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教養法:給你提供12條方法整合孩子的大腦

2020-08-28 範兒的閱讀書籍

沒有一個人生來就知道怎麼做父母,都需要學習,不僅在生活中學習,更需要理論的充實。

美國作業丹尼爾.西格爾所著的《全腦教養法》適合所有的父母,不僅有理論知識,還有實操練習,讓你看的懂,學得會,操作起來很簡單。

書中分析了大腦的結構,發育的影響,為提供方法創造了理論基礎。還提出了12個全腦教養的方法,方便家長操作。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幾個方法來整合孩子的大腦,讓孩子的大腦得到充分的發展。

一、整合左右腦

大腦分為左右兩個部分。左腦負責邏輯、語言這一塊。右腦負責情感,非語言,經驗化和自傳體式。兩部分分工明確。

當孩子遇到困難,煩惱時,我們應該採用聆聽與關注,認清孩子的情緒,安撫情緒。先和孩子的右腦聯結,感同身受,使他感覺到被理解,再解決問題,再引導至左腦,理智的思考,並設置規則界限。

比如昨晚兒子因為爸爸晚上出去應酬,沒有回來陪他吃飯做作業很生氣。氣得滿臉通紅,不去做作業,跟我抱怨說:爸爸不重視我,不愛我,又出去胡吃海喝了。

這樣的情況在我家經常出現,兒子特別喜歡爸爸,喜歡讓他在家陪他,可是大人總歸有自己的事,換作以前,我肯定會訓斥他:趕緊去寫你的作業。爸爸有自己的事情,不能總是圍繞著你一個人轉,不要這麼自私!

這是我曾經也是經常說的話!自己記憶猶新!可是今天我打算改變一下!

我先是走到他跟前,蹲下來看到他在哭,將他輕輕地擁在懷裡,拍拍他。聽著他哭聲低下來,跟他說:我知道你喜歡爸爸,愛爸爸。他不能狗陪你你很難受,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也希望他在家裡陪著我們。

兒子聽了點點頭,不怎麼哭了。

我乘機告訴他,爸爸之前天天在家裡陪著我們,他今天跟我們請個假,出去陪一下他的朋友。你上學還有雙休呢,凡事都有例外啊。

他貌似能夠理解了。

我又乘熱打鐵說:要不我給爸爸發消息,讓他回來的時候給你買個冰淇淋?

他笑著點點頭,自覺地去寫作業了。

我放下了平時簡單粗暴的訓斥吼叫,採用了書中的方法,果然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二、整合上下腦

我們可以把大腦想像成一座兩層小樓。

上層大腦進化程度較高,控制著高級分析思維功能,可以幫助孩子調節自己的情緒,考慮後果,三思而後行,考慮別人的感受!

下層大腦區域較原始,負責基本功能,與生俱來的反應和衝動,比如打鬥和躲避,以及強烈的情感比如憤怒和恐懼!

當上下腦整合運作時,大腦運行的最良好。

當孩子處於心煩氣躁,怒火難耐時候,正是下層腦佔主導作用,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安慰,先熄滅孩子的怒火。然後討論解決方案,設置規則。

兒子昨天晚上在外面玩的時候,鄰居小孩西西進來將他的樂高積木拆散了,兒子回來看到了之後,頓時怒火中燒,看著就要去揍西西,我一看連忙上前拉住了他,他在我手中掙扎了好久。等他稍微平靜下來之後,我問他:你剛才很生氣對吧?
他點點頭!
我接著問:你差點傷害了西西你知道嗎?
他依舊生氣地回答我:誰讓他亂碰我的玩具的。
我回答道: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是你不能夠傷害別人,樂高壞了我可以陪你一起重新拼,甚至於讓爸爸重新給你買,好不好?如果你傷害了西西後果就大了,懂嗎?
他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我的及時出現熄滅了他的怒火,再跟他商討解決方案,整合了孩子的上下腦,讓事情得到了充分地解決。


