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導師評價網被禁了!我們將如何解決師生博弈?

2020-09-03 木木西裡Janthy

新世紀初百萬大擴招開始,我國碩博研究生數量逐年攀升。龐大的研究生群體也使它內部存在的一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師生矛盾也就是其中一個。眾所周知,我國高等教育體制下導師權力比較大。這其中就存在一部分導師喜歡利用這份權力壓榨學生為自己謀私利。近些年頻發的學生自殺事件也反映出目前這種對抗逐漸變得激烈。


在這種背景下,致力於為大家排雷解難的「導師評價網」應運而生,過去幾年也得到了眾多研究生的追捧。這個網站雖然由於匿名評價導致信息的可信度不高,但是的確在過去一段時間為同學們提供了很重要的參考。但是!最近這個網站被屏蔽了,公眾號也被封殺。


圖源:知乎截圖

詳情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6592435

01


作為一個苦哈哈的研究生,看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是很生氣的,尤其是我還曾經給這個網站贊助過200大洋。於是我碼了一大堆字打算把這個事情批判一番,說一些學生愛聽的話。氣憤之餘我翻了翻知乎上的其他答案,發現大家已經宣洩了許多類似情緒。一番思考後我刪除了之前碼的一些字,打算從更宏觀一點的角度發表一些我的看法。


眾所周知,中國教師整體而言,使用非權力手段引起學生服從乃至認同的能力,在世界範圍是偏弱的。出國留學之後也基本會發現,只有中國的校園裡才需要「尊師重教」這類標語來輔助管理。


系統初始就攜帶的屬性導致一部分人很少去思考這一切的本質邏輯。封建時代的尊師重道的慣性不只對學生產生影響,也自然影響了教師對社會的認知。


比如我甚至見過培訓機構的講師因為學生投訴而抱怨現在的學生不懂感恩的例子。其實有些老師也知道,把「不被學生喜歡」歸結於「學生沒禮貌」,比歸因於自己「水平不行,師風不正」心裡要舒服得多。這就像男生把找不到女朋友歸因於沒錢而不是自己沒有魅力,女生把戀愛失敗歸因於被PUA而不是自己貪圖利益結果上鉤。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僅僅是政治經濟,也必然伴隨著社會內部各個職業的非物質非特權魅力達到世界前列。中國教師應該有能力讓全世界的學生本能地,非理性地產生感覺,而不是依附於規章制度讓學生覺得「需要尊重」


個人的道德水平可以被外力強行規範,但是社會的風氣往往只能對應當時的時代背景。中國教師的操行水平本質上也是由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換句話說,如果想改變中國這種導師壓榨學生的現狀,我們不能指望通過導師內部的覺醒來改變,而是要推動社會發展達到新平衡

02


以兩性關係為例。我們都知道,萬惡的舊社會是壓迫女人的。那麼為什麼今天的社會婦女就頂起半邊天了呢?難道僅僅是因為偉人在天安門城樓上說一句我們站起來了我們就步入新時代嘛。顯然不是,如果僅僅靠講道理去呼籲就能成功的話那麼巴黎公社和空想社會主義都不應該失敗,土地改革應該在太平天國頒布天朝田畝制度之後就完成了,春秋時期禮記就有寫大道之行者天下為公。


今天的婦女解放本質上是隨著社會生產水平的發展,女性在現代社會中的從事生產的能力和對社會的貢獻不再被男性壓制。一線城市女性的平均收入達到了男性的78%,單身購房人士中女性的比例也達到了4成。從根本上男性已經失去了壓迫女性的能力,而不是因為男性發了善心決定不再壓迫女性。


而在封建社會,即使是盛世都能發生餓死人的事情。當時的小農經濟下男人的肌肉是一家人生存的根本,男人去和天鬥,女人依附於男人做好後勤。這本質也是一種趨利避害的行為,那種環境如果女人不結婚被餓死的概率就會大大增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大部分時間女人是不認為自己被壓迫的。到了近代,從洋務運動開始,中國開始了一個世界的工業化求索進程。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工廠中從事工業生產的女工逐漸不滿接受舊的生產關係中的家庭地位,逐漸覺醒,認為自己被壓迫。


到了教師這裡也一樣,為什麼學生會覺得自己被壓迫了本質上就是舊的「生產關係」和新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從古至今,師這個名稱雖然我們一直沿用,但是師的本質早已發生了變化。古時候的科舉本質上是今天的公務員考試而不是高考。那麼就像今天的能培訓高考的老師自己起碼考上過大學一樣,負責科舉的老師本身自己也考出過功名。比如李定、龔原、陸佃、蔡卞於王安石,黃庭堅於蘇軾。槍桿子裡面出政權,臺上講課的是朝廷命官,你敢不尊重他,你信不信他砍了你。


