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淳:落下閎展示了民間科學創造的力量

2020-12-27 四川日報

  • 孫小淳講解古代星官。 本報記者 楊樹 攝


        

      2月25日晚,「名人大講堂」第六場講座在四川省圖書館星光大廳如約開講。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科學史家孫小淳以《經營渾天,運算轉歷——巴蜀天文學家落下閎》為題,講述西漢民間天文學家落下閎的成就與影響。
      孫小淳長期致力於中國古代天文學史的研究。講座開始,他提到,得知落下閎入選首批四川十大歷史名人時,他有些驚喜。因為歷史上對於落下閎的記載並不多,很多人此前也並不了解他。「但站在整個中國古代天文學史上來看,落下閎不僅可以成為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先師,還在世界天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孫小淳說,落下閎充分展示了民間科學創造的力量。
    □本報記者 吳夢琳

    改正月為歲首,因此有了春節
      「中國古代天文學傳統由來已久,也誕生過很多不同的曆法。」孫小淳說,在漢朝建國之初,沿用了秦代的曆法顓頊曆。「一種曆法,用久了以後會出現一些問題,因為預測和理論在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走偏,曆法就不準了。」
      因此,在漢武帝之前,就已有人多次提議改歷,但都由於某些原因無疾而終。直到公元前104年,經司馬遷等人提議,漢武帝才正式下令修改和制定曆法,並從全國徵召天文學家。
      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生於閬中的落下閎,經同鄉舉薦成為徵召入京的天文學家之一。當時,官方和民間的專家們形成不同的「派別」,總共提出了18種方案。在激烈的競爭中,最終落下閎與鄧平歷入選,他們的曆法方案被稱為太初曆。
      「顓頊曆以十月為歲首,而太初曆則以正月為歲首,這正是我們今天的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由來的基礎。」孫小淳說。而「漢代太初改歷,建立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獨特的體系,成就了古代天文學的『漢範式』,落下閎正是這個範式的主要創造者之一。」

    推動從「蓋天」到「渾天」的宇宙觀革命
      講座現場,孫小淳還科普了古代星宿測定等基本知識和理論。孫小淳認為,古代的天文學,不僅是一門科學,還與政治生態、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從一些古代星官和星宿名上可以看出,在古代天文學家眼中,星空是人間社會在天上的投影,體現著「天人合一」的理念。
      孫小淳說,古人對於天和地構造的認知,也體現著他們不同的宇宙觀。在落下閎生活的時代,也是一個宇宙觀「蓋渾革命」的歷程。孫小淳解釋,「蓋」就是蓋天說,認為天像是一個穹頂,罩蓋在地的上方;而「渾」則是渾天說,認為天是一個球,地也是一個球,天包裹著地,就像雞蛋包裹著蛋黃一樣。
      在如今看來,渾天說明顯比蓋天說更接近於現代科學。而在當時,蓋天說則更為主流,落下閎發明的渾儀,則有力地證明和推動了渾天說的發展。因此,西漢時期「漢賦四大家」之一揚雄在《法言》中這樣說道:「或問渾天?曰:落下閎營之,鮮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幾乎!幾乎!莫之能違也。」
      除此之外,落下閎還創造性地將與民間勞動耕作以及生活息息相關的二十四節氣納入曆法之中,成為協調太陽曆與太陰曆的關鍵。
      孫小淳說,中國古代天文學與西方古代天文學是不同的體系,站在今天來看,中國古代天文學不僅一點都不落後,甚至獨有特點和優勢。
      在他看來,生長於鄉野的落下閎,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後又辭京歸隱故土,正展示了民間的強大的創造力和創新力。「可以說,落下閎是中國天文學的先師、世界天文學大家,是巴蜀文明乃至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驕傲。」

