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備孕中的夫妻,都會關注「排卵日」,因為排卵日那天同房的話,懷孕的機率非常高。
排卵日的計算方法很簡單:下個月月經來潮的前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的前5天後4天,加上排卵日那天,一共10天,被稱為排卵期。
有些備孕中的媽媽,為了圖方便,就會用手機上的APP來計算,只要填寫上自己每個月的月經周期,APP上就會自動顯示出哪一天是排卵日。
這種方法看似簡單,實際上並不準確!具體原因,我來跟大家分析一下……
計算出來的「排卵日」,是機械性的,是理論上的結果,並沒有把一些個體因素,外界因素考慮進去,比如:月經周期不規律、心情抑鬱反常、婦科疾病等,所以不能單純的靠計算。
排卵日那天,身體會發出這6個「信號」:
1、體溫變化
女性排卵後,由於黃體素的分泌,使體溫在排卵後略有升高。如果每天早晨測量基礎體溫,就能根據體溫的變化,尋找出自己的排卵日。
2、白帶增多
白帶是女性在排卵期的分泌物,在排卵日那天,白帶會明顯增多,並且呈水樣透明清亮,還會有雞蛋清樣的條狀粘液,又被稱為「拉絲」,此時期女性受孕機率較高。
3、一側腹部疼痛
成熟的卵子從卵巢表面排出,要衝破包裹卵子表面的一層膜的濾泡,很多女性會有一側腹部疼痛,但大多數情況下是隱隱約約的疼,也有極少數是疼痛難忍,通常被稱為「排卵痛」。
4、少量出血
由於卵巢不但有排卵功能,還監管著女性內分泌激素,因此排卵日那天,體內雌激素分泌量會有波動,引起少量子宮出血,這是排卵的一種象徵,並非月經不調。
5、精力旺盛
這是人類的一種自然本能,為了能夠成功吸引異性,排卵日前後女性會變得神採奕奕,非常愛表現自己,對男性會有莫名的好感。
6、抵抗力下降
在排卵日那天,女性下體的粘液會變得稀薄,目的是為了讓精子能更容易的通過,增加受孕成功的機率。同時,鼻腔的粘液也會減少,此時就增加了細菌、病毒的入侵機會。隨意,在排卵日那天,要特別注意別別著涼。
同時,可以搭配排卵試紙,來確定具體的排卵時間。排卵試紙可以每四個小時測一次,如果排卵試紙變強陽了,那麼就需要繼續測試,中間間隔的時間短一點,當排卵試紙有強變弱的時候,那就意味著卵子已經成功排出。
女性在排卵後,卵子只能存活12~24小時,男性的精子可以存活48~72小時,但也有極少數可以存活5天左右。因此,在排卵期前一天、當天同房,懷孕的機率會大大增加。
如何緩解排卵期的不適症狀?
1、溼度運動,保暖身體
運動可以加速體內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抵抗力。對於女性而言,最忌諱的就是身體變冷,每天泡一個熱水澡,溫暖之餘還能緩解身體痛感。
2、多吃熱性食物
選一些性溫食物,比如堅果、熱帶水果、蔥姜蒜、牛肉等,也可以喝黑糖水,吃紅棗等來補充鐵元素。
影響女性受孕的三個因素:
1、人工流產
有些年輕女孩不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因為避孕措施沒有做好,導致意外懷孕,最後選擇人工流產。雖然手術的時候是無痛的,但是並不代表對人體沒有傷害。每一次手術,都會讓子宮壁變薄,輸卵管堵塞,子宮內膜異位等問題,懷孕的概率就會降低3%~5%左右,多次手術甚至會導致再也懷不上寶寶。
2、生育年齡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2~30歲,超過30歲以後,生育能力會日漸下降,35歲以後就成為了高齡孕婦,卵子的質量就會越來越差,子宮機能也會逐漸變差,月經周期不規律,直接影響受孕的機率。所以,女性若想成功受孕,最好抓住最佳的生育年齡。
3、婦科疾病
導致婦科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平時不注重個人衛生,經常吃一些辛辣食物、熬夜、喝酒,有問題時不好意思去醫院,長期累積下來變成了難以治癒的頑疾。有些婦科疾病本身感受不到症狀,但是在懷孕的時候,就會成為「攔路虎」,阻擋女性的受孕機率。
所以,健康的身體,加上準確的「排卵日」,能大大增加女性的受孕機率,希望備孕中的夫妻,都能儘快擁有自己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