精彩服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楊晨珅 通訊員 王銀平 付彧6月1日下午,鄭州市中原區林山寨街道農業銀行社區黨總支召開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中國農業銀行鄭州分行、鄭州市發改委、河南工業大學、鄭州市科協、鄭州市勞動保障培訓就業中心區域黨委成員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參加會議。
  • 共克時艱戰疫情,同心聚力反邪教——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通道街辦事處開展反邪教宣傳活動
    為深入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的反邪教警示教育宣傳活動,推動轄區群眾性反邪教工作的深入開展,切實提高各族群眾防範抵禦邪教的能力,配合做好居民的國家安全教育,提高廣大群眾防範邪教危害國家安全的意識,營造濃厚的反邪、防邪社會氛圍,9月14日,通道街辦事處開展了以「共克時艱戰疫情,同心聚力反邪教 」為主題的反邪教宣傳活動,積極教育引導群眾遠離邪教、防範邪教,提倡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
  • 建設社區編織社會治理「一張網」
    嘉峪關新聞網訊(嘉峪關日報全媒體通訊員趙彥萍)鋼城街道建設社區黨委堅持「真情凝聚黨員、黨員服務群眾」總體思路,突出黨建引領,整合資源,搭建載體平臺,實現社區黨建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共建共享,推進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共駐共建,編織社會治理「一張網」。
  • 社會治理須堅持共建共治共享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從主體、路徑、目標三個維度體現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內在邏輯和要素構成,對於實現社會治理理念科學化、結構合理化、方式精細化,彰顯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
  • 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打造共商共治新格局
    近兩年,體育部門為社區建設了690米健康步道,安裝了13套智能健身器材;自來水集團免費為社區更換跑冒滴漏的管道,還修補了部分綠化設施。「『回天有我』最初是由『回天地區』19個社區黨支部發起倡議、號召大家從我做起的活動,核心正是黨建引領下的全民共治。」
  • 市委書記王立強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黨建引領,重心下移,資源下沉9月7日,市委書記王立以普通黨員身份到鳳凰街道濱湖社區報到,並調研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區工作的重要論述,落實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工作部署,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抓好抓實黨員下沉社區工作,加快補齊社區治理短板弱項,構建黨建引領的共建共治共享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格局,不斷夯實黨在基層的執政根基。
  •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如何搭建?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是我們黨在長期探索中形成的,是被實踐證明符合中國國情、符合人民意願、符合社會治理規律的科學制度,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著力堅持和完善的重要制度之一。只有深刻領會貫徹這一制度的基本要義和重點任務,才能形成社會治理的新思路新格局,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01.
  • 姜曉萍:社會治理須堅持共建共治共享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從主體、路徑、目標三個維度體現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內在邏輯和要素構成,對於實現社會治理理念科學化、結構合理化、方式精細化,彰顯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
  • 「十萬義警」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然而,面對點多面廣、錯綜複雜的各類社會治理難題,寶安在編民警僅2000餘人,萬人警力僅為3.9人,不到全國平均值的一半。2018年,寶安區委決定在全區全面組建「十萬義警」隊伍,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走在全國前列」方面交出寶安答卷。
  • 姜曉萍:社會治理須堅持共建共治共享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從主體、路徑、目標三個維度體現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內在邏輯和要素構成,對於實現社會治理理念科學化、結構合理化、方式精細化,彰顯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孵化「小微」社會組織解民憂!六角亭街共建共治共享,讓社區活力迸發~
    ,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更加注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民齊者強」「上下同欲者勝」~礄口區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探索超大城市核心區現代化治理新路子。
  • 福州:共建共治共享 社會治理開新局
    記者 池遠 攝  福州日報記者 楊瑩 莫思予 王玉萍 朱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成為關鍵詞。  近年來,福州圍繞「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的時代命題,加快構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交出了一份溫暖的治理答卷,並作為典型案例在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第一次交流會上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