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宗教與利社會行為之間關係

2021-03-05 心理學空間網

有關宗教,科學能夠告訴我們什麼嗎?在宗教和利社會行為之間真的存在某種關係嗎?據10月3日的《科學》(Science)雜誌報導說,確實存在著一種關係,但這種關係最常傾向於出現在當對某人名譽的擔心增加的時候。Ara Norenzayan 和 Azim Shariff對一個長長的實驗單子進行了審閱從而得出了他們的結論。這些實驗結合了人類學、社會學、實驗心理學和實驗經濟學的原理,其目的都是為了解決這一複雜的關係。


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
painting by Jacopo Bassano, d. 1592
基督宣揚普遍同情和親社會行為。在許多宗教中也有類似的信息。然而,當代社會心理學,實驗經濟學和人類學現代研究表明,宗教的親社會性被歧視性的延展了,而且只在特定條件下延展。

在他們的Review中,文章的作者著重介紹了來自某些新近研究的發現,這些發現表明,宗教性的思想會減少欺騙率、增加陌生人之間的信任感、並且某個文化中存在關注道德的神祗與該文化擁有大型團體規模也具有相關性。但是,他們的綜述還表明,當某情形提倡維護某特定集團中的某一令人稱許的社會聲譽時,宗教與利社會行為之間的關聯性最為明顯。研究人員謹慎地說,人們需要做更多的實驗以充分理解這種複雜的關係。但他們還提出,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進化過程中的選擇壓力可能在某一天能夠解釋宗教信念及行為的跨文化發生、在歷史上的持續存在以及可預測的認知結構等現象。

(Science),Vol. 322. no. 5898, pp. 58 - 62,Ara Norenzayan,Azim F. Shariff

Ara Norenzayan 阿蘭•洛倫薩楊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2014-2015年詹姆斯卡特心理學獎獲得者,研究領域為宗教思想和行為的演化和認知起源。宗教思想和行為,文化變遷和人類心理和普遍性的文化進化問題。


