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壩:磐溪璞石琢成器

2020-12-18 騰訊網

2019年11月1日《江北報》

街鎮故事薈·大石壩篇

這個因大石得名、沿磐溪河築壩的小鎮,曾見證過神州巴渝龍時代,再重逢時,正經歷璞石蛻變的歷程

這個承載著抗戰文化、紅色文化、匯聚過歷史名人、培育出時代英才的戰時後方、藝術搖籃,正傳遞民族之魂、延承文脈福地。

大石壩,融舊立新創發展,磐溪璞石琢成器。

今晚

讓我們一起

走進大石壩街道

琢,是尋蹤

是鬥爭精神的長存

石家花園

大石壩這塊璞石的誕世並非偶然。

它在白駒過隙中經歷著長久的錘鍊,在春風秋雨中飽受著自然的侵蝕,在人來人往中細聽著歲月的更迭。並在最終某個時刻,被世人尋覓,挖掘。

大石壩,也因此而生。

穿越時光隧道,回到1.5億多年以前,這塊土地曾荒草叢生,一片荒蕪。在那個遙遠的時代,棲息著當時地球的主人—恐龍。滄海桑田後的今天,它們多了一個稱呼——神州巴渝龍。

那是2004年的一個春天,市民在嘉陵江北岸河灘上散步時,意外發現巖石中有類似動物骨骼的東西,經證實為恐龍化石。

「神州巴渝龍」化石

至於為什麼被命名為「神州巴渝龍」?

「神州」代表祖國,「巴渝」意指重慶,「巴渝龍」寓意巴渝兒女具有「龍」的精神,激勵奮進、勤勞勇敢、不屈不撓、自強不息。

說大石壩是一個龍磐虎踞之地,絲毫不為過。

抗戰時期,這裡文人活動比較頻繁,留下大量的抗戰文化遺蹟。這些遺蹟,有的早已淹沒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之中,但有些,依然有跡可尋。

在大石壩江岸文化中,就有一處磐溪勝景——磐溪石虎。記載了巴人圖騰,歌頌著巴人精神。

從僑發養老院內部順著石階而下,感受陣陣清風,遙看江邊盛景,磐溪石虎便隱藏在這竹林之中。

磐溪石虎起源於上世紀30年代,由石家花園主人石榮廷先生出資,聘請民間藝人江春廷、於邵林兩人精心雕刻而成。

據載,石虎旁的石板路是沙坪垻通往川北的古道之一,古道旁的石虎是當年過往行人喜歡駐足流連的地方。而今,古道早已蕩然無存,僅餘石虎供後人懷舊。

石家花園自然也是這塊「璞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上世紀20年代,石榮廷於1931年建造了中西式合璧的石家花園。很多社會名流,比如齊白石、于右任、翁文灝、郭沫若、張大千、徐悲鴻夫婦都是這裡的常客。

石榮廷欣賞徐悲鴻的人品、畫品,多次誠邀徐悲鴻與夫人廖靜文女士到石家花園居住。1942年,徐悲鴻在這裡籌辦了中國美術學院,張大千、吳作人、李瑞年等著名畫家都曾擔任研究員。「中國美術學院」也成為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機構之一。

抗戰期間,為喚醒廣大同胞的救亡之心,徐悲鴻先生在石家花園地下室裡,相繼創作了《風雨雞鳴》《負傷之獅》《巴人汲水圖》《巴人貧婦》《田橫五百壯士》《庭院》《愚公移山》等驚世之作。以筆為劍,投身抗日洪流之中。

這所老宅,經歷了抗戰那段動蕩艱辛的歲月,在它矗立在大石壩山頭的80多個年頭後,依舊保留著鬧市裡的一隅清淨。

鬥爭精神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被人淡忘,它會因歲月的沉澱,時代的更迭再翻新篇。

即將開放的洋炮局1862文創園

第十兵工廠便是其中的代表。

在那段崢嶸歲月中,作為抗戰時期生產新型炮彈最多的重要兵工廠,秉承工業救國的思想,默默支撐著當時幾近破碎的山河。

歷久彌香,再現芳華。

如今的第十兵工廠內樹木蒼翠,景致怡人,靜謐中已經尋不到當年戰爭年代的蹤跡。老工業基地不老,只是暫歇,而今的它終於煥發生機,作為江北區重點文創項目,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時代。

