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潤龍城第98期】《嶽陽樓記》《醉翁亭記》《小石潭記》 對比閱讀

2021-02-19 語潤龍城ty

 

學生根據積累講述中國古代的貶官文化 (預習作業)

 

 

學生A: 貶官文化(人生準則:「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兼濟是終生的願望,獨善是無奈的選擇。柳宗元支持「永貞革新」,結果是「二王八司馬」,一同被貶的還有劉禹錫;慶曆三年(1043),宋仁宗任命範仲淹為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慶曆新政」未至一年,被貶鄧州;慶曆五年,歐陽修為範仲淹仗義執言,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滁州。 

在任時門庭若市,被貶後門前冷落,「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唯一可以對話的是自然,是天地。他們縱情沉醉於山水,只是借山情水意來澆融心中的塊壘而已。代表人物:柳宗元、劉禹錫、範仲淹、歐陽修、蘇軾……  

 

 

 

 

 

 

 

預設學生歸納內容

1、通假字

①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②屬予作文以記之   

2、詞類活用

A、名詞作狀語

①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③皆若空遊無所依        

④鬥折蛇行,明滅可見     

⑤其岸勢犬牙差互

⑥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⑦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B、使動用法 ①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3、賓語前置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城居者未之知也。

4、修辭:(互文)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③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④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小組一結論:

相同點 1:文體都是「記」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因此,它可以狀物,如《核舟記 》,也可以敘事,如《桃花源記》,也可以將寫景敘事與議論抒情結合起來像《小石潭記  》《嶽陽樓記 》《醉翁亭記》

 

 

 

 

小組二結論:

相同點 2:a.均年少有志;b.三人均積極從政;c.都改革,都失敗,都被貶!

 

 

組員複述三位作者簡介

 

 小組三結論:

相同點3:寫作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學生分析三文中景物描寫的寫法以及作用

①《小石潭記》中景物描寫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寓情於景,託物言志,借被遺棄於荒遠地區的美好風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傾注怨憤抑鬱的心情  

②《嶽陽樓記》題為「嶽陽樓記」,自然要用相當多的篇幅描寫嶽陽樓的景色,但寫景本身並不是目的,作者的真正意圖是借題發揮,談人生抱負,並以此規勸、勉勵友人。寫  「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情景交融,為後文張本,引出議論,闡述作者抱負。 

③ 《醉翁亭記》中記敘、寫景、抒情相結合,景中處處有情,突出了主旨——太守「寄情山水,與民同樂」。

 

小組四結論:

不同點:所抒之情不同

a .《小石潭記》作者憂傷悲涼,悽苦寂寥之悲情。

  b .《醉翁亭記》作者隨遇而安、與民同樂

  c .《醉翁亭記》和《嶽陽樓記》相同:思想境界是積極向上的,難得可貴,但《嶽陽樓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規勸滕子京,並勉勵自己,表現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記》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抒發排遣謫居的苦悶情懷。 

 

 

 

學生暢所欲言

 

 

 

 

 

 

 

 

 

 

 

 

(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每篇的名句名段)

 

一、導入新課

古之中國,宦海沉浮,稍不留意,就遭貶謫。在數不清的遭貶人員之中,常有飽讀詩書之人。貶了官,失了寵,摔了跤,悲劇意識來了,創作願望和創作激情更加強烈了。由於對人事變遷和世態炎涼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創作出的作品往往更有意味和品位。屈原放逐,乃有《離騷》;司馬遷被宮(比貶謫更殘酷),撰成《史記》; 李白流放夜郎,許多名詩傳於後世;杜甫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便誕生了 「三吏」、「三別」;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寫出了千古傳誦的近體詩;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永州八記》流傳千年;劉禹錫兩度被貶,終成一代大家;蘇軾烏臺詩案,前後《赤壁賦》閃爍熠熠光華;歐陽修多次被貶,《醉翁亭記》等名作如雨後春筍……  被貶官,是當事人的不幸,但卻是中國文化的大幸,中國的文採華章因此更有了張力。 

今天,我們就複習一下《小石潭記》《嶽陽樓記》《醉翁亭記》,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這些孤獨而又高貴的靈魂,體驗他們發自靈魂深處無奈而不屈的聲音……  

 

二、自主學習

 

每個小組結合課本、最新中考複習重點字詞與句子,記錄下你們小組翻譯易出現錯誤的地方,以問答的競賽形式,向對方小組進行提問。

要求:每課至少找出五處

   (字詞:通假字、多義詞、其他重點實詞)

   (句子:主旨句、關鍵句、名句、特殊句式)

規則:主動提問小組    +2分,

       被提問小組答對  +5分

                 答錯  -1分

 

 

 

公平打分,及時糾錯,達到複習文章的目的。

 

 

 

 

 

 

 

 

 

 

 

 

 

三、合作探究

 

比較《小石潭記》《嶽陽樓記》《醉翁亭記》的異同。

 

(給學生出示參考方向,教給他們比較閱讀的做題的方法,然後依次自選角度探三篇文章異同)

 

參考:

