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法新知】諦聽 大自然深刻教誨

2021-02-13 靜思大良福田

諦聽 大自然深刻教誨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災難,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教誡。

要痛定思痛,記取教訓,

大反省、大懺悔,洗心革面、改往修來,

細細修補大地與人心傷痕。

「九二一」大地震屆滿十年了,回顧當時短短一百零二秒的震動,造成全臺超過十萬戶房屋倒塌,瞬間奪走兩千多條寶貴性命,讓人見證大自然的威力。

十年後的今天,重回當年受災地,早已恢復繁榮、展現生命力;曾經有過的悲痛,也隨著時間逐漸淡化。

未料,莫拉克颱風再度重創臺灣,超級豪大雨讓山區受大災、沿海平地受大難;大災大難前所未有,驚世災難令人心痛。

只要人心有愛,災難終會過去;但要記取教訓,讓子子孫孫提高警覺——莫自恃知識豐富對抗自然,要用智慧修補大地與人心傷痕。

凡夫看不清人生無常、短暫,總以為還有很多時間可以享受,放任欲門大開。為了滿足種種欲望,大肆開發、耗竭資源、製造汙染;不但傷害大地之母,更造成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大災大難一次比一次強烈。

看到大地之母遍體鱗傷,還要忍耐承載、養育眾生,我深深感到不捨;也為人類的無知破壞,感到心痛。

災難,是大自然向人類開課。人們要有所警惕,痛定思痛,起大懺悔心——過去放縱慾念,貪物質、貪享受,造作種種惡業,這些「利己損人」的行為都要改過;要徹底洗心革面,少欲知足,克己、克勤、克儉、克難。慾念少一點,福報就會增加一點。

人生無常,瞬間難測。不論富貴、權位都如露水、如泡沫,無法長久擁有,何苦計較、執著?應戒慎虔誠,改往修來——徹底改除過去不好的習性,好事則要殷勤,多動手、多出力。

所謂虔誠,就是誠正信實——實實在在、沒有虛偽,對人虔誠、做事虔誠。若人人都有一分虔誠的好心、愛心、善心,時時無私為人;自然人人就會為我,人我之間就能合心、互愛。

當虔誠的善念遍滿人間,人間就是淨土,天下就能平安少災難。

施與受水乳交融——

滴水引出湧泉,

長情牽出大愛,

善的循環,見證人性之美

九二一地震當天,慈濟即在災區成立服務中心,短短十天投入十萬人次志工,服務超過二十六萬人;震後第三天,著手興建組合屋讓民眾安身;更援建五十一所「希望工程」學校,讓災區教育不中斷。

這分長情大愛,陪伴受災民眾度過重建家園的困難期,也慢慢走出心靈陰霾;更牽引出陶多多人投入人間菩薩行列,以救人為使命、付出無所求。

李美雲住家倒塌搬進慈濟大愛村,慈濟贈送的入昔禮她至今保留著;同樣入住大愛村的陳炎麗,則將當年的帳棚當成傳家寶,提醒子子孫孫心存感恩,受人滴水之恩,湧泉以報,如今她們都已成為慈濟委員。

莫拉克風災中,湧現災區的「藍天白雲」身影,有許多正是九二一地震受慈濟幫助的人;當年受助今日布施,「施」與「受」水乳交融。滴水引出湧泉、長情牽出大愛,是善的循環,也見證了人性之美。

人與大地受毀傷——

山在流淚,人在悲鳴。

生命在,希望就在,

讓人能安居、山能養息。

九月十九日晚間,慈濟在屏東、高雄、南投、臺中四地,舉辦九二一地震十周年和莫拉克風災感恩平安祈福會;除了現場兩萬多人參加,還有全球二十個國家、一百一十四個地點同步連線參與。

