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情緒化管教》:良好的親子關係中培養出孩子的高情商和能力

2020-09-10 魚小秋

文//魚小秋 圖片//網絡


你的管教裡可以既充滿尊重和愛,又有著清晰一致的行為界限。換句話說,你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珍視感情,強調尊重,摒棄衝突,拒絕情緒化:你可以這樣管教孩子。


在這一過程中,你能促進良好親子關係的形成;你能幫助提高孩子的決策能力、共情能力;你能使他們朝著成功和幸福的人生方向前進。


——《去情緒化管教》


01 讓孩子聽話又有能力的教育方法


作為幼兒家長,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剛下班回到家,本想好好休息一下,孩子卻在一旁鬧騰不休,你不想責罵他,又想讓他安靜下來,你真不知道該怎麼做。、


作為小學生家長,你也許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兒子跟小朋友鬧彆扭,或者受了委屈,他不回答你的任何問題,只是一個勁兒地打你、撓你,把怨氣發洩在父母的身上。


作為中學生家長,你可能不止一次被青春期孩子氣得頭蒙。批評、講道理,他都不聽。鬧騰的局面讓你後悔當初為什麼腦子抽筋生了這個孩子。你想讓孩子們少鬥嘴打鬧,他們不聽,你苦惱;你想讓孩子聽話、懂事,他們卻沒有,你傷心;你想讓孩子寫完作業在看電視或者出去玩,他卻玩耍結束才回家,你沮喪……


管教孩子的過程令人勞心費力,大動肝火。咆哮、受傷、內疚、心痛……家人親情在衝突迭起、親子關係在精彩紛呈的鬥爭戲中被破壞。


親愛的家長朋友,別著急,別擔心,別憂慮。小秋教你一種特別的親子教育的方法——去情緒化管教。這種教育方法既可以讓孩子聽話又不傷害親子感情。不僅可以避免矛盾衝突還可以增強親子關係,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改掉缺點和錯誤,還可以幫助他提高自控力、決策力,高情商等各種能力。


去情緒化管教能幫助家長不帶任何情緒地化解衝突,在情感連接和理性引導中培養孩子的高情商。我將從四個方面為大家分享:一、去情緒化管教能夠培養孩子的高情商。二、有效的情感連接能讓孩子接納建議,培養其自控能力。三、理性引導的策略。四、孩子理性引導幫助培養孩子的決策能力。


02 去情緒化管教能夠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說起管教,我們會想起一些詞:吼叫、打罵、威逼。這些棍棒式的教育可能會讓孩子表面上暫時聽話,但會引起孩子心理牴觸。這種身體和精神雙重懲罰式的所謂「管教」,對孩子的成長有害無益。


「管教」一詞來源於拉丁文,原意主要是「教」和「引導」,而不是以攻擊為主的「管」和「懲罰」。


去情緒化管教是滿懷愛和尊重地與孩子產生情感連接,再加以理性引導矯正孩子行為,在教導中與他們合作,從而幫助他們構建起決策能力和高情商。


去情緒化管教能夠達成兩個基本目標:第一個目標讓孩子們聽話,去做對的事情,這個目標是短期的、淺層的;第二個目標專注於開發和培養孩子自控力和道德判斷能力,這是貫穿人生的、深層的力量。


想實現管教的第二個目標並不難,需要我們運用情感連接的方式幫助孩子發展好主管人類思考、情緒和交際的功能的上腦,再用理性引導的方式開發全面的決策和籌劃能力、身心管理能力以及個人洞識、靈活性和適應性、共情能力、道德觀等高情商的東西。


舉個例子,9歲的妮娜被第二天的演講嚇得邊抽泣邊把演講稿撕了,她是被煩亂壓垮了。這時父母可用聆聽、肢體安慰等表達共情心,走進她的內心,與她建立情感連接,讓她冷靜下來,再進行理性引導,給她堅定背演講稿的信心。


