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教會我們的深刻道理

2020-12-12 騰訊網

人類,在地球這個藍色星球上,已經生活了約200萬年。

經過世世代代的進化和演變,如今的人類已經進入高級的文明社會。

我們對自然界的探索從來沒有間斷,大自然常常教會我們深刻的道理。

其中的智慧我們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紅杉的長期主義

早在幾百萬年以前,紅杉就已經生長在地球上許多森林中。

它們是大自然中進行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的植物。

即使在陽光很少的地方,它們也能利用僅有的一點兒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所以紅杉通常可以長得很高。

紅杉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樹木之一,最高可以長到115多米,目前世界上最老的紅杉已經有2200歲。

2200年長115米,按照這個比例來看,紅杉的生長速度並不快,但它有清晰的目標,堅持不懈努力生長,成為了地球上最長壽、最高的植物之一。

紅杉會教我們:因為「最高效率」,提升生存的機會,也因為內心的「靜」與「慢」,才能成就長期主義。

水熊蟲超強的生命力

水熊蟲,是對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它體形細小,體長0.05-1.4毫米,通體透明,足跡幾乎遍布全球。

我們常常說蟑螂是「打不死的小強」,其實水熊蟲才是真正的強者。

科學實驗表明,水熊蟲不怕低溫,可以耐受零下150-200度的極限低溫。

它也不懼輻射,能承受的電離輻射的劑量,是人類致死劑量的數百倍。

它甚至能在真空中繁殖生存。

當生存環境惡化,它的身體便縮成圓桶狀自動脫水,蟄伏忍耐,一旦遇到一點水分和氧氣,便會快速復活。

水熊蟲的生命力比病毒還強,它體內有6000多種基因,被稱基因小偷。

水熊蟲告訴我們:再惡劣的環境也阻止不了活下去的毅力,體格微小沒關係,學會各種生存能力才是制勝法寶。

北極熊的生存規則

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但是隨著這些年氣候環境的惡化、極地冰川消融,北極熊的生存受到極大的威脅。

