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蕾期的主要生育特點及管理關鍵技術

2020-12-24 天山植保

棉花蕾期是棉花種植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直接影響著棉花的產量。因此,根據棉花蕾期的生育特點,採取相應的管理技術,對促進棉株早結鈴、多結鈴、結大鈴有著重要的意義。那麼,棉花蕾期怎麼管理?

一、 生育特點

棉花蕾期是指現蕾至開花這一段時間,一般一熟棉田從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

此期棉株生長最快,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時期。但仍然是營養生長佔優勢,以擴大營養體為主。

蕾期氮素供應過多,使營養生長過度,常可引起棉株徒長,結果提早封行,田間蔭蔽,通風透光不好,光合作用減弱,蕾鈴營養供應不足,往往造成大量脫落,形成所謂的「高、大、空」。如果此時肥水供應不足,營養生長受到抑制,植株矮小,影響蕾花數量,將導致蕾小蕾少,搭不起豐產架子,且易於早衰。所以,蕾期的生育要求是:協調好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在氮素供應充足同時,必須供給磷、鉀肥,以促進生殖生長,控制營養生長。既要滿足棉花發棵、搭豐產架子的需要,又要防止施肥不當,造成棉株徒長。總的要求是在壯苗早發基礎上,實現增蕾穩長。

正常生長棉株,株高平均日增量初蕾期為1-1.5釐米,盛蕾期2釐米左右,約3天現一個果枝,果枝上5-9天出現一個果節。見花時株高達40-55釐米。紅莖比例健壯棉株,現蕾期為60%左右,盛蕾至初花為70%左右。紅莖低於60%則是旺長趨勢,紅莖過高則為弱苗。

蕾期的棉株長相為:株型緊湊,莖稈粗壯,節密,果枝向四周平伸,著生角度較大,節間分布勻稱,葉片大小適中,蕾多、蕾大。如果株型鬆散,莖粗節稀,果枝向上生長,著生角度小,果枝細而果節長,葉片肥大,蕾少、蕾小,屬旺苗。若株型矮小,稈細株瘦,葉小蕾少,屬弱苗。

二、棉花蕾期管理的主攻方向棉花蕾期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以肥水為中心,配合中耕、整枝、化調、揭膜、病蟲防治等措施,合理運用促控技術,使棉花壯而不旺、穩而不衰,在壯苗早發的基礎上發棵穩長。發棵,即搭建豐產架子,提高棉株個體的增產潛力,這是高產的基礎;穩長,是協調好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係,增加光合產物的積累,減少棉蕾脫落,這是高產的保證。

這是棉花蕾期的總體特點,具體表現為:

第一、增長特性

株高的增長包括主莖節數和節間長度的增加;

第二、果枝增加速度加快

這是由於環境溫度的升高引起的,據試驗分析,在溫度25―26℃時每4―5天增加一個果枝,而在29℃時每兩天即可增加一個果枝。

第三,單株葉面積大大增加

由於單株葉片數目的增加和單葉的葉面積增大,使葉面積係數較苗期增加五到十倍。主莖總葉面積逐漸小於果枝總葉面積,由於果枝葉柄及葉片的生長,使植株橫向所佔空間遠遠超過果枝的長度,因此果枝節間及果枝葉的增長對光照的影響逐漸成為主要因素。

三、棉花蕾期的管理技術

棉花蕾期田間管理的主攻方向就是穩長增蕾。

1.中耕培土,促根下扎

棉花現蕾期進行中耕培土,是實現穩長增蕾的關鍵措施。該項措施的優點有很多,例如能剷除雜草,能破除板結,能增加土壤通氣性,能保溼防倒伏。中耕時要根據苗情、天氣、土壤情況等靈活掌握。特別要抓緊在雨後或灌水後進行中耕。對於徒長棉田要進行深中耕,以切斷部分側根,控制棉株生長。但為了防止傷根過重,可採取倒邊深中耕,即先在棉行一邊深中耕,如果隔幾天仍有旺長現象,再在棉行另一側進行深中耕。

