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人生下來的時候知不知道害怕,反正初生牛犢不怕虎。
人長大了,故事聽得多了,恐懼在心底象爬山虎一樣滋生,與日俱增。這世上有多少事,做與不做之間,皆因膽怯而無所作為。大多數時候,這種怕,怕的不是洪水猛獸,怕的只是離開舒適的區域,挑戰不熟悉的未知。
女兒放假,我把她從美國「郵」到中國,填了一張無成人陪伴的表格,就這樣踏上萬裡徵途,行前我問她,怕不怕?她想想,回答道:「你聽起來像一個過分擔心的媽媽,兩年前第一次一個人飛時我怕,現在我興奮多過擔憂。」
是的,兩年前第一次單飛,她怕我也怕,我猶豫了很久,訂了票,又猶豫了很久,沒取消這張票,好不容易做好了她的思想工作,周圍有無數親朋好友對我說;「你這當媽的有點狠心。」又好不容易說服了家人,臨行前兩天,砰!馬航MH370掉下來了……無論我多麼理智的分析,飛行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航空公司監管是多麼有力,那天晚上我一夜無眠,女兒小小的人抖動著雙肩哭著對我說害怕……但是我知道,這個時候,我不能怕,我是女兒的榜樣,我不能讓她看到我被恐懼打倒,揪著心把她送上飛機,之後分秒如年。時至今日,當我和女兒外出旅行,看她走在我的前面,充滿自信的穿梭帶路,我才覺得很幸慶當時沒有退縮,但當時的感覺糟的一塌糊塗。
恐懼來源於對未知的失控,勇氣不是逞匹夫之勇,是自信有足夠的知識能力應對未知。人生在世,每天都被無數的不確定包圍,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所以古話才說「以不變應萬變」。我們不能阻止瞬息萬變的未來,但是我們可以教會他們應付萬變的技能。
當麻省理工學院的專家們設計「東風公園科技實踐活動」時,他們的第一目標是讓學生習慣面對未知的情境,科技教育只是手段,學會生存才是根本。虛擬實境可以創造出任何場景:當外星人入侵,扔下一堆東西,需要什麼樣的知識和思維邏輯去處理這件事?當地震發生,需要怎麼運用各種技能自救救人?當生態系統失衡,需要怎樣追根溯源找到解決方案?……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現象本身並不是源頭,我們恐懼是因為我們只期待美好,卻沒有多種計劃針對可能出現的變數或困境,不知怎麼運用已經擁有的知識,更重要的一點是,不能集中能量專注在可以改變的問題,而不去無謂的擔憂改變不了的東西。其實,如果放下恐懼,也只有放下恐懼,才更能領略挑戰帶來的激情和勇氣。
西諺說,如果只有美好發生在身邊,永遠不會勇敢。給孩子一點冒險,一點好奇,會激起他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虐待孩子是一回事,給他們製造一些小困境,讓他們去解決,讓他們了解生活不是一帆風順,事情不會不付出代價就唾手可得是必須的成長課,又是一回事。為人父母,自然的是羽翼張的大大的,為心愛的寶貝遮風避雨,難的是逼著他們去擔驚受怕,對抗不適應,卻使他們收穫內心的成熟和堅定。
我不用去贅述,未來社會多麼需要有勇氣的人,因為大家都曉得。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更多內容在微信公眾號:美中科技教育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