另一方面,古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其實也不是僅僅對學生的單方面要求。那個時候往往一個人一生也只有一個師,他將成為學生的靠山,比如像霍元甲電影裡,徒弟被打傷師傅就去找對方搏命。再比如藝術圈的師徒,比如趙本山就在節目中闡述過,父母生育他們的徒弟,而他們教會徒弟一輩子在社會上生存的本事,那麼徒弟對他們忠誠就是一種道德。

圖1 霍元甲電影片段

圖2 趙本山參加郭的秀節目

顯然,這個師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遠高於今天的高校教師。新時期搞舊戰略,今天的高校教師依然沿用舊時慣性而對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也就自然招致了學生的不滿。

03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就是要依靠大家的努力奮鬥來推動社會變化,解決剝削不是捆綁住強者,而是強化弱者。美國的黑人,中國的農民,雖然有法律的保護但是本質上還是弱勢的群體。中國的學生也不應該寄希望於教師群體內部的覺醒,因為人性都是趨利的。


事實上,我們今天其實在解決師生關係問題上已經有所成效。比如當前其實中小學教師打罵學生或是向家長索賄這種現象已經明顯改善了。目前媒體所曝光的大多發生在經濟不太發達的地方,在一線城市已經少有老師敢頂風作案了。除了法治的貢獻之外,本質的原因在於中小學教師群體的相對社會地位的下降以及市場經濟的發展,這兩者的疊加逐漸削弱了中小學教師的談判地位。

比如在八十年代,初中畢業考小中專的激烈程度不亞於今天考985,今天一線城市的60後中小學教師,絕大部分出自你高考報名看都不會看一眼的學校。在過去,尤其小地方,公立學校裡的教師是你升學唯一的掌舵人。作為一個東北出身的小鎮做題家,我的同學中大部分人的家長無論社會地位還是知識水平都是落後於中小學裡的教師的。但是今天,隨著高等教育的擴招,中小學教師的知識水平和社會地位逐漸被其所在學校的家長所反超。強勢的家長逐漸有了強大的羽翼保護自己的孩子,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與其花錢討好老師不如花錢培訓。甚至在上海,初中教育層面,私立學校已經把公立學校打得落花流水。

中小學教師如此,高等教育圈也如此,歷史的進程正在逐漸向各個角落推進。由於當前的社會發展水平高校教師手中還握有較大的權力。從根本上,我國在科技上還是在走追趕路線。國家財政也還不能支撐興趣驅動的探索式科研,比如學院一般會被劃分成眾多個課題組,而不是像歐美存在大量的獨立PI。那麼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中國的科研還是計劃經濟模式。

而回想一下計劃經濟,下了崗連私企都沒有,你還不討好你領導?而且學術圈看上去很大,但是各個學科相互絕緣。如此一來每個學科就是幾個院士和幾十個長江千人在操控方向,那這東西和縣城的政治區別不大。因此,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不能躺下睡覺。我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的興起也是在2010年之後才初現規模,本質上除了高校能接受博士生的地方還不是很多。因此畢業之後進入計劃經濟的課題組是很多兄弟的首選打算,那作為你的引路人導師當然享受很大的權力。

04


一直以來,中國教師對學生的思路是「提高知識水平然後向下兼容」,而西方教師的思路則是「在研究的過程中共同成長,並注意附加值的提升」。當前時期的高等教育是改革開放之後逐漸形成的,在當時擁有知識的人是稀缺的。而發達國家由於幾百年的積澱,高等教育人才早已不再匱乏,深造與否全在個人對發展路線的選擇。同時,由於改革開放之後的追趕效應,十多年前許多中國人在短時間內達成了令人難以想像的階層躍遷,在那個時期,稍有本事加上努力奮鬥就可以提升社會階層是理所應當的事。老百姓內部知識水平差異鮮明加上學費的低廉使得知識的獲取容易,形成了中國教師「提升知識水平然後向下兼容」的為師策略。但是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教師的知識水平上的優勢已經在不斷被學生所動搖,尤其是六零後和七零後教授的權威逐漸下降,而這也就是新時代的曙光。


如果想擁抱現代化的師生關係,首先要實現現代化的生產力。我國目前自主創新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在絕大部分情況我們只能通過學歷來篩選人才。在學生層面,我們中國學生刷學歷的熱情也是舉世矚目的,大家自己其實也說不好自己究竟有什麼本事,只能刷個學歷安慰一下自己了。我們每年出去那麼多留學生,可是到外面一看就會發現歐美人自己讀博士的熱情並不是很高,所以才有了那麼多空間去容納發展中國家來的留學生。那麼如果在未來,學歷的差異帶來的影響有所消減,對學歷的追求趨於理性,科技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崗位得以分流研究生,那麼導師手裡的籌碼自然就會降低。