2.穩施蕾肥

棉花蕾期施肥的觀念是:既要促進棉株發揮增枝增葉的能力,又要防止因施肥過多而造成徒長。棉花施肥要根據土壤肥力、棉株長勢以及天氣情況等來決定。對於高肥田,此期不宜施氮肥,可畝施腐熟餅肥15―25公斤,以達到「蕾肥花用」的目的。對於中等肥力田塊,可畝施硫酸銨8―10公斤,以增大葉面積。對於土壤肥力低、棉株長勢弱的田塊,要早施、適當多施氮肥,以增大營養面積進而增加現蕾數量。

3.灌水

棉花現蕾以後,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加快,氣溫也逐漸升高,使棉株蒸騰作用加強,因而對土壤水分的要求較苗期增多。蕾期灌水要根據棉株長勢、土壤墒情及天氣而定。蕾期灌水量宜輕,滴水後要及時中耕保墒。黃淮流域棉區灌水要特別注意天氣情況,若短期內有雨,肥沃棉田寧使棉葉中午有短期萎蔫,也不可出現澆後遇雨現象。若棉田實屬乾旱,需要灌水,也要注意控制灌水量,以防止棉株徒長。

4.防治病蟲害

棉花蕾期發生的病蟲害,有的可直接危害棉蕾,導致棉蕾的脫落;有的雖然直接危害的是葉片,但卻間接地影響到棉花的現蕾甚至導致棉蕾脫落,所以要及時防治。棉花蕾期的蟲害主要有:棉蚜、盲椿象、紅蜘蛛等,主要病害是棉花枯萎病,生產上要及早發現,並做到及時有針對性的防治。

