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死癌細胞的發動機!全球首個廣譜KIT抑制劑獲得FDA批准上市,它...

2020-12-11 奇點網

如果說癌細胞是正常細胞對身體的背叛,那麼蛋白激酶絕對是癌變的得力助手。

人體內有超過500種蛋白激酶,我們的一舉一動都離不開它們。如果它們不工作,或者拼命工作,各種炎症、自免病、代謝紊亂,甚至是癌症就找上門了[1]。

因此,科學家把蛋白激酶作為治療癌症等疾病的重要靶點也就不難理解了。

科學家的努力沒有白費,人類社會剛剛進入二十一世紀,癌症的治療就因蛋白激酶抑制劑的出現,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中一個家喻戶曉的例子就是imatinib(格列衛)改變了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範式。實際上,幾乎在同一時期,在imatinib的背後,還有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鮮為人知的故事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1998年。

這一年6月,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治療惡性腫瘤的細胞信號轉導抑制劑imatinib終於進入了人體試驗階段。好巧不巧,同樣是在這一年,科學家第一次提出胃腸道間質瘤(GIST)中的活化突變—— 受體酪氨酸激酶 (KIT)活化突變——可能是GIST轉化過程中早期的事件之一[2]。

又是蛋白激酶在作怪。

GIST組織(圖源:wiki)

既然如此,那麼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蛋白激酶抑制劑會不會對GIST也有效呢?

2000年,第一例GIST患者使用imatinib,治療效果讓人眼前一亮。隨後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imatinib治療無法切除和轉移性GIST安全有效,這也是靶向治療第一次在實體瘤患者身上取得成功。2002年2月美國FDA批准增加GIST為imatinib適應證[3]。

超過80%的GIST患者從imatinib單藥治療中獲益,讓imatinib再一次創造奇蹟,改寫GIST治療史。不過,仍有一半左右的患者最終還是會對imatinib耐藥[4-6]。

儘管sunitinib和regorafenib分別獲批用於GIST的2線和3線治療,不過這兩個藥物給患者帶去的獲益有限。那有什麼方法讓患者在對imatinib耐藥之後,還能獲得更多的生存益處呢?

這得從複雜的受體酪氨酸激酶 (KIT)說起。

KIT複雜的像一團亂麻

受體酪氨酸激酶 (KIT)是原癌基因c-kit編碼的一類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受體蛋白,在GIST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7]。

作為一個跨膜蛋白,KIT由細胞外結構域、跨膜結構域和細胞內結構域三部分組成,其中細胞內結構域又包含4個重要的部分:第一個是近膜結構域(又叫抑制開關,由11號外顯子編碼),第二個是ATP結合域(由13和14號外顯子編碼),第三個是處於ATP結合域附近的開關口袋,第四個是活化環(也叫活化環開關,由17和18號外顯子編碼)。這四個部分共同組成調控KIT活性的開關。

KIT結構圖

別看KIT的組成很複雜,但是它工作的過程其實非常有趣。

一般的情況下,抑制開關與開關口袋結合,KIT處於非活化狀態;特定的信號分子與KIT的胞外區域結合後,促使KIT完成二聚化[8],導致構像發生改變,抑制開關離開開關口袋,活化環與開關口袋結合,ATP結合區域暴露,ATP與KIT結合,KIT就處於激活狀態[9]。隨後,KIT將ATP的磷酸轉移給下遊的蛋白,完成對下遊信號通路的結合。

處於激活狀態的KIT

簡單來說,開關口袋決定了KIT是處於非活化狀態還是激活狀態,如果是抑制開關與開關口袋結合,KIT就處於非活化狀態;如果是活化環與開關口袋結合,KIT就處於活化狀態。

正常情況下KIT處於非活化狀態和激活狀態的切換

請大家仔細看上面的動圖,那個粉紅色的會動的部分就是活化環,KIT在變換結構時露出的那個「洞洞」就是開關口袋。當活化環進入開關口袋,KIT就處於活化狀態;活化環遠離開關口袋,KIT就處於非活化狀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管怎樣,看完上面的內容,你應該能感受到KIT激活調控過程之複雜、之精細、之科學。如果KIT就按照這套邏輯工作,那肯定能保證咱們人類健康無虞了。