相關焦點

  • 讀《宗教社會學》有感——宗教信仰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在中國信仰孔子而有儒教的產生;信仰老子而有道教的產生;信仰釋迦牟尼佛而有佛教的產生等,各種不同的宗教都隨著人類社會的需求逐漸應運而生。世界上產生了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這些宗教的誕生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著極大的關係,甚至還會和政權有關連。這些宗教之所以橫空出世,其中包括人們的精神上及生活中的需要,或者是政權統治者的需要緣故。
  • 透過以利兒子的罪惡思考職分與生命之間的關係
    以利的兒子的罪惡(2:12-21)以利是當時的大祭司,是看管約櫃的,是神所設立的祭司之首。他的兒子按照摩西五經的規定,也是祭司。祭司制度是世襲的。雖然以利是大祭司,是以色列的士師;大祭司是宗教領袖,而士師是民事領袖也是軍事領袖。
  • 深度 差序式領導對員工利社會行為的影響(2)
    因此,從積極方面看,差序式領導風格會不斷強化以領導者為核心的小「圈子」凝聚力,通過私人「關係」交往和 暖人心的各項舉措在圈子中營造家人般的感覺和相互幫助的文化氛圍,從而促進「自己人」下屬積極湧現利社會行為。但是,差序式領導比較注重小圈子身份和關係化運作,會在員工中塑造功利主義價值觀。如果個體之間、小團體與組織之間存在利益衝突,個體會優先考慮自身或者小團體的發展。
  • 「Science」不應翻譯成「科學」,應譯成「利學」
    中國傳統學術可以稱之為「義利之學」、「心物之學」、「道文之學」、「體用之學」,但是西方文明則僅僅有「利學」、「物學」、「文學」、「用學」。儘管西方文明一直是「利學」式的,但是,在近現代利的形成卻出現了重大變革。現代之前的西方文明是宗教文明,宗教的本質也是「利學」式的。這種利是「宗教之利」,通過對神靈的信仰,換取某種利益。
  • 科學和宗教到底有什麼關係?
    而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古時由於人類對宇宙的未知探索,以及表達人渴望不滅解脫的追求,進而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實體,使人對該一神秘產生敬畏及崇拜,從而引申出信仰認知及儀式活動體系,與民間神話一樣,其也有自己的神話傳說,彼此相互串聯,本質是一種精神寄託和終極關懷。
  • Science: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區分同一行為背後的不同動機
    2016年3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 - 在人社會行為中,人的目標導向行為是由個人動機所驅使的,但往往兩種完全不同的動機,最後完全有可能導致同一行為。相反,通過觀察發現在純粹行為中,大腦這些相關區域沒有顯現出關於動機的任何信息。
  • 科學與宗教的關係?關鍵在于澄清概念
    經彼得·哈裡森教授(及其前輩)等西方學者提出,現在在國內剛剛興起的一套科學與宗教關係敘事中,二者之間的關係開始由傳統敘事中的涇渭分明變成新敘事中的糾纏不清。另外根據哈裡森自己的說法,在阿奎那那裡古人的「宗教」也和起誓和獻祭等儀式有關,這和他對現代宗教的定義(信仰和實踐)難說沒有重疊之處。其次,他把今人形成現代科學和宗教觀念說成是一系列社會文化因素作用的結果,這是不全面的。值得肯定的是,社會文化因素在觀念形成過程中起過作用,有時甚至是決定性作用。
  • 從宇宙智慧和認知原理談宗教、哲學、科學之間的關係
    從宇宙智慧到人類認知,我們可以對巫術、宗教、哲學、科學之間的關係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圖景。從多神崇拜到一神崇拜,宗教誕生了。宗教成了完全純粹的觀念認知。宗教本身也有多神崇拜、一神崇拜、倫理宗教等等。儒教應該是一種倫理宗教。而國外的基督教從以前的一神崇拜也逐漸演變為今天西方國家的倫理宗教,從精神上維持著社會的秩序。無論怎樣,宗教都是作為宇宙智慧之人類認知的一個重要分類,對人類以及人類遍及的全部所組成的系統起到了熵減作用。
  • 怎樣判定真宗教?真宗教與科學又是什麼關係?
    因此之故,不能把真宗教徑直等同於基督教。隨著通過信念和實踐來理解的諸宗教首次出現,【103】真理問題可以被導向其命題內容。此外,如果以命題的方式來理解,那麼只有某些宗教——甚至可能只有一種宗教——是真的,而其他宗教則必定是假的。一旦宗教和科學都被理解為信念和實踐的系統,那麼諸宗教之間發生這種新衝突的可能性則預示著宗教與科學之間的潛在衝突。
  • 宗教禁忌對自殺行為的影響
    高度的競爭壓力和較多的社會矛盾,逐漸引發了日益嚴重的自殺問題。自殺行為之所以得到廣泛關注,不僅是因為它直接毀滅了人力資本,更重要的是它通常會給自殺者的親友留下無盡的傷痛,給社會造成深遠的衝擊。宗教作為一種滿足人類終極追求,直面生命與死亡難題的重要資源,不僅對自殺行為有著鮮明的態度,也在實踐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約束作用。