雖然各地有時差,虔誠祈禱的心零秒差。千萬個祈禱、無量的祝福,匯聚眾人虔誠的愛,為災難中的往生者祈禱、為生還者祝福。

晚會上,聽到高雄那瑪夏鄉布農族「八部合音」,勇士們吟詠自然、山河大地的音韻,此刻聽來卻很悲妻。屏東霧臺鄉魯凱族耆老和小孩合唱「報戰功」,是勇士狩獵回來歡慶之歌;之後耆老卻悲切唱出佳暮村長改寫的歌詞:「回想美麗的家園,如今遇到這樣的處境。我們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去?也不知道何去何從……」臺上幾位合音的婦女泣不成聲,嘹亮的歌聲成了悲鳴。

這正是他們此刻心靈的聲音,我聽了痛入心坎。

莫拉克颱風重創他們山上的家,現在住在安置中心,面臨遷村。可以體會他們難捨故鄉的心,但,這是非常無奈、不得已的啊!

遍體鱗傷的山體也在悲鳴著,隨時有崩潰的危險;居民如何能承受一次又一次巨大的生命威脅?有山歸不得,也不可能長久住在安置中心,未來何去何從?這樣的處境,令人不捨。

難以描述災後這四十多天來,我心靈的壓力,尤其掛念從山上撤下來的居民,不知道哪一天才能看到他們安居樂業、安心樂命。

九二一大地震,慈濟為五十一所學校重建穩固的學習殿堂;十年了,裂縫中希望新芽已經浮現。也期待莫拉克受災的鄉親,能撫平悲痛的心,以堅毅精神重新為未來打拼。慈濟希望為他們打造永久家園,讓世代可以安居;也讓受傷的山林,有長時間養息。

苦難中長養慈悲——

考驗智慧,激發韌力,

學習耐性,欣賞優點,

相互尊重,彼此感恩。

災後重建工作百事待舉,每一步都是邁向希望的重要轉捩點。所有慈濟人要「在苦難中長養慈悲,在變數中考驗智慧,在艱難中激發韌力,在繁瑣中學習耐性,在複雜中欣賞優點,在理想中追求進步,在人我中相互感恩」。

在苦難中長養慈悲、在變數中考驗智慧——志為人間菩薩,就要深入苦難;從一次次苦難中見苦知福,不斷增長慈悲心、凝聚愛心。既發心付出,縱使再困難、再艱鉅、變數再多,也要將心比心,從中鍛鍊智慧。

在艱難中激發韌力、在繁瑣中學習耐性、在複雜中欣賞優點——救災事務繁瑣,除了慈悲與智慧,還要有耐性和韌力;若缺乏耐性,遇到諸多變數,再大的慈悲也難保持。

現代社會觀念分歧,容易把簡單的事複雜化,把時間消耗在彼此攻擊、相互批評上。面對各式各樣不同見解,不能說:「我要這樣做,你為什麼這樣?既然沒辦法,只好放棄!」慈濟絕對不會放棄,要耐心引導他人回歸單純救人之心。

在複雜中正可以考驗韌力、成長耐力,要互信、互愛,欣賞彼此的優點,同心協力幫助苦難人走向平安的未來。

在理想中追求進步、在人我中相互感恩——慈濟為受災鄉親及環境永續思考,不斷追求更堅固且環保的建築;用心打造環保無汙染的「世紀典範,國際模範」社區,讓部落不只有健全的功能,更能保有豐富文化。將理想落實,就是務實與進步。

有接受幫助的人,才有所謂布施的人,所以付出同時要感恩對方讓我們有布施的機會,這是慈濟人一向秉持的觀念與態度。

要做好人間事,必然有困難。雖然雙手一放就沒事了,但我不忍心——時間一天天過去,我不忍受災鄉親無家可歸、在收容所生活,孩子為了上學必須跟父母分開……

慈濟希望為他們建造一個溫馨、安全的家,讓孩子們求學路更順暢、讓父母找工作更平順、讓全家人能團聚在一起,儘早安下心來,恢復樂觀的生活。這是慈濟唯一的期待,除此之外別無他求。