在平時我們可以幫助孩子訓練,鍛鍊他的上層大腦,可以多鍛鍊孩子練習自己做決定,提高孩子的執行能力。

可以讓孩子參與到生活當中,比如討論中午吃什麼?買什麼樣式的衣服。通過這些事情的商討和決定,讓孩子多參考,多做決定。

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可以通過一些小方法來控制自己。比如教他們深呼吸,或者數數字,允許他們使勁跺腳或者捶枕頭等等。

促進孩子自我了解,多問問自己:為什麼做這些決定?是因為急躁呢?還是其他原因,可以通過寫日記,或者畫畫的形式記錄。

鍛鍊孩子的共情力,鼓勵孩子考慮別人的感受,引導孩子注意別人的情緒。

給孩子強烈的道德感,有非常正確的三觀!

當孩子情緒激動時,還可以通過運動的形勢,多出去跑步,分散注意力,讓孩子從暴躁的情緒中穩定下來!這些方法都可以鍛鍊孩子的上層大腦,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可以更好的發揮作用。

三、整合記憶

記憶包括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

舉例來說,如果你的寶寶才幾個月,你每天幫他換尿布,動作非常熟練,不需要回憶步驟該怎麼做,都是一氣呵成。這對於給寶寶換尿布的記憶就是內隱記憶。

如果十年之後讓你回憶給寶寶換尿布的過程,就需要思考好久,真正做起來可能就慢吞吞了,這種記憶就叫做外顯記憶。

內隱記憶通常是積極的,對孩子有利的,所以我們要整合孩子的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

當孩子因為過去受到過去負面經驗的影響而痛苦時,我們應該將意識之光帶入孩子的內隱記憶,將內隱記憶外顯化。以便孩子能夠意識到並主動處理它們!

方法就是引導孩子重演記憶,幫孩子找出那些在他們意識不到的情況下影響他們的痛苦經驗,分散他們頭腦中的拼圖碎片,並且將這些經驗外顯化,讓完整的拼圖清晰而有意義地呈現出來。

比如莉莉總是怕狗,一看到狗就嚇得哆哆嗦嗦,每次出門都要有大人陪著。爸爸告訴莉莉,在她只有兩歲的時候,有一次出門,鄰居家竄出來一隻大狼狗,一下子撲到了莉莉的身上,莉莉一下子就嚇得暈過去了,所以現在潛意識裡就怕狗了。

讓莉莉知道了自己怕得是很久以前的那次經驗,並不是現在真正的狗,之後莉莉的心情好多了,看到了小狗也敢嘗試著去摸摸他了,她明白並不是每一隻狗都會咬人的。

說出這件事情之後,就把拼圖碎片拼在一起了,不會再感到恐懼,或者悲傷,或者憤怒了,從而變得更加快樂、更鎮定。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多多跟孩子接觸,了解孩子的變化,隨時掌握他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問題,充分運用全腦教養法裡面提供的方法,整合孩子的大腦,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童年。