  • 相關焦點

    • 孫小淳教授眼中的落下閎
      孫小淳教授眼中的落下閎 華西都市報2019-02-20 02:18:13.0文體匯 屆時,科學史家孫小淳將開啟「名人大講堂」之「落下閎月」的大幕,分享漢代中國天文學的發展和成就。  作為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品牌文化活動之一的「名人大講堂」,立足學術、著眼傳承,每月設置一位四川歷史名人「主題月」,邀請2至3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於每周一晚固定在四川省圖書館星光大廳開講。
    • 今晚聽孫小淳講「春節老人」落下閎
      此次講座邀請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科學史家孫小淳講述「春節老人」落下閎的天文學成就與影響。  「名人大講堂」由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承辦,每月一個主題。
    • 孫小淳教授入蜀講落下閎 首先拜訪四川歷史名人杜甫
      2月25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國際科學史學院院士孫小淳抵達成都的次日,大清早直奔杜甫草堂,沿著詩聖的足跡,尋找詩意的棲居。孫小淳教授拜訪杜甫草堂儘管這次做客名人大講堂,孫小淳教授要解讀落下閎的天文世界,但他曾帶隊勘查落下閎的故裡閬中古城,對落下閎的名人軼事信手拈來,而他對同列四川首批十大歷史名人的杜甫同樣興趣濃鬱。
    • 名人大講堂迎來「落下閎月」 著名科學史家孫小淳25日入蜀講述落下...
      而把二十四節氣納入中國曆法體系的,正是四川閬中人落下閎。西漢中葉,落下閎應召參加了漢武帝組織的曆法改革。他於「地中轉渾天」,創製了天文觀測儀器渾儀,測定了二十八宿的星度,為新的天文宇宙觀「渾天說」奠定了觀測的基礎。他「運算轉歷」,制定了新的天文曆法《太初曆》,其理論、測量、推算及天文常數體系構成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漢範式」,成為後世天文曆法的典範。
    • 著名科學史家孫小淳現場解惑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國際科學史學院院士孫小淳開啟「名人大講堂」之「落下閎月」的大幕,分享漢代中國天文學的發展和成就。落下閎在公元前110年抵達長安,與鄧平、唐都等人經過6年測算,制定出中國現存最早的、完整的曆法《太初曆》。落下閎創製了天文觀測儀器渾儀,測定了二十八宿的星度,為新的天文宇宙觀「渾天說」奠定了觀測的基礎。
    • 著名科學史家孫小淳教授 講述「春節老人」宇宙觀
      「名人大講堂」迎來「落下閎月」 著名科學史家孫小淳教授 講述「春節老人」宇宙觀 從即日起,徵集200名現場觀眾、6名傳習志願者,快來報名吧!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國際科學史學院院士孫小淳將開啟「名人大講堂」之「落下閎月」的大幕。  從即日起,主辦方向社會徵集200名現場觀眾和6名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習志願者,現場與專家交流。二月主題名人「春節老人」落下閎  「春不種,秋無收」「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二十四節氣的出現,對指導農業生產生活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成都錦城藝術宮火爆,都是奔著川劇《落下閎》去的
      2 故事豐富 首次呈現落下閎的愛情歷史上,關於落下閎的歷史資料少之又少,對於編劇來說這是一大挑戰。「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天文學都是盲區。在閬中採風的時候,我就知道為天文學家落下閎創作川劇劇本一定很有難度,但我們還是選擇迎難而上。」
    • 外國天文學家來南充給中學生講「落下閎文化」
      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12月28日下午,國際天體物理雜誌的科學編輯、國際天文聯合會理事,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教授、副校長何銳思(Richard de Grijs)在南充講「落下閎文化」,全程原版地道英文,聽眾則是來自南充高中的學生。
    • 「春節老人」落下閎:算準800年後曆法變化
      「春節老人」落下閎:算準800年後曆法變化     □文莎 本報記者 楊琳  「落下閎的貢獻遠遠超過我們現有的認知
    • 走進「年爺爺」落下閎故鄉,講講春節的來歷和過年的安逸!
