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習作 | 文化人類學課心影錄(上)

2021-03-02 瑤湖讀史

回到最初,關於《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學人類學?》, 在回答之前,或許可以先學著像人類學家一樣來提問:懸置價值的判斷,拉開分析的距離,看清楚眼前的世界,再回過頭思考自身而在選擇這門課之前,我無法像人類學家一樣懸置價值的判斷。我選擇文化人類學這門課是從判斷價值開始的,學習人類學可以帶給我什麼?幾分學分、消費者研究學這門課程的輔助、學一門聽起來很高級的課程、廣泛涉獵……到今天我依然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關於為什麼要學人類學?或許答案在風中飄揚。值得關注的是學習人類學,循回覓新,認識自己時機正好。

在這個學期的課程裡,智人從走出非洲到今天,從中國到世界、從家庭到社會、從現世到所謂神;一雙筷子、一壺茶葉、一場祭拜、一件禮物、一個文字等等。細枝末節裡都是歷史歲月。沒有全部都看完這些書,但是每個小組都有認真在聽。最大的感受大概是很神奇,因為這些領域大概是自己不會關注到的。雖然平常真的很喜歡買書,但是不怎麼會看書。大概是因為我很浮躁,只會看個裝幀設計。比起這個也很喜歡的還是看到不同的人解讀這些書,很有意思,所以文字那節課是我最喜歡的一節。人類學是研究人的學科,人類學循回到過去、現在、未來、尋覓到新的東西,不斷靠近人類文明知識儲量的邊界。各個學科的邊界都是聯繫在一起的,畢竟都是人的學科。


以及還有不得不說的是,老師很好,一直都希望能有一個雙向交流的老師。我當時看到老師發的《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學人類學?》裡有這麼一句「人類學是一種視野、一種方法,亦是一種實踐。排斥與敵意,或許受到誤解與偏見的形塑;熱愛與確信,又是否其來有自?田野中的遭逢,常常挑戰固有想法、鬆動既定立場,可能令人感到不安迷失,卻也打開更多理解的可能性。」我就覺得:嗯,我這個學期一定要上這門課。

而說到從人類學這門課程裡我學到了什麼?學習文化人類學,既解惑又設疑,很多時候人類學沒有現成的答案,人類學對於我來說更多是一種視野。思考問題的廣度、深度與視角得到了擴展,便是值得的。有時候也會更敏感,比如我之前只是追個星,但是現在還會思考促使我喜歡他們的外界元素是什麼?大概是受到了kpop文化潮流的影響,以及還有審美動機、感知、想像以及群體性的文化規範這一塊,總之追星不是偶然。

還有一個很現實的感觸是,學了人類學總覺得自己肚子裡沒點墨水,大家都是有學問的人,不包括我。也常常會感到遺憾,人類這麼多文化,而我知之甚少。如果定位到宇宙這個範疇人類就如浮遊一般渺小。以宇宙為尺度看,人類也許只在這顆小小的藍色星球上停留過很短暫的時間。用文字和言語留下過停留過的證據,這就已經是奇蹟。身處當下,總有種自己可能隨時變成某種文明消失的親歷者,也遺憾自己對各種文明知之甚少,明白自己的無知、看的太少,但是又管不住自己,大概我也快變成未來主人翁格言下的電腦兒童了。

關於學習人類學給我本專業又帶來了什麼?先不用說消費者研究裡,有一門從人類學借鑑的研究方法——民族志,郭冬臨參演的汰漬廣告就是其中一個經典案例。都是研究人的學科,雖然廣告可能更多是商業的包裝。我以前做營銷這一塊的時候,總希望自己能涉及前人沒有到過的領域,作出前人沒有做過的東西,製造一夜爆款。這種執念,總是讓我想我要是有天賦就好了。天賦這種東西是很殘忍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每天都在幻想成為安迪沃霍爾,做出新形式、新風格。事實上很多東西,在幾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就有人做出了模板和頂級作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融會貫通,做出自己的風格,被自己和市場接納或許更為重要。更重要的就是沉澱,沒有靈性,那就多沉澱沉澱。人類學給了我循回覓新的一種思維方式。


「這是一個客觀事實與主觀感受都爆炸,而言人人殊、真假難分的時代。」 想到泰戈爾說的一句話:人類擅長設卡自防。德爾婓說「認識自己、但有限」。是人類給人類製造了洪流,自己裹挾住了自己。想想就令人「窒息」,不論是虛擬的媒體環境言論環境還是現實環境。還是做不到看清真假的境界,還是要多學習。