比較主旨情感異同 

方法:議論抒情是重點;文章首尾須看清;人生經歷要聯繫;寫作背景來參考。

 

 比較人物形象異同 

方法:概括事件窺個性;語言描寫露性情;察言觀色評性格。

 

比較文章內容異同  

方法:概括事件,理清前因後果。明確思路,篩選關鍵詞語。

 

比較寫作手法異同  

方法:常用寫作手法有:襯託、對比、託物言志(象徵)、正側面描寫、借景抒情、以小見大、借事說理等。

格式:選擇         (角度),得出                   的結論。

 

 

 

 

 

 

 

聯繫中考,寫作拓展:在平常我們寫作時不難發現,人物心情的好與壞,是不必在文字中直接寫出來的,二可以用景物描寫表現出來,這樣反而更能打動人,更讓人印象深刻,這就是情景交融寫法的妙處。

 

 

 

 

 

 

 

 

 

 

提示:

 

1.《小石潭記〉中先寫「心樂之」,後面又寫悄傖幽邃,如何理解這一樂一憂。

2.《醉翁亭記》中「四時之景不同而樂意無窮也」與《嶽陽樓記》「後天下之樂」中的「樂」的內涵是否相同。

 

            

 

 

 

四、拓展延伸

 

如果你也像他們一樣,遇到了比較大的挫折,你會怎樣面對? 

 

五、課堂小結

 

假託古人,自寫懷抱,這一聲聲嘆息,一句句疑問,讓我們讀出了他們的孤寂、悲涼、不甘,屢遭貶謫仍然堅守抱負,身處逆境還能心憂天下,這就是我們的古先賢,這也是中國知識分子最崇高的風骨。來吧!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再來朗讀一遍這最美的情懷一起做擁有這樣崇高境界的人吧!

 

師:好,今天的課就到這裡,下課!

 

 

 

 

 

 

 

對貶官文化的了解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三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和中心思想

 

 

 

 

 

 

 

 

 

 

 

 

 

 

 

 

 

 

 

 

 

 

 

 

 

競賽形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加大了學生的參與度。

但是考慮時間問題,可以讓學生課前準備

 

 

 

 

 

 

 

 

 

 

 

 

 

 

 

 

 

 

 

 

 

 

T

 

 

 

 

 

 

做題的切入點很重要,做題方法讓學生有的放矢,但是角度過多,學生容易混淆。

 

 

 

 

 

 

 

 

 

寫作手法是重點,如果能和寫作結合,進行有效的練筆就更好了。

 

 

 

 

 

 

 

 

 

 

 

 

 

 

 

 

 

 

 

 

 

 

 

 

 

 

 

 

 

 

 

 

 

 

 

 

 

 

