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根據積累講述中國古代的貶官文化 (預習作業)
學生A: 貶官文化(人生準則:「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兼濟是終生的願望,獨善是無奈的選擇。柳宗元支持「永貞革新」,結果是「二王八司馬」,一同被貶的還有劉禹錫;慶曆三年(1043),宋仁宗任命範仲淹為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慶曆新政」未至一年,被貶鄧州;慶曆五年,歐陽修為範仲淹仗義執言,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滁州。
在任時門庭若市,被貶後門前冷落,「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唯一可以對話的是自然,是天地。他們縱情沉醉於山水,只是借山情水意來澆融心中的塊壘而已。代表人物:柳宗元、劉禹錫、範仲淹、歐陽修、蘇軾……
預設學生歸納內容
1、通假字
①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②屬予作文以記之
2、詞類活用
A、名詞作狀語
①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③皆若空遊無所依
④鬥折蛇行,明滅可見
⑤其岸勢犬牙差互
⑥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⑦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B、使動用法 ①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3、賓語前置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城居者未之知也。
4、修辭:(互文)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③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④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小組一結論:
相同點 1:文體都是「記」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因此,它可以狀物,如《核舟記 》,也可以敘事,如《桃花源記》,也可以將寫景敘事與議論抒情結合起來像《小石潭記 》《嶽陽樓記 》《醉翁亭記》
小組二結論:
相同點 2:a.均年少有志;b.三人均積極從政;c.都改革,都失敗,都被貶!
組員複述三位作者簡介
小組三結論:
相同點3:寫作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學生分析三文中景物描寫的寫法以及作用
①《小石潭記》中景物描寫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寓情於景,託物言志,借被遺棄於荒遠地區的美好風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傾注怨憤抑鬱的心情
②《嶽陽樓記》題為「嶽陽樓記」,自然要用相當多的篇幅描寫嶽陽樓的景色,但寫景本身並不是目的,作者的真正意圖是借題發揮,談人生抱負,並以此規勸、勉勵友人。寫 「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情景交融,為後文張本,引出議論,闡述作者抱負。
③ 《醉翁亭記》中記敘、寫景、抒情相結合,景中處處有情,突出了主旨——太守「寄情山水,與民同樂」。
小組四結論:
不同點:所抒之情不同
a .《小石潭記》作者憂傷悲涼,悽苦寂寥之悲情。
b .《醉翁亭記》作者隨遇而安、與民同樂
c .《醉翁亭記》和《嶽陽樓記》相同:思想境界是積極向上的,難得可貴,但《嶽陽樓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規勸滕子京,並勉勵自己,表現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記》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抒發排遣謫居的苦悶情懷。
學生暢所欲言
(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每篇的名句名段)
一、導入新課
古之中國,宦海沉浮,稍不留意,就遭貶謫。在數不清的遭貶人員之中,常有飽讀詩書之人。貶了官,失了寵,摔了跤,悲劇意識來了,創作願望和創作激情更加強烈了。由於對人事變遷和世態炎涼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創作出的作品往往更有意味和品位。屈原放逐,乃有《離騷》;司馬遷被宮(比貶謫更殘酷),撰成《史記》; 李白流放夜郎,許多名詩傳於後世;杜甫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便誕生了 「三吏」、「三別」;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寫出了千古傳誦的近體詩;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永州八記》流傳千年;劉禹錫兩度被貶,終成一代大家;蘇軾烏臺詩案,前後《赤壁賦》閃爍熠熠光華;歐陽修多次被貶,《醉翁亭記》等名作如雨後春筍…… 被貶官,是當事人的不幸,但卻是中國文化的大幸,中國的文採華章因此更有了張力。
今天,我們就複習一下《小石潭記》《嶽陽樓記》《醉翁亭記》,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這些孤獨而又高貴的靈魂,體驗他們發自靈魂深處無奈而不屈的聲音……
二、自主學習
每個小組結合課本、最新中考複習重點字詞與句子,記錄下你們小組翻譯易出現錯誤的地方,以問答的競賽形式,向對方小組進行提問。
要求:每課至少找出五處
(字詞:通假字、多義詞、其他重點實詞)
(句子:主旨句、關鍵句、名句、特殊句式)
規則:主動提問小組 +2分,
被提問小組答對 +5分
答錯 -1分
公平打分,及時糾錯,達到複習文章的目的。
三、合作探究
比較《小石潭記》《嶽陽樓記》《醉翁亭記》的異同。
(給學生出示參考方向,教給他們比較閱讀的做題的方法,然後依次自選角度探三篇文章異同)
參考:
比較主旨情感異同
方法:議論抒情是重點;文章首尾須看清;人生經歷要聯繫;寫作背景來參考。
比較人物形象異同
方法:概括事件窺個性;語言描寫露性情;察言觀色評性格。
比較文章內容異同
方法:概括事件,理清前因後果。明確思路,篩選關鍵詞語。
比較寫作手法異同
方法:常用寫作手法有:襯託、對比、託物言志(象徵)、正側面描寫、借景抒情、以小見大、借事說理等。
格式:選擇 (角度),得出 的結論。
聯繫中考,寫作拓展:在平常我們寫作時不難發現,人物心情的好與壞,是不必在文字中直接寫出來的,二可以用景物描寫表現出來,這樣反而更能打動人,更讓人印象深刻,這就是情景交融寫法的妙處。
提示:
1.《小石潭記〉中先寫「心樂之」,後面又寫悄傖幽邃,如何理解這一樂一憂。
2.《醉翁亭記》中「四時之景不同而樂意無窮也」與《嶽陽樓記》「後天下之樂」中的「樂」的內涵是否相同。
四、拓展延伸
如果你也像他們一樣,遇到了比較大的挫折,你會怎樣面對?
五、課堂小結
假託古人,自寫懷抱,這一聲聲嘆息,一句句疑問,讓我們讀出了他們的孤寂、悲涼、不甘,屢遭貶謫仍然堅守抱負,身處逆境還能心憂天下,這就是我們的古先賢,這也是中國知識分子最崇高的風骨。來吧!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再來朗讀一遍這最美的情懷一起做擁有這樣崇高境界的人吧!
師:好,今天的課就到這裡,下課!
對貶官文化的了解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三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和中心思想
競賽形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加大了學生的參與度。
但是考慮時間問題,可以讓學生課前準備
T
做題的切入點很重要,做題方法讓學生有的放矢,但是角度過多,學生容易混淆。
寫作手法是重點,如果能和寫作結合,進行有效的練筆就更好了。
與現實相結合,增加學生的思想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