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棉花進入蕾期,做好這些很關鍵
    隨著棉花生育進程的加快,5月下旬大部分棉田已現蕾,棉花的生長進入了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並進階段。此時對水肥的反應較為敏感:若水肥不足,特別是氮肥不足,就會造成營養生長不良,光合積累的乾物質少,造成的結果就是植株矮小、蕾少,搭不起豐產架子,早衰減產。
  • 棉花栽培管理技術
    棉花栽培管理技術棉花是我縣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近幾年來棉花播種面積超過20萬畝,產量也提高到100公斤以上。4.灌播前水棉花種子萌發需要自重量60%的水分,苗期需水量佔全生育期的15%,現蕾期為20%,花鈴期為50- 60%,吐絮期佔25%。根據棉花整個生育期的需水量來看,棉花的花鈴期是棉花全生育過程中需水量最大的高峰期。棉花對水量要求較大,為了能滿足這些需要,確保苗期的需水量。
  • 當前棉花生長發育特點及田間管理技術措施
    按照阿克蘇地區棉花生育動態監測調查方案要求,各植棉縣(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站)於6月3日,對所在縣市各生育動態監測棉田進行了第三次定點定期調查。調查結果反映出:隨著近期氣溫持續偏高,全地區棉花生長不斷加快,至6月3日,所有監測點棉花已全部進入蕾期,陸地棉生育進程已趕超去年和歷年平均水平,其中株高、株高日增長量、主莖真葉數、單株蕾數和果枝數明顯高於去年,略高於歷年同期均值,尤其是株高和主莖真葉數較去年和歷年增幅明顯;地區長絨棉生長發育基本正常,但各監測點生長發育指標仍略滯後於去年同期和歷年同期平均值。
  • 聊一聊花鈴期和吐絮期的生育特點、與外界環境條件的關係
    歡迎大家走進張鵬說三農,在棉花的栽培過程中,我認為根據棉株生育特點,花鈴期一般又可分為初花期和盛花結鈴期兩個階段。初花期是指第一果枝第一節開花至第五果枝第一節開花,下部1~2果枝第一節已座住1~2個大桃(即開花後10天以後的桃),大約半月時間。
  • 棉花陸續進入開花結鈴期 山東發布中期管理技術意見
    ,省農業廳日前發布2018年棉花中期管理技術意見,確保棉花豐收。 科學化控 近年來隨著輕簡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各區棉花種植密度都有所提高,要密切關注棉花生長,嚴防棉花群體過大,造成田間鬱蔽。6、7月份是控制棉花旺長、塑造高光效群體的關鍵時期。一般於6月中下旬盛蕾期開始使用,以後再根據棉花長勢於7月上、中、下旬各噴一次。
  • 要想棉花棉鈴多,吐絮好,產量高,高產施肥七大措施,一定要記好
    為了提高棉花產量和改善品質,除採用優良品種和先進的栽培管理措施外,合理施肥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棉花是一種全營養型經濟作物,根系深,生長期長,需肥量大。目前我國大多數棉田各種養分含量豐缺不一,很不平衡,成為限制棉花持續、穩定高產的重要因素之一。
  • 棉花各期壯苗標準及水肥管理
    一、棉花的生長發育與器官建成棉花花鈴期:即從開花到50%植株吐絮,歷經50~75天,棉花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逐漸過渡到以生殖生長為主,邊長莖、枝、葉,邊現蕾、開花、結鈴,是棉花全生育期中生長最旺盛的時期,也是需肥需水的高峰期,決定產量和品質的關鍵時期,主攻方向是增蕾、增鈴、控旺長、防晚熟、防早衰。
  • 縮節胺在我國棉花生產中應用研究概述
    縮節胺從應用至今,國內外學者對其研究從未停止,因此,作者主要總結近些年來縮節胺在棉花生產中的應用及對棉花生長發育調控的研究進展,希望為棉花輕簡化栽培、棉花全程機械化及棉花育種工作提供一些參考。1 縮節胺在棉花生產中應用技術縮節胺的使用受到環境影響很大,不同氣候條件下施用技術有所差異。
  • 棉花基本特徵特性
    棉花原產與亞熱帶,是多年生植物,後來引種到溫帶,經過長期的人工選擇和培育,才涿漸變成為一年生作物,但它還保留了原有的無限生長、喜溫喜光、再生能力強等生育特性。二、喜溫、喜光、耐旱。棉花是喜溫作物,生長發育最適合溫度為25~30℃,棉花各生育期所需的最低溫度不同,種子發芽:10~12℃,出苗需要16~17℃,現蕾需要19~20℃.棉花比較耐旱,不要誤認為棉花不大需要水分,關鍵時候缺水影響很大,如花鈴期乾旱會造成蕾鈴大量脫落甚至至早衰。棉花怕澤,前期受澤病害多,中期受澤脫落多,後期受澤爛桃早衰。
  • 四川獼猴桃花期管理關鍵技術
    四川獼猴桃花期管理關鍵技術基金項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四川水果創新團隊—葡萄、獼猴桃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四川貧困地區特色水果病蟲害綠色返工集成技術示範與推廣(2019ZYD009);四川省創新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四川特色水果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與示範(2016GYSH -016)胡容平等獼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為獼猴桃科(Actinidiaceae)獼猴桃屬(Actinidia L.)植物,也稱藤條、奇異果等。
