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戲曲舞臺,讓生命發光發熱 ——青年川劇演員談藝術路

2020-12-25 內江新聞網

蜀戲冠天下,甜城故事多。

12月17日,我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在資中高樓鎮中心校和水南中心校上演。自戲曲進校園在全市範圍內啟動以來,各校師生對戲曲熱情普遍高漲,內江市川劇正展現出它獨有魅力!

近年來,隨著川劇文化的振興,川劇名演員也逐漸走進大眾視野,他們在弘揚川劇文化的同時,身上透露的執著和毅力為川劇注入靈魂,彰顯著文化自信。

日前,在《中國有川劇》總決賽中,內江市川劇團的陶紅憑藉《六月雪》奪得二等獎,康厚繼和徐敏分別憑《馬房放奎》以及《嶽母刺字》獲三等獎。每一個成功的腳印,都伴隨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熱情和汗水澆灌成功路

內江市川劇團演員陶紅33歲,她9歲進入川劇團學習,至今已和川劇打了22年交道;上萬次登臺演出,足跡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代表作《變臉》《滾燈》《訴冤》等多次獲獎。

1998年,陶紅榮獲全省「沱牌杯」第九屆戲劇小品調演一等獎;2004年,陶紅為捷克斯洛伐克總統作訪華演出,受到國務院原副總理吳儀親切接待;2008年,陶紅受羅馬尼亞邀請,赴羅馬尼亞皇家歌舞劇院文化交流;2009年,陶紅赴韓國參加長達兩年的旅遊文化交流演出。

今年10月15—19日,在彭州市舉辦的第四屆川劇節·四川省第四屆青年川劇演員比賽,陶紅主演的《劈棺》獲得二等獎。

11月17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廣播電視臺主辦的大型文化類綜藝節目《中國有川劇》,在成都迎來了最後的總決賽。內江市川劇團的陶紅憑藉《六月雪》奪得二等獎。

「學習川劇20多年了,一路走來付出了很多汗水和心血,能夠從一萬多人中脫穎而出,我覺得很幸運,也明白並非偶然,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展現川劇文化魅力。」陶紅告訴記者。

