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客服做了啥?能牽頭制定兩大新職業技能國標

2020-12-19 參考消息

為9.6億消費者提供尖叫的服務體驗,為生態培育20萬人工智慧訓練師,並為全國多個貧困縣市提供10萬個數位化平等就業機會。阿里巴巴正在讓客服這一角色散發熠熠光輝。

近日,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人社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發布《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制定工作計劃的通知》。通知文件公布了《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制定工作計劃(2020-2022年)》。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計劃公布的「社會急需緊缺職業」名單中「呼叫中心服務員」(客服),以及「人工智慧訓練師」新職業的國家標準,都明確由阿里巴巴牽頭承擔。此外,阿里巴巴還參與「電子商務師」、「網際網路營銷師」等多個領域職業標準的制定工作。

代表業內最高水平的專業團隊

縱觀客服和人工智慧訓練師這兩個職業的誕生史,都與阿里巴巴密不可分。剛剛過去的天貓618,誕生了新消費紀錄——下單金額6982億。這一巨額數字背後,阿里巴巴客服團隊負責支撐交易帶來的井噴式服務需求,30秒內在線諮詢和熱線電話的接起率近100%,又一次完美通過規模空前的服務大考。

作為全球少數設立首席客戶官(CCO)職務的企業,阿里巴巴在客戶體驗領域的投入可謂不計代價。

「阿里巴巴半數以上的人工智慧專家都在客服團隊」,在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CCO吳敏芝帶領下,阿里巴巴1000多位技術、產品、運營、數據分析人才、體驗運營小二和一線直接服務小二共同做大客戶體驗,他們為9.6億消費者提供尖叫的服務體驗,在被稱為「阿里柔軍」。

「客服不僅要懂業務,具備高情商,在調解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問題之外,還要具備洞察體驗問題,反推內部流程、產品改善的能力。」阿里巴巴不僅鍛造了業界專業的團隊,還為全行業服務體驗人才標準提出了更高要求。

孕育職業標準誕生的文化土壤

職業技能的標準推動,離不開文化的薰陶。阿里巴巴自創辦以來,就把對客戶體驗的重視寫入企業核心價值觀:「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公司創始人都有過做一線客服的經歷。他們在網上以「小二」身份直接回復和解答客戶問題,虛心聽取建議並快速改進迭代產品。

「讓做決策的人聽到炮聲。」包括馬雲、張勇、童文紅、張建鋒、王帥在內的阿里巴巴合伙人都體驗過客服崗位。帶上耳機,聽客戶最真實的聲音,並把客戶的意見帶回去,推動業務改善。

直到現在,這一傳統保留下來並發揚光大。「在阿里人人都是體驗官,人人都是CCO」,吳敏芝指出。未來阿里巴巴通過系統賦能、人才培養,讓更多的企業建立數智化的客戶體驗體系。

孵化20萬人工智慧訓練師

在人社部今年初公布的16個新職業中,「人工智慧訓練師」備受矚目。這一職業脫胎於客服,所做的就是讓智能更「懂」人類,更好地為人類服務。而這一概念的提出,阿里巴巴比美國麻省理工大學還領先兩年。

事實上,2015年起阿里CCO就在其客服團隊孵化了國內第一批人工智慧訓練師,負責訓練服務領域的人工智慧客服機器人——阿里小蜜家族。如今,在他們的訓練下,淘寶、天貓、盒馬、飛豬等經濟體消費者可以享受便捷、精準的智能服務。

去年天貓雙11,智能客服機器人承接了平臺97%的在線服務需求,提供了相當於8.5萬名人工客服「小二」的工作量,全天提供在線諮詢對話量3億次。

突如其來的疫情中,人工智慧訓練師因駕馭「AI」技術,為抗疫復工提供加速度而嶄露頭角。在國內,他們用智能外呼加速防疫摸排;在海外,疫情暴發導致實體經濟無法營業,阿里CCO培訓的人工智慧訓練師,以智能服務支撐住網絡零售平臺的正常運轉。

據人社部官網顯示,在阿里巴巴等企業多方努力下,今年2月人工智慧訓練師正式成為新職業,並納入國家職業分類目錄。目前,整個阿里巴巴業務生態內,人工智慧訓練師從業者已逾20萬人。

提供數字服務業平等就業機會

實現高質量就業,是規範化職業標準的制定工作的終極目標。

剛剛過去的天貓618,展現出新的商業趨勢:數智雙驅的服務帶來高質量增長。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體驗的優劣直接影響商家排名和消費者購買決策。在這樣的背景下,專業的客服成為搶手人才。

