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專家會診日遺化武受害者 有人是重症病房常客

2020-12-20 中國江蘇網

11月18日清晨七點半,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的門診大樓迎來了一群特殊的患者,這39名患者都是日本侵華戰爭時期日軍遺留化學武器的受害者,他們來此統一接受專門安排的身體檢查。

此次日軍遺留化學武器受害者體檢活動由「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與日本「NPO法人支援化學武器受害者日中未來和平基金」聯合舉辦。中方由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理事、「細菌化武受害者救助基金」會長王鑫嶽負責統籌安排,由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細菌化武受害者救助基金秘書長單長清女士具體執行,日方由「中國人戰爭被害賠償要求日本律師團」副團長南典男坐陣指揮,確保體檢工作的有序進行。

現年62歲的南典男早在1995年,在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會長童增的幫助下,與731細菌戰受害者遺屬敬蘭芝女士取得聯繫,調查取證731細菌戰受害事實,開始關注日本侵華戰爭受害群體。1994年,以小野寺利孝為首的日本律師,在童增的支持下與中國戰爭受害者親自接觸,了解到觸目驚心的受害事實後,遂與童增籤下對日訴訟委託協議。小野寺利孝回到日本後,隨即著手組建「中國人戰爭被害賠償要求日本律師團」,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裡,該律師團始終堅持援助侵華戰爭受害者的對日訴訟,在訴訟過程中,藉助媒體宣傳向日本人民宣傳日軍的侵華暴行,呼籲不忘戰爭、警鐘長鳴。訴訟內容包括「慰安婦」、大轟炸、日軍遺留化學武器、大屠殺、細菌戰、勞工等方方面面,南典男任該律師團副團長,主要負責日軍遺留化武受害者訴訟。

從1996至2006年,在以羅立娟為代表的中國律師及中日民間團體的支持下,南典男親率遺留化武受害者幾度赴日訴訟,要求日本謝罪與合理賠償,在日本政府的無理幹涉下,無一例獲得終審勝訴,受害者至今未獲來自日本政府的任何資助賠償。

雖然訴訟無門,但是中日律師從未放棄對受害者的救助,羅立娟律師為支持受害者不惜賣房借債,以南典男為首的日本律師,在日本社會發動民間愛心團體組織募捐,最終獲得日本NPO法人基金會的支持,承擔起對受害者每年一次的檢診活動,自2006年伊始到現在,檢診活動其舉辦了11次。

在檢診活動的早期,活動費用均由日本律師團自籌,所有檢查及問診活動也全部由日方醫生獨立進行,後來他們爭取到了日本NPO法人「日中未來和平基金」的支持;2012年,日本律師在中國的義舉逐漸廣為人知,哈爾濱的醫學界相關人員開始參與身體檢查與義診;2015年,該活動得到了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的資金援助,自2015年以來,該項活動已實際演變成一項中日聯合開展的面對受害者的國際檢診活動,活動的資金費用由中日兩方各自承擔50%。

這些日軍遺留化武受害者,二十多年來雖然得到了中日律師及民間團體的無償援助,但有限的援助與嚴重的疾病相比,不過是杯水車薪。人體一旦被日遺化武感染,就像是被幽靈纏身,終身無法擺脫,這個「幽靈」會逐漸摧毀人體呼吸系統、免疫系統、中樞神經系統,使受害者患上各種疾病,而當今醫學對病情的發展束手無策,許多受害者在長達數十年的慢性折磨中艱難求生,直至痛苦離世。

受害者李國強,1987年作為醫學工作者去調查日遺留毒氣彈不慎被感染,30年來疾病纏身,不僅無法工作,高昂的醫療費用令他家徒四壁,如今更是虛弱不堪,時時面臨死亡威脅。

受害者仲江,1982年,在風華正茂的21歲時不幸被感染,毒氣直接噴到他的全臉、脖子,當時幾近毀容,感染後離群索居躲了七八年,面部恢復正常以後才敢面對世人。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機能均出現問題,他感染的是毒性最強的芥子毒氣,35年來,死神的陰影時時籠罩著他,令他感到絕望。他說:「芥子毒氣已經浸入到我的血液、變成了我的機體,怎麼也清除不掉了,我這輩子算是攥它手裡了,什麼時候死了埋了燒了,芥子毒氣才算放過我了!」

