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如何指導學生寫作文?用上這種方法,能把習作課上成公開課

2020-12-15 資深教師話教育

上一集給大家講了寫作課的課堂設計思路與過程,沒看到的同學可以回看一下語文老師看過來,作文課這樣上,讓學生愛上寫作。上一集的內容主要聚焦如何評講學生中的優秀作文,今天,我們就一起共同探討如何指導學生寫文章,以及各種寫作技巧。

習作課要想讓學生有所收穫,評講要讓學生有所悟,寫作前的指導就是讓學生知道如何下筆。很多老師布置好新的寫作任務後,不放心,一定要給學生找一些類似的範文來讀一讀,相信很多語文老師都曾這樣做過。結果學生習作收上來之後,發現許多同學的內容大同小異,這說明學生根本沒有進行深度思考,這次習作訓練是無效的。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樣的呢?我們首先看一下中學7到9年級,新課標關於學生習作的要求,然後有的放矢地進行寫作訓練和指導。7年級習作課標要求:對話的初級階段——觀察與再現。教學內容主要圍繞以下四方面展開:1、狀物、2、寫景、3、寫人、4、記事。對話語言要求:正確清晰,力求具體生動。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同步作文指導,手把手教你寫好單元習作!
    一二年級圍繞「閱讀與寫話」,用妙趣橫生的故事和遊戲幫助小朋友們訓練讀寫能力;三四五六年級配套小學語文教材各單元習作,豐富的內容幫助小朋友們解決作文難題!《小學生作文同步指導》這套書讀起來輕鬆,有趣,好玩,能幫助孩子激發寫作動機,培養寫作興趣,在潛移默化的閱讀中克服習作畏難心理。
  • 三年級寫好作文的具體措施與方法指導
    然後從二年級開始我嘗試讓學生當小老師,在講臺上展開讀故事與背古詩比賽,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二年級下學期,我設立了專門的課堂小練筆課型,從學寫「是字句」、「在字句」等基本句型開始,重視造句指導,評點測驗卷上看圖寫話並指導怎麼寫,續編課文結尾,看視頻寫話等,由於形式多樣,孩子們練筆興致勃勃;同時,我還創立了每周一節的日記講評課,分為全文評改、片段美容、主題講評三種形式,以第三種為主。
  • 讓學生用這種方法寫作文!
    歐老師為了提高英語弱班的學生寫作水平,運用了「圖形組織者」的方法,結果弱班居然完勝英語強班!什麼樣的方法能取得如此奇效?以下原文轉發歐老師的學習心得。————————————————————在《Weekend Plan》這一單元中,要學的語法點是一般將來時,對小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知識。
  • 三年級學生的習作如何入門?有哪些訣竅呢?
    比如寫《我的媽媽》這個作文題目的時候,有些三年級的同學為了給自己的作文湊字數,寫上這麼一些沒有「營養」的內容:「我家裡有奶奶,有爸爸,有弟弟,有姐姐,有……」走了很多「彎路」之後才回到文章的正常「軌道」上去,這種習作內容言之無物,實質性的描寫很少,給人一種「隔靴搔癢」之感。
  • 淺談雙語教學中習作教學方法的指導
    此外,修改文章這一環節也往往被忽略,少數民族學生們不知道如何修改文章。2 培養少數民族學生們雙語寫作的教學方法策略2.1 用興趣激發其學習動機在筆者看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為了提高少數民族學生們的寫作水平,有必要從培養少數民族學生們的寫作興趣入手。因此,在高階段,教師應鼓勵少數民族學生們堅持寫作自由。第一個字很難寫,沒有文字可以寫。
  • 線上作文 「雙師」指導
    居家學習時期,學生在教師帶領下,藉助學校「慧學作文平臺」學寫作文。習作前,學生先跟隨老師觀看發布在平臺上的習作微視頻,視頻裡老師娓娓道來,就好像在學生身邊。學生朗讀上傳自己的作文後,「機器人」老師瞬間就將錯別字、語病一一圈畫標註出來。之後,語文老師再批改,細緻的點評、鼓勵的話語,讓學生感覺收穫滿滿。
  • 小學習作:「漫畫」老師寫作技巧指導!
    這是一次寫人的習作,習作話題為「漫畫」老師。選材範圍:熟悉的老師形象。老師前冠以「漫畫」二字,凸顯了習作要求——用語言文字突出老師的特點,把老師的形象寫得鮮活有趣,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喜歡寫,有內容可寫。
  • 如何指導學生在習作中流露真情實感
    指導學生說真話,吐真情,必須結合課堂內外的相關因素,幫助學生掌握習作方法。生活中經歷的一切,都會帶給我們各種各樣的情感體驗,或感動、或高興、或難過、或後悔……是什麼事情使你產生了這樣的感受?在習作中要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顧事情的經過,回憶當時的心情,然後理清思路寫下來,把情感真實自然地表達出來。
  • 孩子作文寫不好,怎麼辦?多讀範文是提升習作水平的捷徑
    學生固然要多讀名著,但作文水平能憑此「自然」提升讓我不敢苟同。若說教作文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招數」,也不過就是老師勤寫下水文,學生多讀作文。記得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說作文課不備別的,只是定定心心寫上幾篇下水文,寫完後對「要寫什麼」「該怎麼寫」等問題就已瞭然於胸了,上課時只需和盤託出,學生聽得明明白白,下筆時自然也就不費力氣了。
  • 學習描寫方法——《描寫一種動物的外形》寫物作文數學
    習作指導[教學目標]1. 能把種動物的外形特點有條理地寫下來。2.學習在文中恰當地用上一些平時積累的精彩詞語,學習恰當地使用一些比喻的方法。3.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和信心。[教學重點]能把種動物的外形 有條理地寫下來。[教學難點]學習在文中恰當地用上一些平時積累的精彩詞語,學習恰當地使用些比喻的方法來把文章寫具體。