歸根到底,生產力的發展將會逐漸縮小高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實力差距,大家如果想更有效地解決問題,鬥爭是一方面,根本上還是要不斷推動歷史進程。

分享最新科技資訊,發布前沿學術動態!一切盡在木木西裡~ 服務科研,助力科技! 關注微信公眾號: 木木西裡(mumuxilinj),更多精彩內容、新聞資訊、乾貨資源等你來看!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導師評價網被禁了.
    在這種背景下,致力於為大家排雷解難的「導師評價網」應運而生,過去幾年也得到了眾多研究生的追捧。這個網站雖然由於匿名評價導致信息的可信度不高,但是的確在過去一段時間為同學們提供了很重要的參考。但是!最近這個網站被屏蔽了,公眾號也被封殺。
  • 誰殺死了導師評價網?
    在緊張的師生氛圍下,研究生需要一個安全的渠道來表達訴求,對於準備讀研的人來說,提前了解導師的詳細情況顯得尤為迫切。基於現實需求,一些以「導師評價」為切入點的平臺應運而生。01導師評價網:選導師的避坑指南一份2017年發布的名為《大眾化教育下研究生與導師關係的調查與分析》的學術論文指出,50%以上的研究生,認為老闆員工關係已成為最主要的「師生關係」,導師在「老闆化」。
  • 如何評價導師評價網?
    在信息互聯互通的今天,面對信息不對稱,我們可能有很多渠道去了解,但至於能了解到什麼程度,就看每個人搜集信息的能力了。導師評價網,或許正是基於信息不對稱而存在,至於怎麼評價導師評價網,讓我們看看其它小夥伴的看法。僅供參考。
  • 「導師評價網」,看看你的導師評價如何?
    加上三月份又是考研考博複試的日子,俗話說的好,選導師猶如二次投胎,一定要事先對有意向的導師有深刻的認識,能力和人品缺一不可,甚至人品更為重要。這不,有導師大眾點評網之稱的「導師評價網」再次獲得社會關注。該網站類似於大眾點評網,面向學生開放,用途是讓各院校學生匿名發表對導師的點評,點評內容是公開的,可供其餘學生查看。
  • 研究生導師評價網被封殺,賊喊捉賊!
    這些事件無不證明,選擇導師,學術實力是一方面,但是導師道德更加不可忽視!基於以上的類似事件,導師評價網出現了,為研究生提供了匿名評價導師渠道,據反應其評論基本都很中肯,幫助了不少學生實現了「排雷」。也為許多糾結選哪個導師的學生指明了導師人品、課題組情況,對研究生幫助極大。
  • 導師評價網,了解一下~~
    之前在武漢理工大學的陶崇園跳樓事件出來之後,小編給大家推薦過幾個國內外的導師評價網。為了避免再出現陶崇園跳樓事件,是時候關注下「導師點評網」了3月25日,「上交大倪冰冰在群裡辱罵學生」的新聞引發了大家對於師德師風的討論。有人留言關注一下【導師評價網】。3月28日「華北電力大學 戴松元」更是以前所未有令人眼瞎的姿態上了熱搜。具體我就不多說了,只能說這以前是名人和官員才有的待遇,大學教授還真是從沒見到這類圖文並茂的桃色新聞。
  • 《導師評價網》可以去查相關院校畢業生對導師的評價,導師好不好
    前幾天南郵研究生自焚事件讓很多網友覺得現在很多導師很坑。甚至讓很多要讀研的小夥伴感到恐慌,甚至一些家裡有孩子讀研的家長也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靠譜的網站——《導師評價網》。這個網站可以幫助大家選導師。
  • 導師評價網被牆!?
    截至皮皮灰發稿,導師評價網【mysupervisor.org/】已經不可通過常規方法訪問。
  • 教育部力挺博導嚴管博士生 師生出現矛盾可換導師
    《意見》堅定支持導師按照規章制度嚴格博士生學業管理,對於未能有效履行崗位職責,在博士生招生、培養、學位授予等環節出現嚴重問題的導師,培養單位應視情況採取約談、限招、停招、退出導師崗位等措施;對於師生出現矛盾或其他不利於保持良好導學關係的情況,培養單位應本著保護師生雙方權益的原則及時給予調解,必要時可解除指導關係,重新確定導師。
  • 給年輕導師的信:如何在實驗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第二期分享如何維護導師與學生的關係。一些科研工作者同時也是非常優秀的導師。如何成為一名合格負責的導師,也是年輕科學家運轉自己實驗室的一個工作重點。編譯 | 小陳責編 | 雪月一、效仿親子關係建立起師生關係
  • 我是如何當一個導師的?為什麼研究生對我的評價如此
    我們來看一看一個尊生重情的導師會怎麼處理這樣的事情。約定的時間到了,學生還沒有來;他是一個很守時的學生,現在還沒有來會是昨晚沒有休息好,亦或是遇到什麼困難耽誤了,還是他只是單純地忘記了跟我的約定;等一下他來了一定要關心一下他,真有什麼事的話看看能為他做點什麼。感受到了嗎?我們要建立的是一個師生平等的尊重教育。