當年震驚中外的84事件受害者之一溫濤,被感染時僅18歲,從那以後,他失去了勞動能力,最讓他備感折磨的還不是他虛弱的體質、模糊的視力、仍然不斷潰爛流血的傷口,而是他兩個年幼的孩子也莫名其妙的患病,8歲的大孩患先天性心臟病,二孩只有21個月,剛剛又查出淋巴腫瘤。老父母本已是年老多病,而家裡唯一的勞動力----- 他的妻子,最近又被醫生診斷為強直性脊椎灰質炎,一家六口,人人抱病,日子難以為繼。

在世受害者中毒最深、病情最重的李臣,如今已是醫院重症病房的常客,雖沒能參加此次體檢,但也納入了診療救助的範圍。1974年的一個夜晚,在松花江佳木斯路段,還是壯年小夥的李臣在挖泥船上清理淤泥的時候,不幸被從江底挖出的日軍遺留毒氣彈所傷,從那以後,重病纏身,每天忍受身體劇痛,頭痛欲裂,數度出現自殺幻覺。四十三年過去,仍然被惡魔牢牢卡住了喉嚨,每天都是無窮無盡的痛楚,生不如死。

日軍遺留化武受害者年齡最長者、70歲的於景芝老人,在體檢過程中體力不支、數度咳嗽至幾近窒息。年齡最小的兩位受害者,25歲的周彤與21歲的劉浩,他們中毒時的年齡分別為12歲、8歲,13年前,倆孩子在河邊玩耍的時候偶然發現一個像啤酒瓶子一樣的「容器」倒插在河床裡,出於孩子的好奇,他倆拔出「容器」,裡面的液體濺到身上而不幸中毒感染。兩位年輕人因為救治及時,愈後良好,他們每年都接受體檢,以往的幾次體檢結果均無大恙,但是今年的結果卻令人擔憂,周彤的胃部及咽喉部發現異常,一向不抽菸不喝酒的劉浩被查出肺部已經開始纖維化。

中日雙方共同努力支撐起來的每年一次的義務檢診,旨在為受害者們築起一道安全的生命防線,護衛他們的健康,但是在日軍70年前親手製造的這個「幽靈」面前,這道防線竟是如此的脆弱。這些受害者,多數失去了勞動能力,需要終生面對逐漸加重的病痛的折磨,高額的醫療費用更是令家庭經濟負擔沉重,許多人因不享受醫保,根本無法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只能依靠從藥店買來的止疼藥止疼度日。

18日晚,來自日本的醫學專家一行7人趕往齊齊哈爾,19日一早,即與中方醫生一道,基於前日的體檢結果開始對受害者一一面診,20日,中日雙方醫學專家聚集一堂進行會診,研究疾病發展的新動向、探討新舉措,至目前為止,對於受害者逐漸加重的病情,醫療手段只能對疾病起到稍稍的緩解作用,但是無法根本改變疾病加快加深的進程。在檢診活動結束後,中日雙方組織者向每一位受害者捐贈了2000元救助基金。

南典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因發動戰爭造成現在危險的狀況,這個責任是無法逃避的,在這個問題上,日本國民也應該負起自己的責任,我們通過NPO,發動對受害者的援助,另一方面,通過對日本民眾不斷的宣傳教育,讓大家知曉侵略戰爭事實,了解日本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傷害,以此建立中日之間的紐帶,我們希望通過中日民間的不斷努力,敦促日本政府承認戰爭犯罪事實,全面解決日軍遺留化武問題。(田野青)