在我們認為應該管教的時刻,以尊重、慈愛、理解等與孩子建立情感連接,引導孩子學會抑制衝動、管理憤怒,從而增進其自控能力。


由此可見,把管教看作是家長能饋贈給孩子的最有愛和營養的機會,而不是懲罰和控制孩子的機會,久而久之,我們就能重塑孩子上腦、培養孩子各種能力和高情商。


03 有效的情感連接能讓孩子接納建議,培養其自控能力。


情感連接就是著不管我們是否贊成孩子們的行為,都得給予他們關注,帶著尊重去聆聽他們的話,要站在他們的立場上進行溝通。


想要對孩子進行更具成效的管教,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與孩子建立情感連接。情感連接有三個作用:1、讓孩子從事事逆反到願意接納。2、能幫助構建大腦。3、能加深親子間的感情。它能讓孩子在「感受到被感受」的關注和理解的感覺中將煩亂化為平靜,將被孤立轉為被連接。它不僅幫孩子糾正不良行為,還能夠通過塑造孩子的大腦,使其具備調整情緒、控制自我的能力。


我們與孩子建立情感連接應該根據自己的教育風格、眼前的情況以及孩子的脾性來進行。作者認為,在使用情感連接時需要遵守以下準則。


準則一:關掉鯊魚音樂。鯊魚音樂代指管教孩子時我們內心給人恐怖的感受的背景音樂,它助長我們內心的煩亂,妨礙我們的教育目的。我們要及時關停鯊魚音樂,轉變思維,停止恐懼的管教。簡單地說,就是收起你原本的心理、情緒或者對孩子慣性認識,全神貫注於眼前孩子發生的問題。


準則二:對孩子保持好奇心,凡事應該去「探究為什麼」。好奇心是有效管教的基石,它能幫助我們探求孩子外在行為背後的東西和內心發生的事情。


準則三:以充滿尊重的、有趣的、平靜的態度與孩子說話。這樣能將我們帶入愉快而有趣的交流當中,大大縮短孩子由牴觸轉為合作的時間。


這三個準則讓我們做好了與孩子的情感連接的準備。下一步,我們要通過情感連接循環讓孩子儘快安靜下來,只有孩子的情緒達到最佳狀態,管教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情感連接循環包含了四個步驟,分別是:先用溫柔的言語和肢體接觸向孩子表達安慰;識別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並幫助培養他們的情感智力;真心實意去傾聽孩子說的話裡蘊含的感受;再將孩子所說的話反射給他們,讓他們明白他們不僅擁有我們的愛,還擁有我們的關注。


這樣,情感連接在表達安慰、認同、傾聽和反射四個步驟的不斷循環之後就建立起來了,孩子接受了我們的關愛,也為理性引導做好準備。


簡單地說,就是「 先保持平靜,再跟孩子進行心理連接。」


04 理性引導的策略


情感連接的建立,為理性引導做好了鋪墊。下一步,我們就用理性引導孩子使用上腦做出更得宜的決策,並隨著時日的推移將這些決策當成第二天性。


對孩子進行理性引導時,我們要注意兩個原則。


原則一:別行動得太早。情感連接使孩子由逆反轉為接納,他們準備好去傾聽,父母這個時候再開始進行理性引導,此時的引導才最有效。在不當行為發生之後立馬進行幹涉只能起到反作用。


原則二:始終如一但不刻板。始終如一就是要求父母不要隨意改動規則,那樣會讓孩子不明白父母對他們的期望以及他們能從父母身上期望到什麼。不刻板就是要求父母不要死搬硬套某種規則,有些規則可以隨著孩子的成長而嘗試改變。總之,父母的管教宗旨是始終如一但懂得變通。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女兒承諾說她會在用餐前寫完作業,但是爺爺奶奶剛好準備來帶她出門,這時你可以選擇適當地妥協,嘗試與孩子達成新的約定。


那麼如何對孩子進行理性引導呢?下面一些理性引導的2策略你可以參考:


■ 少說話。要抑制自己講太多話的衝動。處理問題和進行教育固然重要,但請保持言簡意賅請試著用提問和傾聽的方式去講,「節約發聲」會讓你在面對真正重要的東西時他們的話才會更具分量。


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接納各種情緒的意思是在理性引導中,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明白,他們的感受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別、有用無用之分。即使我們必須對孩子的行為說不,也得對他們的欲望說好,並且引導他們去做出適當的行為。


我們要讓他們深信,即使我們正在教導他們區分行為的對錯,他們的感受和體驗也始終會受到認同和尊重。如果孩子能從進行理性引導的家長身上感受到這一點,他們就會更加願意去學習家長教導的東西,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流逝,管教的總次數會漸漸減少。