《中國有川劇》比賽中,陶紅經歷了不少曲折,時間緊張,任務和責任重大,但都一一克服了,她利用一切空餘時間練習川劇,甚至睡前都在想川劇節目的動作、唱腔。

「只有用熱情和汗水,才能澆灌出成功路。」未來,陶紅希望在川劇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傳統文化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傳與承:「川」韻「醜」味——青年川劇演員薛川個人專場圓滿上演
    傳與承:「川」韻「醜」味 ——青年川劇演員薛川個人專場經過精心的準備終於正式公演,眾多戲迷朋友和川劇界人士前來捧場,現場人氣高漲。本場演出不僅是薛川個人藝術風採的展示,更是我院在川劇傳承、人才培養、人才梯隊建設等方面成果的一次生動展示。
  • 自貢市川劇藝術中心「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大安區學校
    人民網成都7月10日電 7月8日,由自貢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的2020年「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自貢市大安區,市川劇藝術中心的藝術家們戰高溫、鬥酷暑為大安小學和江姐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的戲曲展演。
  • 實驗戲曲單元:實驗川劇《青蛙王子》
    、四川省樂山文化發展研究中心川劇研究院  文本/導演:陳丹璐  演員:趙勇剛  創作緣起:  記得有位編劇說:「作家和演員是很難寫的。  劇目介紹:  一位丑角演員在某次演出中突然改串了他多年以來的既定演出,從安全的表演走向了晃動不安的奇想式的表演——在喜劇表演當中的某一個節點上,他慢慢向觀眾陳述出:臺下正坐著來視察劇目的王子,而且他發現王子在觀看中不斷流淚。
  • 戲曲 中國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川劇
    川劇,是中國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川劇具有巴蜀文化、藝術、歷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認知價值,在中國戲曲史及巴蜀文化發展史上具有十分獨特的地位。
  • 表演程式化是川劇藝術的一大審美特徵,它在川劇中的如何體現的?
    《荀子》作為群體實踐的產物和戲曲審美的中介,表演程式之於戲曲審美流程不可或缺,演員若不掌握程式,就失去創造舞臺藝術形象的手段和技巧;觀眾若不熟悉程式,便無從把握劇情理解人物領會演員的表演就此而言,戲曲程式是創作與接受、演員和觀眾之間達成默契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公約,一種保證戲曲審美流程順利完成的認知圖式。記得某波蘭美學家曾經說過,一個歐洲觀眾對建立在不同審美傳統基礎上的中國戲曲虛擬化表演會「產生一種幼稚和怪誕的感覺」,之所以導致這種接受的錯位,蓋在異邦接受者不懂得東方戲曲那作為特定審美符號系統的程式。
  • 川劇表演藝術家田蔓莎:長沙嶽麓山青年戲劇節充滿無限可能
    來源: 鳳凰網房產長沙站12月4日晚,長沙首屆嶽麓山青年戲劇節在陽光100鳳凰街·303陽光劇場正式拉開帷幕,由此開啟了長達51天的文化藝術盛宴。12月5日,2020長沙首屆嶽麓山青年戲劇節第二天,「青年戲劇論壇」於陽光100鳳凰街·303陽光劇場盛大舉行。
  • 青年戲曲演員應該認真學習戲曲美學
    虛實相生 虛實是戲曲美學的一對最重要的範疇。虛擬性是戲曲的一個主要特點。舞臺時空不固定,一桌二椅可以代表不同的場所,演員的一個圓場就可以表示從甲地走到相距遙遠的乙地。這種虛擬性與中國古代的哲學觀念是相通的。中國哲學乃至整個東方哲學都重視「虛」。
  • 60載川劇人許明恥:我在夏威夷大學教川劇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在舞臺上,他是詼諧幽默的川劇丑角,一舉一動之間便能逗得臺下觀眾捧腹大笑;在講臺上,他是兢兢業業的教學者,用30年的時間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只願學生傳承這項古老的藝術。他,就是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四川藝術職業學院教授許明恥。從13歲就開始接觸川劇的他,現在已經是72歲高齡了。
  • 走近劇場的秘密:戲劇舞臺上的聲音該如何呈現
    為此,鵜鶘音樂學院分別邀請到來自三個單位的三組嘉賓:重慶市川劇院舞美音響技術主管辜曉和青年演員周星雨、國家大劇院高級主管資深錄音師馬寅、賴聲川專屬劇場-上劇場音響視訊組長楊琪晟,在7月4日和5日開辦三場直播小講堂,帶領好奇的你進入「劇場劇院的聲音探秘」之旅。
  • 經典劇目亮新容 川劇《白面虎肖方》衝刺梅花獎
    10月25日,川劇《白面虎肖方》以全新的陣容和風貌在位於兩江新區的重慶川劇藝術中心精彩亮相。這部劇正申報第八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3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導演歐陽明介紹說,《白面虎肖方》是川劇中很有名的一個劇目,過去的藝術家、前輩在川劇領域有過「藏刀」等很多創造,「我們要很好地繼承並且在此基礎上還要作一定的發展」。此次川劇《白面虎肖方》做了創造性的轉化和發展,在排練中賦予了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價值。劇中飾演「白面虎」肖方的演員徐超是國家二級演員、重慶市「舞臺藝術之星」新星獎獲得者、重慶市川劇院近年來著力培養的新生代優秀青年演員。