  • 大綱解析:人類行為和社會環境的關係
    (一)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基本假設(1)我們怎樣看待世界以及環境與人的互動直接影響社會工作中工作原則的制定和工作手法的選擇;(2)我們是社會工作者,也是普通人,也受自身成長環境的影響;(3)社會工作是一個助人的專業和職業,這並不意味著社會工作者比工作對象優秀,而應該理解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4)每個人都有值得欣賞和學習的地方
  • 神秘莫測的巫術與虔誠信仰的宗教有什麼關係?
    宗教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表達了渴望不滅解脫的追求,它與民間神話一樣,有自己的神話傳說,彼此相互串聯,本質是一種精神寄託和終極關懷。神秘莫測的巫術與虔誠信仰的宗教之間,有什麼關係呢?一、巫術巫術有一定的儀式,是人類克服自然和仇殺敵人以及自衛的行為。
  • 蜜蜂「利他」與「利己」行為探討
    也就是說,染色體上等位基因之間,在競爭基因位點中,誰能使自己的拷貝更多地存活下來,誰將最終代替對方,代替者的行為似乎是利己行為,被代替者的行為似乎是利他行為。因此,生物進化中的自然選擇可以說體現在一對等位基因的生存差異性上。最成功的基因是那些最有效地使生物個體生存和繁衍後代的基因 ,所被代替的基因不得不做出「 利他行為」。
  • 《螞蟻的故事》|透過螞蟻社會看蟻類生物的3種利他行為
    在《螞蟻的故事》這本書中,作者詳盡介紹了螞蟻獨特的社會形態、生存方式、嚴密的社會組織和科學的社會分工等。通過書中一個個令人拍案叫絕的螞蟻故事,我們發現螞蟻的社會極富利他精神。在我看來,《螞蟻的故事》這本書實質是在達爾文進化論思想的基礎上解釋螞蟻的「利他行為」。
  • 宗教是科學發展的社會背景
    關於科學與宗教的關係,如果把它們看作是兩個處在同一層次上的現象,那麼在對它們的關係進行考察之前,我們就可以從邏輯上做出判斷,它們之間可能有以下幾種關係:衝突(或對立)、相關(甚至是一致性)、無關。所謂對立,就是指科學和宗教是兩種對立的世界觀,幾乎在一切方面都是對立的,甚至是衝突的。科學與宗教的相關性是指科學離不開宗教,宗教也離不開科學,甚至在它們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一致性。
  • 擁有「悠久歷史」的宗教和科學還有哲學之間有著「制約」的關係?
    擁有「悠久歷史」的宗教和科學還有哲學之間有著「制約」的關係?我們也都知道隨著人類不斷的進化,他們的文明也不斷的完善,也更加的豐富,那麼作為宗教影響,至今他們也是擁有著悠久的歷史,那麼科學和哲學怎麼說呢?
  • 道德人生中的「道德」是調整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行為規範的總和
    道德是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從規範的範圍來看,有普適性道德和群體性道德。兵家所講的規範是對參與軍事活動的君主、將帥、士兵的行為所做的規範。戰爭的當事人只有遵循這些規範,才能建立起一支強而有力的隊伍,無往而不勝。
  • 完善制度,理順不同社會主體之間的關係
    所謂制度,是指在特定社會環境和條件下所形成的、要求社會成員和社會組織共同遵守的辦事流程和行為準則。社會制度是指要求社會組織及其成員共同遵守的社會運行機制和社會行為規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指要求中國社會成員和社會組織共同遵守的社會運行機制和社會行為規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是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的歷史進程中逐步形成和建立起來的。
  • 李向平: 宗教交往與亞洲社會公共秩序
    鳳凰佛教編輯摘錄了李向平教授論文中關於「宗教交往與亞洲社會公共秩序」的部分觀點。 宗教不僅在理論意義上始終是個迷,而且在倫理的意義上也始終是個迷。它充滿了理論上的自相矛盾,也充滿了倫理上的自相矛盾。它鼓勵我們與自然交往,與人交往,與超自然的力量和諸神本身交往,然而它的結果則恰恰相反:它成了人們之間最深的糾紛和激烈門爭之源泉。
  • 科學合理性與宗教合理性之間的紐帶
    不過,波普爾與實證主義者都認可觀察、實驗數據的陳述與一般的概念、理論是科學的兩種基礎性的成分,並且基礎陳述對理論的命運(證實或者證偽)具有判決性的地位。自20 世紀60 年代,庫恩等人開始摒棄上述的科學發現與科學證明之間的二分、觀察與理論的區分及其歸納和演繹的邏輯關係、科學知識的基礎性探索和累積性增長等傳統觀念。他提出科學共同體及範式的概念,並以此為基礎來建構一種新的科學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