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發布《關於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於2020年7月31日起試行。為響應國家政策,積極推動類案檢索全面落實,聚法在《意見》試行第一天,同步推出「民事類案檢索系統」。
聚法專注於法律數據的深度挖掘與應用。早在2017年聚法就推出了「刑事類案檢索系統」,該系統已經升級至55個資料庫,受到全國30多萬法律人的一致好評。
「民事類案檢索系統」目前包含24個資料庫,由常見的民事案由組成,覆蓋81%的民事案件。
檢索方式 便捷
檢索結果 高效
類案推送 精準
舉例檢索:
「在借款合同糾紛中,借款當事人協議以新貸償還舊貸,保證人不承擔擔保責任的文書。」
只需以下2步:
進入借款合同糾紛專題
第一步:合同的訂立 點擊 「以新貸償還舊貸」;
第二步:合同的擔保 點擊 「擔保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完成檢索。
《意見》第一條,本意見所稱類案,是指與待決案件在基本事實、爭議焦點、法律適用問題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且已經人民法院裁判生效的案件。
系統將文書不同結構的關鍵信息以標籤形式進行展示,點擊標籤可以成為新的檢索條件。
「民事類案檢索系統」對案件信息進行提取,包括「本院認為」「裁判要旨」「爭議焦點」「引用法規」「裁判結果」「裁判理由」等。用戶可以在結果頁對文書的關鍵信息進行判斷,從而確定是否為目標案例。
《意見》要求類案檢索依託中國裁判文書網、審判案例資料庫等進行類案檢索。「民事類案檢索系統」可以在海量文書中檢索到對應的類案,例如上述例子中即在2,427,420篇借款合同糾紛相關文書中,僅用2個關鍵詞,就檢索至331篇與借款當事人協議以新貸償還舊貸,保證人不承擔擔保責任的相關文書,並且文書順序會根據《意見》第四條要求,將指導案例、典型案例、公報案例等依據優先級進行展示。
「民事類案檢索系統」擁有符合《意見》要求的海量權威的案例數據,將法律法規通過人工分類整理並進行效力級別排序,還可以進行智能可視化分析。7月31日在聚法案例網站正式上線,我們也會馬上在安卓版本和IOS版本上線。
找類案,用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