  • 川劇電影《笑裡藏刀》成都開機 導演張忠:讓川劇像國寶大熊貓一樣...
    隨著主人公人生經歷的大起大落,影片呈現了不同時期成都的發展變化和川劇的革新與變遷。影片將多部經典川劇收入其中,川劇魅力的展現也是該片亮點之一。為此,《笑裡藏刀》的演員們也與戲劇舞臺有著淵源。據片方介紹,電影男主角金慕蓮由相聲、影視演員高曉攀飾演。「相聲演員出生的高曉攀,身上的靈性和總不自覺地散發著一股不羈和執拗的勁兒,和金慕蓮這一角色似乎有十分契合。」
  • 成都錦城藝術宮火爆,都是奔著川劇《落下閎》去的
    川劇《落下閎》是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由國家一級演員蔡少波和國家二級編劇吳澤地共同編劇,蔡少波與國家一級導演蔡雅康、國家一級演員毛庭齊共同執導,國家一級指揮、作曲周玉作曲,四川著名音樂人徐冬配器,中國戲曲學院舞臺美術系副教授秦文寶設計服裝,國家一級舞美、化妝造型設計艾淑雲設計頭飾,四川省舞美學會副會長吳宇設計舞美。
  • 川劇《詩酒太白》 傳播「四川好聲音」
    學院既有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可靠接班人的育人責任、又有振興川劇的文化傳承義務。為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激發辦學活力,2015年,學院將四川省青年川劇團、四川省青年歌舞團、四川省青少年藝術團整合併更名為四川省青年藝術團,成為四川省文化廳廳直系統六大演出團體之一。
  • 「名人堂」80、90戲曲追夢人|青年演員怎樣的「標配青春」?
    他們是梨園新秀,他們是戲曲未來。他們是戲曲藝術發展的中堅力量。為了使這群逐戲青年的故事讓更多人熟知,戲緣直播間請來了三位青年演員,讓大家更深入的了解這些戲曲演員在追夢路上的故事。獲得榮譽:2012年曾榮獲「CCTV一戰成功」全國青年演員電視大賽十佳優勝者(金獎);2013年榮獲河南省第七屆青年戲劇演員大賽青衣組文華表演二等獎;2014年榮獲「天中杯」第八屆河南省戲曲紅梅獎大賽金獎,榮獲河南省電視臺梨園春欄目舉辦的「戲出名門」常派選秀第一名,第六屆黃河戲劇節劇目金獎、個人表演一等獎;2015年鄭州市青年戲曲演員大賽第一名、個人金獎;2016
  • 《哈姆雷特》民國曾改編為川劇
    民國初年,雅安川劇團王國仁先生將《哈姆雷特》改編為川劇《殺兄奪嫂》,在四川演出後深受歡迎,開了我國用戲曲形式編演莎士比亞戲劇的歷史先河,是川劇將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經典戲劇引入國內的第一次示範。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赴朝慰問演出和1959年東歐四國演出,正式拉開了川劇出國演出的序幕。  站在新時代的十字路口,面對新興娛樂方式的層出不窮、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川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 話劇、舞劇、川劇、音樂會……12月的重慶舞臺這些精彩值得期待
    但對於所有熱愛生活的我們來說,不妨把進劇場看演出當作點亮心情的一劑良藥,讓舞臺的能量帶給內心源源不斷的滋養。一起來看看,12月的重慶舞臺,都有哪些精彩值得期待。十多年過去了,這個戲依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因為戲中的幾個紅軍女戰士帶給我們的是永不過時的生命感動!當代戲劇的人文精神和生命價值觀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可以用藝術創作向那些在特殊年代中做出特殊犧牲的紅軍女戰士表達最深的敬意!
  • 張君秋:「戲曲演員應該是謙虛好學的」
    當然,觀眾不可能教給演員如何唱、如何表演,但他們有感覺,演員可以通過他們談的感覺去分析,找原因,然後再在方法上解決、糾正自己的表演。不要因為向你提出意見的同志不懂行,或是嫌他水平比你差,你就不去考慮他的意見,這樣做,無形中就拒絕了很大一部分同志對你的幫助,是妨礙你藝術發展的。
  • 讓戲曲演員的手指舞起來
    原標題:讓戲曲演員的手指舞起來  戲曲表演中的手勢,是「四功五法」中的「五法」之一。業界有句行話:「內行人一伸手,就知有沒有。」這些都說明手勢在戲曲表演中的重要地位。但在當下戲曲舞臺創作中,似乎忘記了手勢之美,忘記了手的無盡創造力。
  • 手勢是戲曲程式的具體表現 讓戲曲演員的手指舞起來
    戲曲表演中的手勢,是「四功五法」中的「五法」之一。業界有句行話:「內行人一伸手,就知有沒有。」這些都說明手勢在戲曲表演中的重要地位。但在當下戲曲舞臺創作中,似乎忘記了手勢之美,忘記了手的無盡創造力。關於手勢,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應該是京劇大師梅蘭芳所展示的53式蘭花指。
  • 使用方言俗語是地方戲曲的特點之一,川劇是否同樣具有這一特點?
    使用方言俗語是地方戲曲的特點之一,川劇同樣具有這一特點。從我國方言區的劃分來看,四川話屬於最廣大的北方方言區,但是,四川方言與北方方言不僅在四聲音調上有區別,其方言詞彙的個性特徵也十分明顯,由此形成了川劇語言的地方色彩。川劇在語言技巧的運用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比喻、雙關、歇後語、諺語、諧音、方言均能在川劇中造成特殊的興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