遺憾的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KIT「不安分」。

就拿GIST這種癌症來說,80%以上的確診患者體內存在KIT基因原發突變,最常見的突變出現在第11號外顯子(70%的病例)中,其次是第9號外顯子(10%-15%)[10]。實際上,除了KIT基因之外,PDGFRA基因的突變也是GIST的驅動之一。由於PDGFRA與KIT的結構和功能類似,我們這裡就不再贅述,後文也都以KIT為例講解。

KIT及下遊通路

上面提到的那些突變給KIT的結構帶去了巨大的變化,導致即使KIT在沒有外界信號分子存在下,也能自行進入活躍狀態,以不可阻擋的勢頭激活下遊信號通路。結果可想而知:細胞過度增殖,甚至是不死。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癌變了。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阻斷KIT驅動癌症的進展,那就要想辦法抑制已經陷入瘋狂狀態的KIT的活性。目前的辦法是阻斷ATP與KIT結合,這樣一來,KIT的激酶結構域就沒辦法激活下遊通路了。

目前已經獲批的幾個治療GIST的藥物的作用機制就是如此,它們通過與ATP競爭結合位點,阻斷ATP與KIT的結合,使KIT不能激活下遊蛋白

這種方法的效果其實還是不錯的,很多患者都能從治療中獲益。不過,仍有很多GIST患者出現耐藥。這是什麼原因呢?

對腫瘤進化稍有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出現耐藥大概率是因為KIT又發生了基因突變,導致ATP競爭結合抑制劑不能很好地與KIT結合,讓ATP又有了與KIT結合的機會,激活下遊信號蛋白。

傳統ATP競爭抑制劑不能阻斷出現繼發突變KIT的激活

科學家已經發現,90%對imatinib單藥治療出現耐藥的患者,原因依舊是KIT過度激活,只不過此時的KIT過度激活是繼發性KIT突變帶來的[11-14]。而且,這些繼發性KIT突變主要聚集在兩個區域:ATP結合口袋(外顯子13和14)和激活開關(外顯子17和18)[15]。

由於KIT的激發突變存在多樣性,因此需要一種KIT抑制劑,能夠廣譜地應對KIT出現的多種突變。

魔高一丈,道又高一尺

想要開發靶向KIT的廣譜抑制劑,就得找到激酶工作的關鍵部位。如果把激酶從非活化狀態轉變為激活狀態的過程簡化一下的話,我們不難看出整個過程其實是取決於激酶的活化環與開關口袋的相互作用

也就是說,把重點放在活化環和開關口袋上,或許就能緩解耐藥問題。成立於2003年的腫瘤創新藥研發公司Deciphera就瞄準了這一點。基於這個思路,Deciphera的研究人員搭建了一個專門開發靶向激酶開關口袋的藥物研發平臺

據了解,目前還沒有靶向開關口袋的激酶抑制劑獲批,甚至是開展臨床試驗。也就是說,Deciphera是目前唯一一家使用這種方法開發激酶抑制劑,且已經開展臨床研究的生物製藥公司

KIT的繼發突變,以及對已獲批藥物的敏感性

靶向KIT開關口袋的Ripretinib(DCC-2618)就是其中的一個。

Ripretinib的作用機制並不難理解,一旦Ripretinib佔據了開關口袋,活化環就不能進入開關口袋,KIT自然就保持非活化狀態了。具體來講的話,Ripretinib還是挺神奇的。

大約在一年前,Deciphera的科學家在著名期刊Cancer cell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9]。在項研究成果裡,研究人員獲得了Ripretinib與KIT結合之後的X光衍射結構圖。

基於這個結構圖,研究人員發現,Ripretinib抑制KIT的活性有兩招:第一個是直接佔據開關口袋,第二個是與活化環形成了各種穩定的化學結構。在這兩招的作用下,Ripretinib一方面可以阻止活化環進入開關口袋,另一方面還起到穩定活化環的作用,讓活化環穩定地停留在非活化狀態

