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教養法》|5個維度打造全新大腦,培養無限發展的下一代

2020-11-01 趙雅茹

我敢說現在大家都承認:成長環境和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將伴隨他的一生。家庭的思維影響著這個家庭孩子的思維方式,而大腦則是這些思維方式的載體。今天介紹的這本《全腦教養法》就告訴我們,孩子們的大腦不再只是基因的產物,它還可以通過養育者以及孩子本身的努力得到改變。

圖片來源:書籍攝影

本書作者之一丹尼爾•西格爾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他通過多年的學術研究開創了一個全新神經學的領域——人際神經生物學。除了這本書,他所著的《第七感》、《由內而外的教養》,都涉及了人際神經生物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受到了大眾的廣泛好評。而這本書的出版,顛覆了廣大父母傳統的育兒觀,讓每位養育者通過改變思維和養育方法,幫助孩子整合大腦,從而得到情緒、自制力、記憶力、專注力和人際關係的各個方面的改善,成長為健康積極的社會人。

我將通過本文和大家分享下從這5方面改變孩子大腦的理論和技巧,看看我們是不是真的有本事改變孩子?在這之前,我先和大家解釋下,整合大腦是什麼意思。

我想每位父母都經歷過孩子發脾氣的噩夢,他們可能無緣無故地大喊大叫,有時也會因為一點小挫折而哭鬧不止。我們都知道,孩子之所以出現強烈的情緒波動,是因為他們還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書中指出:左腦會幫助我們進行邏輯思維並把思維組成句子,而右腦是我們用來體驗情感和解讀非語言信息的。所以說,喜悅、憤怒、悲傷這些情緒往往是來自右腦,而對於一個孩子而言,還沒有形成邏輯時,大腦最容易被情緒控制。這時候,就需要父母幫助我們的孩子「整合大腦」。因此,正如書中所說,「整合大腦」是將大腦的不同部分協調起來,讓我們的孩子情緒糟糕的孩子們及時得到調整,最終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

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通過左右腦的整合控制清晰,書中還提出了整合上下腦、整合記憶、整合記憶、整合自我、整合自我與他人。下面我們來看看要做什麼來幫助我們的孩子完成這些整合,才能給予他們一個健康積極的大腦,得到高質量的人生呢?

圖片來源:頭條免費正版圖片庫

1. 整合左右腦,幫助寶寶調節情緒

在剛剛例子中的孩子就需要家長們幫助整合他的左右腦,處在憤怒和悲傷中的寶寶往往都是右腦區域在起主要作用,家長們要做的是幫助寶寶調動起邏輯的左腦,有意識地讓寶寶自己通過理性思考脫離不良情緒。主要的做法就是:說出寶寶的感受,讓他們懂得自己能夠被理解。

之所以這樣,一方面要寶寶了解家人的愛,一方面讓他們認識到自己處在不良情緒中,需要儘快走出來。一般情況下,只要寶寶承認自己的情緒,他就已經調動了自己的邏輯左腦。我們等於成功地幫助寶寶完成了左右腦的協調,避免他們受到負面情緒的傷害。

2. 整合上下腦,讓寶寶學會思考

想必作為父母都經歷過寶寶的東西被奪走時的大哭,或者在與小夥伴玩耍的時候突然生氣,而父母最常用的方法多是哄騙或者威嚇,作者提出,這對孩子的心智成長是十分不利的。那么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就是利用這個機會幫助孩子構建上腦。

書中把大腦比喻成了一個雙層小樓,底層的大腦是原始區域,這部分主要負責我們身體的基本能力,比如運動、呼吸、突如其來的憤怒,這一層在孩子出生時基本已經施工完成,上層大腦卻要等到孩子二十幾歲才能完全成熟。而這一層承擔著大腦的高級思維功能,包括做出明智的決策、對身體和情緒的控制、自我認識、共情和道德。看的這裡大家想必明白了,為什麼孩子的情緒表達那麼直接,是因為他們的上層大腦還沒施工完成呢。

既然我們了解了孩子大腦的苦衷,就要放任孩子發脾氣嗎?當然不是,因為上一個部分我們說了,孩子過久地沉浸在負面情緒中會傷害到自己。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做的是讓孩子冷靜下來,可以通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冷靜角來達到這個目的,讓孩子冷靜的目的是幫助他們進一步地放鬆,這樣就能夠驅趕出他們下層大腦的不良情緒,為建設我們上層大腦做準備。

作者在書中提出:錯誤通常是最好的學習機會。而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卻是能夠幫助他們構建健康的上層大腦好時機,孩子在冷靜下來之後,家長的正確引導尤為重要,只要能做出積極正確的引導,孩子會逐漸學會自我引導,而這種能力是他們複雜思維能力的一部分,經歷多次的引導和處理後,他們會構建出最適合自己的上層大腦。

