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自閉症是腦的一種混亂 可能與X染色體有關

2020-12-22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 據路透社報導,在近日舉行的英國科技進步協會的年會中,英國兒童健康研究所的David Skuse教授提出,影響全球幾百萬人的自閉症的根源在於X染色體。這一論點著實讓大家吃了一驚,因為在此之前還沒有人提過這種理由。

  David Skuse教授表示,自閉症是腦的一種混亂,造成這種混亂是因為腦中控制人面部表情的那一部分被X染色體所影響。雖然自閉症的起因還沒找出,但從研究看來,應該和X染色體有脫不了的干係。實驗得出:男性患有自閉症的危險程度比女性高10倍。這是因為男性有X和Y兩種染色體,而女性有2條X染色體。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X染色體控制了面部表情喜怒哀樂的正常表達,若X染色體產生問題的話,臉上的表情就會變成只是單一的恐懼。這就增加了患上自閉症的可能性。

  由於周圍環境的變化和其所產生的壓力,自閉症患者的人數正在逐年增長。最近,美國的一份研究資料就表明,每150個人中就有1個患有自閉症,而且患者的人數正以每年10%增加。相信這項研究成果會對自閉症的深入研究多少有一定作用。(巫倩姿)


相關焦點

  • 新的靶向藥物可治療脆性X染色體症候群和自閉症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MIND 研究所和芝加哥Rush大學醫學中心的科研人員的一項研究發現,一種針對脆性X染色體症候群核心症狀的處於研究階段的化合物可以有效解決該病的社會退縮以及特有的挑戰性行為,這讓它成為了針對脆性X染色體症候群的首個此類發現,同時有可能成為自閉症譜系障礙的首個此類發現。
  • 研究發現自閉症新機制及潛在治療靶點,與維生素A代謝物有關
    自閉症無藥可治的局面或將被中國科學家改變。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胡榮貴帶領的研究小組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發表論文,報告了自閉症發生的一種新機制及潛在的治療靶點——一種泛素化連接酶UBE3A蛋白和維甲酸。
  • X染色體上的microRNA研究思路來啦
    通過已研究出一系列mRNA的表達譜不難發現,劑量效應可能表現在X染色體相關的miRNA上。但迄今為止,對miRNAs對這些症候群表型的貢獻研究甚少,儘管X染色體上有高密度miRNAs及其在生物學過程中有公認調節作用。二、研究思路
  • MIT科學家發現:選擇性抑制一種酶,或是治療脆性X症候群的關鍵所在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一種潛在的治療脆性X染色體症候群(Fragile X syndrome)的新策略,該疾病是導致智力殘疾/障礙和自閉症的主要原因。在對小鼠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表明,抑制一種名為GSK3 alpha的酶可以逆轉脆性X染色體症候群的許多行為和細胞特徵。
  • Nature:揭示脆性X染色體症候群蛋白與引發自閉症的100個基因直接相關
    2012年12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醫生們都知道,脆性X染色體症候群的病人,其是最常見的遺傳性智障病人,這種病人同時也被診斷為自閉症,但是關於這兩種病症之間的診斷相關性卻無人知曉。
  • 心靈深處的湍流:解讀自閉症與精神分裂症
    後腦主要負責跟運動反射相關的一些功能;中腦主要跟感覺信息的中繼與整合、情緒以及人的動機有關;前腦是最重要的,前腦在生物的進化史中是出現最晚的結構,動物越高等,前腦的體積也就越大。實際上,我們人類的前腦不僅大,而且還有很多溝和回,所以功能極其複雜。基本上,跟大腦有關係的活動都聚集在前腦這一塊——學習、記憶、情緒、情感,還有決策的制定、運動、語言。
  • 治療脆性X綜合症和孤獨症患者社交退縮的藥物正在研究中
    兒童和成年人的社交退縮與脆性X染色體症候群有關,這是遺傳性智力障礙最常見的原因,也是孤獨症最常見的已知單一基因的原因。他們可能從Rush大學醫學中心Rush兒童醫院小兒神經病學專家開展的研究中的一個實驗藥物受益。
  • Nature突破性發現:X染色體對精子的重要作用
    一項最新研究通過詳細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女性染色體的X染色體,其大部分組成成分在精子的生成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特殊作用。這一令人感到驚訝的研究新發現,公布在Nature出版社旗下Nature Genetics雜誌上,由Whitehead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完成。
  • Nature:一種自閉症療法可恢復大腦連接功能
    2017年11月7日/生物谷BIOON/--根據一項來自UT西南醫學中心Peter O'Donnell 初級腦研究所的研究,科學家已經鑑定出了一組可以恢復自閉症患者大腦功能的療法。這些自閉症患者體內缺乏對維持神經元連接至關重要的基因。
  • 懷孕時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孩子得自閉症機率比普通孩子高好幾倍
