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龔淑英教授對白茶中的生化成分做過的功效研究,所得出的以下結論:
1、白茶中的兒茶素具有抗氧化、抗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表現為能夠清除自由基,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同時具有廣譜抑菌作用,能增加生物體內白細胞數量(白細胞是體內的免疫細胞)。
2、白茶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性,能夠改善血液循環,有益於抵抗心腦血管疾病,同時能降低血糖、膽固醇。
3、白茶中所含有的茶氨酸(胺基酸的一種)具有鎮靜、降血壓、提高記憶力、保護神經細胞、增強抗腫瘤藥物效果、抑制肝癌細胞浸潤等功能。白茶中的γ-氨基丁酸居六大茶類之首,具有鎮靜、降血壓、提高腦活力、促進乙醇代謝等作用。
4、白茶中的咖啡鹼具有舒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預防高血壓、頭痛、心肌梗塞等藥理和生理作用。
5、白茶中礦物質以鉀鹽、磷酸鹽為主,其次為鈣、鎂、錳等。礦物質對增強骨質、促進血紅蛋白生成、促進生長發育、增強人抵抗力均有重要作用。
6、白茶中的茶多糖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加冠狀動脈流量、減慢心率、抗炎、抗凝血、抗血栓、抗輻射等藥理作用,增強機體自我保護能力。
以上結論出節選自龔淑英教授的《品種與工藝對白茶品質及功能性成分的影響》這份研究報告。
總結起來,就是白茶具有「三抗三降(抗氧化、抗病毒、抗腫瘤、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鎮靜、保肝護肝、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除了龔淑英教授的這篇研究結論,白茶研究中,論證白茶功效作用的學術文章還有不少。
除了以上這些功效,諸多文章還論證了白茶對解酒醒酒、清熱潤肺、消炎解毒,對菸酒過度的作用,以及對油膩過多引起的身體不適、消化功能障礙等症都有幫助。的。
這些結論都有生化理論、實驗數據作為支撐。所以白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是可以確認。但白茶的保健功效究竟有多少呢,說到這,再回頭看各類白茶功效的研究成果,可能我們忽略了幾個地方:
第一,這些功能性物質在人體內需要積累多少劑量,才能發揮作用?有沒有副作用?
其次,白茶中含有的這些功效物質,需要喝多久,也就是持續多長時間的攝入才能起到效果?
第三,這些物質是特定的物質起到特定的作用,還是相互協調在一起才起到這些保健功效?
可見與專業的醫科類研究相比,還有不少疑問需要補充說明的。那為何需要與醫科類的研究相比呢?如果我們僅僅把茶看待成一種養生的飲品自然不必用藥品的研究方式去考證。
但是在諸多媒體對白茶功效的海量宣傳之下,有非常大的一部分白茶消費群體潛移默化地把白茶當成藥品了。
經常喝白茶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白茶產生保健功效的過程往往是這樣的:經常喝白茶以後患感冒的次數比以前少了很多。拿我自己舉例,喝白茶這幾年,身體抵抗力明顯好多了。
以前每年換季幾乎都會感冒,平常小感冒我都靠身體自愈,所以會持續十數天。後來養成了喝白茶的習慣後,現在感冒的次數少了非常多,並且即使感冒了,基本上一周以內大概就會自愈了。
此外在沒有經常喝白茶之前,我平常比較容易口腔潰瘍。經常喝白茶以後,現在口腔潰瘍也少了很多……諸如此類白茶起到的保健功效的例子還有很多。但這樣的一個過程能等同於藥物的治療過程嗎?從嚴格意義上來看,顯然不能。
如果生病了需要看醫生的還是要去看醫生,遵從醫囑治療。喝茶養生確有其事,但也不適合完全依賴喝白茶來保健自己的身體。此外喝茶保健也不是三兩天就能形成的,沒有必要期待喝茶几天就能起到養生保健效果。日常生活中該通過其它食物攝入的營養成分還是要正常攝入。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白茶不是藥,但是能讓你少吃很多藥"。最後祝願大家都有一個強健的體魄一個棒棒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