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維》的作者葉修曾分享過他本人的一段人生經歷。
他曾在思維與教育這兩個大方向中的多個領域裡付出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在空閒時候,他還會學習經濟領域、中國傳統文化領域等,但換來的僅僅是身邊人的一句「你真愛學習啊!你的知識面挺廣的啊!」,基本沒有任何成就。
他說:「由於我在各個方面涉獵得太廣,所以每個方面都學得很淺。哪怕是思維和教育這兩個我的本職工作,做得相對深一點,也沒辦法幫助別人解決具體問題。那段時間我過得既痛苦又迷茫。」
後來,他經過一系列的削減、刪除掉過多冗雜的內容,真正專注於一個領域耕耘,才取得了突破。他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課程體系,也常被各類企業、學校、區域教育局邀請去講課,幫助了許多家長解決孩子學習策略上的具體問題。
他用自己的職業發展經歷,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普通人逆襲的方法,是專注於深耕一個領域。
01為什麼說普通人逆襲的方法,是專注於深耕一個領域?
普通人專注於深耕一個領域,越有利於提高自身的工作勝任力,培養自身的獨特競爭力,實現自我價值;普通人沒有背景、缺乏資源、資質一般,跨界發展的風險很高;即使是有一定背景和資源的人,跨界發展成功的概率也不高;
1.普通人專注於深耕一個領域,越有利於提高自身的工作勝任力,培養自身的獨特競爭力,實現自我價值
馬克·吐溫曾說:「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作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
梅洪建老師是中國教育界赫赫有名的專家,他在班級管理領域做得十分優秀,多次成為教育雜誌和報紙的封面人物,曾受邀開展了幾百場講座和示範課。
但是他曾經不滿足於只當一名教師,他想過一邊教書一邊做生意的生活,他做過兩次生意,結果都虧得一塌糊塗。後來他終於想通了,一個普通人一輩子能做好的事情,可能只有一件。所以他不再關注他的生意,開始安安心心地教書育人,研究班級管理領域,沒幾年就取得了教育領域中的許多榮譽。
2.普通人沒有背景、缺乏資源、資質一般,跨界發展的風險很高
我們先來看一張圖,了解一下資源投入和能力、收入水平之間的關係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3個信息:
資源投入和能力、收入水平之間的關係,都呈「S」形曲線,不是一條直線;隨著資源的投入,能力水平出現了三個增長區間,先是「低速啟動」,經過一段時間再「加速成長」,最終「漸進完美」;隨著資源的投入,收入水平先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緩慢增長期,之後才開始進入快速提升期,當能力達到完美時,收入水平會超過能力水平(意味著這時我們的能力高,付出也能帶來高回報);
這3個信息,告訴了我們,當你最初投入一些資源的時候,你的能力水平並沒有快速提升,所以無法獲得收入。
即使在投入一些資源,我們的能力得到了一些提升,但帶來的收入是比較低的。只有當我們投入了大量的資源,能力漸進完美時,收入水平才能迎來大幅增長。
對於沒有背景,缺乏資源,資質一般的普通人來說,如果把我們有限的資源投入到不同的領域,那麼每個領域可能都會只停留在增長初期,也就是能力一般,收入十分低的情況。如果我們長期面臨著低收入,也會十分苦惱、焦慮。這是一件風險很高的事情。
我們通常只看到了那些跨界成功者的光芒,卻不知道這和他們背後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知識積累、人脈、資金等有著莫大的聯繫。
3.即使是有一定背景和資源的人,跨界發展成功的概率也不高
喬丹是眾人皆知的籃球之神,他曾經自認為能夠同時做好籃球和棒球這兩個領域,結果發現,自己在棒球場上水平很低,最後只能重新回到籃球場上,繼續精進自己的籃球水平。像喬丹這樣天賦高的人也無法做好兩個領域,一般人更難。
曾經有位在商業領域叱吒風雲的「女神」級人物,離開商業領域,去了教育領域開辦學校。一開始似乎喊出了要辦大教育公益、創新教育模式的口號,結果聲音越來越弱,爭議不斷。有專業教育調研人員採訪過該學校的老師,卻發現他們其實不太專業、基本功不紮實。該「女神」也慢慢銷聲匿跡了。
這就如葉修所說:「越跨界,越業餘。」
02那麼普通人如何做到專注於一個領域,實現逆襲呢?
選擇好一個細分領域培養自己的專注力,深耕你的領域要有決心,持續提升能力水平
(一)選擇好一個細分領域
什麼是細分領域?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一顆大樹主要樹幹下的各個小細枝。
以水果行業為例,細分領域下有果苗採購、果園種植、施肥驅蟲、水果批發、零售等各個步驟的行業。
儘可能選擇你喜歡的、擅長的細分領域就好,興趣是最好的「驅動力」,有利於你更專注地努力;擅長的事情,容易給自己帶來「成就感」,驅使自己繼續深耕。
(二)培養自己的專注力,深耕你的領域
首先要明白一點,深耕你的領域,不代表你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專注深耕一個領域與通識教育、多學技能、多了解社會動態等都沒有衝突。
「通識教育是教育的一種,這種教育的目標是:在現代多元化的社會中,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於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百度百科
通識教育是我們中小學和大學的事情,與步入社會後的人生規劃、職業發展等並不衝突。
如果工作中要用到Excel和音頻剪切的技能,那麼花幾天時間學學相關軟體使用,也不會對你專注於自己的領域產生負面影響,反而可能是有利的。
多了解社會各方動態與新鮮事物也是好事——只要不造成信息過載和拖延就好。
「一個人做事不專,這樣弄一點,那樣弄一點,既要翻譯,又要作小說,還要作批評,並且也要作詩,這怎麼弄得好呢?」——魯迅
如果你是一位老師,那麼請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學的學習和發展中來,把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發揮到極致。
(三)要有決心,持續提升能力水平
還記得上面我們提到的——資源投入和能力、收入水平之間的關係圖嗎?
隨著資源的投入,要想得到更高的能力水平和收入水平,都是需要一個曲折而漫長的過程。在努力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那個瓶頸,這時候,一定不要偷懶、害怕,止步不前。
《簡愛》的作者曾意味深長地說過「沒有壓力就會輕飄飄的,沒有壓力肯定沒有作為。選擇壓力,堅持往前衝,自己就能成就自己。」
所以,要有決心,持續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才更有機會取得更好的成果。
03結語:
對沒有背景、缺乏資源、資質一般的普通人來說,選擇一個細分領域,並專注深耕,持續提升自己在這一領域的能力水平,恰恰是逆襲的最優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