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的黃土高原你見過嗎?現場視頻

2020-12-14 騰訊網

入冬以來,位於黃土高原的陝西榆林普降大雪。潔白的雪花為大地披上冬日盛裝,在榆林市南部黃土高原地帶,溝梁山峁,銀裝素裹,天地之間,一片蒼茫。

在榆林市橫山區,大雪覆蓋在30萬畝高標準寬幅梯田上,空中俯瞰,一層層田壟沿著山坡向下伸展,層層疊疊次第鋪開,梯田蜿蜒柔和的線條排列在一起,猶如大地的指紋,連綿起伏,依山蜿蜒,線條交織如水墨畫,黑白分明,勾勒出一幅幅自然生態畫卷。(總臺央視記者 吳成軒 錢金庫)

(編輯 劉哲)

【來源:央視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華夏人的祖先來自黃土高原嗎?
    古羌人所在的黃土高原,在仰韶溫暖期內,也一樣出現氣候變化。黃土高原以它數百米深的黃土層和千溝萬壑的地貌,以及嚴重的水土流失,與黃河一碗水半碗沙的直接關係,而聞名於世。我們對黃土高原最直觀的印象,就是以延安為中心、窯洞遍布的黃土高原。但陝北只是黃土高原其中一個地理單元。
  • 我國四大高原之一的「黃土高原」是怎麼形成的?
    在我國的地形單元中,主要的高原有四個,分別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這四個高原可謂是各具特色,青藏高原是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內蒙古高原是最為平坦開闊的高原,海拔高度相對較低;雲貴高原石灰巖廣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區;黃土高原地表崎嶇千溝萬壑,形成獨特的黃土地貌。
  • 黃土高原為什麼這麼苦?
    偉大源於苦難關於黃土高原有兩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其一許多人提到黃土高原貧瘠、荒涼的景象便會湧現腦海就連中學地理課也對黃土高原區別對待地理教材在介紹中國地形分區時往往都會突出介紹各個地方的正面形象例如以「白山黑水
  • 「黃土高原」的成因和「黃土地貌」的形成原因,分別是什麼?
    中國有四大高原,分別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中國的四大高原各有特色,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雪域高原。內蒙古高原是我國最為平坦開闊的高原,風吹草低見牛羊。雲貴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雖為高原但是地勢崎嶇。
  • 我國四大高原之一,地表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包括哪些省份?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高原地形十分廣布,我國主要有四大高原地形區,分別是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每一個高原都有自己獨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黃土高原從名稱上來看,我們就知道擁有非常多的「黃土」,黃土高原也因有深厚的黃土層而出名,黃土高原黃土層的平均厚度在50至80米之間,最後的地方可以達到150米以上,對於這些黃土的來源,科學家普遍傾向於「風成說」,也就是由風力作用帶來並沉積在黃土高原地區。
  • 封底|邵明安 黃土高原「生」沃土
    父親問他:「考大學能掙工分嗎?你能考得上嗎?」邵明安信誓旦旦地說:「我們公社如果有一個人能考上,那一定是我;如果有多個人能考上,我一定是第一。」正是憑著這種堅定的意志,邵明安考上了湖南師大物理系,「電動力學」是物理系最難的理論物理課之一,他卻成為建系以來第一個滿分獲得者。
  • 黃土高原到底是什麼氣候類型
    最近幾天不斷接到教師和同學們的諮詢,各教師群中也都在討論一個問題:黃土高原到底是什麼氣候類型?其實這個問法本身就有問題,因為黃土高原跨的氣候類型種類不是單一的,各種氣候類型之間的分界線也不是清晰具體的線。
  • 圖說黃土高原的塬、墚、峁、柱
    廣袤壯美的黃土高原黃土高原位於中國北方,北起長城,南達秦嶺,西至祁連山東端,東至太行山,包括黃河中上遊山西省全部、陝西省北部、甘肅省東部、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及河南省西部,面積40萬平方公裡。黃土高原海拔800—2000米,黃土厚50—180米,是世界黃土分布最廣的地區。研究者普遍認為,黃土高原的黃土是從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一帶刮來的沙塵。沙塵形成的黃土高原,土質疏鬆,極易被流水衝刷破壞,經流水長期強烈侵蝕,逐漸形成了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觀。
  • 黃土高原的「黃土地貌」:風力沉積和流水侵蝕共同塑造的奇特地貌
    因為黃土地貌最為典型的分布地區就是位於我國北方地區的黃土高原,黃土地貌的最典型特徵就是溝壑縱深,千溝萬壑。來自西北方向的氣流,攜帶沙塵,到達黃土高原時風力減弱,泥沙沉積形成黃土堆積,如此深厚的黃土堆積也給當地人們的民居「窯洞」的建設創造了條件。