相關焦點

  • <<全腦教養法>>: 整合大腦,培養平和快樂的孩子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哈佛大學醫學博士丹尼爾.西格爾的著作<<全腦教養法>>為父母提供一種全新的養育理念和方法,開發和整合孩子的大腦, 幫助孩子處理情緒和自我控制。下層大腦與衝動、直覺和求生本能有關,也稱動物腦。上層大腦是我們哺乳動物在後期發育起來的高級腦,負責思考、想像和規劃等重要的分析思維功能。
  • 讀書Ⅰ《全腦教養法》摘錄&讀後感
    第一章 讀書Ⅰ《全腦教養法》第一章『全方位了解兒童思維的發展方式幫孩子整合大腦』摘錄 &讀後感 第二章 讀書Ⅰ《全腦教養法》第二章『改善孩子的情緒整合左右腦』摘錄 &讀後感
  • 《全腦教養法》:讓你擁有理解孩子腦迴路的鑰匙
    作者丹尼爾.西格爾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他的理論基於人際神經生物學,在養育孩子方面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他的發展式教育理念改變了眾多父母的養育方式。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孩子大腦的工作模式,讓自己的育兒之路輕鬆一些,那麼《全腦教養法》這本書絕對值得一看。
  • 全腦教養法
    內容介紹《全腦教養法:拓展兒童思維的12項革命性策略》內容簡介:父母的養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思維方式。在我們的父母還在為孩子報英語班、奧數班的時候,發展式教育的理念《全腦教養法》已經風靡美國,改變了萬千父母的教養方式。
  • 《全腦教養法》:教你如何培養高情商孩子
    科學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具有很高的可塑性,並與其行為是互相匹配的,如果孩子有不良行為,主要是因為他的大腦的整合沒有完善。美國暢銷書《全腦教養法》,根據人體神經生物學原理,通過整合孩子的大腦,幫助孩子整合自我,處理和反思自己的行為和心理狀態,從而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最終獲得幸福與成就。
  • 腦科學表明,父母養育方式塑造孩子大腦,整合左右腦比開發重要
    一 父母的養育方式,塑造孩子的大腦哈佛醫學博士、著名的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在暢銷書《全腦教養法》中,描繪了大腦被塑造的過程。大腦有上千億個神經元,每一個都與其他上萬個神經元相聯結,當我們每經歷一次新的體驗,有一些神經元會活化,當神經元一起被激活,就能產生新的聯結,這樣,我們的大腦就被重新塑造了。孩子的大多數體驗都來自父母,所以,父母為孩子選擇和提供的體驗,可以直接塑造他們正在成長的大腦。
  • 《全腦教養法》|5個維度打造全新大腦,培養無限發展的下一代
    家庭的思維影響著這個家庭孩子的思維方式,而大腦則是這些思維方式的載體。今天介紹的這本《全腦教養法》就告訴我們,孩子們的大腦不再只是基因的產物,它還可以通過養育者以及孩子本身的努力得到改變。而這本書的出版,顛覆了廣大父母傳統的育兒觀,讓每位養育者通過改變思維和養育方法,幫助孩子整合大腦,從而得到情緒、自制力、記憶力、專注力和人際關係的各個方面的改善,成長為健康積極的社會人。我將通過本文和大家分享下從這5方面改變孩子大腦的理論和技巧,看看我們是不是真的有本事改變孩子?在這之前,我先和大家解釋下,整合大腦是什麼意思。
  • 左腦+右腦 全腦教養12法
    人的大腦由幾個部分組成。左腦負責邏輯思維並把思維組織成句子,右腦幫助人體驗情感和解讀非語言信息。大腦的下層是「爬行動物腦」,讓人作出本能的行為和生死抉擇,它們負責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和眨眼)、與生俱來的反應和衝動(比如打鬥和躲避)和強烈的情感(比如憤怒和恐懼)。
  • 孩子總是不開竅?了解《全腦教養法》,幫孩子建立腦部學習機制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全腦教養法》。一、什麼是《全腦教養法》孩子有時候表現出來的「不開竅」是因為孩子的大腦處於發育的關鍵時期,腦部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學習機制,從而顯得「不開竅」,而《全腦教養法》就是一種很好的解決辦法,關於《全腦教養法》百度百科這樣解釋:
  • 兩張圖,拆解全腦教養12法則
    一、全腦教養的3個理論依據1、整合大腦「全腦教養」理論的核心是「全腦」兩個字,通過聯結左右腦,疏通上下層大腦之間的屏障,幫助孩子調動起整個大腦來思考,以達到發展式教育的目的。全腦教養法的12條方法可以從「認知-理解-行動」這個流程來進行理解,即第一行。
