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有的人脾氣很大、特別愛罵人,到底是有魄力的表現,還是個人修養不夠呢?
在個別單位常聽有人講,誰誰誰魄力大,誰誰誰有魄力?究竟有什麼樣的魄力?有人實話實說,有啥魄力,不就是愛拍桌子、愛發脾氣、愛罵人嗎?看來,有人對這種魄力並不認可。不過,也有的說,這樣的人在單位能吃得開,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他能解決。
看來說什麼的都有,可謂褒貶不一。但多數人對上述觀點持反對態度,都不認可。原因就是不能曲解誤解「魄力」二字,如此理解就把「魄力」看偏了、看淺了、看窄了。那麼魄力是什麼?《現代漢語詞典》有兩種解釋,一是指臨事的膽識和果斷的作風,二是指氣魄、氣勢。能夠體現這兩條,才是真正的魄力。
見過很多有志向的人,見過很多有野心的人,見過很多有想法的人,也見過很多有賺錢欲望的人。但是真正擁有魄力並拿出態度做事的人,很少見!這就是為什麼走在路上的人很多而通往真正成功的人很少了!
可見,在有些人眼中的魄力,根本算不上魄力,按照他們的邏輯愛拍桌子、愛發脾氣、愛罵人就是有魄力,這個邏輯顯然不對,沒有或者缺少這「三愛」都不是有魄力唄,以至還有的說這樣的人在單位能吃得開,言外之意沒這幾下子就吃不開唄。
憶憶歷史、看看今朝,想想過去、看看當下,真正成就偉業、幹出大事、做出貢獻的那些真正有魄力的人士,哪一個是靠「三愛」展示魄力的,哪一個做人不低調、做事不嚴謹,哪一個不注重個人修養、品質滋養,哪一個不是果敢剛毅、雷厲風行,哪一個不是敢於擔當、勇於負責、迎難而上。
魄力和修養是劃等號的,是相輔相成的,而不是對立的、割裂的,前提是先要有好的修養、好的品行、好的道德,才能培養魄力,靠「三愛」形成的魄力顯然是沒素養的表現,是低級的、是排斥的、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更是擺不到桌面上的。
魄力不就是:有思想,有主見才能凸顯;有辨別,有大度才能成事;有擔當,有魄力才能成為贏家;有恆心,有毅力才能笑到最後的嗎?不用再多解釋了,這話說得很透很透了。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妥之處請指正。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和更多人。對此話題感興趣的師友們可關注、可轉發,可在下面留言、探討、討論與點評。謝謝!
註:圖片來自網絡,與文章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