相關焦點

  • 鍾南山院士會診後,兩臺氫氧機當天送到患者病房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3月1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今晚,在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31歲的年輕產婦用上了兩臺並聯的氫氧氣霧化機,她吸上氫氧氣後露出了微笑,對病房外的人們豎起了大拇指。今天上午,鍾南山院士領銜廣東省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專家,對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兩個重症患者進行遠程會診。其中一位患者是2月1日收治入院的31歲剖腹產產婦,此前因病情嚴重,曾接受過鍾南山的遠程會診。經過1個多月的治療,她已陸續撤掉ECMO和呼吸機,目前神志清楚,可以自行飲食,下床活動。
  • 北醫三院:四維會診平臺、「三米陽光」護理理念護佑重症患者平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曼玉)從1月29日進入病房開始接管患者到4月4日關閉病房,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一共收治了189名患者。5月8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援鄂醫療隊隊長沈寧分享救治經驗時介紹,北醫三院醫療隊依靠四維會診平臺、「三米陽光」的護理理念救治重症患者。
  • 5G會診!華西專家遠程討論6個新冠肺炎重症病例
    2月20日下午四點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通過5g遠程會診平臺,向該院正在武漢前線的醫護人員打著招呼。這是華西醫院聯合該院援助武漢醫療隊所管理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的4個不同的病區、武漢市紅十字醫院、以及華西附四院所管理武大人民醫院病區,針對新冠肺炎重患者進行的首次多方、多地的遠程多學科病例討論。
  • 救治重症,廣東醫生與「死神」搶奪生命
    這是2月17日一場連接廣州與武漢的遠程視頻會診現場,兩地專家為武漢一名重症患者制定了院士團隊的診療方案。 在疫情防控湖北主戰場,廣東醫療隊隊員在ICU(重症監護室)、重症隔離病房與「死神」對壘,爭分奪秒搶救生命。 而在廣東「大本營」,多學科的救治專家也無懼風險、廢寢忘食,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徵,及時調整救治方案,為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保駕護航」。
  • 中山一院遠程會診武漢危重症患者
    圍繞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目標,中山一院建立疑難重症患者遠程病例多學科會診機制,在武漢協和醫院搭建高級生命支持單元,通過有創呼吸機支持、血液濾過技術以及俯臥位通氣技術,成功救治多位重症患者。 「抗非功臣」攻克重症救治難題 此次針對武漢前線危重症患者病例開展的全院多學科會診,中山一院集合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醫學科、心血管醫學部、體外循環科、消化內科、血液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放射診斷科、營養科等10多個專科的專家,其中謝燦茂、郭禹標、吳健鋒等多位專家是參加過抗擊非典的老將
  •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專家來海南會診
    海南省皮膚病醫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實行全面技術合作———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專家來海南會診  我省老百姓方便、經濟、及時地得到更高水平的診療服務  海南省皮膚病醫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實行全面技術合作並創建了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指導醫院」,雙方實行醫、教、研、
  • 全國名中醫孟如教授來德宏開展疑難重症會診
    會診現場。  1月8日至10日,全國名中醫孟如教授受德宏州中醫醫院邀請,到德宏開展疑難重症會診及帶教工作。  今年81歲的孟如教授為首屆全國名中醫,雲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首席專家顧問。他從事臨床工作50餘年,擅長診治內科疑難雜病,尤其對系統性紅斑狼瘡、重症肌無力、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獨到的學術見解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用藥選方獨具特色,擅用、活用經方。
  • 一名重症護士帶您探秘荷蘭的重症監護病房
    擴大重症監護病房的床位,這是近期在荷蘭媒體上看到的政治家和專家經常談論的話題,這並非僅僅是騰出新的房間,或者調動一些醫務人員那麼簡單。在重症病房中,需要相當多的專業知識,而重症病房也需要相當多的醫療設備。今年51歲的重症監護護士Christel Schilders,在蒂爾堡伊莉莎白·特威斯泰登醫院(ETZ)中工作,她解釋了護理新冠肺炎患者所涉及的一切。
  • 「北京專家零距離」濟南六一兒童醫院本周三特邀北京專家聯合會診
    為了幫助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行為及心理狀況,濟南六一兒童醫院於8月26號(本周三),特邀中國最具影響力兒童醫生、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任周忠蜀教授蒞臨六一聯合會診!會診時間僅此一天,實行預約制看診,讓孩子不出遠門,家門口即可看北京名院專家,為廣大患兒提供專業的診斷和充分的治療,使他們戰勝疾病、回歸健康生活。
  • 廣州武漢隔空會診,中山一院「最強大腦」合力救治危重症患者