  • 孩子情緒失控,秒變情緒小怪獸!美國心理學家:幫助孩子大腦整合
    美國著名積極心理學家、哈佛大學醫學博士丹尼爾·西格爾,在《全腦教養法》一書中,爭孩子情緒問題,提出了大腦整合這一概念。《全腦教養法》大腦分為很多部分久而久之,神經元激活的結果就是大腦「重新布線」。也就是說,每一次的體驗,孩子的大腦都在不斷地「布線」和「重新布線」,最終形成孩子的大腦結構。有研究結果表明:父母為孩子提供的經歷,可以直接塑造孩子正在生長的大腦。
  • 孩子有受挫心理,試試《全腦教養法》的複述法
    不過要想在孩子已經產生了受挫心理,想要引導孩子走出失敗的陰影,家長們可以試試《全腦教養法》中的複述法二:《全腦教養法》——複述法《全腦教養法》的作者丹尼爾·西格爾與蒂娜·佩恩·布賴森,一個是哈佛大學醫學博士、美國著名積極心理學家,另一個是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知名育兒專家。
  • 孩子有受挫心理,試試《全腦教養法》複述法
    不過要想在孩子已經產生了受挫心理,想要引導孩子走出失敗的陰影,家長們可以試試《全腦教養法》中的複述法二:《全腦教養法》——複述法《全腦教養法》的作者丹尼爾·西格爾與蒂娜·佩恩·布賴森,一個是哈佛大學醫學博士、美國著名積極心理學家,另一個是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知名育兒專家。
  • 腦科學與養育 | 手掌中的大腦
    講師班的小夥伴們學習後,因為都有實踐的任務,我也會推薦大家去閱讀丹尼爾.西格爾的腦科學三部曲 ——《全腦教養法》、《由內而外的教養》、《第六感》,一個把腦科學專業知識講得這麼平易近人的科學家,實在值得感恩。當然,在兒童班上,我嘗試過N種方式給孩子們講解大腦結構,請相信,他們真的都能聽懂。
  • 讀書Ⅰ《全腦教養法》第六章摘錄&讀後感
    第5章幫助你培養孩子反思自己心理狀態的能力。具備了這種能力,他們就能夠自主決定如何感受世界,以及如何對世界作出反應。 第6章重點介紹了一些方法,教孩子在保持獨立自我的同時與他人建立聯結,從而獲得幸福與成就。
  • 孩子情緒失控,不分地點亂發脾氣?別著急試試全腦養育法
    和大腦發育有關腦科學家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大腦要完成發育好,要到25歲左右。而人們的大腦結構中最先發育的是感性腦,這也是就表明人們在25歲之前,當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時,此時更多的時候還是使用感性腦思考問題,所以想要做出理性的行為確實比較困難。
  • 培養自覺又主動的孩子,跟風靡全球的全腦教養專家西格爾學
    在西格爾的新書《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中對開放式大腦和防禦式大腦做了詳細的解說:防禦式大腦會讓你和別人對著幹,使你不能認真傾聽,從而不能做出明智的決定,還讓你不能和他人建立感情,是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推崇的人際生物學創立者,是正念覺知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第七感研究所(Mindsight Institute)創始人,是教育家、心理學家,「第七感」「全腦教養法」」開放式大腦「概念提出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臨床教授,哈佛大學醫學博士。
  • 讀書Ⅰ《全腦教養法》第一章『全方位了解兒童思維的發展方式幫...
    瑪麗知道,幫助兒童的大腦處理可怕的經歷很重要,所以她幫助兒子一遍遍地複述故事。這種方式使馬可化解了恐懼,繼續過平靜的生活。 2、整合是瑪麗處理方法的核心,也是本書的核心概念。對整合的清晰認識會給你力量,徹底改變你培養孩子過程中的思維方式,使你更加欣賞孩子,並為他們將來情感充沛而富有意義的生活打下更好的基礎。
  • 孩子總是情緒失控?哈佛博士坦言:可能是孩子大腦沒有整合
    情緒失控的孩子這才慢慢地平靜下來。事後,同事詢問孩子剛才發生了什麼,孩子說道「爸爸把我的玩具組裝錯了!」同事的老公聽後在一旁很是無語。一、為什麼孩子總是情緒失控?哈佛博士給出解釋哈佛大學博士丹尼爾·西格爾在《全腦教養法》一書中提到了全腦教養的概念。
  • 孩子總是亂發脾氣?父母善用全腦養育法,輕鬆養育高情商娃
    首先,人的大腦的發展也是有它自己的規律和順序的,就好比一個孩子也總是在特定的年齡階段才學會走路、保持平衡,人的大腦想要完成發育也要等到一定的年齡,想要讓一個3歲或者剛上學的孩子學會通過大腦控制自己的情緒那是不符合一般發展規律的,可以說這個時期的孩子如果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發脾氣的情況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