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威海,最為人熟知的一定是藍天白雲、大海和清新的空氣。來此的人通常還會直接去海邊遊泳和吃海鮮。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這裡除了有獨特的天然優勢外,還有一條威海的老街,那就是1902年建成的那條老街。
老一代的人都說這條街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傳說這條舊街道是由舊教堂旁邊的「露石臺別墅」(現在是西餐廳)所建的。露石臺別墅是一位英國商人在夏季時建造的別墅。這座別墅建了30多年,十幾個修女從盧森堡來到中國,在它旁邊建起了今天的寬仁院教堂,這條小街也逐漸繁榮起來。
你能猜出這是哪條舊街道嗎?」是啊,這就是山東威海環翠區海濱北路與新威路之間的一條狹窄小街,叫新威附路。
新威附路不長,如果你從這裡經過很容易就會錯過,但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它的不同之處。
這時的街道上是一水之隔的紅尖頂石屋,樸實無華,帶有濃濃的舊時氣息。夏天,無論威海的太陽多麼炎熱,只要你走進這條古老的街道,清涼就會來,這裡有樹齡很久的梧桐樹,它們高大威猛,它們在街道兩旁搭起巨大的涼棚,給路人送去涼爽。
早些時候,英國人重視這裡冬暖夏涼的氣候,在威海建造了許多別墅,每年都要到這裡度假。同樣也出現了寬仁院教堂和這條古老的老街道。今日老街,除了時間賦予它濃濃的古韻,還有一份經過百年變遷而沉澱下來的從容與淡泊。
沿老街道中行,速度很慢。在老街,有低調放爵士樂的咖啡屋,有清雅的小花店,特色飾品店,飄香的蛋糕房,冷酷沉靜的酒吧……各式慵懶神秘,店主慢慢說,暖暖的,仿佛聲音的大怕驚擾了老街的寧靜。
舊時的老街,已成為新威附路上的歷史文化街區。東面到海濱北路,西面到新威路,南面到大潤發北支路,北面到陶瓷路,全長870米。該區現存威海衛第一黨小組活動舊址、老陶瓷廠、寬仁院教堂、老船廠舊址等多處歷史文化印記。
在這裡,每一處舊址、每一座老建築都承載著歲月變遷的痕跡。這裡誕生了無數的歷史,慢慢的時間也給老威海留下了世世代代的記憶。
今天,文創咖啡、特色酒吧、服裝定做等多種現代文化業態共有43家之多,它們巧妙地融合了舊威海的歷史和現代文化,互相滲透相互學習。
在1902年至2020年間,118年間的時光流逝在梧桐樹下,紅色尖頂的石屋,白色可眺望大海的老教堂,百年老街的魅力在於其沉著、悠然、沉著的歲月。
如今,舊街在改造中,相信將來我們再見到的新威附路,一定會成為時尚文創型慢生活街區,將成為威海城市文化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