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師,沒多少感人的事跡,也就站在講臺上的時間長了些,還有很多老師任教年限比我更長……」劉定欣老師開門見山一席話,坦誠而質樸。
1983年,劉定欣從合江師範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瀘縣海潮鎮陳灣村小任教。不到一年,又被調到更為偏僻的大中村小。當地流傳這樣一句話:「家有一缸糧,不來中小上。」劉定欣雖然很捨不得自己帶了一年剛取得了進步的班級,但一想到大中村小更需要老師,還是收拾了行李趕往大中村小。一年過去後,劉定欣把手上的班帶到了中上遊的水平,沒料到他又要調往龍塘村小……三年,劉定欣輾轉了三所村小。
「我最開始教語文,後來學校有需要我也教過數學。我調回海潮鎮中心校後,教過初中,也教過小學……來來回回,我這些年大致就是這個樣子。很普通是不是嘛?」說著劉定欣老師就笑了:「我們那個時候的中師生有點像萬金油,哪科缺人就教哪一科。」
「我們那批老師,能力有限,教書這麼多年也要努力學習才對得起學生。」站在講臺上的三十三年,劉定欣每時每刻都告訴自己要對得起學生。「我們這些老師」,劉定欣的敘述中一直用著我們,說的都是八十年代走上講臺直到今天的這一批老師群體的故事。「我們從中師畢業出來,信念就是愛國愛家愛師生,那個時候物質追求不高,我們這些老師就是平平淡淡的,認認真真教一輩子書。」前不久劉定欣的一位老同事患骨癌去世,他比劉定欣早兩年參加工作,是一名很優秀的數學老師,直到去世前都堅持在崗位上。「他是真真正正教了一輩子書啊,可惜走得太早了……」
劉定欣很受學生喜歡,這是他認真教書的回報。班上的學生都把劉定欣當成自己的親人,在他生日的時候還會籌錢準備蛋糕,在上課的時候端出來,唱生日歌給他慶祝。「幾十個娃娃一起唱,然後齊聲說『老師祝你生日快樂』。這場景,忘不了忘不了……」劉定欣幸福的回憶還有很多,大多都和自己的學生有關。已經帶畢業的學生他早已數不過來,有的成了鄉村致富人,有的當了幹部,有的同他一樣成了人民教師……走在瀘縣縣城裡,或是海潮鎮的街頭,劉定欣常常遇到昔日的學生,停下腳步親熱地叫一聲「老師好」。
今年教師節,鎮上組織老師一起吃了頓飯,然後休息了半天,教室裡有孩子們專門為教師節畫的黑板報……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教師節,劉定欣覺得很滿足。
「我今年52歲了,1983年8月我參加工作,到今年,三十三年了,真不像人們想的那樣漫長需要堅守,不經意間這麼多年就過去了……」
(作者單位:瀘縣縣委組織部)
(《四川黨的建設》(農村版)雜誌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