      聽一聽,四川十大歷史名人之一——「年爺爺」落下閎,講講春節的來歷和過年的安逸!AV8D,小寒過了,大寒要來啦,感覺很冷,有木有?不怕不怕,二十四節氣裡,小寒大寒結束,就要過年啦!我是誰?從哪兒來?我,「年爺爺」,姓落下,名閎,乃是西漢巴郡閬中人!身為四川省十大歷史名人......沒聽過?我太難了,穿越兩千多年來跟大家過年你們卻——沒——聽——過!
    • 閬中古城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年畫展在成都展出
      1月11日,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以下稱春博會)非遺年畫展成都站活動在優品道廣場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國18處非遺年畫產地的部分優秀作品精彩亮相,在為成都市民來帶優秀傳統文化作品之外,還準備了閬中古城門票、特色文創產品、定製年畫衍生品等小禮物,現場熱鬧非凡,受到成都市民朋友的熱烈歡迎和喜愛
    • 孫小淳:未來教育既要全面又要突出個性
      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長孫小淳從科學史的角度探討了科學史對於科學教育的意義,並在論壇結束後接受了專訪。提升教師科學素養至關重要在探討科學史的教育功能時,孫小淳著重強調了提升教師科學素養的重要性。
    • 德閎CML老師:同樣是教中文,而在德閎是如此不同.
      12月11日,西安德閎家長們如期來到德閎劇場,參加本學期第六次Parent College——《西安德閎中文媒介課程(CML)和班主任的一天》。這次代表CML老師及班主任的分享人是一年級一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Gloria Lu。我們一起跟隨她的腳步,了解師生在西安德閎一整天的CML學習和生活,以及班主任是如何在「學生為先」的教育教學原則中發揮作用的。我們來聽聽Gloria的分享吧!
    • 西安德閎冬季運動會 | We are ONE!
      最終他們一起喊出並做到的正是那一句:▲上下滑動查看更多西安德閎冬季趣味運動會於11月6日,在德閎孩子們的元氣呼喚下開啟!德閎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學校與家庭的合作,形成一套有效的家校溝通體系,鼓勵家委及家長志願者走進學校,走進課堂,參與到學校的各項活動中。運動會前期,德閎向全體家長招募運動會志願者,組織40名積極熱情的家長志願者一同參與運動會,以耐心與熱忱維持賽場秩序,幫助守護孩子的身心健康。德閎人擁有了一段共同面對挑戰的德閎體驗與記憶。
    • 北京德閎「K15」教育版圖明晰 魯能格拉斯迎來價值「反哺」
      作為城市副中心的「K15」全齡段學校,北京德閎學校一直備受各界關注,兼容並蓄中國基礎教育精髓與德威國際教育集團領先教育理念的做法,更為其贏得眾多擁躉。
    • 揭秘國際學校德威的姐妹學校德閎,什麼樣的教育資源讓家長瘋狂
      正是因為這些,大部分中國家長對德威「求而不得」和「國內高考路線也不想放棄」等原因,導致德威的姐妹學校德閎民辦雙語學校每年的招生異常火爆。火爆背後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資源呢?  1、為什麼會有德閎民辦雙語學校?
    • 共江圍棋考級多少錢_閎聖書院
      共江圍棋考級多少錢,閎聖書院,閎聖書院是一家致力於傳統文化教育和傳播的機構,開設有書法、國畫、圍棋、古箏等課程。共江圍棋考級多少錢, 圍棋考級實小 年級 陳天宇暑假裡我經歷了許多事。很多人都搞不明白什麼一回事。上海圍棋協會升段規則 圍棋應從空棋盤開始對局。執白棋的一方隨後下子。基本上在除崇明之外的區輪流舉辦。
    • 德閎可能是唯一一家
      德閎在小學階段採用中英各半的課程設置,旨在讓學生植根中華、放眼世界,既了解祖國的強大與繁榮,也敢於探索未知的知識和領域。我們的英文探究課基於IB學習模式,通過主題單元的教學,使學生們各項能力得到鍛鍊,如團隊合作、發現與解決問題、溝通交流、辯證思維、創新意識等等。
    • 靜安古箏培訓班_閎聖書院技術有保障
      靜安古箏培訓班,閎聖書院技術有保障,首創家庭式學習方式,提倡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取得潤物細無聲的教化成果,營造平和、友愛的傳統文化分享氛圍。靜安古箏培訓班, 國藝模塊包括書法丶國畫丶圍棋丶茶藝丶以古箏胡琵琶笛簫等為主的民樂和京劇崑曲等課程。
    • 上海德閎學校迎來一周年校慶,第二所德閎學校落址北京通州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王強)近日,上海德閎學校迎來一周年校慶,600多名家長和賓客齊聚德閎學校,在學校太鼓隊整齊劃一的鼓點聲中,共同歡慶這一時刻。今年該校校慶日的主題是: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