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如果記性不好,在孩子上學期間,自己就得有好習慣

2020-09-05 孩子的一片天

感覺現在記性變差了,而每天雞毛蒜皮的小事很多,如果不及時完成做好,等著你的,就是一地雞毛的混亂不堪。

別的不說,早上一不留神,就要大人上班遲到,小孩上學遲到。大人遲到會被領導批評嫌棄,小孩遲到會被老師批評,大人也連帶在群裡被批評。

如果丟三落四,比如大人的鑰匙手機忘帶,小孩的學習用品、鑰匙、電話手錶忘帶,搞不好大人不得不抽空回家一趟。


如果記性不好,就要把有些事分散到不同的時間去做。

比如孩子的電話手錶充電,可以在放學回家就進行;紅領巾一回家進洗手間時順便放在毛巾掛鈎一帶;第二天要穿的衣服鞋子,前一天晚上就提前看天氣預報,清潔打理好。

不要讓孩子把許多項舉手之勞的細碎活兒都集中到時間緊迫的早上來做,以至於一時間,腦袋緊張健忘,手忙腳亂,忙得自己蓬頭垢面,一口水都沒時間喝。長期這樣,對身體健康也不利。



如果記性不好,可以平時養成堅持列清單、寫備忘錄的習慣。

把每天要做的事項都寫在專門的紙上,標上序號,完成一項打勾一項。沒完成的在第二、第三天完成。免得白天購物、辦事時一時半會想不起來,白跑一趟兩手空空;或遺漏什麼,又得折返一趟重來,耗費雙倍的時間體力。每天列清單,心裡就會越來越有數,頭腦就會越來越有條理。一段時間後,便於直觀地將短期、中期、長期的瑣事整合起來統籌安排,集中辦理,進而便於選擇最佳的時間點辦理。


如果記性不好,就要嚴格遵守作息規律。

在周日晚上,一些活動要有時間節點,大人小孩不能在看電視、淘寶購物這些事上無節制地沉迷下去,到了時間節點了自己還不叫停,以致擠佔了洗澡、整理內務、睡眠等為下周做準備的事務的時間。導致做這些準備工作的時間短,或扎堆在一起,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成起來忙得雞飛狗跳的,心裡急得像熱鍋裡的螞蟻。能閒時完成的事,不要拖延到忙時湊熱鬧。能今晚完成的事,不要推遲到明早添亂。要和孩子一起嚴格遵守作息規律。