打個比方的話,這就像酒店的房門,哪怕是房門鎖壞了,但是我們把門裡面的安全栓(相當於KIT的開關口袋)鎖地死死的,門無論如何也就打不開了。

Ripretinib鑽進開關口袋,將活化環穩定在失活狀態

從目前的臨床前基礎研究數據來看,即使KIT的9、11、13、14、17和18號外顯子發生突變,以及PDGFRA的12、14和18號外顯子發生突變,Ripretinib依然高效結合到這兩個癌症驅動蛋白上,達到抗癌的目的[16]。

不難看出,Ripretinib把KIT原發和繼發的突變基本都涵蓋在內了,它確實是個廣譜的KIT抑制劑。

2015年10月,Deciphera發起了Ripretinib治療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1期臨床研究,確定了Ripretinib在晚期惡性腫瘤中的推薦服藥量是每日150mg。去年研究團隊發布了Ripretinib在GIST患者的二線、三線、四線及四線以上治療的數據。

從初步數據來看,150mg的給藥量表現亮眼,在GIST患者的二線治療中,中位無進展生存期是46.4周,客觀緩解率是19.4%;在三線治療中,中位無進展生存期是36.3周,客觀緩解率是14.3%;即使是在4線治療中,中位無進展生存期也能達到23.9周,客觀緩解率是7.2%[17]。

在去年9月份,Ripretinib治療四線及四線以上GIST患者的關鍵三期臨床研究INVICTUS獲得陽性數據[18],就在上周,研究數據發表在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腫瘤學》上[19]。

Ripretinib(橘黃色)與開關口袋結合,導致活化環不能進入開關口袋,KIT不能被激活

在這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國際多中心研究的三期臨床研究中,共入組129例患者,試驗組與安慰劑對照組患者的比例為2:1。結果表明,Ripretinib組與安慰劑組的mPFS分別為6.3個月(27.6周)和1個月(4.1周),Ripretinib將患者疾病進展或死亡的風險降低85%

2020年5月15日,Ripretinib已經在美國獲得FDA批准上市,成為四線及四線以上GIST患者的標準治療藥物,5月28日又獲得NCCN指南的推薦

不過,Ripretinib不會止步於此。目前正在開展中的三期、國際多中心、隨機、開放標籤的INTRIGUE研究[20],就是Ripretinib向GIST的二線治療邁出的關鍵一步。

總的來說,Ripretinib靶向KIT開關口袋和活化環的雙重作用機制,讓它成為一種用於胃腸道間質瘤的廣譜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相較於目前已經獲批的抑制劑,Ripretinib非常讓人期待。

無論如何,希望Ripretinib的後續研究取得成功,也讓GIST患者在imatinib治療之後能有個不錯的新選擇。

有個好消息是,去年6月份,Deciphera公司與再鼎醫藥宣布Ripretinib在大中華區的獨家授權合作,再鼎醫藥將負責Ripretinib在大中華區的開發。

目前,Ripretinib治療晚期GIST的II期臨床研究已經在中國開展,且正在招募患者,想了解詳細情況的患者朋友們,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跳轉到中國「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登記平臺」查看(http://www.chinadrugtrials.org.cn/eap/clinicaltrials.searchlist),查詢藥物代號「DCC-2618」或者登記號「CTR20192728」即可

參考資料:

[1].Zuccotto F, Ardini E, Casale E, et al. Through the 「gatekeeper door」: exploiting the active kinase conformation[J].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10, 53(7): 2681-2694.

[2].Hirota S, Isozaki K, Moriyama Y, et al. Gain-of-function mutations of c-kit in huma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J]. Science, 1998, 279(5350): 577-580.

[3].王寧, 王斌, 王雅傑. 胃腸間質瘤:從KIT到格列衛[J]. 腫瘤, 2005, 25(5):510-513.

[4].Verweij J, Casali P G, Zalcberg J, et al.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i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 with high-dose imatinib: randomised trial[J]. The Lancet, 2004, 364(9440): 1127-1134.

[5].Napolitano A, Vincenzi B. Secondary KIT mutations: the GIST of drug resistance and sensitivity[J]. 2019.

