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
7月19日晚,
川劇《落下閎》要開始首演了!
激不激動!開不開心?
今天晚上19:30,作為第二屆四川藝術節的好戲之一,成都川劇研究院新編川劇《落下閎》將精彩繼續。
首輪兩場演出落幕之後,該劇將赴閬中、南充、重慶、崇州、德陽、綿陽等地巡演25場,並走進高校,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落下閎偉大的科學精神,領略到川劇藝術的獨特魅力。
作為第二屆四川藝術節的好戲之一,由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創排的新編川劇《落下閎》在成都錦城藝術宮正式亮相。歷時兩年籌備、20餘次易稿、國內眾多名家擔任主創,川劇《落下閎》最終「千呼萬喚始出來」,與廣大觀眾見面。
1 名家打造 展現落下閎的科學精神
「閎夜觀天象多年,日月運行瞭然於胸。今分天部,中央帝宮,四方四宮,二十八宿,分為四象。二十四節氣,昏旦中星,日月星辰,時空融合……」7月19日晚,音樂響起,大幕徐徐拉開,新編川劇《落下閎》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精彩上演,現場座無虛席。
川劇《落下閎》是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由國家一級演員蔡少波和國家二級編劇吳澤地共同編劇,蔡少波與國家一級導演蔡雅康、國家一級演員毛庭齊共同執導,國家一級指揮、作曲周玉作曲,四川著名音樂人徐冬配器,中國戲曲學院舞臺美術系副教授秦文寶設計服裝,國家一級舞美、化妝造型設計艾淑雲設計頭飾,四川省舞美學會副會長吳宇設計舞美。在演員方面,除了蔡少波領銜主演外,國家一級演員馬麗,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王超,國家二級演員孔剛、彭凌,優秀青年演員薛川、周禮兵等傾情加盟。
蔡少波介紹,該劇遵從落下閎的人生軌跡,著力塑造出他對待科學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和高貴品質,以及對待名利的淡薄和對待生死的從容。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織川劇悲、喜情節為一劇,奏響催人奮進的時代強音。
2 故事豐富 首次呈現落下閎的愛情
歷史上,關於落下閎的歷史資料少之又少,對於編劇來說這是一大挑戰。「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天文學都是盲區。在閬中採風的時候,我就知道為天文學家落下閎創作川劇劇本一定很有難度,但我們還是選擇迎難而上。」吳澤地說,在創作中運用了劇作家的創造性思維,在劇本中虛構出落下閎的妻子、兒子和徒弟,讓故事更豐富,劇情更飽滿,但同時又符合落下閎本身的人物特點。
馬麗是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國家一級演員。在川劇《落下閎》中,她飾演落下閎的妻子「臘月」。「臘月潑辣,直率,敢愛敢恨,很有四川辣妹子的個性特點。」馬麗介紹,雖然臘月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但她的形象非常立體、飽滿。
在當晚的演出中,臘月是站在落下閎背後的女人,她勇敢、真情,對落下閎的深情,著實打動了現場觀眾。在劇中,落下閎是「一根筋」的性格,沉浸在自己的天文研究中,就像一個「書呆子」。但臘月卻很欽佩他對科學真理的執著追求,在臘月眼裡,落下閎是「傻得可愛」,或許這就是他們的愛情。
在當晚的演出中,記者注意到臺上行當齊全,除了主角落下閎是川劇老生之外,旦角、小生、丑角等行當都有不少戲份,亮點頗多。演出中,漢武帝、司馬遷與落下閎之間的對手戲也是一大看點。以司馬遷為首的天文學家,對落下閎提出的曆法提出質疑,落下閎「舌戰群儒」,毫不動搖自己對科學真理的堅持,對白十分精彩。最終經過求證,落下閎所制新曆優於其他17種曆法,得到漢武帝的採納。
3 舞美創新 營造浩瀚星空廣袤宇宙
「河漢間映照著生生大地,祥瑞興,萬物啟。天人之際,上下求真理……」古樸崑腔婉轉上揚,舞臺上浩瀚的星空、廣袤的宇宙,呈現出無窮的歷史與未來。
在音樂的選擇上,周玉曾考慮過用落下閎家鄉的川北燈戲來配合主題內容。「川北燈戲的音樂具有歡快、戲謔的特點,不適合落下閎這一人物形象。」周玉說,「從現代眼光來看,更適合選用川劇崑腔來呈現。」
不論是人物造型、服裝道具還是舞美設計,川劇《落下閎》都力求精益求精。記者看到,落下閎在劇中的服裝造型會隨著他年齡、身份、性格的變化而變化。秦文寶介紹,落下閎的故事發生在西漢時期,所以劇中人物服裝比較符合漢服體系,同時在人物形象設計上,將歷史劇的風格與戲曲傳統程式相融合,更加具有歷史真實感。
在舞臺背景上,呈現山川、河流、星空,狹小的舞臺空間通過巧妙的設計,打破了演員、觀眾、舞臺之間的第四堵牆,仿佛身臨其境,使人更加能夠與主人公產生共鳴。其中,「投影」的舞臺運用是吳宇專門為該劇特別設計。劇中多次運用了燈光投影,類似於「皮影戲」的手法,不僅烘託人物、營造神秘感,還彰顯了星宿、宇宙的特有美感。
尾聲,紗幕降下,落下閎走進「星空」,舞臺上所有二維平面的,像皮影質感的元素,用投影多媒體變成了三維的真實宇宙,浩瀚無垠的星空之中分布著二十四節氣,令人無限遐想,同時也印證了落下閎的偉大科學精神將永遠閃耀在宇宙之中。
整場表演,演員們通過精湛的演技和極具衝突的故事情節,為觀眾奉獻了一出弘揚中國傳統科學文化,具有濃鬱川腔川味,展示川人貢獻的川劇力作。整部劇帶給了觀眾極大的藝術享受,劇場內掌聲不斷。
記者了解到,除了在錦城藝術宮上演,川劇《落下閎》隨後還將到其他城市進行演出,並走進社區、基層讓更多人感受落下閎的科學精神。
■劇情簡介
川劇 《落下閎》講述了西漢年間,巴郡閬中名士落下閎,入長安事君。在經歷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後, 堅持初衷,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改歷事業中。他日觀天象, 夜數星辰,推紀年、改曆法、利農桑, 以正月為歲首,將二十四節氣納入曆法之中。漢武帝遂將此歷確定為《太初曆》, 在欲封其為高官時,落下閎飄然於民間的大路上……
■人物簡介
落下閎 (公元前156 年—公 元 前 87年),字長公,巴郡閬中(今四川閬中)人,西漢時期著名天文學家。他創製的 《太初曆》,影響了中國曆法結構。而他提出的「渾天說」,創新了中國古代「宇宙起源」學說。他發明的 「通其率」,影響中國天文數學2000年,被譽為「春節老人」。2004年9月16日, 經國家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提名委員會批准,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已將其發現的國際永久編號為16757的小行星命名為 「落下閎星」。2017年, 落下閎被評為首批四川歷史名人。
源自南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