從2020年7月發布的相關研究數據,科學家北極熊或將於2100年滅絕,繁衍後代對於北極熊的生存尤為重要。

熊的競爭是公平的,在戰鬥中獲勝的公熊才能贏得母熊。

紀錄片《冰凍星球》中,一隻公熊為了守護它的配偶,趕走一隻又一隻競爭者。

即使它已經精疲力盡、傷痕累累,仍然對母熊不離不棄,並且只在母熊願意的時候交配。

繁衍任務完成之後,他們也遵守規則,兩夫妻再次分開,有可能一輩子無緣再見。

北極熊給我們展示了:遵守規則,公平競爭。贏要贏得漂亮,輸也要輸得有尊嚴。

你還知道哪些大自然界的道理和啟發?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紐西蘭森林學校:大自然能教會我們一切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36期,原文標題《紐西蘭森林學校:大自然能教會我們一切》,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人類最好的童年,就是在大自然裡隨心所欲地玩。在這一點上,現代文明社會與原始狩獵社會的孩子是完全一樣的。
  • 原來大自然能夠教會孩子這麼多
    發現「大自然」,立足「小孩子」自然情感、能力和基礎認知的發展,圍繞身邊「大自然」中常見的自然事物,讓孩子在大自然中成長。也因為人感受自然的時候大腦活躍,所以這時我們的創造能力大為提高。但感受力和創造力,只是大自然給我們的很小的一部分。孩子通過體驗大自然而得到的東西很容易見效。
  • 《賣油翁》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深刻道理?
    《賣油翁》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熟能生巧的深刻道理。全文記述了陳堯諮射箭和賣油翁酌油的事,刻畫了傲慢自負的陳堯諮以及深藏不露的賣油翁的形象,以淺顯的故事傳遞了深刻的道理。 《賣油翁》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
  • 大自然教會孩子的,比所有課本加起來還多
    這是童書媽媽的第452篇分享童書媽媽出版三川玲為今日頭條籤約作者提要:大自然能夠讓孩子細膩地感受生命懂得什麼叫觀察,大自然能夠讓孩子學習很多知識並終生不會忘記,大自然能夠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比所有人都堅強果敢……大自然能夠教會孩子的,比所有課本加起來還多。
  • 30歲教會我的第一個道理:我們不想死,但更不想窮
    30歲教會我的第一個道理,我們不想死,但更不想窮,我開始有了積攢廢品的習慣,喝完的礦泉水,飲料以及可樂的瓶子,收到快遞的包裝紙盒,甚至是外賣包裝的小紙盒,我都會存下來,接下來足夠多的時候就拿著塑膠袋裝起來給那位經常在樓下垃圾桶前撿垃圾的阿姨送去,我幾乎每個出現在小區的時刻都看見過他清晨六點半我到樓下遛狗時
  • 那些年貓和老鼠教會我們的道理!既現實,又深刻
    若是以成年人的角度來看待《貓和老鼠》這部動畫,那麼它能告訴我們的東西,絕不僅僅是傳達搞笑元素那麼簡單。畢竟作為五次提名奧斯卡,七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一部動畫,它絕對是具有一定深度的。這一次湯姆一開始就蹲在火車軌道上,甚至整個人都趴了下去,滿眼的血絲在向我們宣告他到底有多傷心。這時傑瑞在旁邊感嘆:真是個悲慘的小東西!然後開始回憶起湯姆變成這樣的原因。因為湯姆看上了一隻白貓,和以往不一樣的是,這次湯姆對白貓的愛真是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連傑瑞都評價,這隻白貓輕易就把湯姆玩弄於股掌之中。
  • 那些前輩教會我們的事,你記住了嗎?
    老人說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那是因為老人們經過的事多,走過的路多,接受過歷練多了,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也就深刻多了。這些口耳相傳的智慧,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去體會!老人家講的話沒有什麼花言巧語、諂媚迎合,更多的是告訴我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怎樣去生活,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不吃虧。奶奶說:「女孩子是不可以沒有笑容的。除了晚上睡覺,其他時候不可以躺著。」 現在人真的是越來越懶的,能躺著就不想坐著,能坐著就不想站著。其實看到老人家都快90歲了還能健步如飛,真是驚嘆。
  • 帶孩子去森林|大自然能夠教會孩子的,手機教不會
    正如現代教育之父、教學法的奠基者誇美紐斯所論:不要在認識事物之前教孩子認字;事物是本質,而文字是偶然的東西;事物大自然能夠教會孩子的是軀體,文字只是衣服;事物是核心,文字只是外殼。是的,所有的知識,最初都是來自真實的生活的,最終是要附著在人的身上的。
  • 《教父》,一個男人必看的黑幫電影,到底教會我們什麼道理
    電影當中到底能教會男人什麼的道理呢?一個人之所以能被稱作是男人,首先必須要有男人具備的責任感,這是一個人在有了家庭之後,最具有魅力的時刻,能夠扛起家庭的重擔保護自己的妻兒老小。例如在影片中老教父在女兒的結婚慶典上想拍一張全家福,卻發現自己的兒子沒有在現場,他執意要等到所有人都到齊才拍這個全家福。
  • 請吃紅小豆:一顆小紅豆的故事,卻包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
