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提到滕子京,家長提議把《嶽陽樓記》移出課本,這合理嗎

2020-08-17 文史旺旺

&34;

對於許多學生來說,初中、高中所背誦的古詩詞、文言文,就是刻在骨子裡既&34;又令人感慨萬分的青春記憶和印章。可能無論過去了多少年,我們總能支支吾吾地念出一句&34;,或者&34;,亦或是&34;。

當然,在幾十必背的篇目中,有那麼一篇文言文,起先讀去是盪氣迴腸意難平,又復一遍是千古胸懷志難酬——這便是人們所熟知的《嶽陽樓記》。就在我們感嘆於古人無比絕妙的遣詞造句,驚豔於祖先拿捏恰當的修辭比喻,欽佩於先人萬古不滅的精神意志時,有家長提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建議:&34;此話一出,眾議紛紛。

2003年的時候《嶽陽樓記》被編入我國現代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本,多年來《嶽陽樓記》更是穩居古文經典的寶座不曾動搖,在廣大考卷、練習題上頻頻露面,成為一代人又一代人深藏的回憶。勇敢無畏的父母建議把《嶽陽樓記》移出課本,究竟是&34;、&34;的偉大變革之舉?還是&34;的愚鈍魯莽之舉?這樣的建議只因文中提到一個人,是否合理呢?

&34;

&34;《嶽陽樓記》開篇即這樣敘述到,簡述了作者範仲淹寫下這篇《嶽陽樓記》的緣由,順手誇揚了一番好友滕子京的功績。

而一切的爭議也正是由這完全正面的誇讚而起。我們父母方辯友說道:&34;如此說來,便讓我們仔細看看,滕子京的&34;究竟在哪裡。

滕子京在歷史上其實並不有名,不是文學大家,不是高官才貴,若不是他當初請範仲淹為他寫下這《嶽陽樓記》並在開頭草草出現了一下,或許如今無人會知誰人道是滕子京。而滕子京被謂之&34;亦有其因,主因有二:

其一,據司馬光《涑水記聞》記載,滕子京在宋仁宗慶曆年間為涇州知府,私用公款,不知收斂。舉報中羅列了滕子京貪汙的罪證。滕子京其罪一,於涇州之時,賤價換買百姓之牲畜,用以犒慰兵將;其罪二,於州多日縱樂享曲、鋪張奢華、廣賜銀楪;其罪三,曾濫用朝廷公款計十六萬,其中有數萬貫所去之處暗暗不明。

更令人道其&34;的舉動便是,滕子京為拒調查竟將帳簿燒毀。主因其二,滕子京確實在嶽州意欲謹庠序之教大興學府,重修嶽陽樓並修建堰虹堤。而當時河渠尚未完成,他便急不可耐地尋求好友範仲淹、尹洙、歐陽修三人替他大寫一筆,誇讚一番他的豐功偉績,好增添名氣,讓他平步青雲。

&34;,當時的歐陽修便是這般鼓吹了好友那僅存在於水利圖紙上的堰虹堤。如此看來,根本沒去過嶽陽樓的範仲淹寫下的《嶽陽樓記》更是荒唐無比,成了個名利的宣傳單。

條條列下,父母方辯友的憂慮似乎並非空穴來風、毫無道理。將《嶽陽樓記》移出課本,因為文中提到的滕子京實非好官,因為文中提到的滕子京貪名好利,因為文中提到的滕子京動機不純,推之可得《嶽陽樓記》緣來不純,《嶽陽樓記》暗藏危害。這,當真合理嗎?

尊重爭議

想來大家應該了解過&34;的故事——&39;晉趙盾弒其君夷獔。&39;天乎無辜!吾不弒君,誰謂吾弒君者乎?&39;爾為仁為義,人弒爾君,而復國不討賊,此非弒君而何?&34;。亦或是,我們也曾聽說過《左傳》中&34;的故事——&34;,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大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在歷史資料的編寫記載中,難保有因個人私情、幫派權勢、林黨勾結而進行史實的篡改,一句甚至僅僅是一字便可以改變幾千年數萬代人們對一個只能在書中找得存在的人的所有認識。我們所說的滕子京也正是這樣一位在歷史記載中,或許是受權勢牽連,或許是事實如此而備受爭議的人物。

父母方辯友論及的主因,另有一種說法。在彈劾中的說到的十六萬公錢,滕子京將其發放給了浴血奮戰的戰士們以及遺屬,以此慰恤眾多在戰爭紛殺中屍骨無存最終化為飄蕩無依的亡靈將士。然而此種舉措無疑是在忤逆朝廷,緊接著便有對手上奏了彈劾,滕子京亦是以帳簿已毀為由躲過調查。實話而言,歷史的記載具有欺騙性,滕子京的確未必是個清清白白的好官,我們也無可否認此人物存在極大的爭議性。