    (這裡涉及到的一些關於神經系統的基本知識,大家可以向下滑動了解 ) 大腦從後往前大概分為三個部分:後腦、中腦和前腦。後腦主要負責跟運動反射相關的一些功能;中腦主要跟感覺信息的中繼與整合、情緒以及人的動機有關;前腦是最重要的,前腦在生物的進化史中是出現最晚的結構,動物越高等,前腦的體積也就越大。實際上,我們人類的前腦不僅大,而且還有很多溝和回,所以功能極其複雜。
  • 遺傳導致的自閉症,可能有藥了
    點擊查看 引發自閉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遺傳因素。脆性X染色體症候群是導致自閉症譜系障礙的一種最常見的遺傳因素,大約每4000男孩或6000女孩中,就會有一人因脆性X染色體症候群而患有自閉症。
  • Cell:靶向基因Brd4有望治療脆性X染色體症候群
    2017年11月5日/生物谷BIOON/---在作為智力障礙和自閉症的主要遺傳形式的脆性X染色體症候群(Fragile X Syndrome)中,單個缺陷基因的影響通過一系列的化學通路加以傳遞,從而改變腦細胞之間的信號。
  • 研究發現:自閉症、多動症與孕期使用乙醯氨基酚有關
    一項對近1,000名兒童臍帶血的分析,發現孕期中使用對乙醯氨基酚可能會增加孩子患自閉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機率。 但該研究設計存在著一個局限性,因為對乙醯氨基酚會在數小時內被代謝,因此,臍帶血只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暴露於對乙醯氨基酚。因此,這項研究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精細調查與分析。
  • 浙大自閉症研究成果登頂級期刊:或將帶來治療手段革新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大腦內側前額葉皮質一種特定式樣的腦電波異常導致自閉症模型小鼠出現社交障礙,在成年期通過操縱該皮質的特定類型神經元可恢復這種腦電波並克服社交障礙。而這一發現可能還適用於其他自閉症模型,並且提示了成年期治療自閉症的可行性,或為人類自閉症治療帶來新的思路。
  • 基因新突破 生命衰老與X染色體有關
    2004年03月10日11:17:47 中國科技財富 編輯部  基因研究又有新突破生命衰老與X染色體有關(十二則)  基因研究又有新突破生命衰老與X染色體有關  比利時科學家近日將生命衰老與基因之間關係的研究範圍縮小,並於2月14日表示,生命衰老與X染色體存在關聯。
  • 【自閉症】早期發現很重要!
    我國有嚴重自閉症的患兒約65萬,症狀較輕的則有500多萬。其中有90%的患兒因為家長對於自閉症的不重視導致孩子沒有接受治療,耽誤了孩子治療的黃金時間。只有9%的患兒治療了但沒有堅持到最後,僅僅有1%的患兒堅持治療。若發現孩子可能患有自閉症,及時規範診治是關鍵。希望家長予以足夠重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 基因編輯可能導致人類胚胎染色體嚴重混亂—新聞—科學網
    結果揭示,該過程可能對靶位點或其附近的基因組造成不必要的巨大變化。 這三項獨立研究均已發表在預印本伺服器bioRxiv上,並揭示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新風險。既往研究表明,CRISPR–Cas9引起的脫靶突變常常發生在距離靶點很遠的位置。但最近的研究發現,不僅僅是目標位點的遠處,CRISPR–Cas9也會在目標位點附近引入不必要的突變,這是傳統方法所不能檢測到的。
  • 西媒:研究發現X染色體或讓女性更長壽
    參考消息網12月19日報導西媒稱,根據17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一條X染色體可能是女性更加長壽的「秘訣」,因為它包含了許多與大腦相關的基因,這對人類生存極為重要。據埃菲社12月17日報導,這份由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提交的研究報告指出,女性擁有的第二條X染色體可能是女性更加長壽以及具備其他一些生理優勢的原因所在。該研究稱,男性的Y染色體包含的與大腦相關的基因較少,因此對生存的重要性沒那麼大。
  • 密集新研究表明:人類胚胎基因編輯造成染色體混亂!
    最近有三份研究均聚焦於描述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過去的研究表明,基因編輯可能導致遠離目標區域的突變,這是此前關注較多的「脫靶」效應,但最近這些研究確定了鄰近位點的大規模變化,這些變化可能被傳統的安全篩查所忽視。他們的結果均顯示:在目標序列周圍區域出現了大規模的、非預期的DNA缺失和重排。
  • 打破教科書理論:父母給你的染色體數量,可能根本不一樣
    但最近發表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的研究從基因大數據的分析結果中意外發現,許多健康人群染色體的親本來源組成也不是1:1的。即便胎兒存活,它也有可能患有骨骼異常、癲癇、智力障礙和兒童癌症等疾病。Nakles就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這是一種自閉症譜系疾病,但不會有自閉症患者的語言和智力障礙。除此之外她很健康,沒有什麼嚴重的健康問題。她是將唾液樣本送到23andMe公司進行DNA檢測後才發現自己有單親二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