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民族眾多,語言非常複雜,大約有幾百種。根據1961年的統計,有1652種,根據2001年的統計,有29種語言的使用人口超過一百萬,有122種語言的使用人口超過一萬人。
這些語言主要分屬於兩大語系:印歐語系的印度-雅利安語支(使用人口約佔總人口的70%)和達羅毗荼語系(使用人口約佔總人口的22%),此外還有部分語言屬於漢藏語系的藏緬語族和南島語系,以及其他一些孤立語言。
印度主要官方語言是印地語,第二官方語言為英語,印度憲法規定「聯邦官方語言為使用天城體字母的印地語」。但沒有任何法律規定正式全國通用語言。
在印度被英國統治時期,行政單位只能使用英語,1947年印度獨立後選擇一個本土官方語言非常困難,雖然印地語被定為中央政府官方語言,但印度實際以印地語作為母語的人不超過40%,使用其他語言的人,尤其是南方各邦,學習印地語非常困難,所以各邦都確定自己的官方語言。但由於高等教育需要使用統一的語言,造成學生學習的困難,現在各邦正在實行一種漸進的語言教學法。
從2007年開始,印度最著名的15所大學統一入學考試,已經改變了方式,試卷雖然仍然只使用兩種語言(印地語和英語)出題,但學生答題允許使用下列語言之一:英語、阿薩姆語、孟加拉語、古吉拉特語、印地語、馬拉雅拉姆語、馬拉地語、奧裡亞語、旁遮普語、信德語、泰米爾語、泰盧固語和烏爾都語。
北印度語言主要包括印地語和烏爾都語等。南印度語言主要有泰米爾語、泰盧固語等。印度東北地區語言主要包括那加語和米佐語等。印度中部地區主要有桑塔爾語、蒙達語等。還有安達曼語,主要流行於安達曼群島。
印地語及其相似的北印幾種語言用天城體字母書寫,烏爾都語、信德語、克什米爾語等幾種語言使用阿拉伯字母書寫,其他語言各有自己的書寫字母。
印度語言之複雜,跟其歷史有關。歷史上印度根本不是一個國家,大多數時候都是多如牛毛的獨立小國,統一的時間很少。英國人來了,才把一堆印度土邦硬生生捏在一起。
想想,如果秦始皇沒有統一六國,恐怕發展下來,華夏大地上也有很多小國家,說著不同的語言,寫著不同的文字。尤其是文字統一的重要性,即便我們南腔北調,但都寫著一種文字,仍然可以交流。這種文化上的連接,使得大一統思想深入中國人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