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符言篇》中為我們講述了九條為人行事的準則,分別是:主位、主明、主德、主賞、主問、主因、主恭、主名。大概的意思是身為君主要寬刑簡政,正靜不爭,時刻在暗中注意權謀的變化,廣泛的網羅黨羽耳目,以此應對天下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講究誠信,誠信就是言行一致,說到做到,否則就難以獲得他人的信任。
這其實就是「循名而為實」的道理,那麼又該如何正確地去把虛無縹緲的名分呢?鬼谷子也給了我們答案,那就是「名實相生,反相為情。故曰名當則生於實,實生於理,理生於名實之德。」
一個人只有提到自己的修養,保持正直的秉性、從容的態度,才能夠廣結人緣。在事情的發展當中,人緣的好壞很可能會成為成敗的關鍵點。如果你想要事業有成,就應該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才能夠獲得幫助,逐步走向成功。
那麼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呢?首先要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子,與各種各樣的接觸、交流,同時以謙遜的態度對待他人,善結人員,以此建立「誠信」的印象。換而言之,人要去跑業務拉生意是比較難得,而生意主動找上門的話,就更容易做成了。自己勤儉而慷慨待人,遵守信用,才會獲得更多成功的機會。
鬼谷子對君主的要求就更加嚴格了。作為一名君主,需要做到虛心靜意,施以仁政而不好鬥,廣結天下盟友。如果做到了內訓虛靜,就能夠以靜制動,任人唯賢。《符言篇》是鬼谷子智慧精華的體現,也是君主治理天下的指導理念。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的就是「得饒人處且饒人」,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只要改過,就善莫大焉。做人何必盯著他人的過失不放,而是自己困擾在別人的錯誤裡,解脫不得。從古至今,多少優秀的政治家,都是因為寬容大度,才贏得天下民心,身邊籠絡了大批的人才,最終才能成就一番霸業。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只有懂得諒解他人的錯誤,才能夠以寬容的心態對待他人,最終獲得信任。
有一句名言可能大家都聽過,「知識就是財富」。在所有的資源裡,其實人力資源才是最寶貴的財富。想當一個好領導,必須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那麼事業才可能獲得良好的發展。但想要做好人力資源整合與分配,就要花費大量的精力。關於如何正確地做好人事安排,是件不簡單的事情,鬼谷子也提出了他的觀點:「君因其政所以求,因而與之,則不勞。聖人用之,故能賞之。」
春秋時期的伯樂相馬就是一個非常值得借鑑的例子。自古以來,許多有才華的人剛開始都懷才不遇,不得志的,他們普遍的共性都是因為出身底層,才無法獲得展示才能和受到重用的機會。這些人,都像是千裡馬一般,需要人為的發掘和推薦,如果無人賞識,他們要麼「泯然眾人矣」,要麼「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而作為推薦他人的伯樂,也需要實事求是。當真才實學的人被委以重任,不僅是個人的理想抱負得意實現,更能為國家帶來貢獻。相反,國家則會受到危害。
歷史上有無數的例子證明了這一點。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在鮑叔牙的推薦之下,任用了曾經輔佐過競爭對手公子糾,並且還差點取他性命的管仲為相國,還尊稱他為「仲父」。而受到重用的管仲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之所以齊桓公能夠成為諸侯霸主,正是因為齊桓公識得賢才,並敢於重用。
優秀的領導也要懂得放權,不然終究要累及自我。不僅要慧眼識英雄,還要知人善用,安排他們到合理的崗位上發揮作用,如果凡事都親力親為,難免會分身乏術,疲於應付。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固然值得尊敬,但事必躬親卻並不值得我們去學習,正是因為如此才導致了諸葛亮整天忙得不可開交,連吃飯都顧不上。司馬懿正是利用了這點,拒不迎戰,最終諸葛亮也病死在了五丈原。
既然找到了可靠的人才,就要懂得適當地將權力下方,將大家的力量變成自己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既不會讓自己陷入忙碌,也不會脫離實際情況。劉邦就是一個擁有這種智慧的領導者:「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響,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漢初三傑,都歸於劉邦手下,並且都被劉邦任用到了最合適的職位,這就是劉邦能奪取天下的厲害之處。
在企業經營中,對於人才的運用也非常重要。當你作為企業領導者時,就應該嚴於律己,寬於待人,要正確看待在工作中出錯的同事,並指導他們改正錯誤,不要過分糾結。當手中有一批得力幹將的時候,就要將他們放在合適的位置上,發揮最大的作用,同時又要適當加以控制,這需要把握尺度。如果道德素養較差的人,擁有了權力之後,卻沒有一個有力的監察制度,也會對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