一步入老廠區,便能感受到濃厚的「兵工」氣息。道路兩旁廢棄廠房的圍牆上繪上了飛機、自行車、摩託車等圖案,這些圖案被賦予了機械的生命,一下子讓廠房有了文藝範。同時也提醒著我們,不能忘記戰爭所帶來的傷痛,要不忘初心、自強不息。

「惟有文字性,萬古抱根柢」。

1944年,由周恩來領導創辦了蜀都中學,提出了:「讀書不忘救國,救國必須讀書」的口號。

蜀都中學表面上是一所私立中學,但實際上是由中共中央南方局秘密創辦的愛國民主運動堡壘,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和統一戰線淵源的名校。

他們中有的積極投身革命武裝鬥爭,為推翻舊中國而英勇戰鬥;他們中有的成為了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骨幹,擔任我黨的中高級幹部和技術方面的專家學者。

學校從創辦到結束,雖然只有6年時間,但是在這期間,學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爭取了許多知名人士,培養了大批幹部,掩護和轉移過不少革命同志。是當時重慶地區黨員活動的主陣地之一。

琢,是雕磨

是傳承創新的蛻變

盤溪石虎

走過那段光輝歲月,大石壩這塊璞石正閃爍著它獨特的高光。

或是一點明朗清晰的筆觸,或是一抹陸離斑駁的色彩。這都是歲月傳承下來的文化之韻,時間雕鏤後的藝術之美。

坐落於大石壩郭家院的國立藝專「黑院牆」便是鮮明的代表。

它的原名本為郭家院,本是四合院式的院子。國立藝專的師生覺得這名字土氣,於是將其改名為「果家園」。又因郭家院子的院牆通體塗有黑漆,灰暗陳舊,附近唯此一家,遠近聞名,所以師生們又稱它「黑院牆」。

自磐溪「黑院牆」開課以來,先後聘請了一大批著名教授及社會名流擔任專職或兼職教師,這批優秀畫家及教育家在此辛勤付出,培養出大批優秀學生。國立藝專在磐溪「黑院牆」存在的整整四年,是西遷徵途最輝煌的四年,不少學生後來成為新中國美術教育的奠基者。

中國著名畫家、教育家潘天壽不禁感嘆:「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繞過國立藝專就黯然失色,而繞過磐溪就定然會支離破碎。」

目前,這個承載著文化與藝術的舊址,正準備迎接新的身份。黑院牆遺址文化地標建設即將啟動,黑院牆國立藝專舊址分歷史文化展示區、藝術作品交易區、群眾文化展示區三個部分打造文化主題公園,帶領世人重溫抗戰大後方中國美術的輝煌歷史。

能嬰書院

鬧市之中尋一處恬靜,恬靜之中尋一絲安寧。能嬰書院,則像一處避風港,是快節奏生活中的一份調味劑。

能嬰書院前身為前衛廠幼兒園,是大石壩街道打造的「磐溪文化珍珠鏈」上的明珠之一。「能嬰」一詞出自老子《道德經》,寓意回到如嬰兒般的渾厚、純樸、自然的生命狀態。千年以來,書院乃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和思想的淵源,在教育上實乃重要。如今,雖無法延續書院的歷史,但書院的精神可傳承,故取名「能嬰書院」。

「竹屋紙窗無限好,觀書學字不妨清」。

能嬰書院主要開展書畫培訓、藝術研修活動,通過藏書、教育、研究為學術主題,打造傳統文化交流平臺,為學者們提供各抒讜論和自修的一個地方,成為了都市裡暗藏的「桃花源」。