■ 要敘述,不要說教。許多家長在孩子做了不樂見的事情時,往往愛進行批評和說教。孩子不需要家長告訴他們別做出糟糕的決定。他們需要家長對他們進行理性引導,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做出的決定是糟糕的,並且搞清楚是什麼讓他們做出了那些決定,這樣他們就能糾正自己,改變那些需要被改變的東西。


讓孩子參與到管教過程來。

如果能讓孩子參與到管教過程中來,他們就會更加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更傾向於接受家長所提倡的那些東西,還會因此更願意合作,甚至幫助我們給那些讓我們覺得有必要進行管教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最終,家長和孩子可以團結在一起,共同努力去搞清楚要如何做才能給那些要管教的狀況以最圓滿的處理。


用有條件的肯定表達反對意思。如果你必須拒絕一項請求,那麼請重視說「不」字的方式。徹底的「不」比附帶條件的難接受多了。直接來個「不」,再配上嚴厲且輕蔑的口吻,會自然而然地將孩子(或者任何一個人)的逆反狀態激活。大腦中的叛逆性會刺激人們打鬥、逃跑、頓住或暈厥(極端情況之下)。


反過來,鼓勵性的、肯定性的敘述可以調動他們的社交迴路,可以讓他們的大腦變得願意接納所發生的事情,可以讓他們變得更願意學習,還可以鼓勵他們與他人建立情感連接,即使我們並沒有對他們的行為表示讚許。


著重於積極的東西。你在強調積極一面時,就是在把自己的注意力和著重點放到那些你想要再見到的好行為上。


你無須將親子互動變成賞賜和誇獎的盛宴,溫柔地鼓勵他們在未來生活裡要繼續做這些事情就好。你只需關心你的孩子,並把你所觀察到的東西敘述給他們聽,這本身就成為積極體驗了。


05 情感連接和理性引導幫助家長達到教育效果


通過情感連接和理性引導來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和決策能力後,孩子正朝著父母期待的方向發展,下面這些就是家長想要的教育效果:


● 幫助開發孩子的洞察力。孩子每次對自己的情緒有了具體的認知,加深對自己的了解,都能增進洞察力。


● 開發、增強孩子的共情心。我們越多地讓孩子去練習思考他人對某一情況會有什麼感受或想法,就越能讓他們變得共情而體貼。


● 提高孩子修復裂痕挽回局面的能力。基於洞察力和共情心的裂痕修復能幫助孩子與他人重建情感連接,所以我們要引導孩子考慮他人感受,並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如何給他人造成影響,以達到彌補過錯、挽回局面的複合目的。


對孩子的人生來說,你是一個重要的人物。通過塑造他們的心靈、性格乃至大腦的結構,你在幫助他們明確自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因為我們都有著這般驚人的權力和責任,去教導他們如何做出明智的選擇,如何成為溫和而成功的人。


在運用去情緒化管教過程中,我們必須牢記的八個基本準則:


管教是必不可少的。


◆ 有效的管教取決於親子關係中的愛與尊重。


◆ 管教的目的在於教。


◆ 管教的第一步是關注孩子的情緒。


◆ 管教孩子不開心或者鬧脾氣的時候,就是他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


◆ 有時候我們需要等待孩子準備好去學習。


◆ 我們幫助他們投入學習的方法是與他們進行情感連接。


◆ 情感連接之後是理性引導。


我們在親子教育過程中,常常忘記了孩子有時也需要我們的幫助,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或讓自己平復下來。


孩子在失控時,我們會想去要求他們「馬上停下來」。但有時,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實際上可能還沒有那個能力讓自己立即平靜下來。這意味著你也許需要幫把手,以使他做出明智的選擇。


最先要做的就是要雙管齊下,用言語交流和非言語交流與孩子進行情感連接,這能幫助他明白,你是在意他的沮喪情緒的。只有經過了情感連接,他才能準備好接受你那為了做出更佳選擇而進行的理性引導。


請記住,我們經常要在對不當行為進行反饋之前等待一陣。如果孩子仍處於失控狀態,那此時就不是嚴格施行某項規則的最佳時機。不管怎樣,只有變得更加平靜、更加有包容心了,他們才更能吸取教訓。


Hello

我是小秋,中學高級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師。關注我,我們一起聊家庭教育,談親子關係,說孩子成長......