圖片來源:頭條免費正版圖片庫

3. 整合記憶,培養勇敢的下一代

在我看來,作者書中提出的記憶整合可以增加孩子的抗挫力,讓他們有直面痛苦經歷的勇氣,最終完成自我的心理療愈。

傳統的教養觀念中,對於寶寶的不好經歷家長會儘量不再提起,為的是讓孩子忘記當初的痛苦。可是在作者看來,這種方式其實在幫助孩子逃避挫折。這時很多家長會說了,我讓孩子脫離痛苦不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嗎?有必要去一次次地揭開孩子的傷疤嘛?起初,我對作者的觀念也不理解,但是我說一個父母經常遇到的例子,我們就能明白這種方式對孩子的危害了。

我們有沒有發現過,一件孩子本來很喜歡做的事情他們突然不做了,比如說遊泳、打球、彈鋼琴等,我們通常會探究孩子突然放棄去做這件事的原因,會發現孩子可能在遊泳的時候嗆水了,或者在鋼琴表演中被嘲笑了。如果我們任由孩子的性子讓他們放棄,他們對這件事的記憶就會埋下心理陰影,而且他可能很長時間甚至一輩子都無法體會遊泳或者鋼琴帶來的美妙感覺。

那麼我們要怎麼樣幫助孩子克服挫敗感,繼續讓他們勇往直前呢?作者提出,我們可以不斷地引導孩子回憶當時的經歷,在這個過程中告訴孩子,可怕的經歷確實是人生的一部分,但是我們不應該退縮,而是在遇到同樣的情況能夠想出辦法克服困難。這和我們成年人的成長過程有相似之處,由此可見,幫助孩子重建記憶其實是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而不是習慣遇到挫折就放棄。

圖片來源:頭條免費正版圖片庫

4. 整合自我,鍛鍊成熟心智

我們通常會發現,當一件事情給我們留下的第一印象很差時我們就會認為那件事不好,對我們的孩子來說也會有這個情況,其實這時候成人或者孩子都沒有認識清楚,不好是來源於自己的感覺還是事情本身,整合自我就能夠幫助我們做出分辨。

在前面的第二部分我們提到,大腦的上層會根據我們的經歷來搭建,而學會全面地看待事情就是我們應該擁有的能力,整合自我就是在獲得這種能力的過程。

書中提到一個6歲小男孩傑森,因為總是被感覺中的恐懼控制,對任何事情都擔驚受怕,他害怕臥室的風扇會掉下來,整夜無法安眠,但其實這不過只是他自己的感覺而已。為了幫助傑森放鬆,父親帶他去釣魚,母親不斷地開導他說「會定期檢查風扇的牢固程度」。傑森漸漸地認識到:「風扇掉下來只是他的感覺,事實不會這樣」。

整合的過程不止讓傑森擺脫了睡眠障礙,還讓他學會了處理自己的恐懼,學會認清事物本質,而這恰好影響著我們如何做出人生中各種各樣的選擇,因為根據事實還是憑藉直覺,做出的選擇對自己的發展往往截然不同。

5.整合人際關係,走好未來第一步

說起與人的相處,我們通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體諒他人、善於合作,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然而,孩子的表現往往不盡人意,他們會從妹妹的盤子裡拿走自己喜歡吃的餅乾,即便自己已經有很多一樣的餅乾了;他們會因為一句話和其他小夥伴起衝突。但孩子的這些行為並不是以傷害別人為目的,他們只是不懂得考慮他人的感受。而懂得體諒他人的共情能力,是打造有意義人際關係的第一步。

作為父母,幫助我們的寶寶理解他人有很多技巧,重要的一點就是先和寶寶建立情感聯結。比如說,孩子從妹妹的盤子裡拿走餅乾時,父母可以先理解寶寶喜愛餅乾的感受,然後再讓他自己觀察妹妹失去餅乾時的狀態,然後再做出適當的引導。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看到孩子問題時應該積極面對,不應該敷衍或者懲罰孩子。而且,在培養寶寶理解他人的同時,不能夠讓他們喪失自我,無條件地順從他人。

圖片來源:頭條免費正版圖片庫

《全腦教養法》這本書中的理念和方法不僅適合教育孩子,對成年人也同樣受用,因為每個人都會經歷衝動、消極、逃避等負面情緒,在我們面對自己的這些情緒時,我們可以通過書中的方法來整合自己的大腦。

這本書最後還總結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教養方法,常讀常新,讓我們能夠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幫助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孩子整合大腦,培養出樂觀積極、勇敢開朗的下一代。