在臺灣這麼小的土地上,不同族群更要連心牽手彼此尊重。若人人心存誠正信實——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待人;外行慈悲喜捨——與人合心、和氣、互愛、協力。人與人之間感恩、尊重、愛,社會定能祥和無爭。

十三年前同樣是在八月,賀伯颱風引發的土石流重創那瑪夏鄉,唯一的對外聯絡道路中斷。慈濟為八百多戶受困居民送去物資。竹子搭起的臨時便橋緊鄰土石崩落的峭壁,志工和居民在細竹橋上排成一列,以人力接駁方式傳遞物資進村。

從那時開始,慈濟人常到那瑪夏鄉關心部落居民,為照顧戶帶來物資、幫忙修房子、舉辦義診等。因為這分長期延續的善緣,在這個悲痛無奈的時刻,感恩那瑪夏鄉南沙魯村居民信任慈濟,願意入住慈濟興建的永久家園。

長久生活在高山的原住民朋友,突然間要遷到平地,一定需要相當時間調適。慈濟人將「一手牽一手」,牽引部落居民安心下山;百手千手不斷接力,陪伴大家走過艱難,重新開創未來的希望與生活;進而共同用心,為部落文化留根。

人生無常,災難瞬息間降臨。從九二一大地震到莫拉克風災,十年來見證了人間菩薩的發心立願是永恆的。「藍天白雲」的菩薩身影湧現災區,隨時、應境、盡心力——不論什麼時候、什麼環境,人人不辭勞苦、不畏重重困難,總是「克服萬難,使命必達」。

災難終會過去,美好菩薩身影常在人心。我無法用言語表達對慈濟人的感恩;也期待人人繼續把握分秒,創造生命永恆之美。請大家多用心!

(講於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二日)

本文選自《靜思電子書—舊法新知》

感恩您的關注!了解更多慈濟訊息,請點擊以下網址或掃描二維碼:

大愛電視:http://www.daai.tv


慈濟全球資訊網:http://www.tzuchi.org.tw


大愛網絡電臺:http://radio.newdaai.tv


更多內容,請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公眾微信號:靜思慈濟大良福田

相關焦點

  • 【舊法新知】宇宙大覺者
    資料整理者:楊繡勳 2016.09.07參考數據源:慈濟月刊、證嚴法師衲履足跡、來自法藍瓷的一封信 本文選自靜思電子書——舊法新知瀏覽往期內容,請點擊藍色字連結:【舊法新知】有生就有死【舊法新知】老:溫柔、感恩、尊敬相待【舊法新知】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 【舊法新知】 積極與懈怠
    【舊法新知】就連廟婆也在做【舊法新知】修行如爬山,要能進出自如【舊法新知】心如枯葉翻飛【舊法新知】找回初發心【舊法新知】莫忘那一年【舊法新知】草繩拖俺公,草繩拖俺爹【舊法新知】莫三比克 找到能做的事上路(二)【舊法新知】莫三比克 找到能做的事上路
  • 【舊法新知】上山下鄉出任務
    本文選自 靜思電子書 舊法新知瀏覽往期內容,請點擊藍色字連結:【舊法新知】小區免費課輔班【舊法新知】七十歲換跑道【舊法新知】從子彈到茶葉蛋【舊法新知】只要求獲得而不付出,就是非法【舊法新知】四位太太的比喻【舊法新知】堅持初衷,尚青!
  • 【舊法新知】態度對了就對了
    【舊法新知】與師父手牽手行正道【舊法新知】以平常心面對困難,日過難關過【舊法新知】做個平凡人就好【舊法新知】苦在弟子身,痛在上人心【舊法新知】二件風波不斷的事【舊法新知】學菩薩遊戲人間鄭怡慧【舊法新知】墨爾本山林火災後 溫暖相逢
  • 【舊法新知】當地層下陷遇到超級豪雨
    也因為長年生活在嘉義沿海,他們對當地面臨的難題,有著比外地人更深刻的體會。⊙土生土長,看見家鄉下沈危機在鎮公所執掌兵役業務多年,蔡琬雯見證了布袋鎮青壯外流、人口老化的變遷:「以前陸軍一個梯次入伍,就差不多有一臺半巴士的人數,現在一次送十個就算多了。」人口老化之外,布袋的另一個危機,就是地層下陷。
  • 【舊法新知】縮小自己 走進別人生命
    【舊法新知】剛強眾生原是我【舊法新知】在地誌工照顧在地人【舊法新知】守護健康的好厝邊【舊法新知】因核果海【舊法新知】歹子找回清白人生(二)【舊法新知】歹子找回清白人生(一)【舊法新知】素月子餐 顧產婦、護眾生【舊法新知】壽命長到不知死是怎麼回事
  • 【舊法新知】​在人生暗角找路
    【舊法新知】沒做壞事 為何還生病?【舊法新知】人性是善?還是惡【舊法新知】挽救未來【舊法新知】善用生命價值 如鑽人生【舊法新知】如何建立身教?【舊法新知】封路義賣,愛進一步【舊法新知】回首當年 尋找也在那裡的你【舊法新知】同理如果我是他【舊法新知】彭秀蓁 看重他人尊嚴(二)【舊法新知】彭秀蓁 看重他人尊嚴【舊法新知】  愛,髓時都在【舊法新知】移民加拿大 學中文也能學人文
  • 【舊法新知】​專業熱誠,別人事要緊事
    本文選自 靜思電子書--舊法新知瀏覽往期內容,請點擊藍色字連結:【舊法新知】不是幹涉,而是減少遺憾【舊法新知】安頓安心,比什麼都重要【舊法新知】幫窮苦人找資源過日子【舊法新知】明義小學 在藝術中培養人文精神【舊法新知】實盡本分,名歸眾人【舊法新知】真如會光
  • 【舊法新知】明義小學 在藝術中培養人文精神
    本文選自 靜思電子書--舊法新知瀏覽往期內容,請點擊藍色字連結:【舊法新知】實盡本分,名歸眾人【舊法新知】真如會光,勤行無量【舊法新知】時時記取,真誠美善【舊法新知】慈悲利他 如是我行 如是我做【舊法新知】精神和合,以愛化城【舊法新知
  • 【舊法新知】​合法中設法,該幫就要幫
    本文選自 靜思電子書--舊法新知瀏覽往期內容,請點擊藍色字連結:【舊法新知】專業熱誠,別人事要緊事【舊法新知】不是幹涉,而是減少遺憾【舊法新知】安頓安心,比什麼都重要【舊法新知】幫窮苦人找資源過日子【舊法新知】明義小學 在藝術中培養人文精神【舊法新知】實盡本分,名歸眾人【舊法新知】真如會光,勤行無量【舊法新知】時時記取,真誠美善【舊法新知】慈悲利他 如是我行 如是我做【舊法新知】精神和合,以愛化城【舊法新知】生生世世緊緊跟隨【舊法新知
  • 【舊法新知】教育是三角形的關係
    接著,上人提到慈濟教聯會的老師們,用心致力於靜思語教學,每人都有自己獨到的教育方法,大家心得分享時,彼此研討,往往不同的方法因而組成一套非常務實的教學法,這對老師們的幫助甚多。兩位校長很感激上人的理念說明,也認為上人所說守本分的觀念,將帶給他們很深的啟發。本文選自《靜思電子書——舊法新知》感恩您的關注!