  • 仔細看——棉花播種、出苗前後農戶關注問題解析
    其次是株型,適合機採的株型首選筒型、塔型,果枝伸展不是太開,筒型棉上下棉桃分布均勻使水平摘錠的採頭採收棉花時上下負荷均勻,採淨率會高。不過現在很多棉花品種都通過塑性技術達到機採的標準,如七師很多雜交棉種子通過稀植栽培技術機採效果也很好。第三適合機採的品種葉片必須對落葉劑敏感,吐絮要集中。
  • 棉花畝產450公斤籽棉需要多少水肥,您怎麼看?
    棉花不同生育期的吸肥規律是:苗期吸收各種養分的數量極少,而現蕾以後,吸收量迅速增加,直至成熟。各種養分的吸收量均不足佔總吸引量的1%。現蕾到開花需氮量高於磷鉀,約佔52.7%,開花到成熟對氮的要求稍低於磷鉀,吸收量為總量的36.5%;而棉花在中後期對磷鉀的需要量要求特別高,按各種養分總吸引量來講,大約有65%左右的磷和8%左右的鉀是開花以後吸收的。由此可見,從開始結鈴直到吐絮成熟,是棉花吸收磷鉀養分的高峰期,當然此時供應適量的氮素也是必要的。
  • 茄子的花有什麼特點?生育周期可分為哪幾個時期?
    茄子的花有什麼特點?生育周期可分為哪幾個時期?茄子的花是雌雄同花的兩性花,白花授粉,植株營養狀況直接影響到花的授粉質量。茄子的花由花冠、花萼、雄蕊和雌蕊組成。茄子發育周期可分為發芽期、幼苗期、開花坐果期3個時期。(1)發芽期從種子萌發到第一片真葉出現為發芽期。茄子發芽期較長,一般需要6-10天。發芽期能否順利完成,主要決定於溫度、溼度、通氣狀況及覆土厚度等。
  • 為什麼棉花8月份會出現贅芽叢生現象
    一、棉花贅芽問題所謂棉花贅芽問題就是棉花在盛鈴期出現的二次生長問題,棉株頂部倒一或倒二苔果枝果節的葉腋處著生出無效的果枝,或從上部果枝果節的葉腋中又萌發出營養枝,有的無效果枝和營養枝長達30~40釐米,著生大批無效蕾、花和幼鈴,使棉田的生態環境惡化
  • 做好棉花生產高質量管理的觀點探討
    12月18日,在由中國棉花信息網主辦的2020棉花展望論壇上,新疆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源做了題目為《做好棉花生產高質量管理的觀點探討》的主題發言。李雪源先生主要從事棉花育種,種子生產與高產栽培研究,因疫情原因李所長以現場連線的形式為大家分享。
  • 關於2019年棉花田推遲頭水的一些看法
    近日,查看各地的棉農微信群,以及與一些棉農詢問棉花田管技術來看,出現了一些問題,天山植保就當前棉花田管工作談一些看法。棉花田間管理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進頭水。灌頭水就要推遲頭水,今年為什麼要灌頭水,天山植保認為,由於今年棉花苗鈴和現蕾偏晚了,如果今年不推遲灌頭水,那麼棉花營養生長旺,生殖生長就慢或晚。天山植保前面已發文說明了今年2-3片真葉期化控促花芽分化的重要性,就是促早熟技術。
  • 新疆棉花機械化種植技術要點
    棉花是我國的主要經濟作物,我國主要的棉花產地在新疆,現在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新疆棉花種植已經實現了機械化管理,現給大家介紹棉花種植技術要點,供種植戶們參考。2、種子播種運用色選、重力選等技術實現種子分級包裝,應用機械包衣技術,確保加工精選後的棉種發芽率達到95%以上,提高發芽率。
  • 棉花種植怎麼施肥,了解棉花的需肥特性,掌握施肥技術
    棉花是一種重要的作物,種植地區分布很廣。棉花根深耐旱,生長期長,產量高、需肥量大,肥沃、透氣性好、有機質高的土壤條件是棉花高產的基礎。棉花如何施肥?這裡詳細介紹了棉花的肥料特性和施肥技術。如何塗棉一,棉肥特點1.氮,磷,鉀在棉花生長發育中的作用棉花的氮需求量大於糧食作物的氮需求量。從幼苗到開花和振鈴,需要適量的氮肥。如果施用過多或施用不當,將會減少產量並易患病蟲害。磷可以促進棉花生長早期的根系發育。
  • 多媒體技術運用及主要特點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改變了計算機的使用領域,使計算機由辦公室、實驗室中的專用品變成了信息社會的普通工具,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管理、學校教育、公共信息諮詢、商業廣告、軍事指揮與訓練,甚至家庭生活與娛樂等領域。 多媒體技術主要特點。 I.交互性 交互性是多媒體技術的關鍵特徵。
  • 棉花棉薊馬發生特點、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它主要傷害棉苗真葉和頂端,真葉片受損後,出現黃色斑點,嚴重時會被燒焦並折斷。小葉受損後,白色斑塊紮根。一、總體發生規律、特點及原因分析棉薊馬一年就能夠繁衍出6~8代,從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上旬開始進入棉田危害棉苗生長,喜歡的溫度在15~25℃之間,相對溼度不高於60%,一直到5 月下旬都屬於棉薊馬繁衍和危害的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