[6].Casali P G, Zalcberg J, Le Cesne A, et al. Ten-Year Progression-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or Metastatic GI Stromal Tumors: Long-Term Analysis of the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Italian Sarcoma Group, and Australasian Gastrointestinal Trials Group Intergroup Phase III Randomized Trial on Imatinib at Two Dose Levels[J]. 2017.

[7].Lennartsson J, Ronnstrand L. Stem Cell Factor Receptor/c-Kit: From Basic Science to Clinical Implications[J]. Physiological Reviews, 2012, 92(4): 1619-1649.

[8].Heinrich M C, Rubin B P, Longley B J, et al. Biology and genetic aspect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KIT activation and cytogenetic alterations[J]. Human pathology, 2002, 33(5): 484-495.

[9].Smith B D, Kaufman M D, Lu W P, et al. Ripretinib (DCC-2618) is a switch control kinase inhibitor of a broad spectrum of oncogenic and drug-resistant KIT and PDGFRA variants[J]. Cancer cell, 2019, 35(5): 738-751. e9.

[10].Fletcher J A. KIT oncogenic mutations: biologic insights, therapeutic advan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Cancer research, 2016, 76(21): 6140-6142.

[11].Desai J, Shankar S, Heinrich M C, et al. Clonal evolution of resistance to imatini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J].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07, 13(18): 5398-5405.

[12].Heinrich M C, Corless C L, Blanke C D, et al. Molecular correlates of imatinib resistance i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6, 24(29): 4764-4774.

[13].Liegl B, Kepten I, Le C, et al. Heterogeneity of kinase inhibitor resistance mechanisms in GIST[J]. The Journal of Pathology: A Journal of the Pathological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2008, 216(1): 64-74.

[14].Wardelmann E, Merkelbach-Bruse S, Pauls K, et al. Polyclonal evolution of multiple secondary KIT mutations i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under treatment with imatinib mesylate[J].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06, 12(6): 1743-1749.

[15].Serrano C, Mario-Enríquez A, Tao D L, et al. Complementary activity of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against secondary kit mutations in imatinib-resistant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J].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19, 120(6): 612-620.

[16].Schneeweiss M, Peter B, Bibi S, et al. The KIT and PDGFRA switch-control inhibitor DCC-2618 blocks growth and survival of multiple neoplastic cell types in advanced mastocytosis[J]. Haematologica, 2018, 103(5): 799-809.

[17].Chi P, Janku F, Heinrich M, et al. Abstract C077: Updated results of phase 1 study of ripretinib (DCC-2618), a broad-spectrum KIT and PDGFRA inhibitor,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by line of therapy (NCT02571036)[J]. 2019.

[18].Von Mehren M, Serrano C, Bauer S, et al. INVICTUS: a Phase III, interventional,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to assess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ripretinib as≥ 4th-l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 who have received treatment with prior anticancer therapies (NCT03353753)[J]. Annals of Oncology, 2019, 30: v925-v926.

[19].Blay J Y, Serrano C, Heinrich M C, et al. Ripre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 (INVICTUS):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J]. The Lancet Oncology, 2020.

[20].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3673501?term=NCT03673501