在江西,全國首個「客服縣」落地縣城尋烏,首批學員收入是當地平均值的2倍;在重慶,2000多名受到阿里巴巴培養的高職學生,畢業前就被多家企業搶先預定。

下一步,阿里CCO將在全國20個縣市開展客服縣模式,持續擴大職業技能賦能覆蓋範圍,為地方創造10萬平等就業機會。

在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制定工作計劃的推動下,客服成為國家大力發展的社會急需緊缺職業,人工智慧訓練師成為新職業代表,數字服務業將迎來蓬勃發展的春天。

為9.6億消費者提供尖叫的服務體驗,為生態培育20萬人工智慧訓練師,並為全國多個貧困縣市提供10萬個數位化平等就業機會。阿里巴巴正在讓客服這一角色散發熠熠光輝。

近日,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人社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發布《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制定工作計劃的通知》。通知文件公布了《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制定工作計劃(2020-2022年)》。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計劃公布的「社會急需緊缺職業」名單中「呼叫中心服務員」(客服),以及「人工智慧訓練師」新職業的國家標準,都明確由阿里巴巴牽頭承擔。此外,阿里巴巴還參與「電子商務師」、「網際網路營銷師」等多個領域職業標準的制定工作。

代表業內最高水平的專業團隊

縱觀客服和人工智慧訓練師這兩個職業的誕生史,都與阿里巴巴密不可分。剛剛過去的天貓618,誕生了新消費紀錄——下單金額6982億。這一巨額數字背後,阿里巴巴客服團隊負責支撐交易帶來的井噴式服務需求,30秒內在線諮詢和熱線電話的接起率近100%,又一次完美通過規模空前的服務大考。

作為全球少數設立首席客戶官(CCO)職務的企業,阿里巴巴在客戶體驗領域的投入可謂不計代價。

「阿里巴巴半數以上的人工智慧專家都在客服團隊」,在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CCO吳敏芝帶領下,阿里巴巴1000多位技術、產品、運營、數據分析人才、體驗運營小二和一線直接服務小二共同做大客戶體驗,他們為9.6億消費者提供尖叫的服務體驗,在被稱為「阿里柔軍」。

「客服不僅要懂業務,具備高情商,在調解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問題之外,還要具備洞察體驗問題,反推內部流程、產品改善的能力。」阿里巴巴不僅鍛造了業界專業的團隊,還為全行業服務體驗人才標準提出了更高要求。

孕育職業標準誕生的文化土壤

職業技能的標準推動,離不開文化的薰陶。阿里巴巴自創辦以來,就把對客戶體驗的重視寫入企業核心價值觀:「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公司創始人都有過做一線客服的經歷。他們在網上以「小二」身份直接回復和解答客戶問題,虛心聽取建議並快速改進迭代產品。

「讓做決策的人聽到炮聲。」包括馬雲、張勇、童文紅、張建鋒、王帥在內的阿里巴巴合伙人都體驗過客服崗位。帶上耳機,聽客戶最真實的聲音,並把客戶的意見帶回去,推動業務改善。

直到現在,這一傳統保留下來並發揚光大。「在阿里人人都是體驗官,人人都是CCO」,吳敏芝指出。未來阿里巴巴通過系統賦能、人才培養,讓更多的企業建立數智化的客戶體驗體系。

孵化20萬人工智慧訓練師

在人社部今年初公布的16個新職業中,「人工智慧訓練師」備受矚目。這一職業脫胎於客服,所做的就是讓智能更「懂」人類,更好地為人類服務。而這一概念的提出,阿里巴巴比美國麻省理工大學還領先兩年。

事實上,2015年起阿里CCO就在其客服團隊孵化了國內第一批人工智慧訓練師,負責訓練服務領域的人工智慧客服機器人——阿里小蜜家族。如今,在他們的訓練下,淘寶、天貓、盒馬、飛豬等經濟體消費者可以享受便捷、精準的智能服務。

去年天貓雙11,智能客服機器人承接了平臺97%的在線服務需求,提供了相當於8.5萬名人工客服「小二」的工作量,全天提供在線諮詢對話量3億次。

突如其來的疫情中,人工智慧訓練師因駕馭「AI」技術,為抗疫復工提供加速度而嶄露頭角。在國內,他們用智能外呼加速防疫摸排;在海外,疫情暴發導致實體經濟無法營業,阿里CCO培訓的人工智慧訓練師,以智能服務支撐住網絡零售平臺的正常運轉。

據人社部官網顯示,在阿里巴巴等企業多方努力下,今年2月人工智慧訓練師正式成為新職業,並納入國家職業分類目錄。目前,整個阿里巴巴業務生態內,人工智慧訓練師從業者已逾20萬人。