相關焦點

  • 去情緒化管教:無須衝突,無須憤怒,教你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我就不能讓局面冷靜下來再談管教,以免火上澆油嗎?」我們想制止他們的不當行為,但我們又想在重視且增進親子關係的前提下,對他們的行為做出反饋。我們想鞏固,而不是損害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最好能讓這個過程儘量少點衝突和情緒。但有時我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同時也覺得溫和的管教方法收效甚微。
  • 戀愛式親子關係到底多嚇人?高情商父母,真能培養高情商孩子嗎?
    所以可以想像,把戀愛關係和親子關係結合到一起,形成戀愛式親子關係,只要家長不高興了,翻臉可能就在一念之間,是件多麼恐怖的事。什麼是情商呢?情商通常是指情緒商數。情商是控制情緒的一種能力,也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一種技巧。親子關係和情商自然有著密切聯繫。父母情商高低,直接影響孩子的情商程度,影響親子關係的質量。同時也影響孩子身心健康。舉例說明一下,讓大家更直觀的看到,父母的情商對親子關係、對孩子情商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 掌握7個親子溝通方法,化解衝突、建立良好關係,培養高情商孩子
    後來漸漸明白,父母滿腔的愛傳達不到孩子心裡,是因為我們不懂溝通,我們總是企圖將自己歷經千辛萬苦才懂的道理教給孩子,讓他們少走彎路,可孩子卻毫不領情,原因正如《親子溝通密碼: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就這麼簡單》(以下簡稱《親子溝通密碼》)一書中所說:溝通的真諦,不是辯論,不是說服,而是心與心的連接,智慧與智慧的交輝,高情商化解衝突。
  • 3個親子溝通小技巧,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智慧父母提前看
    父母與孩子之間日常的情緒和溝通方式,決定了孩子情商的養成。積極正向的溝通會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而建立良好溝通的基礎一定是從父母好好說話開始的。3個親子溝通小技巧,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智慧父母提前看!
  • 情商一般的父母如何培養高情商孩子呢?
    不怕麻煩,非常有耐心的引導,然後給出正確的方法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注和陪伴,就會像這個小男孩一樣,遇到問題能夠理解自己的情緒和他人的情緒,並管理自己的情緒,沉著冷靜,處理好自己和小夥伴之間的關係。《兒童情緒心理學》每個人憤怒時的激動程度以及表達方式各不相同。
  • 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第一,培養孩子好的情緒控制能力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往往體現在早期需求是否得到滿足。新生兒就有最初的情緒反應,但是家長們往往想當然的歸咎於孩子不好帶、孩子腸脹氣、孩子到了厭奶期等五花八門的原因。新生兒的情緒狀態主要取決於需求是否得到滿足。比如飢餓、瞌睡、疼痛、捂熱等。一般吃飽、睡足就有愉快的情緒,相反則是哭鬧不安。
  • 孩子難管教、不聽話?是親子關係出了問題
    父母對孩子採取行為管教的通常方法——強行限制、刻意威脅和撤銷特權——只會引發敵對,造成情感冷漠,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 關係的疏遠,讓管教變得愈發困難。 好的親子關係是教養的根基。在積極回應和主動看見的環境中,孩子內心得到全然的滿足,才能在成年時形成一個健全的自我,擁有獲取幸福的能力。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培養孩子高情商
    1、情緒穩定,不暴躁、不亂發脾氣2、懂得讚美別人,表達事情委婉不傷人,人緣好3、善解人意,處事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4、懂得感恩、尊敬師長,有愛心5、敢於承認錯誤、直面問題,有責任和擔當6、懂得分享、包容和謙讓7、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能夠聽取別人建議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重中之重: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培養孩子高情商
    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重中之重: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高情商的家長往往更容易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所以,想培養孩子高情商,為人父母也要學會高情商處事,陪孩子一起成長。孩子有宣洩情緒的權利,如果長期壓抑自己的苦悶和委屈,對孩子的心理、生理都會有影響。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以正確的方式對情緒進行宣洩。
  • 父母做對這三點,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才是高情商的孩子呢?我們都知道何炅何老師是被公認的高情商的人之一,他無論是螢屏上還是私下,都能特別能去關注別人的感受,說話做事情都能照顧到每個人的情緒,不會讓人難堪,有強大的同理心和接受力。