本文作者 | BioTalker

漂亮的佔位

相關焦點

  • 重磅| 全球首個EZH2抑制劑獲FDA批准上市!
    美國時間2020年1月23日,FDA宣布批准全球首個EZH2抑制劑Tazemetostat重磅上市,批准的適應症為不適用於手術切除的轉移性或晚期的上皮樣肉瘤(ES)。EZH2靶點是近年表觀遺傳抗腫瘤領域研究的熱門靶點,作為專注於該領域研究的Epizyme公司,憑藉Tazemetostat在罕見性上皮樣肉瘤上的臨床突破,享受了加速批准和優先審評的快速通道,率先獲得了EZH2新型靶點藥物的上市。
  • |FDA|抑制劑|轉移性|新藥|...
    Trodelvy是FDA批准的首個治療三陰乳腺癌的抗體偶聯藥物,也是全球首個獲批的靶向人滋養層細胞表面抗原2(Trop-2)的抗體偶聯藥物。賽普汀(伊尼妥單抗)中國上市:2020年6月19日,伊尼妥單抗在國內批准上市了。
  • 2020年Trodelvy等9款抗癌新藥重磅上市!|基因突變|FDA|RET|抑制劑|...
    在人類與癌症的鬥爭中,藥物治療是一個很重要的措施,有效的抗癌藥物,可以幫助患者獲得治癒的機會和更長的生存時間。我們處在一個充滿奇蹟的時代,快速發展的醫療科技給人類帶來了新的希望。目前全球各國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藥物大約有130~150種。用這些藥物配製成的各種抗癌藥物製劑大約有1300~1500種。
  • EGFR抑制劑獲突破療法認定;FDA批准帕金森新藥Ongentys上市
    FDA批准帕金森病新藥Ongentys上市 Neurocrine Biosciences公司宣布,美國FDA已批准其口服藥物Ongentys(opicapone)作為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的輔助療法,治療經歷「關閉」期(「off」 episodes)的帕金森病患者。
  • 全球第二款RET抑制劑BLU-667震撼上市!
    5月8日,FDA以加速批准禮來旗下Loxo Oncology公司Retevmo(selpercatinib,LOXO-292)膠囊上市,用於治療: 1、成人轉移性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 盤點&解析:2015 年美國FDA批准上市的45種新藥
    Farydak是一種新型、廣譜組蛋白脫乙醯酶(HDAC)抑制劑,具有一種新的作用機制,通過阻斷組蛋白脫乙醯酶(HDAC)發揮作用,該藥能夠對癌細胞施以嚴重的應激直至其死亡,而健康細胞則不受影響,用於既往接受至少2種治療方案(包括Velcade和一種免疫調節(IMiD)藥物)治療失敗的多發性骨髓瘤(myltiple myeloma,MM)患者群體。
  • 2020盤點:美國FDA 批准139個 NDA/BLA 申請
    獲批的BLA申請詳見文章《2020盤點 | FDA 批准 21個BLA 申請,多款重磅靶向藥物獲批上市!》;118個獲批的NDA申請中包括40個新分子實體(43個申請號),27個新劑型,23個新配方和其它不同,8個新藥物組合。
  • 全新靶點多發性骨髓瘤新藥XPOVIO™(selinexor)獲FDA批准上市
    (以下簡稱Karyopharm,納斯達克股票代碼:KPTI)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合作開發的全球首款核輸出抑制劑XPOVIOTM(selinexor,德琪醫藥產品代號ATG-010)與低劑量地塞米松聯合用於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RRMM)。這些患者至少接受過包括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劑和CD38單克隆抗體在內的多線治療。
  • 第三款「廣譜」抗癌藥!羅氏Rozlytrek獲美國FDA批准,治療NTRK融合...
    Rozlytrek是一種新型「廣譜」抗癌藥,於今年6月率先在日本獲得批准,成為該市場批准靶向NTRK基因融合的首個「腫瘤不可知論」藥物。NTRK基因融合已經在一系列難以治療的實體瘤類型中得到了鑑定,包括胰腺癌、甲狀腺癌、唾液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和肺癌。
  • 全球首款新藥獲批年銷近28億美元,Incyte到底是個怎樣的藥企?
    FDA批准上市的3款創新藥物由Incyte公司發現、開發,並最終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的藥物共3款,分別是2011年獲批上市的蘆可替尼(Ruxolitinib)、2018年獲批上市的巴瑞克替尼(Baricitinib),及近日獲批上市的Pemigatinib。
  • Selumetinib上市,FDA批准的首個1型神經纖維瘤病藥物
    新藥介紹 Selumetinib(商品名為Koselugo)由阿斯利康開發,4月10日在美國上市,用於治療2歲及以上的患有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且有症狀的、無法手術的叢狀神經纖維瘤(PN)的兒童患者。