磐溪版畫院致力於讓版畫走進社區

藝術來源於生活,也受啟發於生活。如果在大石壩傾力打造的磐溪版畫院內遊覽一番,定會發現其中所蘊藏的藝術真諦。

磐溪版畫院主要側重於「社區版畫」培訓,對象則以社區居民為主,通過引進全國性刊物《中國少兒版畫》編輯部、「李永永版畫工作室」入駐,引導有一定影響力的磐溪版畫院成立文化運營公司,走市場化的道路,強化自身造血功能,進一步提升影響力,讓版畫走進社區,走進生活,走進每個大石壩人的家中。

琢,終成器

一塊新舊融合的寶地

九村茶市

當璞石經過巧奪天工的雕琢以後,它的紋路已經漸漸清晰,它的色澤已經漸漸鮮明。正如大石壩這塊寶地,發展到今天,與過去的虛與實、動與靜、快與慢、廣與合交織在一起,已成為江北乃至重慶版圖中的瑰麗寶玉,正彰顯著厚重的生命力。

這裡的文化因歲月洗禮而經久不衰,這裡的風景因新舊融合而煥發新貌。新舊在這裡交織,也在這裡融合。

大石壩,如今已是融舊立新創文旅的寶地。

身處東原悅薈,你定會在其中感受到都市獨有的魅力以及大石壩當下的興盛。

在全球範圍內首創細胞狀的外觀設計下,這座位於大石壩中心又背靠千畝森林公園的建築體,看上去就是一個「會呼吸」的商業綜合體,活力盎然。

或是忙裡偷閒,在這兒喝一杯咖啡,看一場電影,都是心靈的慰藉。

哲學家曾說過:生活本就是一門穿越晝夜的藝術。

那麼在東原悅薈,便能輕鬆感受到這門「藝術」的奧妙了。

在上石門大橋之前,存在一處「光的勝地」。這便是齊祥雲燈飾廣場。

作為全市最大的燈飾廣場,品種繁多、款式新穎,能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以燈飾為基礎向家居建材產品延伸,打造別具一格重慶齊祥燈飾建材網創產業園,24小時「線上預約、線下體驗」新模式獲國家專利。

這裡的光造就了萬家燈火,這裡的人煙構成了今天的大石壩。

「民以食為天」。

大石壩的美食數不勝數,五味俱全。其中最具代表的當屬全國知名(全國76家連鎖店)的網紅店——「九村烤腦花」。

每個夜晚,這裡人流如織,賓客滿座。「飲一杯酒,吃一口腦花;聊一席話,嘆一句人生。」

大石壩的夜生活便正式開始了。

於市井之中,嘗遍百味。

於鬧市之外,細品茶香。

九村茶市便是隱藏在都市之中的一處修身養性之所。它和石家花園、磐溪石虎一樣,坐落在這個寧靜優雅的九村,仿佛是一處不同於外面煙火氣息的世外桃源。

氣韻溫雅的紫砂茶具、細膩敦厚的陶瓷茶具、新穎別致的工藝茶具以及各類質樸高雅的木製茶几陳列有序。靜下心來,細細品茗,時間便好像掙脫束縛,慢了下來。

璞玉渾金,琢石成器

大石壩的每一塊磚、每一面牆、每一株花草,訴說著光陰的故事,留下歲月的烙印。一路走來,大石壩從一塊璞石歷經千秋萬代的考驗,蛻變為一塊寶玉,但這並不是完結。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

未來的大石壩,定會將歷史的厚重延續,將藝術的底蘊傳承,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這塊寶地的生命力。

融舊立新創發展,磐溪璞石琢成器。

徐悲鴻故居

歡迎大家轉發、留言

一起為大石壩打Call呀 !