大人如果記性不好,在孩子上學期間,自己就得有好習慣。

相關焦點

  • 這菜比核桃還要補腦,隔三差五吃一次,大人睡得香,孩子記性好
    這菜比核桃還要補腦,隔三差五吃一次,大人睡得香,孩子記性好家裡要是有小孩的,每天在做飯的時候都是要特別的發愁,不知道該吃點什麼好,既要味道好,還要有營養,最好還有提高記憶力的作用,今天就給大家解除這個煩惱,給大家分享一個可以提高記憶力的食材,
  • 5歲前"堅持要求"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頭腦更聰明,記性會更好
    記憶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對於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產生影響,有時候人們說一個小孩子聰明不聰明,說的就是小孩子的記憶力好不好。今天要和大家聊一聊的就是孩子的記憶力問題。此時若是能夠掌握一些科學方法,讓寶寶養成一些習慣,引導他們進行鍛鍊,有可能會讓他們的記憶力提升更快,以後大腦會更聰明。下面就和大家說說在寶寶五歲前,應&34;要求他們養成的一些提升記憶力的好習慣。
  • 6歲前幫助孩子養成3個好習慣,孩子記憶力更好,大腦更聰明
    一般來說,孩子的記憶從2歲左右便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幾個月大的孩子一般只能記住幾天左右的事情,2歲左右的孩子已經能夠記住近幾個月的事情了。若在孩子上學之前,家長用對方法開發孩子的記憶力,上學之後孩子的記性也會更好,學到的也就越多,學習成績自然不需要家長擔心。
  • 孩子上學丟三落四家長怎麼辦?孩子忘記帶東西要不要送
    孩子上學忘記帶東西,火急火燎地給家長打求救電話,要求他們儘快把相應物品送到學校,給自己「補臺」,避免被老師批評。這樣的經歷,相信每位家長都經歷過。聽著孩子可憐巴巴的聲音,一些家長不免心軟,保護孩子是家長的本能,只好委屈自己再跑一趟學校;而有的家長即便想給孩子幫忙,無奈卻身有公務分身乏術;還有的家長出於讓孩子「長記性」的考慮,索性讓孩子吃一塹長一智。
  • 孩子總是犯同樣的錯,如何讓他長記性?
    首先,你要分析一下孩子重複犯的這些錯誤到底是什麼原因,如果他不是已經和你有仇,存心和你對著幹一心想氣死你之外,無非就以下倆原因,一個是沒能力改,一個是沒意願改先說沒能力改有的時候,大人真的是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
  • 孩子上學後成績好不好,其實從在幼兒園的這3個表現就可以看出來
    朋友是一名幼兒園老師,有一天跟她閒聊的時候無意中碰到了她班裡孩子的家長,那個家長和朋友簡單溝通了一下孩子在幼兒園裡的情況便離開了。等孩子家長走後,朋友跟我說那個孩子以後上學一定成績很好。聽到這話,我很好奇地問朋友:「你怎麼知道這個孩子以後上學成績就一定很好的呢?」朋友笑笑回答我說:「其實想要知道孩子以後成績好不好,看他在幼兒園的表現就可以了解一二,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
  • 記性不好?記多太亂?走出記憶誤區,助你突破記憶瓶頸
    今天不是四點半接孩子的嗎?我怎麼忘了?這些問題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我們老是覺得自己記性不好,也老是會把自己記不住歸咎於年紀大了,生活壓力大了,休息不夠了。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我們的記憶只是受到生活環境和自身條件而決定的嗎?難道我們就不該有良好的記憶?
  • 為何孩子記性差?大多是家長這三點做錯了!若不糾正,成績難提高
    文|西紅柿媽媽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是很多家長的驕傲,但是小智的媽媽最近就遇到了難題。本來輔導孩子寫作業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她每次都急得滿頭大汗,可是小智就是記不住單詞,就連最簡單的乘法口訣都背得磕磕巴巴的。小智媽媽第一時間找到了老師了解情況,發現小智一直是個努力刻苦的孩子,上課從不分神,但是成績卻不理想。
  • 「補腦王」被發現,雞蛋牛奶都不行,孩子多吃記性好,成績蹭蹭長
    保證孩子健康地成長是很多家長最重要的使命,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學霸、天才,希望不用愁自己孩子的學習,但是,很多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差,讓一眾家長操碎了心,最近又到了開學季,很多家長又要天天輔導孩子做作業,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教孩子,許多家長都要崩潰,不禁抱怨,為什麼自己孩子就這麼笨,即便報輔導班,學習成績也提不上去,覺得自家孩子已經很用功地學習了,但學習成績還是很差,這有可能不是孩子不用功,可能是孩子大腦發育不好
  • 如果大人英語不好,怎麼教孩子? (上)
    頗受關注,後臺一大片「請教」的消息,讓我這位「偽專家」汗顏。有個媽媽的留言,可能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如果大人英語不好,怎麼教孩子?是啊,自己都讀不好英語,怎麼「以身作則」讓孩子有個好「榜樣」?萬一弄不好,誤人子弟怎麼辦?看上去,這似乎是個棘手問題。