我們身處的時代,我們需要面對到未來。學習人類學,在循回中覓新,認識自己時機正好。

相關焦點

  • 學課心得No.7 | 聖經故事,我的故事
    即使我們從大自然、人類文化或個人經歷中獲得了某種信仰的感悟,那也是因為在聖經的光照下,我們才有這種感悟。聖經始終是根源。「唯獨聖經」不只是宗教改革的一個口號,更是我們信仰的準則。然而在今天,聖經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一方面,我們不願意去讀;另一方面,即使我們讀了,也很少去分享。有一位傳道人曾經感慨:如果把全世界基督徒聖經上的灰塵拿來彈一彈,恐怕會形成史上最大的沙塵暴。
  • 雲上萬年客戶端「學生習作」徵集開始啦
    為更好地提升廣大學生寫作水平,增強其寫作興趣,即日起,「雲上萬年」客戶端《學生習作》欄目面向全縣徵集優秀學生作文。《學生習作》主要發表由指導老師輔導學生寫出的作文。每季度將擬定不同主題,擇優刊登學生習作,評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若干名,並頒發獎品和證書,公布獲獎名單。本季學生習作主題為「我的假日生活」。
  • 2020年第二季度學課講解:8創造:以創世記為基礎之一
    也不要以自己的文化程度來衡量自己對聖經的理解,要憑著信心來尋求,因為那是關乎生命和敬虔的事,並且以此教導我們的下一代,遵行這「訓誨」。上帝的教導與人類本身的教導有時候完全不同,例如對於人類起源,兩者之間便有著巨大的反差。關於人類起源,這是聖經主要的教導和教義的基礎。我們要如何堅守對上帝聖言的確信?
  • 「糯米」經濟學---牧牧老師一對一經濟學課
    這個暑假,牧牧老師的一對一「糯米」經濟學課來幫你提提分!所以這類課程以做題和講評為主,需要學生有紮實的知識基礎。課程中會著重在做題方法和技巧上,當然老師也會針對模糊的知識點進行教學。此類課程適合人群:會根據學生需求和時間安排合適的課時數量。每節課根據學生目前水平來定每節課是 1 小時、1.5 小時還是 2 小時,且會幫助學生規劃好課程周期(如:一周幾節課,上幾周)。「學生水平」 會以學生做的課前測試結果為準。
  • 【特色學校】 人生從習作起步 | 北京市朝陽區樓梓莊小學「習作教育」探索之路
    真實即再現學生的生活,走進兒童的世界,關注兒童當下的生活。學生的情感和思想源自真實的生活體驗,教育者應該走進兒童的世界,關注兒童當下的生活,鼓勵兒童表達真實的情感和思想,要在對兒童真實的生命給予尊重與關愛的基礎上育人。鼓勵學生在習作中對生活進行真實的解讀,表達自己真實的體驗和情感;對學生在習作生活中的真實表達給予欣賞與寬容,在與人交往中做真正的自己,與這個世界進行真實而平等的對話。
  • 2018《CG插畫》習作展(傳統文化非遺類)
    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文化遺產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精神落實到教育教學中,旨在提高學生創意思維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數字動漫創新轉化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CG插畫是傳統美術和現代數位技術結合而衍生出的一種藝術設計形式,運用專業的繪圖軟體或搭配數位板進行設計繪製,也稱數字插畫。在影視動漫、網際網路、遊戲美術、廣告設計等多個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 「習作這麼教 好玩又高效」「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教學案例
    寫作要求是搜集資料,介紹一個地方寫一出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從閱讀感受世界各地文化遺產到介紹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教材主要引導學生關注中國傲人的文化成就,增強民族自然自豪感,並學習把藝術文化遺產介紹清楚。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選擇把習作和口語交際聯合在一起,從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到最後介紹事物,提筆寫作,形成一個連貫的整體,培養學生綜合運動能力。
  • 開放習作 個性表達
    題目要求的層次性指不同的學生對知識、技能等的掌握程度可以有不同的層次,也指允許學生在達成同一目標所花的時間上存在差異,達成目標的方法和途徑也有所不同。例如,我指導學生練習寫「乘著歌聲的翅膀」建隊節慶祝活動時,我特別強調:你可以寫最精彩的瞬間,也可以寫自己感受最深的場面(特寫);可以著重寫演員,也可以寫觀眾;可以寫成詩歌,也可以寫記敘文,等等。
  • 學生習作修改
    學生六年級,這篇作文是學生的日常習作。孩子這篇作文的選材不存在大問題,交代清楚了事情的脈絡,故事情節相對緊湊。
  • 學生習作:熊心豹子膽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熊心豹子膽習作內容,是老師和孩子的二次加工,創意。老師和孩子,從題目的名字上得出啟發,寫出有趣的內容,感謝創意,感謝參與!投稿地址:yuwenrong2016@126.com請大家投稿時寫清省市班級姓名,便於發稿!如果有小孩子的生活照,也一併發來吧!