閱 讀 推 薦

編輯

謝映東

圖文、視頻

由大石壩街道提供

相關焦點

  • 璞石鑿開方見玉,邀下聯
    璞石鑿開方見玉,邀下聯 2020-10-01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從母親的崑崙飛下一塊璞石
    當代精英文學2019(211)//著名詩人 桑恆昌詩歌評論及文化館文/ 璞 石 >桑恆昌從母親的崑崙飛下一塊璞石連自己都在猜度內在的質地痛下重手施以鋼鐵的利器揭頑皮剔雜質心中究竟有一個怎樣的自已完璧之後若能成為上帝手中的把件此生足矣趙鶴翔兄高論: 璞石一一是最近讀到的最佳作品
  • 鬼斧神工石破天驚 浦江南岸「璞石齋」吟
    由上海閔行區人民政府浦錦街道辦事處指導,上海鵬欣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上海璞石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作為政府、企業、商業地產聯合辦展的模式,石頭的故事很精彩。  閔行區人民政府浦錦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孫健康在致辭中指出,浦錦街道下轄上海市閔行區,是比鄰浦江南岸最近的一個社區,距都市不遠,離自然很近。
  • 璞石:疫情肆虐 擇業就業路在何方?
    為此,我們採訪了在我國職業教育及職業指導領域頗有研究的璞石老師,為大家解讀與分享在疫情形勢下的擇業、就業、穩業等職業經營之道。因此,璞石老師認為,擴大就業面和就業量無疑是雪中送炭,但難上加難,集中精力保住現有就業量也許更具可操作性和現實意義。
  • 用心磨礪,璞石發光
    成長的的過程就像一塊璞石經過細細打磨,逐漸溫潤似玉的過程。一個性格懦弱,甚至稱得上是脆弱的女孩,本來是一朵溫室裡的嬌花,經不起風吹,更經不起雨打。當時,生活的不易,讓她必須挺起肩膀。就算談不上十分堅強卻也不再懦弱,不為其他,只是為了自己以後能支付得起幸福的報酬。
  • 璞石和雷米·艾融水墨與油畫聯展亮相巴黎
    中新網巴黎1月19日電 (記者 龍劍武)「濃墨淡彩——璞石和雷米·艾融水墨與油畫聯展」1月19日在巴黎新華影廊拉開帷幕,展覽將延續至1月28。中國自然派衝潑彩墨畫創始人璞石的中國水墨畫意境的「璞石自然派」衝潑彩墨畫與法國藝術家之家協會主席雷米·艾融運用建築空間與幾何世界的布面油畫形成對話,為參觀者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 自然派·璞石衝潑彩水墨畫歐洲巡展德國站開展
    璞石衝潑彩水墨畫歐洲五國巡展」德國首站開幕式於2014年12月17日在德國杜塞道夫開幕。德國北威州投資署署長華佩女士等出席開幕式。 此次歐洲巡展,是璞石先生首次舉辦的大型中外文化交流活動。此次巡展以「大自然交響曲」為主題,精心挑選了100幅作為,分為「天空宇宙、高山森林、海洋冰川、大地田野」四大系列,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與西方抽象藝術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吸引了德國各界藝術愛好者前來觀賞。
  •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記藝術家德州璞石書院創辦人秦樹明
    投資德州,創辦璞石書院「現在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和園區綠化,預計10月份可以開園。 」對於這座新書院,秦樹明充滿期待。面對記者對身為河北籍人士為何要把書院建在德州的疑問,秦樹明笑著說:「自己與德州結緣已久,算起來有20年了。 」當時德州的很多企業負責人都去他的民營企業參觀學習,而他也多次來德州做專題演講。
  • 成都璞石設計毛繼軍:關注時代審美 尋找和而不同
    搜狐焦點家居對成都璞石設計設計總監毛繼軍先生進行了獨家專訪。 【搜狐焦點家居】:為什麼會接受搜狐焦點邀請擔任發現設計新力量的設計師選拔大賽的特邀評委?在擔任評委的過程中會傳遞給年輕人什麼? 【毛繼軍】:作為專業的媒體,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要找到自己的主張不容易,我們可能要高舉大旗,雖然有可能是稚嫩,但依然有可貴之處,一定要和而不同。