  • 黃土高原塵土來自柴達木盆地
    研究小組以《亞洲中部的柴達木盆地的風蝕:對構造地質學、地質氣候和黃土高原起源的含義》為題的論文發表在《今日美國地質學會》雜誌4- 5月號上。 地球科學家通過研究由風形成的巨大風蝕土脊搞清風雕琢巖石的能力。 卡普通過谷歌地球的衛星圖片第一次看到了風蝕土脊。從太空中看到的大片風蝕土脊就像是燈芯絨。
  • 黃土高原社會-生態系統變化及其可持續性
    黃土高原生態建設,帶動的是黃土高原生境改善,牽動的是黃河下遊水資源利用、水利工程安全、河道長治久安,因此是黃土高原地區、黃河流域系統合理調控的焦點。開展黃土高原社會-生態系統耦合研究,是實現黃土高原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
  • 問答 |黃土高原地表「支離破碎」和「溝壑縱深」的成因是什麼?
    在我國的地形單元中有四大高原,分別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高原地形應該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相對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廣闊地區。但是,在我國的四大高原中,有兩大高原地勢十分崎嶇,那就是雲貴高原和黃土高原。黃土高原的崎嶇狀況,在地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形態,表現為「千溝萬壑,溝壑縱深」,在世界範圍內都獨一無二,所以被命名為「黃土地貌」。
  • 在內秀在黃土高原上的美味食物
    是被現代人嘲笑的十三朝古都西安,還是黃土高原上嘹亮的民歌,還是拯救中國危難中的革命聖地氛圍。他歷史悠久,地貌粗獷美麗,還有黃河的英雄民俗。當然,其中也有內秀,由於歷史的傳承和文化的融合,西安食品在中國食品行業中一直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 黃土高原上「出大事兒」了!亞洲最早古人類遺址要更新了!
    我們不禁要發問,亞洲真的沒有更古老的人類活動證據了嗎?為探究這一問題,許多古人類學和地質學專家開始關注東亞最早期人類活動歷史,希望能有更多的發現。而本次研究的主持者——中科院廣州地化所研究員朱照宇正是其中一員。
  • 黃土高原是什麼氣候類型?這問法本身就有問題
    最近幾天不斷接到教師和同學們的諮詢,各教師群中也都在討論一個問題:黃土高原到底是什麼氣候類型?其實這個問法本身就有問題,因為黃土高原跨的氣候類型種類不是單一的,各種氣候類型之間的分界線也不是清晰具體的線。要比較完美的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幾個問題。
  • 美大學研究稱黃土高原塵土來自柴達木盆地
    研究小組以《亞洲中部的柴達木盆地的風蝕:對構造地質學、地質氣候和黃土高原起源的含義》為題的論文發表在《今日美國地質學會》雜誌4- 5月號上。地球科學家通過研究由風形成的巨大風蝕土脊搞清風雕琢巖石的能力。卡普通過谷歌地球的衛星圖片第一次看到了風蝕土脊。從太空中看到的大片風蝕土脊就像是燈芯絨。風在基巖上衝刷出長長的鑿口,留下脊狀凸起。
  • 中科院地環所副研究員王雲強:黃土高原的守護者—新聞—科學網
    自2004年攻讀碩士以來,他立足於黃土高原生態環境修復與治理的國家需求,針對黃土高原植被恢復過程中水分虧缺所導致的生態環境問題,系統研究了坡面、小流域以及區域尺度土壤理化性質空間變異性。在此基礎上,對黃土高原地區土壤幹層(基於6 m取樣深度)的空間分布與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入研究,並藉助自製的深剖面土壤樣品採集系統(有效測深21 m),分析了深剖面土壤—植物—水分關係及其影響機制,這些研究對於指導黃土高原有限水資源合理利用、土地利用管理、植被布局和水土流失治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意義。 在求學時期,王雲強的碩士和博士導師都用實際行動來教育他,科研是從細節做起。
  • 雲貴高原和撣邦高原是一個高原嗎?
    高原是五種基本地形之一,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相對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廣闊地區。我國有四大高原分別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從地勢上來看,內蒙古高原相對平坦,而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則相對崎嶇。
  • 課外地理 I 黃土高原:風力沉積和流水侵蝕共同塑造的地表形態
    黃土高原地形圖    要分析黃土高原的黃土地貌,應該從兩方面出發:一方面是黃土高原的形成;二是黃土高原的溝壑縱橫黃土高原一:一方面是黃土高原的形成20世紀初,中國乃至世界地學界對黃土高原的成因進行過熱烈的討論
  • 高解析度石筍揭示黃土高原西部最溼潤時期—新聞—科學網
    黃土高原位於亞洲夏季風北緣,是研究高低緯氣候系統相互作用的理想區域。黃土—古土壤序列在理解東亞第四紀氣候變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