————END————

作者簡介:熱愛學習的職場寶媽,喜歡讀書、寫作和插畫。願和你共讀每本好書。

圖片來源:頭條免費正版圖片庫

相關焦點

  • <<全腦教養法>>: 整合大腦,培養平和快樂的孩子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哈佛大學醫學博士丹尼爾.西格爾的著作<<全腦教養法>>為父母提供一種全新的養育理念和方法,開發和整合孩子的大腦, 幫助孩子處理情緒和自我控制。下層大腦與衝動、直覺和求生本能有關,也稱動物腦。上層大腦是我們哺乳動物在後期發育起來的高級腦,負責思考、想像和規劃等重要的分析思維功能。
  • 讀書Ⅰ《全腦教養法》摘錄&讀後感
    第5章幫助你培養孩子反思自己心理狀態的能力。具備了這種能力,他們就能夠自主決定如何感受世界,以及如何對世界作出反應。 第6章重點介紹了一些方法,教孩子在保持獨立自我的同時與他人建立聯結,從而獲得幸福與成就。
  • 拓展兒童思維的革命性策略,風靡美國的發展式教育!全腦教養法
    內容介紹《全腦教養法:拓展兒童思維的12項革命性策略》內容簡介:父母的養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思維方式。在我們的父母還在為孩子報英語班、奧數班的時候,發展式教育的理念《全腦教養法》已經風靡美國,改變了萬千父母的教養方式。
  • 《全腦教養法》:讓你擁有理解孩子腦迴路的鑰匙
    《全腦教養法》這本書正是致力於解決這些惱人的問題,通過讓父母明白孩子的大腦如何工作,將腦科學原理與育兒相結合,使那些看無比艱難的「生存時刻」變成孩子蛻變的「成長時刻」。作者丹尼爾.西格爾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他的理論基於人際神經生物學,在養育孩子方面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他的發展式教育理念改變了眾多父母的養育方式。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孩子大腦的工作模式,讓自己的育兒之路輕鬆一些,那麼《全腦教養法》這本書絕對值得一看。
  • 《全腦教養法》:教你如何培養高情商孩子
    當孩子誕生時,我們憧憬著把孩子培養成有無限發展能力的人,可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當我們碰到以下困難時刻:孩子做作業一遍又一遍的拖延,孩子總是喜歡攻擊別人:孩子在聚會上各種無理行為...... 我們一次次為這些事情,感到無能為力或心力交瘁,我們教育的最高期望,在此時變成了得過且過。
  • 全腦教養法:給你提供12條方法整合孩子的大腦
    美國作業丹尼爾.西格爾所著的《全腦教養法》適合所有的父母,不僅有理論知識,還有實操練習,讓你看的懂,學得會,操作起來很簡單。書中分析了大腦的結構,發育的影響,為提供方法創造了理論基礎。還提出了12個全腦教養的方法,方便家長操作。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幾個方法來整合孩子的大腦,讓孩子的大腦得到充分的發展。
  • 孩子有受挫心理,試試《全腦教養法》的複述法
    ,不利於孩子的技能培養。而在我們的人生發展中呈現出的是一個上升趨勢,所要遭遇的問題水平也是不斷攀升,孩子在早期的主動性學習完全是受到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趨勢,而如果沒有一個很堅強的心臟,在遇到難題時沒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就會泯滅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 孩子有受挫心理,試試《全腦教養法》複述法
    我們很多家長也知道當孩子有了這一心理後,就會變得很內心脆弱,遭遇到失敗就一蹶不振,會在心理陰影的影響下不再敢於嘗試,這樣的情況勢必會對孩子的成長發展造成阻礙,不利於孩子的技能培養。針對於家長們所提出了疑問,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篇文章向大家說一說:孩子為什麼會有受挫心理,以及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孩子避免產生受挫心理。
  • 讀書Ⅰ《全腦教養法》第六章摘錄&讀後感
    這意味著在保持健康的自我概念的同時,發展完善的人際關係。 3、現在我們把注意力轉向第七感的第二個方面——發展了解並聯結他人心靈的能力。這種聯結取決於共情能力,取決於識別另一個人的感受、欲望和觀點的能力。
  • 培養自覺又主動的孩子,跟風靡全球的全腦教養專家西格爾學
    孩子成長父母成長國際知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全腦教養很明顯,我們應該努力的培養孩子養成開放式大腦,正面積極的應對成長過程中問題。,是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推崇的人際生物學創立者,是正念覺知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第七感研究所(Mindsight Institute)創始人,是教育家、心理學家,「第七感」「全腦教養法」」開放式大腦「概念提出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臨床教授,哈佛大學醫學博士。