提供數字服務業平等就業機會

實現高質量就業,是規範化職業標準的制定工作的終極目標。

剛剛過去的天貓618,展現出新的商業趨勢:數智雙驅的服務帶來高質量增長。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體驗的優劣直接影響商家排名和消費者購買決策。在這樣的背景下,專業的客服成為搶手人才。

在江西,全國首個「客服縣」落地縣城尋烏,首批學員收入是當地平均值的2倍;在重慶,2000多名受到阿里巴巴培養的高職學生,畢業前就被多家企業搶先預定。

下一步,阿里CCO將在全國20個縣市開展客服縣模式,持續擴大職業技能賦能覆蓋範圍,為地方創造10萬平等就業機會。

在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制定工作計劃的推動下,客服成為國家大力發展的社會急需緊缺職業,人工智慧訓練師成為新職業代表,數字服務業將迎來蓬勃發展的春天。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美髮師職業新國標分五個等級,最高等級要能做PPT寫論文
    美髮師職業新國標分五個等級,最高等級要能做PPT寫論文 李金磊/中新網客戶端 2019-01-09 17:03
  • 先認證再上崗,每年有近3000萬人次在阿里認證平臺上通過培訓認證
    近日,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人社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發布《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制定工作計劃的通知》。阿里巴巴參與「電子商務師」、「網際網路營銷師」等多個領域職業標準的制定工作。「社會急需緊缺職業」名單中的「呼叫中心服務員」等新職業的國家標準,也都明確由阿里巴巴牽頭承擔。
  • 防護型口罩新國標施行多日 符合國標口罩不多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北京、河北等霧霾較嚴重地區,很多人在購買口罩時都是成箱購買,數量在50個左右,因此很多人表示即使現在有了新國標口罩,還是要把之前購買的口罩用完。  在淘寶等電商平臺上,也有不少產品標註符合新國標,但是成交數量低於標註為3M或9001V的口罩。記者詢問一家名為「3m旗艦店」的客服人員,這名客服人員表示,KN95型口罩是符合新國標的新產品。
  • 新職業新技能(八)職業技能競賽和技能人才表彰
    ;開展了規模大、普及面廣的競賽和表彰工作。我們還要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理論研究,研究不同職業(工種)開展技能競賽的特點,研究在各種具體職業中開展技能競賽的規律性和可行性,研究如何確保競賽的高公正性和高水準性,研究加快建立起專兼結合、兼職為主的職業技能競賽組織管理隊伍、項目設計專家隊伍和裁判員隊伍的方案,制定統一的裁判規則。
  • 阿里內部藏著一支神秘部隊,馬雲說是「柔軍」,張勇稱「守門員」
    阿里客服,不僅僅是接電話的。這句話每時每刻都在小二們的腦海裡。2017年,吳敏芝向阿里全員發起號召,讓業務決策者深入服務一線,解答客戶問題,面對面傾聽客戶最真實的聲音。「這樣做,不是讓聽得到炮火的人做決策,而是讓能做決策的人聽得到炮火。」吳敏芝說。
  • 阿里:每年有3000萬人次通過阿里認證平臺考試從事電商職業
    DoNews7月23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23日,記者從阿里巴巴集團客戶體驗事業群(CCO)方面獲悉,阿里已經參與了「電子商務師」、「網際網路營銷師」等多個領域職業標準的制定工作。每年已經有3000萬人次在阿里認證平臺上通過培訓認證,成為電商人。
  • 衢院攜手阿里開設「創新班」 雲客服品質居全國TOP1
    年校企雲客服品質全國第一,不僅如此,衢院還打開了和阿里巴巴集團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開設阿里巴巴創新班,為更好地培養新零售人才實現無縫對接。來了這裡以後,我越來越堅定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道路,就想留下來。」今年即將畢業的16級商務專業鄭春莉是基地即將新入職的員工,去年7月起,她加入基地成為「校園雲朵」的一員,9個月下來,憑藉在阿里巴巴校企項目創新班雲客服出色的表現,她拿到了畢業後進入阿里衢州客戶體驗中心工作的機會。作為一名一線客服,她經歷了許多心路歷程,如今已經完全適應了這個角色,更享受其中。
  • 阿里智能客服機器人千牛店小蜜將開始收費
    有商家戲稱,先免費體驗後收費是阿里的一貫套路,都已經習慣了。據了解,千牛店小蜜屬於阿里巴巴智能會話機器人平臺Alime旗下的產品,Alime官網顯示,千牛店小蜜定位為阿里商家版智能客服機器人,支持所有淘寶和天貓店鋪使用。
  • 新職業新技能(四)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事實上,教育從內容上可以分為兩大方向:學科性教育和職業性教育。在基礎性教育完成後,一切教育都將沿著這樣兩個主要方向發展:一是按照學科體系自身的內在邏輯,在學科領域中發展。二是按照職業活動自身的內在邏輯,在職業領域中發展。學科性方向更側重於理論、知識和學術的嚴謹和完整,是推動科學發展的武器。