但是,若是以&34;與不具有準確性的&34;為標籤,為理由,來否認《嶽陽樓記》繼續存在於課本上的價值,實在是不合理。古非聖賢,人無完人。我們沒有理由要求每一部文言著作裡出現的人物都是完全正面,完全君子的。

古人也是人,不過是間隔幾千年歲月讓他們蒙上了歷史的厚重感,但那不是他們需要為當代人的一切,或身心發展或教育負責的責任感。古人自有他們的活法,是好是壞亦是那一世任憑自我。

而相反過來,正是滕子京這樣的爭議性,才更體現了古人世界的多樣、拉近了時空的距離、激發起孩子探究的欲望,加深了一整篇文章的歷史價值、思考價值和拓展價值。面對爭議,父母該做的不是一頓糊塗地&34;,而是尊重爭議,給孩子自己思考辨別的空間,讓他們自己決定滕子京此人該如何評價。

當他們可以借《嶽陽樓記》衍生出&34;的想法觀點時,於天下社會中客觀地識人辯事還會困難多少呢?所以光從這一點來看,父母方辯友的論點並不成立,把《嶽陽樓記》移出課本也是不合理的。

吾崇古人,愛之胸懷

因為滕子京而提出將《嶽陽樓記》移出課本的家長可以說是細心,也可以說是粗心得很。

從教育授課的形式來看,老師教學的對象不會對焦於開頭草草提到的一個人物,而課下也幾乎沒有學生會在意&34;到底是何方神聖。

一堂課下來,滕子京僅僅會在課前預習裡蹦躂幾下,大家知道他是範仲淹友人,知道他政通人和,之後便沒有然後了。學《記承天寺夜遊》的時候,有多少人會在意另一個也被世事難容的張懷民?學《燭之武退秦師》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會在意佚之狐到底是識人伯樂還是老奸巨猾?

教學讓孩子們更多地是關注《嶽陽樓記》裡有多少重點字詞,有多少生詞僻字,有多少段落,要花多長時間背熟,考試的時候極有可能考哪些段落的翻譯。滕子京的影響可見,微乎其微。

吾崇古人,愛之胸懷。曾經有學生在爭議《荊軻刺秦王》裡太子丹和荊軻到底是怎樣的人時,各種引經據典,講的頭頭是道,而老師只有一句話:&34;回歸文本,歸源文章。一篇文言文被選而編入教育青年一代的教材中不是隨意為之的,在有限的時間裡,要為孩子提供最有價值的知識是一大重任。

而這正是《嶽陽樓記》與其他所有課本文言光輝所在——展現了高尚、複雜而多彩的精神世界與坦蕩的胸懷。根歸文本,管甚麼滕子京是黑是白?管甚麼範仲淹是否文學欺騙?&34;才是《嶽陽樓記》的精神脊骨,是一個古人唱響絕代志向胸懷的滿腔赤誠。

放著&34;的壯闊不看,放著天下憂患、中心精神不學,偏生跑去邊緣挖空鑿土,父母們當真認為教學的老師如此無聊,自己的小孩如此無知嗎?學《嶽陽樓記》,學的不只是古文字詞,學的不只是翻譯理解,重要的是學我們崇尚千年、萬年的古人之精神與胸懷。滕子京在《嶽陽樓記》中的存在,比上此文本身的精神寶塔又算的了什麼呢?

教育之狹隘不可再多

總而言之,滕子京的確存在爭議,但因此把《嶽陽樓記》移出課本絕不合理。家長對待孩子的教育小心翼翼實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此種建議卻是一再體現出教育的狹隘,就像曾經被家長投訴而不再出版的性教育圖書一樣,或許很多時候家長自己都未必有一個清晰、明確、客觀的事理邏輯。

現實生活中當真能教導孩子什麼是社會意識,什麼是天下憂患,什麼是&34;的家長,能有多少?現實生活中當真能教到孩子什麼是壯志難酬,什麼是心胸坦蕩,什麼是精神不滅的家長,又能有多少?

如今教育之狹隘不可再多了,混沌度日、麻木過活的孩子不可再多了。家長應該支持孩子去鑽研《嶽陽樓記》這類古文的文學價值與精神價值,哪怕當真有一天孩子問道:&34;家長大可面對爭議,與孩子一起探究,一起辨事,這也不乏是教會孩子你的人生之道的好機會。

您看,只因提到一人便建議把《嶽陽樓記》移出課本,這合理嗎?