  • 伊布替尼:2018全球替尼類藥物銷冠&首個上市BTK抑制劑
    作者:強森大分子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小分子越來越難於發現,為近年來全球藥品發展大趨勢。2018全球藥品銷冠,依舊為修美樂,近200億美元;而小分子銷售額排名略有變化,阿哌沙班以微弱優勢替代了來那度胺,位居第一,而緊隨二者之後的,即為本文主角伊布替尼,首個上市的BTK抑制劑。
  • 首款DMD新生兒篩查測試獲美國FDA批准上市!
    ▎藥明康德/報導 今日,美國FDA宣布,批准PerkinElmer公司開發的GSP血清肌酸激酶試劑盒上市,用於杜興氏肌營養不良症(DMD)新生兒患者的篩查。該產品是FDA批准的首款適用於新生兒DMD篩查的試劑盒。
  • 免疫治療革命,始於一位藍調音樂家從癌細胞手中搶過手剎丨奇點深度
    口琴大師Allison教授的另一重身份是腫瘤免疫療法的全球先驅之一。在他的研究帶領下,全球第一款免疫檢查點抑制劑——CTLA-4抑制劑ipilimumab(伊匹木單抗)已於2011年在美國上市[1]。2015年,他因此斬獲了聞名世界的美國拉斯科醫學獎。拿獎拿到手軟的Allison教授此刻只差一個諾貝爾獎。
  • 首個骨髓瘤新靶點藥物!核輸出抑制劑Xpovio在美國上市,治療多重難...
    近日,該公司已選擇將獨立專業藥房Biologics by McKesson納入最近批准的新型抗癌藥Xpovio(selinexor)的有限分銷網絡,這款藥物預計將於7月10日或之前在美國上市。本月初,Xpovio獲得美國FDA批准,聯合地塞米松用於既往已接受至少4種療法且其疾病對至少2種蛋白酶體抑制劑(PI)、至少2種免疫抑制劑(IMiD)、一種抗CD38單克隆抗體難治的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成人患者。
  • 2019年度盤點:FDA批准的臨床試驗進展的新藥匯總
    截止12月27日,今年CDER共批准了49個新藥,其中包括診斷試劑、靶向藥物,新靶點的抗生素等。今年批准了世界首款治療急性偏頭痛的藥物Reyvow,第二款RNAi藥物Givlaari,新種類的抗生素Xenleta。中國公司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抗癌藥物Brukinsa也被批准上市。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新藥被批准上市了吧!
  • ...的三陰乳腺癌治療新希望,FDA加速批准首個ADC藥物Trodelvy上市
    4月22日,Immunomedics公司宣布FDA加速批准其抗體偶聯藥物Trodelvy(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上市,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2種療法的轉移性三陰乳腺癌成人患者。Trodelvy是FDA批准的首個治療三陰乳腺癌的抗體偶聯藥物,也是首個獲批的靶向人滋養層細胞表面抗原2(Trop-2)的抗體偶聯藥物。
  • 恆瑞醫藥PARP抑制劑獲批上市,一文匯總PARP抑制劑進展
    它通過識別結構損傷的DNA片段而被激活,被認為是DNA損傷的感受器。它還能對許多核蛋白進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受它修飾的蛋白質有組蛋白、RNA聚合酶、DNA聚合酶、DNA連接酶等,並通過組蛋白的ADP-核糖基化使組蛋白脫離下來,有助於修復蛋白的結合而進行DNA的損傷修復。同時,PARP又是細胞凋亡核心成員胱天蛋白酶(caspase)的切割底物。因此,它在DNA損傷修復與細胞凋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2019年FDA批准的臨床試驗進展的新藥匯總
    今年CDER共批准了41個新藥,其中包括診斷試劑、靶向藥物,新靶點的抗生素等。今年批准了世界首款治療急性偏頭痛的藥物Reyvow,第二款RNAi藥物Givlaari,新種類的抗生素Xenleta。中國公司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抗癌藥物Brukinsa也被批准上市。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新藥被批准上市了吧!
  • FDA 批准 19個 BLA 申請多款重磅靶向藥物獲批上市!
    2020盤點 | FDA 批准 19個 BLA 申請,多款重磅靶向藥物獲批上市!來源:藥智網|森林2020年即將步入尾聲,這一年,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但是美國FDA對於新藥的研發和審批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好消息頻頻傳出,多個重磅新藥獲批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