  • 中國電信舉辦客服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
    (原標題:中國電信舉辦客服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
  • 職高畢業也能幹數字經濟 阿里巴巴舉辦首屆電商客服技能大賽
    12月17日,由阿里巴巴集團客戶體驗事業群(簡稱阿里CCO)與蔡崇信公益基金會、阿里巴巴脫貧基金聯合舉辦的首屆電商客服技能大賽總決賽,在阿里西溪園區落下帷幕,來自全國8個地區17所貧困縣的1300多名中職學生參加了這場比賽。阿里巴巴旨在通過知識賦能,幫助這些學生敲開通往電商行業的大門,成為數字經濟時代電商服務人。比賽分線上考試和線下考試,持續2個多月的賽程。
  • 中小學校園塑膠跑道新國標實施
    針對這一情況,由教育部牽頭組織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近日定稿,從今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為此,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今年11月1日後交付使用的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必須執行新國標。
  • 揭秘阿里權力最大的部門:馬雲領銜,副教授博士都來當客服
    前段時間,這張馬雲接客服電話的照片火了!而這背後,正是一個被稱為阿里巴巴權力最大的部門:客戶體驗事業群。這個最有權力的部門都有哪些人呢?性社會學高材生、情報學博士、一年花掉4個億預算、大學副教授……在這3000多人中,我們選擇了其中8名客服小二拍攝,一起來了解一下他們的故事。宗布,目前做的工作是制定淘寶平臺服務規則。
  • 新批發出手特別就業季!阿里1688:為874萬畢業生提供免費職業培訓
    「特別就業季「,阿里1688為全國874萬應屆畢業生送上大禮:向今、明兩年所有畢業生免費提供電商運營職業技能培訓,應屆畢業生驗證學歷信息後,即可免費獲取全部課程。每位大學生還可獲得最高200萬進貨賒購金,用於自主創業。  同時,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聯合阿里1688,向培訓合格者發放數位化人才認證證書。
  • 阿里智能客服「下南洋」 還要下一盤國際化大棋?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2017年2月,東南亞最大電商平臺Lazada的兩位高管,帶著一個迫切的需求,悄悄飛抵阿里總部求援。「一到大促,Lazada的客服諮詢量就會激增,就算增派人工客服,也不夠人手。」接待這兩位高管的是阿里巴巴智能服務事業部的文莉。
  • 中小學塑膠跑道出強制性新國標
    中小學塑膠跑道出強制性新國標 對18種有害物質做限定本報訊(記者 雷嘉)近年來,北京、江蘇等多地發生校園塑膠跑道不合格的事件。針對這一情況,由教育部牽頭組織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近日定稿,從今年11月1日開始實施。教育部昨天下發通知,要求今年11月1日後交付使用的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必須執行新國標。強制性國家標準《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由教育部牽頭組織,數十家科研院所和檢測機構參與起草,歷經兩年多的修訂,於2018年11月1日開始實施。
  • 盤點新零售催生的「怪」職業,都帶來哪些新動能、新契機?
    今年阿里對就業的促進數據已是2015年1500萬的兩倍有餘,而人均收入也有著很大的提高,提量和提質兩方面都有很好的體現。今年年初,阿里要培養10萬「機器人飼養員」並非個例,要知道三年來,市場上新零售人才一直供不應求。
  • 「亦莊智慧」為新產業完善國標拼圖
    作為首都改革開放的窗口,北京經開區聚集了一大批科技創新企業,擔當著行業發展先驅力量,不斷孵化出新技術產品,同時還制定了行業標準,引領全行業領域高質量發展。近日,國汽智控、智能院等區內企業機構牽頭或參與制定的行業標準,先後進入關鍵階段,將在全國範圍內引領行業發展。
  • 新職業新技能(六)他山之石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國家職業資格標準是根據對職業的功能分析和產業部門的實際需要制定的。這種職業資格標準既能保證完成某一領域的主要工作目標,又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和可遷移性,以使員工適應職業和環境的發展變化。在制定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的同時,英國政府認識到,在推行國家職業資格制度的同時,必須對與之相銜接的院校教育體系進行改革,由院校為學習者提供與他們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活動有關聯的、最基本的職業知識和技能。
  • 新職業新技能(一)職業教育的地位和結構
    基礎教育完成後,教育有兩大發展方向:一個是按照科學體系的內在邏輯,在學科領域中發展;另一個是按照生產活動的自身規律,在職業領域中發展。學科性教育更側重於理論、知識和學術的嚴謹和完整,是推動科學發展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