文/文史旺旺

相關焦點

  • 有家長建議把《嶽陽樓記》移出課本,只因文中提到一個人,合理嗎
    而且編入了我國現代語文課本,作為書本中屈指可數的幾篇傳記文學之一也可見一斑。是近年來關於嶽陽樓記是否應該繼續保留在課本當中,有多位專家提出了研究意見,大意是《嶽陽樓記》的爭議頗多,因此許多家長紛紛認為應該將此文移出課本。讓我們來聽聽看他們是怎麼說的吧。
  • 有人建議把《嶽陽樓記》移出中學教材,只因裡面這個人,有理嗎?
    ——《嶽陽樓記》範仲淹的嶽陽樓記相信不少人都學過,這篇文章通過寫嶽陽樓的景色,以陰晴給人不同的感受,來解釋古仁人之心,表達作者愛國愛民的情懷。理由其實稱得上荒謬,只是因為這文中提到的一個人。文章開篇第一句便是: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這是範仲淹講明此文的由來,滕子京,便是有人建議去除的理由。此人在文中的地位顯然比較重要,範仲淹對他是極盡誇讚,像第一段所說,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便是說滕子京到嶽州做太守的第二年政務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
  • 範仲淹《嶽陽樓記》|家長為什麼建議把千古名篇移除中學教材
    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是千古名篇。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名句更是家喻戶曉。嶽陽樓也因此成為了名勝古蹟。如此優秀的篇目,家長們為何要求從中學課本中移除呢?究竟是什麼引發了眾人爭論?
  • 《嶽陽樓記》與炒作高手滕子京
    他們的權謀、智慧常常不露痕跡卻神妙非常。星期五我有4節課,晚上偷懶沒寫新文,就發一篇舊作吧。下文首發在《百家講壇》雜誌,收在《大宋最官場》。在2014年,我寫盛世卷,對這段時期的歷史重新閱讀,發現了更多精彩。以後有空我會發文補充。滕子京,仁宗朝官員,與範仲淹同科進士,因範仲淹的《嶽陽樓記》而為世人所知。
  • 範仲淹在嶽陽樓上做的《嶽陽樓記》嗎
    本文由作者《滿身都是刺耳55》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嶽陽樓記》中寫景的部分,所寫的並不是同一時間所看到的景物,如: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 清平樂人物譜之範仲淹:因為能背《嶽陽樓記》,數萬人免費登樓
    說「滕宗諒」知道的人少,說「滕子京」就家喻戶曉了——「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滕宗諒,字子京,與範仲淹是同榜進士。
  • 齊芳 朗誦《嶽陽樓記》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 賞析《嶽陽樓記》
    (3)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職任嶽州太守。滕子京,名宗諒,字子京,範仲淹的朋友。謫,封建王朝官吏降職或遠調。守,指做太守。巴陵:郡名,即嶽州,治所在今湖南省嶽陽市。  (4)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慶曆五年(1045)。越,經過。  (5)政通人和:政事通順,百姓和樂。政,政事;通,順利;和,和樂。這是讚美滕子京的話。
  • 這篇流傳2000多年的經典已被移出課本,但這幾個名句該讓孩子知道
    語文課本中的古詩詞,會影響孩子們一生的審美觀,甚至是人生觀。對於編撰語文教材的專家來說,最頭疼的是幾千年文壇,老祖宗留下的經典太多了,到底怎樣的古詩詞應該入選課本,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對於老師們來說,頭疼的是一些比較大人化的詩詞,該如何以一種更合理的方式教給孩子們,比如失戀詩、約會詩。而對於家長們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或許是自己以前背過、學過的古詩詞,如今孩子們是否依然在學。在家長們眼裡,有些經典是無法被替代的,比如《出師表》、《滕王閣序》、《嶽陽樓記》等等。然而近幾年,課本的一些改動還是讓不少家長覺得可惜。
  • 讀書 | 《嶽陽樓記》原文、翻譯及背景解析
    《嶽陽樓記》遂成千古名篇,令人不得不讚嘆範仲淹的妙筆生花,更難得的是他處廟堂之高、江湖之遠以身衛國的英雄氣概及憂國思鄉的高尚情操。《嶽陽樓記》開篇寫道「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滕子京何許人也?滕子京又叫滕宗諒,字子京,與範仲淹是同科進士,兩人互為年交,友誼深厚。滕子京既有文才又有戰功,歷任涇州、慶州地方行政長官,曾被陝西軍事統帥鄭戩告發,說他在地方上貪汙腐化,濫用錢財。
  • 家長建議把《荷塘月色》移出課本,只因文中提到美人,有道理嗎?