  • 【舊法新知】珍惜分秒,成就善業
    由於文化志業體同仁的努力,不論是慈濟月刊或廣播或大愛臺常常得到各種獎項的肯定。這一切都是時間的累積,加上大眾的愛心,匯聚一起才有這樣的成就。本文選自《靜思電子書——舊法新知》感恩您的關注!
  • 【舊法新知】暮鼓晨鐘_德慈師父的難行與能行
    紹惟師父和鍾、鼓坊的人敲定了交貨時間,完成時交由許聰敏老居士經營的花蓮貨運,運回了靜思精舍,如實地垂掛於精舍大殿內的天花板下。晨曉鳴鐘破除長夜,警覺睡眠;晚暮鳴鐘,喚醒世人,破除昏闇.本文選自《靜思電子書——舊法新知》感恩您的關注!
  • 【舊法新知】我和我的慈濟夢
    言猶在耳,現在兩個孩子,都已經上了陽明大學醫學系,他們在花蓮成長受教育,沒有過度的補習,也不需要熬夜讀書到深夜,在花蓮老師的教育下,依然可以成為著名大學的學生,更何況他們還擁有一段記憶深刻豐富的成長曆程呢!事實上同樣的場景,也發生在每一位當初來花蓮的醫師家裡,經由他們家庭的支持,這些心在花蓮的臺大醫師,便相約成行。
  • 夢幻西遊:寶閣率先打造成品諦聽,濤哥「法」諦聽一回合可清龍神
    未打須彌之前的諦聽作為未來武神壇必備寵物,寶閣不只是除了千哥一位老闆需要更新,寶閣創始人之一的濤哥也出了自己的法系諦聽!雖然沒有千哥的10技能諦聽格子多,但是自己的法術書是沒有認證的,沒有認證通過觀照萬象就可以使用四個大法技能,千哥的那隻諦聽只能使用三個大法,如果觸發法連就是少了兩次傷害。
  • 地藏王菩薩坐騎「諦聽」的來歷故事
    可以通過聽來辨認世間萬物 尤其善於聽人的心,傳說諦聽的原身是一條白犬,因為地藏法門以孝道為基,狗性忠誠,就如同文殊之獅子表智慧,普賢之白象表大行一樣,地藏之諦聽表忠誠不二之心。 地藏王菩薩坐騎「諦聽」的來歷故事與外貌形態
  • 「從舊兼從輕」原則是新法優於舊法的例外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應優先適用新的規定,即「新法優於舊法」。  筆者認為,「從舊兼從輕」原則是新法優於舊法原則的例外,其適用應具備兩個前提條件,即:一是違法行為發生並終了在舊法生效期間,行政機關在新法實施後才發現該違法行為。二是舊法的規定更有利於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  為什麼本案不符合「從舊兼從輕」適用條件?
  • 用新法還是舊法?沒那麼簡單
    「新法優於舊法」規則僅僅是一項適用規則,依然是對不溯及既往原則的具體應用,而不是對這一原則的有條件背離。與「從舊」規則相同的是,「新法優於舊法」規則也是在特定條件下才可使用的規則。  「從新」規則  屬於不溯及既往原則的例外,如「法律解釋從新」規則等  「從新」規則是與「從舊」規則相反的規則。
  • 大自然教會我們的深刻道理
    我們對自然界的探索從來沒有間斷,大自然常常教會我們深刻的道理。 其中的智慧我們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它們是大自然中進行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的植物。 即使在陽光很少的地方,它們也能利用僅有的一點兒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所以紅杉通常可以長得很高。 紅杉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樹木之一,最高可以長到115多米,目前世界上最老的紅杉已經有2200歲。
  • 違法行為從舊法延續到新法,怎麼辦?
    既要根據「新法優於舊法」原則,又要考慮是否違背「法不溯及既往」和「從舊兼從輕」的原則精神,還要結合是否有利於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和利益進行分析查處。根據「新法優於舊法」原則,本案應適用新《條例》進行處罰。  第三種意見認為,違法行為發生在舊《條例》實施期間,環保部門在新《條例》施行後才作出處罰。因此,本案既要根據「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和「從舊兼從輕」的原則,同時又要結合「新法優於舊法」原則進行綜合分析,判斷新、舊《條例》的相關條款是否更有利於當事人的權利和利益後,再進行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