    該院10多個專科的30多位專家通過視頻連線,為武漢疫區重症患者「把脈問診」。廣州與武漢隔空會診專家頭腦風暴制定危重症救治方案此次針對武漢前線危重症患者病例開展的全院多學科會診,中山一院集合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醫學科
  • 孩子看病不用愁本周四/五來瀋陽六一兒童醫院看北京知名兒科專家
    9月17日—18日(本周四,周五),瀋陽六一兒童醫院特邀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兒科教授、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中國最具影響力醫生周忠蜀教授來院開展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讓廣大遼瀋患兒不出瀋陽就能看上北京三甲知名兒科專家!
  • 21天抗爭:阜陽市H7N9重症禽流感患者康復出院
    4月4日,他病情惡化,由當地醫院轉入市二院,經急診科入住呼吸內科,鑑於呼吸困難明顯和氧飽和度下降等情況,迅速轉入感染病區重症監護室行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根據其症狀及活禽接觸史,高度懷疑他感染了H7N9禽流感,醫院立即啟動禽流感患者防控應急預案。  當晚22時許,檢驗結果確診白樂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旋即,他被轉入感染病區重症監護室負壓病房隔離治療。
  • 廣東再派龐大醫療隊 支援武漢協和重症病房
    廣東再派龐大醫療隊支援湖北 陳驥旻 攝  (抗擊新冠肺炎)廣東再派龐大醫療隊 支援武漢協和重症病房  中新網廣州2月7日電 題:廣東再派龐大醫療隊 支援武漢協和重症病房  從1月24日除夕之夜起,廣東多支醫護隊先後馳援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工作,這一次派出逾300名醫護人員,數量最多,涵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醫學科、急診科、麻醉科、內科、外科、產科等10多個科室,其中多位是重量級專家。
  • 重症監護病房(ICU):
    周源主任及護士長時刻關注患者病情變化    重症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集中全院危重病人,對其進行嚴密監護治療的科室。我院ICU承擔著全院和院外轉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救治範圍包括內、外、婦、產、兒、急診、五官等各科危急重症患者,在診治嚴重感染、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多發性創傷、酸鹼失衡、水電解質紊亂和圍手術期重危病人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
  • 【12月10日-14日】京瀋數十位兒科名醫齊聚瀋陽六一兒童醫院聯合會診
    12月10日(周四)——14日(周一),瀋陽六一兒童醫院特邀中日友好醫院周忠蜀教授,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唐鎖勤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306醫院塗雪松教授,瀋陽市兒童醫院劉書華教授,瀋陽市小兒腦癱康復中心主任曲鳳媛教授,針對發育遲緩、自閉症、多動抽動障礙、注意力缺陷、遺尿症、矮小症、智力低下等常見或複雜性兒內科疾病,瀋陽六一兒童醫院多學科專家-李闊、黃麗明、李勇軍、孟昕忻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特邀中國最具影響力兒科醫生周忠蜀教授來院會診...
    名醫專家號一票難求!看北京專家更是難上加難,讓很多家長為給孩子看病苦惱,現在不用了!12月9日(本周三)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將特邀中國最具影響力兒科醫生、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任周忠蜀教授來院聯合會診。不出遠門家門口就可以看北京名醫啦!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特邀中國最具影響力兒科醫生周忠蜀教授來院會診
    名醫專家號一票難求!看北京專家更是難上加難,讓很多家長為給孩子看病苦惱,現在不用了!12月9日(本周三)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將特邀中國最具影響力兒科醫生、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任周忠蜀教授來院聯合會診。不出遠門家門口就可以看北京名醫啦!
  • 智慧醫院就醫體驗:會診突破遠距離 病房智能化
    病房床頭pad中營養餐建議、用藥明細、病情進展、注意事項等一鍵查詢和訂購……  在信息化、大數據和人工智慧迅速發展的今天,似乎很多生活方式都在發生改變,智慧醫院也在悄然萌芽。近日,2019深圳上海智慧醫院建設與運營研討會舉行,全國各地專家針對智慧醫院建言獻策。此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北京天壇醫院召開「信息化質控和智慧醫院建設」發布會,記者親身體驗了信息化、智能化所帶來的醫療變革。
  • 隔離病房關閉,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可提供500間病房收治患者了
    2月13日,腫瘤中心全面完成隔離病房改造, 收治第一批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126位。2月15日,寒潮來襲,全市範圍內風雪交加。腫瘤中心戰疫不停,完成499名患者的轉運收治。前三天共計收治患者近800人,雨雪風霜中履行應收盡收的諾言。截止到3月15日,全體醫務人員已經共同奮戰32天,累計救治患者1022人,其中年齡最大98歲。
  • 上海「最強天團」會診2例重症病例 其中1例可能轉危重 張文宏說了...
    12月9日 上海市公衛中心 組織新冠病例專家會診 因為上海出現2例重症病例! 這2例病例為境外輸入型病例 這次會診團隊陣容豪華 有堅守上海本地的專家 張文宏、盧洪洲 也有此前馳援武漢的 陳爾真、鐘鳴、王振偉等 堪稱上海醫療專家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