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凌愷,歡迎大家走進百家號凌愷說美食,來都來了就點個關注吧,每天凌愷都會有更新哦!
上海小籠包汁多味美,大家排隊買著吃,學會正宗做法,在家就能做!
小籠包是最經典的上海面點之一,包子鋪的門口往往排著長隊再買小籠包。
上海小籠包要講究「坐著像口鐘,提起來像燈籠」,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小籠包裡自然不能沒有湯汁,但是如果你的餡料中水分太高,那麼你包包子的過程中包子皮就會讓過多的水分浸透,還沒等到你把小籠包放進鍋裡蒸,包子就已經漏餡了。
所以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通常就是在餡料裡加入肉皮凍。我們不難發現肉皮凍在常溫下是固體形態的,就像涼粉似的,這種形態是不會弄溼麵皮的,但隨著溫度的升高肉皮凍就慢慢融化為液體,融化後的肉皮凍跟包子餡混合在一起,我們就能吃到味道鮮美的湯汁了。
凌愷發現製作美食時,人們的智商那是相當的高啊,我們就來看看這汁多味美的上海小籠包是怎麼做的吧,學會了正宗做法,再也不用排隊了,在家就可以親手製作,美滋滋。
主要材料:高筋麵粉250克,溫水145克(35℃),豬絞肉500克。調料:生薑10克,白糖7克,鹽7克,白胡椒粉1/2小勺,肉皮凍125克
製作過程分享
和面
把麵粉鋪在案板上,用刮板或者飯勺在麵粉的中間挖一個坑,這個很好理解,就跟我們小時候和泥玩一樣,然後在坑裡倒上準備好的溫水。再用手慢慢地把坑裡的麵粉跟水一點點混合,記住,動作要要慢要輕,等到形成比較黏稠的麵糊時,就把所有的麵粉一起合成一個麵團。
面坑的直徑應當儘量大一些,這樣把水倒進去後,水位就會比較的低,這樣一來,倒進去的水就不容易漏掉。
然後就是用水不斷地揉面,揉到麵團變得均勻、光滑、有彈性時,包上保鮮膜醒面備用。
醒面的過程中,麵粉和水依然在相互滲透,讓麵團變得更加均勻柔軟。
會做飯的人和面很簡單,我怎麼寫的時候這麼困難,看來真是越簡單的是越難表達吧!
調餡
豬絞肉放入大碗中,擦入生薑,加入糖和白胡椒粉,攪拌均勻,肉皮凍切丁,放入大碗中,用手抓拌均勻。將碗蒙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攪拌餡料時必須朝同一方向,這樣可以讓絞肉中的纖維糾結在一起,使餡料更有彈性。
擀皮
經過一段時間的靜置,麵團變得非常柔軟均勻,把它搓成長條,再分成20個大小相等的劑子。
擀皮和包小籠包都需要花一定時間,所以這些劑子最好放在撒有麵粉的密封盒裡保存,避免表面變幹。
先把劑子整一下形狀,再用掌心把劑子壓成棋子狀,然後擀成直徑11釐米左右的圓形,擀的時候注意讓中間厚一些,邊緣薄一些,這樣可以確保小籠包包好後頂部和底部的麵皮厚度基本一致。
包包子
用小調羹舀大約30克肉餡,放在包子皮中心。把麵皮周邊捏上褶子,最後將小籠包封口,包子就包好了。
捏裙子的時候輕輕把麵皮向外拉扯,這樣可以讓褶子更多、更長,也更好看一些。
蒸包子
準備一口直徑24釐米的蒸鍋,倒入適量冷水大火煮沸。在小籠包底部墊上裁成小塊的烘焙紙防粘,將小籠包放入籠屜,再將籠屜架在蒸鍋上,大火蒸68分鐘。
使用金屬籠屜的話,蒸6分鐘即可,使用竹製籠屜則需要蒸8分鐘。
上海小籠包汁多味美,大家排隊買著吃,今天你學會了它的正宗做法,在家就能做,再也不用排隊買著吃了,上海小籠包你喜歡吃嗎?歡迎大家留言一起交流,凌愷今天就分享這麼多,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喜歡凌愷說美食的朋友別忘了轉發、點讚、評論或者收藏哦!您的支持是凌愷創作的動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