  • 為了讓學生寫好作文,這個老師竟然扮演蒙面大盜
    原來有一個作文輔導機構叫做烏龍院,這裡有三個學生分別是:不看、不聽、不想,他們跟著長眉師父在烏龍院學習寫作,長眉師傅給他們起了個法號,分別是善察、廣聞、深思,目的就是讓他們學會寫作。可是他們根本不會寫作文呀,寫的人物都是一個樣子,沒有鮮明的特徵,這可怎麼辦?
  • 淺談如何讓小學習作課富有語文味
    因此習作教學就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現在許多小學生都怕寫作文,寫作文難,導致有習作課的恐懼症。近年來,在《語文課程標準》的引領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如何使核心素養真正地滲透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接受素質教育,減輕學生的負擔,讓課堂變得輕鬆活潑富有語文味,一直是我們教學路上探討的話題。
  • 孩子在家不會寫作文,在學校就能寫作文,家長困惑,該如何指導
    最近收到家長的留言,反映了一個問題,孩子在家不會寫作文,但是在學校寫的作文就挺好的。是不是老師有什麼辦法?能不能教給家長也學一下,這樣好指導孩子寫作文。我回復這位家長:在學校寫作文,是屬於教學大綱要求的當堂作文訓練,老師會有一些寫作指導教授給學生。在家不會寫作文,不是不會,而是不想,孩子不想寫作業,犯懶了。
  • 怎樣指導小學生寫作文,這三個方法可以嘗試
    作文教學亦是如此。根據課標要求,小學一二年級處於寫話階段,要求相對較低,主要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並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一直到三年級才提出習作要求,樂於書面表達。由寫話到習作的過渡絕非是數量上的簡單增加,也不是語句上的羅列,而是注重文章的內在的邏輯聯繫,彰顯文章的思想內涵。所以,由話到文的過渡顯得尤其重要。教師作為引導者,要有引學生「習作入門」的本事。
  • 彭峰|作文課上「繞草結」
    在這種美好而刺激的期待中,我突然信心猛增……不知道怎麼回事,教室裡的上課鈴聲沒有響,但是時間到了,我卻還在等待,我的同事看到我這等悠閒,著急地指了指手錶,示意我該開始上課了。這時,我看了手機,發現正好到了八點三十五分。「上課!」隨著我的這一聲令下,同學們迅速地站了起來。
  • 教育解析:如何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看完長知識了!
    論文導讀::引導學生「從讀知寫。從讀練寫」來把自己的作文寫具體。從讀知寫從讀學寫從讀練寫-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論文關鍵詞:知寫,學寫練寫,寫具體《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對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把文章寫得生動具體,而從小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來看,普遍有「寫得不具體」、「記流水帳」的毛病,即使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一上作文本子,也三言兩語完事,無法把自己的感受具體地表達出來。
  • 作文指導—部編版五年級下第八單元習作8《漫畫的啟示》
    (老師要認真聽取學生的回答)2.展開聯想,拓展畫面。同學們能透過畫面想像畫外畫家沒畫出來的內容嗎?出示圖畫指導:這可能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畫上有哪些人?周圍還會有哪些景物?面對母子,那幾個男性角色是什麼態度?這位母親又是什麼表情?她會說些什麼?小結:看圖就要這樣,仔細觀察畫面後,要展開聯想,透過畫面看到畫外的東西。
  • 誰說作文難寫?這個老師用爆笑創意教學讓學生愛上作文!
    而有一位老師,就為了讓學生們練習寫作文而扮演起了蒙面大盜!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有一個作文輔導機構叫做烏龍院,這裡有三個學生分別是:不看、不聽、不想,他們跟著長眉師父在烏龍院學習寫作,長眉師傅給他們起了個法號,分別是善察、廣聞、深思,目的就是讓他們學會寫作。
  • 寫作論語 | ​談永康:「習作」的本質與生態作文教學探索(上)
    三是建立安全、寬鬆、和諧、自由的習作生態。作文學習中,教師能不能容錯,能不能鼓勵孩子大膽思維、想像、表達,能不能建立一系列的教學機制,以保證學生個個能表達、會表達。這些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對學生寫作至關重要。只有這樣的環境裡,學生才會開開心心地展示自己的表達,才會高高興興地發表自己的作文。融通環境,就是課堂學習環境要和諧,課外學習環境要活起來。
  • 中考作文指導:寫作文需要哪些方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中考作文指導:寫作文需要哪些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指出:寫任何東西決定於認識和經驗,有什麼樣的認識和經驗,才能寫出什麼樣的東西來。反之,沒有表達認識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