與現實相結合,增加學生的思想厚度。

相關焦點

  • 早讀7:高考名句名篇巧記:《嶽陽樓記》《醉翁亭記》
    《嶽陽樓記》(範仲淹)①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助記] 本段敘述事情的本末緣起,暗寓對仕途沉浮的悲慨,為後文抒情設伏,為全篇文字的導引。②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 《出師表》《嶽陽樓記》《醉翁亭記》默寫教師版
    (4)《嶽陽樓記》中借鳥歡魚躍描繪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             」。(5)《嶽陽樓記》中,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
  • 《醉翁亭記》教學知識(PCK)的擇定與建構
    5.對比他作,探尋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可選取柳宗元的《小石潭記》、範仲淹的《嶽陽樓記》進行對比。《小石潭記》中的「悽神寒骨。悄愴幽邃」對比《醉翁亭記》中的「樂」與「醉」,雖同是被貶謫,歐陽修比柳宗元更顯曠達,他壓抑心中的悲情和悽然,完成身為太守的職責。在他眼中的景是恬淡閒適的,是歡樂熱鬧的,雖然熱鬧歡樂不屬於他,但是他卻努力營造這種氛圍。
  • 部編九上語文同步練習11課《醉翁亭記》
    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以神來之筆捕捉到了四時之景的詩情畫意,其中描寫春夏之景的句子是: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作者用「(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兩句描繪出山間朝暮的變化,語言精練,對比鮮明。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 《小石潭記》導學案
    3、品讀課文,欣賞小石潭美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篇遊記是作者被貶為永州司馬時所寫,選自《柳河東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記》。他的作品有的寄情山水,抒發個人的抑鬱和苦悶;有的反映當時人民的疾苦和願望,譴責統治者的殘酷壓迫和剝削等。《永州八記》、《江雪》、《捕蛇者說》等,都是他被貶永州時期的代表作品。《永州八記》指《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 《嶽陽樓記》知識清單全在這裡,不能不看
    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是中考的熱門文章,今天小編編輯了本文的應知應會知識清單1.文體常識「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可以寫景狀物,如《小石潭記》;可以敘事,如《桃花源記》;可以將寫景狀物與議論抒情結合起來,如《嶽陽樓記》《醉翁亭記》。記,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碑記:古代一種刻在石碑上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的文體。
  • 初二逐鹿|期中複習第四天:《小石潭記》對比閱讀詳解
    《小石潭記》對比閱讀【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 重點|嶽陽樓記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第三單元第11課《嶽陽樓記》教學設計夏縣八一中學  尉旭東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熟記掌握課文、重點文言實詞,自主翻譯文言文。作者這樣寫是為了將這類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引出下文,從而由融情於景自然轉入議論,突出全文的主旨。教師小結:《嶽陽樓記)之所以傳誦千古,主要就在於它不是泛泛地記事寫景,它是一篇有所寄託、立意高遠的好文章。 (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 人教版九年語文上冊《醉翁亭記》知識清單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人教版九年語文的重點篇目,考點很多。這篇優美的山水遊記,通過對醉翁亭周圍的秀麗環境的描寫和對遊人之樂的敘述,勾勒出一副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表達了作者隨遇而安,寄情山水的心境和簡這個愛民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 《小石潭記》結尾豈不是「狗尾續貂」?
    《小石潭記》是中國古代山水散文中的經典之作,在這篇作品中,作者按照「發現小石潭一潭中景物一小潭溪流一潭中氣氛」的順序,「巧妙」地抒發出由「快樂」至「悽苦」的情感變化,是一篇融情於景的美文。然而,結尾卻不厭其煩地交代同遊者,頗有「狗尾續貂」之嫌。
  • 歐陽修【醉翁亭記】
    聽這次的古文朗讀讓我很驚訝,有相當一部分誦友,無論讀《醉翁亭記》還是《師說》,都讀的中規中矩有模有樣,好像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就連斷句出了錯兒,也都錯在同一個句子上:「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這樣斷句是不恰當的,王桂玲老師去年在給訓練營輔導這篇古文時曾糾正過這種讀法。
  • 與小朋友談《小石潭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何若杯酒笑談詩,ID:xueshuaizh】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小石潭記》,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記》,是唐代柳宗元先生的一篇山水遊記,為《永州八記》之一。這是初中必背的一篇文言文。
  • 賞析學習初中古文名篇《小石潭記》
    今天雪陽要和你們分享學習初中古文名篇《小石潭記》,我們的學習目標包括《小石潭記》的作者、創作背景、文章中重點的句子和領會作者情感。《小石潭記》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 《醉翁亭記》教後記: 亂倫罪名下的壓抑之文
    上周某日晚,楊老師電話我,專門談起史老師對《醉翁亭記》的觀點,關照我好好準備此課,不可草草完結,特別要補充《宋史歐陽修傳》和《朋黨論》,否則學生無法理解。真不巧,前段時間,因《嶽陽樓記》的教學,我專門印發《宋史範仲淹傳》等文章,《宋史歐陽修傳》也在其中,我還特意買了王水照和崔銘合著的《歐陽修傳》,希望準備得更紮實一些。
  • 課內文言文複習:《小石潭記》
    2.第三段寫溪流曲折的句子:鬥折蛇行,明滅可見。3.第四段作者抒憤懣的句子: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4.表現作者出遊心情的句子:心樂之。5.描寫小石潭概貌的句子: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 《醉翁亭記》理解性默寫
    2、《醉翁亭記》中描繪山間朝暮之景的句子: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3、《醉翁亭記》中本文以色彩鮮明的語言,描繪春夏之景的句子: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6、《醉翁亭記》中文中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是: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7、《醉翁亭記》中文中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 《愛蓮說》《小石潭記》情景默寫專練(含答案)
    《小石潭記》情景默寫專練(含答案) 1.柳宗元《小石潭記》中描寫潭周圍的樹木,突出極幽極佳景致的語句是:「 , 。」2.柳宗元《小石潭記》中寫遊魚自由輕靈遊動的姿態的句子是:「 , 。」3.柳宗元《小石潭記》中借遊魚寫潭水澄澈的兩句是:「 , 。」4.柳宗元《小石潭記》中寫潭中魚遊來遊去,非常活躍的語句是:「 , 。」
  • 八下第10課《小石潭記》同步練習題,電子版可列印
    2.文中描寫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 突出了小石潭的什麼特點?  (二)建議你這樣探究3.《小石潭記》中直接寫潭水清澈的語句是哪句? 間接寫潭水清澈的句子是哪句? 4.讀了課文,小石潭給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麼?
  • 小學語文《小石潭記》教案模板
    本文以語文學科《小石潭記》為例,為您呈現10-20分鐘的課堂教案,精簡的速寫教案將成為您備考的參考依據。一、教學目標1.疏通文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2.反覆朗讀課文,合作交流探究課文景物的特點和寫景方法。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筆下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領略文中描寫的自然風光的美。
  • 徐傑 /《小石潭記》課堂實錄
    師:《小石潭記》第一課時已經學過了,現在徐老師來檢查一下你們的學習效果。(學生自由翻譯)師:好了,同學們第一課時的學習,學得很紮實,今天,我們的任務是文言欣賞,首先請看課文的題目——《小石潭記》,如果要在中間加一個字,你覺得加哪個好?生:我認為要加「遊」字,「小石潭遊記」。師:為什麼?生:因為作者觀賞了小石潭的景色,所以是「小石潭遊記」。師:作者寫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