    一顆小紅豆的故事,卻包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這些性格鮮明的食物是不是很有意思,透過這些食物,你就會發現這些性格鮮明的人物就在我們身邊,整個故事用了一種很大膽的手法,通過食物,描寫了現在社會上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們。
  • 朱元璋很有帝王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教會我們人生的道理
    「一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朱元璋一直在等待著抗元勝利的那一天的到來,所以才寫出了這首帝王相十足的詩句,雖僅短短20字,卻蘊含了豐富的哲理,教會我們人生的道理!圖片源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孩子總把道理當成耳旁風怎麼辦?道理本身沒錯,可傳遞的方式錯了
    我們常說交流是育兒的關鍵,可是"棍棒式教育"依然被很多家長們採用,原因就是交流的方式效率太低,好像還不比打罵來得奏效。孩子總把道理當成耳旁風怎麼辦?道理本身沒錯,可傳遞的方式錯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好習慣或是生活中的道理,光靠嘴說是很難見效的,用最明顯、直觀的事實來說話,將更有說服力。孫儷這樣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點呢?1、 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
  • 《三十而已》:教會我們的幾個人生道理
    劇情很精彩,我從中學會了幾個人生道理。1、學會愛自己有句話說:女為悅己者容。但我認為女為悅己容,我們要先愛自己,捨得為自己花錢,為自己投資,為自己打扮,自己愛自己,自己開心了。再去愛老公,不要為了老公團團轉,眼裡只有老公,否則最後受傷的就是我們自己。《三十而已》裡,目前讓我最難忘的就是買了一百萬珠寶的像賣菜大媽的大姐。他年輕時跟老公做小生意,後來買地種果,地被徵收,他們財務自由了,他老公卻把他養在外面的女人帶回家了,那女人滿身名牌,保養得好好的,而她呢,連自己生日時老公送的包都捨不得背。
  • 讀博讓你明白了什麼深刻的道理?
    所以讀博讓你明白了什麼深刻的道理?我就此結合自己的讀博經歷,談一談自己讀博的深刻體驗。1.建立龐大的知識體系讀博要建立一個很龐大的知識體系,要閱讀很多的文獻,所以要善假於物,多做筆記多思考多整理,這方面我做的很不好,有時腦子裡一團亂。
  • 來自大自然的啟示作文(精選三篇)
    當寒冷的冬天漸漸遠離,宣告著一年的結束,預示著新的一年漸近,大自然是神奇的,在每一件細微入至的小事中都能給予我們不同的啟示。  我是一名高中生,承重的學習負擔壓得我喘不過氣,偶爾閃過一絲放棄的念頭,坐在靠窗的位置,抬頭望望寬廣的操場,望望生機盎然的大自然,總會想起自然讓我明白的許許多多,大自然教會了我在適合做一件事的時間內好好的做好一件事,不要老想著結果,要相信付出了汗水就一定會有收穫,現在的我是好好學習的時間,儘管心裡擁有想要喜歡的人可是我知道時機並不適合,該讀書的年紀就一定要好好的學習,用盡全身所有的力氣去為自己的愛人為自己的未來拼搏
  • 【舊法新知】諦聽 大自然深刻教誨
  • 生活教會你的道理——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
    之前看到過一句話,你是什麼人,就會把別人也想成是什麼樣的人,有時候想想,很有道理。人生歷程,總有些人是人生中的過客,陪你走完一段路教會你一些道理,然後慢慢淡出你的生活,這麼多年這種離別時分已經無數次出現,但還是心酸。
  • 春晚小品《婆婆媽媽》教會我們的道理
    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第一個出場的小品節目《婆婆媽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我也是別人的妻子、母親和兒媳。小品中的婆媳雖在她們兒子、丈夫背後吵吵鬧鬧,至少她們吵完以後心裡各自痛快,甚至在最後我們看到一個無理取鬧的婆婆和一個見招拆招的兒媳為了自己兒子、丈夫的心情,竟然選擇原諒對方,不再爭吵。婆媳矛盾自古存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若是思想開明或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婆婆能自給自足主動不和兒子兒媳一家住倒也還好,不然就會有無法忽視的婆媳問題存在。
  • 讀無字書,彈無弦琴,我們未曾感知的世界,含義深刻、更有神韻
    孔子因此非常感慨,他對學生們說,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會騙人,但有時候眼睛看到的也不是事情的真相。有時候,我們相信自己的內心,覺得自己考慮的事情最可靠,卻不知有時候你心裡想的跟事物的本質千差萬別。很多道理,不能從書中學到,就像孔子的感悟,書中不會記載。看清一個人,看清一件事,不能因循守舊,向書中尋求道理。
  • 畢業四個月,生活教會我的幾個道理
    畢業四個月,生活教會我的幾個道理01不知不覺,畢業已然四個多月。這段時間裡,因為沒有上班的原因,寫作、閱讀,以及推送公眾號,成了生活的主心骨。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丟失了小時候特有的專注品質。走出社會以後,我們會面臨很多誘惑,看到許多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於是,人會變得越來越浮躁,急著實現夢想,急著證明自己很了不起,急著賺很多錢。這個時候的你,在誘惑的驅使下,就會不由地選擇多方向發展。什麼項目都參與,什麼技術都學習,夢想著一口氣吃成大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