  • 高情商就是會說話?錯!父母不懂這個概念,很難培養出高情商孩子
    這讓很多人誤以為高情商就是會說話。其實,高情商不僅僅是會說話那麼簡單。 丹尼爾·戈爾曼,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他和其他研究者認為,情商由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係這五種特徵組成。
  • 去情緒化管教:理性引導的六大策略
    前言:孩子犯了錯,你怒火攻心,在你正要發脾氣大吼大叫的那一刻,你其實應該怎麼做?來自《去情緒化管教》一書中的策略,或許對你有用。她通過現在這個機會幫助兒子培養重要的人際交往能力,並且使他明白自己的行為違反了「如果計劃有變要知會家長」的家庭共識。這個事件中,安娜做得很出色:在對兒子進行理性引導之前,先遏制了自己的怒火。理性引導先平靜,再連接你有沒有看過那幅二戰中最著名的英國海報?
  • 掌握這4個秘訣,你也可以培養出一個高情商、有教養的好孩子!
    作為普通的、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培訓或自我學習的父母,相信很多人都跟我有著類似的困惑:現在越來越多的育兒專家和各類育兒文章都在強調孩子擁有高情商的重要性,認為擁有高情商、良好的教養和社交能力的孩子,更容易在未來的人生中獲得成功和幸福感,在未來的職場關係和家庭關係中也會更受歡迎。那麼,到底什麼才是高情商呢?
  • 情商一般的父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嗎?
    >當父母不是忽視型的時候,孩子就會像這個小男孩一樣,遇到問題能夠理解自己的情緒和他人的情緒,並管理自己的情緒,沉著冷靜,處理好自己和小夥伴之間的關係。孩子就不會因為表達悲傷、憤怒或恐懼等情緒而被斥責、管教或懲罰。這樣的父母對自己和所關愛的人的情緒有著極強的感知能力,此外,他們認為,生活中所有的情緒,包括那些悲傷、憤怒、恐懼等消極情緒,都有其存在的目的。擔當起孩子情緒世界導師的角色。他們不只接納孩子的情緒,更對不當行為劃定界限,教孩子如何調整情緒,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指導他們解決問題。
  • 高情商的父母才會有高情商的孩子
    情商是情緒、意志、抗耐挫力等品質的綜合能力,也是對自我情緒的認知和察覺能力。情商跟智商不一樣,它跟後天培養息息相關。培養情商以下幾點非常重要!父母的情緒管理能力父母的情緒管理能力對孩子影響非常大,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的父母就是情緒化很嚴重。
  • 教育學博士:懲罰和驕縱都不好,正面管教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
    而簡·尼爾森提出懲罰和放縱孩子都是不正確的,我們想要孩子變好需要對孩子進行正面管教,正面管教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質。那麼,到底什麼是正面管教呢?正面管教的核心是不懲罰孩子、不溺愛孩子,對於教育雙方來說都是平等的關係,其中所有方法的運用都源自父母對孩子的愛和溫暖。
  • 吼完孩子就後悔?如何做到理性引導?試試「去情緒化管教」
    如此惡性循環,父母和孩子感情只會越來越差,缺少有效互動,矛盾誤解也只會越來越多。因此我們呼籲並提倡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應該做到「去情緒化管教」。管教孩子更要尊重孩子,通過和孩子合作去達到雙向的交流,而不是以往簡單的居高臨下的單向交流。
  • 和爸爸聊到「變老」,孩子的回答令人感動,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法寶
    的確如此,從視頻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年輕寶爸的溫柔和包容,也能夠看出孩子對父親深深的依賴。親子關係的建立,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只有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才能夠換來孩子真心的信賴和接納,以此達成親密的親子關係。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和孩子保持親密的親子關係?
  • 培養孩子的4個妙招,掌握以後,輕鬆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情商所說的就是一個人情緒智力的結合,很多方面都可以體現出孩子是不是一個高情商的人。往往情商高的人,在這個社會當中,總是會如魚得水一樣,面對一些挫折和困難時,他們總會很快的想出解決問題的方式,或是這件事情還能用怎樣的方式才能做的更加完美。這類人非常容易得到別人的喜歡,往往提升的空間就會非常大。
  • 暑假中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當父母和孩子建立起這種關係時,孩子會無意識地朝著父母期待的方向去努力。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一、改變自己。父母通過學習,提高自身文化修養。研究表明,父母文化水平影響親子關係。文化修養高的父母,更傾向於用心理的方式去對待子女,而非生理的方式。父母的文化修養越高,家庭關係相對越好,因此父母應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父母改變自身的教育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