    讀過文章的人都應該知道,朱自清當年在清華大學任教期間寫的這篇文章,文章中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足以見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後來這篇文章被收錄在中學語文教材。眾所周知,能夠被收錄在課本中的文章,必定是經過無數次討論和研究後才做的決定,必定這關乎青少年的學習成長健康,所以選文格外嚴格。
  • 範仲淹寫下了著名的《嶽陽樓記》,但沒有到過洞庭湖,是真的嗎?
    由此可見,這篇大名鼎鼎的《嶽陽樓記》是滕子京在巴陵郡重修嶽陽樓後囑託範仲淹而作的。而滕子京又是何許人也?他怎麼就能找上範仲淹呢?這得從《宋史》中找找答案。據《宋史》記載,滕子京名宗諒,子京是他的字,與範仲淹同一年考中進士。範仲淹對他的才華稱讚有加。後來因御史中丞王拱辰彈劾他有貪汙等行為,被貶官至嶽州,即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所稱的巴陵郡。這才有了他重修嶽陽樓的事情。
  • 「教學遐想」命題作文:《嶽陽樓記》範仲淹偏題了嗎?
    >01 開篇:開門見山,從容述說本文的開篇,範仲淹運用「記」的一般思路,先交代了寫作緣起,介紹了嶽陽樓修繕的時間、地點,交代了滕子京邀請「作文以記之」的原因。結合當時的實際,特別是滕子京以及他個人的際遇,他找到了嶽陽樓與眾不同之處,這就是「遷客騷人,多會於此」,唐宋時期貶謫之官大多被貶至湘鄂一帶,由此引發一種思考:被貶之人面對不同時段的景色,對個人人生處境應該有不同的感受與思考。後面兩段的寫景抒情也就順其自然了。
  • 央視boys把《嶽陽樓記》唱給你聽!
    備受關注的「央視boys」就在節目中憑藉一首《嶽陽樓記》「組合出道」,如果你還沒有背熟這篇課文,就快來跟他們一起邊唱邊背吧!央視boys 聚齊,首支單曲教你把《嶽陽樓記》唱出來!提到課文,很多人都會想起學生時期最害怕的7個字——「背誦並默寫全文」。如今,央視四位主持人將為學子們化解難題,用歌唱的方式,把難記的課文化為旋律,幫助學子們記憶,也讓傳承「落地生根」。之所以選擇「最難背」的課文之一《嶽陽樓記》,是因為其錚錚之言,浩然之氣,滿足了康輝、朱廣權、尼格買提、撒貝寧四人作為顏控、史控、情控、難度控的所有想像。
  • 【青春語文·亞平專欄】 追本溯源明真意,吹盡狂沙始到金——評李明哲《嶽陽樓記》教學實錄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他又用兩個問話鋪墊:「嶽陽樓之大觀也』,是作者想著重描寫的嗎?」「囑予作文以記之」,文起於事,緣由明確。寫了什麼?敘貶謫事,寫嶽陽景,抒遷客情,議仁人志,文章風光,一覽無餘。怎樣寫的?前呼後應,巧設關竅,宛若登樓,步步行來步步登高,曲終奏雅,餘音不絕。為什麼這樣寫?源於生平,起於志向,終於人格。寫給誰的?寫給滕子京,寫給作者自己,寫給所有仕途坎坷蹭蹬之志士仁人,寫給古往今來每一個中國人。
  • 【語潤龍城第98期】《嶽陽樓記》《醉翁亭記》《小石潭記》 對比閱讀
    託物言志,借被遺棄於荒遠地區的美好風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傾注怨憤抑鬱的心情  ②《嶽陽樓記》題為「嶽陽樓記」,自然要用相當多的篇幅描寫嶽陽樓的景色,但寫景本身並不是目的,作者的真正意圖是借題發揮,談人生抱負,並以此規勸、勉勵友人。
  • 範仲淹《嶽陽樓記》原文、翻譯及通假字
    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zhǔ)予(yú)作文以記之。予觀夫(fú)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āng),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 一個偉大的人,一篇奇美的文 ——《嶽陽樓記》教學實錄
    為什麼滕子京讓範仲淹記述重修嶽陽樓的事,他卻寫了很多與嶽陽樓無關的內容?師:你善於思考,提的問題非常好。讓我們梳理一下文章內容。出示:記事記景記情記志師:這四個詞語顯示了文章的構架。誰能來結合具體內容談一談理解?每人說一個方面。生:記事就是記述了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嶽陽樓的事。生:記景就是描繪了嶽陽樓上俯瞰洞庭湖的景色。
  • 因為7個字,家長建議將辛棄疾《破陣子》移出課本,有道理嗎?
    因為這7個字,家長建議將辛棄疾《破陣子》移出課本,有道理嗎?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嶽飛《滿江紅》移出課本,另一個《滿江紅》入選,有道理嗎?
    這首詩激勵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國人,讓我們了解了古人的家國情懷,欽佩於古人的愛國精神,有非常不錯的教育意義。然而近年來,《滿江紅》這首詞卻被移出了課本,取而代之的是另一首《滿江紅》,這是為什麼呢?關於《滿江紅》被移出課本,上面一直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不過很多網友卻對此有一番更深刻的認識,而這些認識也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