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戲冠天下,甜城故事多。
12月17日,我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在資中高樓鎮中心校和水南中心校上演。自戲曲進校園在全市範圍內啟動以來,各校師生對戲曲熱情普遍高漲,內江市川劇正展現出它獨有魅力!
近年來,隨著川劇文化的振興,川劇名演員也逐漸走進大眾視野,他們在弘揚川劇文化的同時,身上透露的執著和毅力為川劇注入靈魂,彰顯著文化自信。
日前,在《中國有川劇》總決賽中,內江市川劇團的陶紅憑藉《六月雪》奪得二等獎,康厚繼和徐敏分別憑《馬房放奎》以及《嶽母刺字》獲三等獎。每一個成功的腳印,都伴隨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熱情和汗水澆灌成功路
內江市川劇團演員陶紅33歲,她9歲進入川劇團學習,至今已和川劇打了22年交道;上萬次登臺演出,足跡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代表作《變臉》《滾燈》《訴冤》等多次獲獎。
1998年,陶紅榮獲全省「沱牌杯」第九屆戲劇小品調演一等獎;2004年,陶紅為捷克斯洛伐克總統作訪華演出,受到國務院原副總理吳儀親切接待;2008年,陶紅受羅馬尼亞邀請,赴羅馬尼亞皇家歌舞劇院文化交流;2009年,陶紅赴韓國參加長達兩年的旅遊文化交流演出。
今年10月15—19日,在彭州市舉辦的第四屆川劇節·四川省第四屆青年川劇演員比賽,陶紅主演的《劈棺》獲得二等獎。
11月17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廣播電視臺主辦的大型文化類綜藝節目《中國有川劇》,在成都迎來了最後的總決賽。內江市川劇團的陶紅憑藉《六月雪》奪得二等獎。
「學習川劇20多年了,一路走來付出了很多汗水和心血,能夠從一萬多人中脫穎而出,我覺得很幸運,也明白並非偶然,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展現川劇文化魅力。」陶紅告訴記者。
《中國有川劇》比賽中,陶紅經歷了不少曲折,時間緊張,任務和責任重大,但都一一克服了,她利用一切空餘時間練習川劇,甚至睡前都在想川劇節目的動作、唱腔。
「只有用熱情和汗水,才能澆灌出成功路。」未來,陶紅希望在川劇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