  • 了解《全腦教養法》,幫孩子建立腦部學習機制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全腦教養法》。一、什麼是《全腦教養法》孩子有時候表現出來的「不開竅」是因為孩子的大腦處於發育的關鍵時期,腦部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學習機制,從而顯得「不開竅」,而《全腦教養法》就是一種很好的解決辦法,關於《全腦教養法》百度百科這樣解釋:
  • 腦科學與養育 | 手掌中的大腦
    講師班的小夥伴們學習後,因為都有實踐的任務,我也會推薦大家去閱讀丹尼爾.西格爾的腦科學三部曲 ——《全腦教養法》、《由內而外的教養》、《第六感》,一個把腦科學專業知識講得這麼平易近人的科學家,實在值得感恩。當然,在兒童班上,我嘗試過N種方式給孩子們講解大腦結構,請相信,他們真的都能聽懂。
  • 讀書Ⅰ《全腦教養法》第一章『全方位了解兒童思維的發展方式幫...
    《由內而外的教養》始終沒能讀下去,《全腦教養》這本書是後來寫的,可能總結了經驗,寫的更實用,大眾化了。 微信讀書有電子版,需要可以掃碼在線閱讀。 前言 『生存&發展式教育』 作為父母,你的終極目標是把孩子培養成享有絢爛生命,具有無限發展能力的人。你希望他們擁有有意義的人際關係,關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學業優秀,工作努力,並且有責任感,知足常樂。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生存式教育」與「發展式教育」。
  • 全腦開發為什麼越來越重要?
    「全腦教育」是針對孩子發展關鍵期而言的,旨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內充分開發孩子的大腦潛能。許多科學研究證實,在嬰兒出生最初的幾年中,大腦有一系列的關鍵發展期或敏感階段。這一系列的關鍵階段又被稱為學習關鍵期。在學習關鍵期內,孩子能夠學得更好,或者發展特殊的能力。過了學習關鍵期,相關的學習就會變得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進行相關的學習,最好的例子就是語言能力的發展。
  • 父母善用全腦養育法,輕鬆養育高情商娃
    首先,人的大腦的發展也是有它自己的規律和順序的,就好比一個孩子也總是在特定的年齡階段才學會走路、保持平衡,人的大腦想要完成發育也要等到一定的年齡,想要讓一個3歲或者剛上學的孩子學會通過大腦控制自己的情緒那是不符合一般發展規律的,可以說這個時期的孩子如果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發脾氣的情況是正常的。
  • 別著急試試全腦養育法
    和大腦發育有關腦科學家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大腦要完成發育好,要到25歲左右。而人們的大腦結構中最先發育的是感性腦,這也是就表明人們在25歲之前,當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時,此時更多的時候還是使用感性腦思考問題,所以想要做出理性的行為確實比較困難。
  • 金貝貝全腦潛能開發課程介紹
    21世紀各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科技競爭的根本在於腦力的競爭,所以世界各國的競爭是大腦研究與應用的競爭,全腦教育科技發展是勢在必行的教育。     所以說,將來社會人類和人工智慧的競爭,不是左腦的競爭,而是要發揮右腦的優勢,才能適應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我們所講的全腦潛能開發,說白了就是右腦和間腦的開發,開發後能夠和左腦一起協調運作,發揮人類大腦的全腦智慧!
  • 科貝樂課程發布會回顧,用愛與專業把全腦早教玩出花!
    課程發布會吸引了超過20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家長、意向合伙人和媒體人歡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早教界的裡程碑時刻,大家期盼已久的升級版全腦中文課,全新推出的全腦英文課,全腦音樂課也正式亮相!三大全腦課構建科貝樂全腦課程體系正如發布會主題「全腦賦能 為你而來」,科貝樂一直將寶貝們的學習體驗和課程品質放在第一位。日本科貝樂首席教學總監大坪可奈老師帶領中國教研團隊走訪日本全國,結合日本科貝樂的教學理念與大量在中國的實地教學經驗。終於完成了對全腦中文課的升級和英文課以及音樂課的研發和發布,未來會繼續多維度可擴展性拓科。
  • 嬰兒大腦發展的5個真相,你知道嗎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因為家裡有寶寶,所以我一直在看一些育兒類的書籍,其中關於腦科學一類的研究呢,我認為是比較有參考價值的,《Bright from the Start 》是一本關於腦科學的書籍,中文版翻譯過來,就是如何科學地開發孩子的大腦-智商和情商的發展指南
  • 3個全腦教養法助孩子更具專注力
    所以今天,我們來談一談如何利用3個全腦教養方法改善孩子的情緒、教會孩子自我控制、為孩子建立完整的拼圖,從而讓孩子更具專注力。全腦教養法的基礎基於積極心理學家西格爾博士所提出的第七感理論,該理論在身、心與大腦整合方面,無人能出其右,所以,首先讓我們了解什麼是第七感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