  • 還在打孩子讓寶貝「長記性」?有些時候一定不能動手打他們
    其實並不是閨密和她的老公喜歡虐待孩子,他們只是覺得如果鬧鬧小的時候不給他把規矩立了,等他長大之後就更不好管了。前一陣子來跟我訴苦,說鬧鬧現在對她和老公越來越沉默了,有時候接鬧鬧放學,看鬧鬧高高興興的從校門出來,但是一看到媽媽爸爸就馬上失去笑容,整天愁容滿面的。
  • 暑假讓孩子養成7個好習慣,老師提醒家長別錯過好時機
    上半年,許多孩子的學習都有了些許鬆懈。暑假是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的良機,如果家長們能利用這個假期,讓孩子養成以下7個好習慣,這個假期後,孩子將會大不同!老師快把這些建議轉發給家長吧~好習慣1:廣泛閱讀如果孩子語文不好,那一定要利用好這個假期,讓孩子廣泛閱讀。通過閱讀,不僅可以增長知識,拓展詞彙量,而且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 如何培養孩子講禮貌的好習慣?
    受到我們的影響,孩子在家也會主動問候大人。出門碰到熟人也會主動打招呼,偶爾忘記了,在大人提醒下,也會馬上說聲好。每天早晨,我送孩子到學校,都會看到孩子主動跟門衛叔叔和值班的老師同學問好,放學回家也主動跟老師同學們說再見。二、培養孩子的社會公德心。
  • 孩子記憶力差,並非是上學不用功,這4個因素才是「元兇」
    小美家的孩子剛上1年級,平時她輔導功課的時候,發現自己家的孩子記憶力很差,剛背過的單詞轉頭就忘了,還不如她這個30多歲的母親記性好。這讓她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上學不用心。小美找到老師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老師說孩子一直比較努力,但是很多東西就是記不住,老師隨後說出了幾點孩子記憶力差的原因,希望能幫助小美改善孩子現在的學習狀態。上學壓力大現在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更優秀,在平時會給娃報很多奧數班、興趣班等等,而且現在有些小學生放學布置的作業又難又多,放學背著沉重的書包,會給孩子身體和精神帶來雙方面的壓力。
  • 記性不好怎麼記英語單詞
    是不是覺得這個題目有點兒誇張?其實不太誇張,因為我本來想寫「記性不好怎麼記單詞」。我記性不好,如果單純硬背單詞,我不在行。但是琢磨出來一套方法之後,背單詞就不是什麼難事兒了。下面就說說應該注意的點。1,語境。
  • 不用說大人,連孩子也有假期綜合症
    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小朋友們呢?面對重新上學,孩子們的心裡又會是如何想的呢?飯吃得慢就會餓肚子,中午不想睡也必須睡,上廁所要跟老師說等等。與學校相比,家裡不僅沒有那麼多規矩,很多時候都是自己想怎樣就怎樣,肯定還是家裡更舒服。
  • 若孩子出現這「四個行為」,家長該打就得打,大了不好糾正
    可是家長們在這樣想的時候卻忽略了一件事,不管大家的教育方式如何,主要還是看事件本身,如果孩子犯了大錯,絕對不是一頓訓斥就能解決的,因為有些逆子和不孝的孩子就是大人們這樣寵出來的。如果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們就要給出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因為6歲之前是性格的關鍵養成期,如果能夠抓住這個階段好好教育,孩子未來會有更好的發展。
  • 這3種「懲罰」方式,既能讓孩子長記性,又不傷害身心健康
    現在家家戶戶幾乎都只有一個孩子,長輩們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掏出來給他們,拳拳親情非常令人動容。但是,由於家長們對孩子的寵愛,孩子免不了產生驕縱或任性的壞習慣,有的時候不聽家長的話,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 孩子上學有必要陪讀嗎?
    尤其在今年的疫情期間,學生每天用家長的手機上課,而且在家裡上課,老師管不到,所以只能由父母管孩子了,增加了父母陪孩子完成作業的時間。所以今後應適當為家長「減負」。很多爸媽聽到「陪讀」一詞,就覺得牴觸,因為普遍認為,學習本該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長期「陪讀」還是擔心會造成孩子依賴!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位媽媽的分享:作為家長,有沒有必要陪讀?正確的「陪讀」是怎樣的?
  • 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有助培養孩子哪些好習慣
    ,放下一切與陪伴無關的事,全身心地陪著孩子。而且我發現這麼做更容易培養孩子以下幾個好習慣:1、愛上閱讀小傢伙很小的時候就看繪本,從無字、少字、多字,一步步遞進,她一點沒壓力。比如我們常看的故宮出版《24節氣》,一次基本要讀完3本才行,而且她聽得很認真。這對3歲多的孩子來說是非常了不起的。閱讀讓孩子的知識面更寬,更讓孩子的表達力、專注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