  • 教師評價語值得研究嗎?
    (一)課題概念的界定 教師評價語,是指在我們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行為、表現而做出肯定或者否定評價性,時效性短但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正如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提出:「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裡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
  • 畢業生舉報導師剽竊其畢業論文,我們應該如何看待?
    事情發生在鄭州中原工學院商務學院,該學院一畢業生實名舉報其導師抄襲其畢業論文,未經允許發表到期刊上去,複製比達到90%。當事人稱,目前事情已經解決,老師已向她道歉,也要求期刊撤稿。學校稱領導在處理此事。
  • 清華大學研究成果:如何用博弈論解決自動駕駛路口的會車決策問題?
    (作者:楊卓,姚丹亞),它試著解決了一個可能很多人都想過但還沒有解決的問題,那就是使自動駕駛汽車在路口會車時相互協調,最終彼此配合完成通行決策。但V2X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協同決策。目前我們能做到在自主感知的基礎上決策,但V2X環境使「群決策」成為可能,在可能在未來會是自動駕駛中的一個重要應用。如何基於V2X實現群決策?以一個具體的場景為例,即無信號交叉路口的車車協同。兩輛車抵達路口,在沒有控制中心的情況下,聽誰的?
  • 博弈論困境的一些解決路徑
    並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他的「社會博弈論」, 它表現為三個層次: 結構博弈、鑲嵌式博弈和「結構—博弈—功能主義」 模型。本文節選自該文第二部分《博弈論困境的一些解決路徑》。參考文獻和注釋省略。博弈論困境的一些解決路徑文/王水雄在過去的50 多年裡,博弈論逐漸成為經濟學的一種標準語言。
  • 教育部發文健全導師變更制度師生出現矛盾可重新確定導師
    對於師生出現矛盾或其他不利於保持良好導學關係的情況,培養單位應本著保護師生雙方權益的原則及時給予調解,必要時可解除指導關係,重新確定導師。 近年來,隨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放了博士生導師評審權,博士生導師隊伍增長迅速,截至2019年,我國博士生導師達11.5萬人,其中50歲以下的佔46.7%,導師隊伍年輕化趨勢明顯。
  • 語用學如何幫助我們獲得更準確地表達
    在對語言動態進行建模時,語言湧現帶來更高效的溝通,但是卻無法應對短期的語境。而語用學作為語言學的另一個分支,彌補了語言湧現這一缺陷。將二者的計算模型結合起來,語用推理模型融合進湧現的語言系統,是否可以帶來更流暢、精確和簡潔的表達?本期AI TIME PhD直播間,我們邀請到了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博士生坑易澎分享他的觀點。
  • 中國6大類研究生導師盤點,你的導師是哪一類?
    這位剛進實驗室的新生,剛進課題組,對朋友以及另外三位工作人員可謂是懟天懟地,誰也不放過,並認為他們身上沒有一絲一毫值得自己敬佩的地方,天天在群裡找自己的導師「投訴」四位工作人員,整的朋友及他的同事們既心累又無語---先說下小編的這位朋友,碩士期間發了兩篇SCI,其中一篇Angew,其餘三位均是有至少一篇一區文章的人。
  • 訴訟論證博弈的邏輯
    雖然克盧格把法律邏輯看作是形式邏輯(實際上僅僅限於一階謂詞邏輯)在法律科學中的應用,但他在討論法律領域中的證明技巧時似乎又認為邏輯有一個語用維度,因而被認為是一種偽形式主義立場。因此,作為法律邏輯的研究對象,法律論證的分析與評價一開始就不是純形式的,即不是形式邏輯在法律領域中的簡單的直接運用。
  • 那個可以匿名評價導師的網站,收費刪差評,甚至洩露發帖學生信息
    考研和考博時,選擇報考導師很重要,這將直接影響了求學生涯的心情和未來的學術走向。好的導師雪中送炭、錦上添花,天坑導師重拳出擊、釜底抽薪......「如何找到合適的導師」儼然成為一個迫切的需求。導師評價網便應運而生,這是一個匿名評價導師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