  • 學生習作——《難忘的旅遊》
    學生日常習作學生日常習作學生初一尤其是那些帶了很久的學生,已經漸漸有了一種親人的感覺,我也很樂意幫他們修改作文,幫他們解決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些孩子從最初的只能寫出一二百字,到如今的寫五六百字,之前覺得寫作很難,如今竟然可以洋洋灑灑地七八百字,他們的進步都是在不經意之間。孩子們,加油!
  • 《小學支援型習作教學》,幫助教師撬動學生寫作難的巨石!
    他和他的團隊在大量診斷和梳理當下學生習作心理與需求的基礎上,針對「先導後寫」「有寫無導」「導而無法」等缺少因需的教學現象,結合「最近發展區」等建構主義理論,對習作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時機和教學手段等各個要素進行改良與提升,努力架起學生習作的支點,讓學生獲得適恰的幫助、豐富的資源和思維的啟迪。
  • 寫作論語 | ​談永康:「習作」的本質與生態作文教學探索(上)
    學生在作文小鎮上的發現與探索,都有價值,可能是物理的變化,可能是化學反應,讓他表達出來,讓他發表出來,這就是文字的力量,這樣,他從小就會建立對母語的骨肉親情。(1) 融通環境學習寫作需要環境。「語文學習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凡是有人類活動的地方,就有語文的習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環境之於習作,不但是提供學生習作的內容,還幫助學生發展觀察等能力。
  • 【學生佳作】英語優秀習作選(七) ——The Trip to Xi'an
    ,學校網址www.wxfls.net。 導言:無錫外國語學校以「讓孩子們快樂學習英語」為宗旨,通過紮實的課堂教學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們在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中養成良好的英語語言文化素養。教育即生長,寫作即創作。學生們在習作課上的創造力和英語表達能力超乎想像。現我們將優秀的習作收集起來,與您一起分享!歡迎關注無錫外國語學校英語優秀習作選!
  • 不知道如何指導學生寫作文?用上這種方法,能把習作課上成公開課
    上一集給大家講了寫作課的課堂設計思路與過程,沒看到的同學可以回看一下語文老師看過來,作文課這樣上,讓學生愛上寫作。上一集的內容主要聚焦如何評講學生中的優秀作文,今天,我們就一起共同探討如何指導學生寫文章,以及各種寫作技巧。習作課要想讓學生有所收穫,評講要讓學生有所悟,寫作前的指導就是讓學生知道如何下筆。很多老師布置好新的寫作任務後,不放心,一定要給學生找一些類似的範文來讀一讀,相信很多語文老師都曾這樣做過。
  • 學生習作分享——《菊花》
    初一小練筆《菊花》學生初一,這篇是這位學生進入初中第一周的小練筆,學校老師要求字數200字左右從六年級至今,孩子也在不斷進步,每一篇習作都會給孩子批改,並要求孩子重新修改並謄寫,最終形成電子稿,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孩子漸漸收穫了寫作的自信,也希望他繼續努力。
  • 大佛+院士 樂山這有堂別開生面的研學課
    10月21日,在樂山大佛景區,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即興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研學課,引得滿堂喝彩遊客駐足。2020世界研學旅遊大會10月20日在中國樂山開幕。第二天,一行參會的專家學者、行業精英來到樂山大佛景區,考察體驗特色研學旅遊線路及課程。作為大會特邀嘉賓,盧耀如也參加了體驗。
  • 抓住兒童最佳習作時機,讓兒童愛上習作
    家長怎樣利用兒童最佳習作時機激發兒童習作興趣、潛能,讓兒童愛上習作,擅於表達。每個孩子都有強烈的表達願意,都具有寫作的潛能,但為什麼有的孩子長大了習作流暢,能一揮而就,洋洋灑灑上千字呢?而有的孩子卻絞盡腦汁也只能寫那麼一小段直白單調的文字呢?家長以為是孩子不具有文學細胞,事實可不是這樣,只是因為錯過了兒童最佳的習作時機。
  • 2020年第二季度學課講解:11聖經與預言
    合乎聖經世界觀的核心就是預言的融合以及適時的應驗,因為那位在人類歷史中行事的上帝知道未來的事,並已指示祂的眾先知(摩3:7)。閱讀本周學課經文:但2:27-45;約14:29;民14:34;但7:1-25;8:14;林前10:1-13。存心節:「他對我說:『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
  • 三年級學生的習作如何入門?有哪些訣竅呢?
    在老師或者家長不失時機地引導下,孩子習作入門的速度就會「換擋提速」。【3】仿寫教師「下水文」⑴教師在讓學生寫某篇作文之前,自己要精心寫好「下水文」。一名將軍,在戰鬥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一名教師,無論上什麼課,都要上有準備的課,作文指導課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