  • 「自然派」璞石藝術展暨保利貴賓部精品展亮相
    藝術家璞石先生在用其特有的藝術形式闡述著這一思想,他以自然為主旨的「自然派」藝術依靠自身文化的營養和東方哲學精神的優勢,使藝術的展現得以多元化。在藝術道路上追求本真,尊重自然的基礎上,他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突破一切禁忌和界限,呈現出天人合一的精神。他的藝術得到了世界上愛好和平、愛自然的人們的喜愛。秦樹明,筆名璞石。
  • 璞石成玉!最是書香能致遠
    璞石成玉! 來 源:海安市融媒體中心 編 輯:曹京郊原標題:《璞石成玉!
  • 招商| 打破同質化,大璞開啟顏值石代盈利模式
    可能是石材行業中顏值的天然大理石品牌——大璞家居用一個個創新方式告訴人們,大理石也可以很溫暖,很時尚。「我們要在產品層面賦予大理石更多情感,加入時尚、藝術、文化等元素,我們希望大璞品牌更加多元、更能體現品質生活的訴求。」大璞家居董事長周曉遵說。  當然,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經銷商,對大璞品牌形象直觀的來源始終是產品。
  • 天味食品:子公司瑞生投資擬與關聯方璞石投資共同設立有點火科技...
    原標題:快訊|天味食品:子公司瑞生投資擬與關聯方璞石投資共同設立有點火科技有限公司   11月23日下午,
  • 德州璞石書院舉辦書法公益活動,上百幅書法作品免費贈遊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夢晴 通訊員 趙慶川10月4日,古色古香的德州璞石書院,遊人如織。中國自然派藝術研究院院長、山東三希堂法帖書法研究院院長秦樹明(筆名璞石)現場揮毫潑墨,創作書法作品120餘幅並免費贈予遊客,用陣陣墨香為市民送上國慶祝福。活動現場既有年逾六旬的「骨灰級」書法愛好者,也有年僅5歲的小「書法迷」,創作之餘,璞石先生與大家暢談國學和書法,博得了眾多遊客的掌聲和點讚。
  • 武侯祠中盡「琢磨」,展現璞石到美玉的蛻變
    武侯祠中盡「琢磨」,展現璞石到美玉的蛻變 博物館丨看展覽 2017-07-20 07:34 來源:「博物館丨看展覽」微信公眾號
  • 江北大石壩街道 辦起社區文化藝術節
    華龍網訊 (記者向婧)5月26日上午,江北區大石壩街道元佳廣場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臺上唱歌的,是正街社區居民自發成立的藝術團;臺下捧場的,是彼此熟稔的左鄰右舍。歌聲高亢,掌聲熱烈,臺上臺下一片歡笑。  這是大石壩街道社區文化藝術節的一個縮影。
  • ——璞石教你玩轉PPT(基礎講解)第1節
    下面是視頻講解建議在Wi-Fi下觀看如果您不方便看視頻的話,下面也有圖文講解正文共2006字22圖,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這裡是璞石教你玩轉
  • 環球視野丨樸悅大連璞石墅,於極致簡約中演繹純粹格調
    大連新希望璞石墅底躍樣板房設計:PURE樸悅攝影:三像攝樣板間,在各種空間設計中是一種獨特的存在,既要突顯項目買點的商業屬性,也要滿足居家生活的日常要求,是要做到完美平衡的室內設計品類。在大連新希望璞石墅項目中,樸悅設計團隊秉持大道至簡的哲學,結合項目自身特徵,詮釋當代簡約風格。倡導極簡、純粹、自然,給空間留白,給藝術留空間。入戶後,通透玻璃的處理方式使書房與客廳渾然一體,挑高的客廳設計視覺上最大化客廳的面寬。
  • 大興安嶺塔河:「璞石」無華行勝於言,黨小組戰「疫」紀實
    大興安嶺塔河:「璞石」無華行勝於言,黨小組戰「疫」紀實 2020-02-19 13: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琢玉廿二載 璞石變寶器
    工作中的葉福歡。「賭石需要經驗的積累,去辨別玉料本身的顏色、質地,從而判斷玉料的市場價值;而睹石,則是根據玉石原料進行藝術構思,判斷其藝術價值」。葉福歡解釋稱,這樣「雙管齊下」,就能達到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的雙贏,所以很少有「走眼」的時候。上世紀90年代初,葉福歡就開始前往緬甸買原石,練就了一雙鑑別玉石的火眼。而早年美術的學習,也培養了他對造型設計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