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溺水為什麼不呼救?真正的溺水,都是無聲的

2020-08-20 畫個圈圈娛樂他

炎熱的夏季裡,家裡有孩子的家長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叮囑自家孩子不要往水域跑。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關於兒童溺水身亡的事件時有發生,有時候出現在農村水庫,有時候出現在配備救生員的泳池,有時候出現在人山人海的海邊。

近年來關於兒童溺亡的事件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暴露出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中,溺水求救這一方面的知識就是空白的。


比如重慶市米心鎮,就發生過8個孩子一同溺水的悲劇。當時8個小學生相約到童家壩涪江河玩水,起初大家都在淺灘玩耍,但有一個孩子意外失足,被海水捲走。剩下的7位小朋友慌忙下水搭救,結果8個鮮活的生命因為溺水沒了。

比如說浙江省溫州市,有3名男孩,分別是16歲、17歲、18歲,其中兩個人下水遊泳,感覺到身體不適,另外一個人下去救自己的夥伴,最後3個人全都沒有上來。


很多人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些孩子溺水的時候不趕緊大聲呼救,如果第一時間察覺到自己的身體出現異樣,應該馬上大喊讓別人發現啊?

事實上,真正的溺水都是無聲的。



為什麼孩子溺水的死亡率會那麼高?

超乎大家想像的是,溺亡的速度非常快,僅僅20~60秒,你就會從水平面上消失,人就會沉下去。留給人的救援時間短,施救難度大,而且和影視畫面展現出來,人在水裡不斷撲騰、呼救不同的是,人如果溺水了,是很難揮舞手臂和大聲呼喊的。

成年人尚且很難從溺水的恐懼中控制自己的身體,更何況是小孩子。小孩子對突發事件的處理經驗比成年人更少,年紀越小,越難從溺水的恐懼中逃脫。


還記得福州的一個悲劇嗎?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去嬰幼兒遊泳館遊泳,工作人員暫時離開,並且把自己要離開告知了這位母親。但這位母親覺得自己的女兒有遊泳圈,又是在小泳池裡遊泳,肯定很安全,於是沉迷手機。結果遊泳圈翻了,孩子也沒了。


注意7種無聲溺水的跡象

身為家長,如果孩子下水遊泳,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眼神不要離開。因為可能離開那麼幾秒鐘,孩子就陷入危機。下面這7種無聲的溺水跡象,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


謹防二次溺水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什麼叫「二次溺水」,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只要離開水域就沒有生命危險。但二次溺水,也是大家不得不提防的一個危險。

在美國就有這樣一個年僅10歲的小男孩,和媽媽在院子裡的泳池玩了一上午。回家之後洗完澡後,小男孩說自己非常困,便回房間睡覺。結果過了1小時,媽媽發現小男孩的臉色完全變了,趕緊叫孩子,孩子卻已經沒有反應。

這個明明已經離開水域,卻在自己床上離開的10歲小男孩,就是「乾性溺水」的經典案例。

「乾性溺水」,就是自己屏氣時,發生喉頭痙攣,空氣和水都無法進入。簡單來說,就是自己把自己憋死了。

如何預防「乾性溺水」?

遊泳的時候,時刻注意孩子有沒出現嗆水、呼吸困難、乏力等症狀,如果孩子上岸之後嗜睡、痙攣、疲憊,一定要趕緊採取恰當措施,或是送去醫院。當嗜睡的情況出現,無呼吸的狀態會持續8-10分鐘。急救得當的話,大部分溺水的人都能救回來。


相關焦點

  • 大多數父母對溺水一無所知,真正的溺水,都是無聲的
    短短幾句話,仿佛千斤重,壓的人喘不過氣來!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是父母拼搏奮鬥的支柱,希望一瞬間隕落,每年都有防溺水知識、視頻宣傳,父母都聽了嗎,一些急救知識都告訴他們了嗎?不要以為危險離我們很遠!
  • 小孩子溺水後其實不會呼救!電影是假的,孩子溺水時,都悄無聲息
    (孩子溺水的池塘)孩子溺水之後,就有人指責家長看護孩子不盡責。對此,醫生總結說,「目前還不確定為什麼嬰幼兒溺水之後不掙扎,而是會安靜地沉下去。目前的猜測是,這些孩子的年齡太小了,還意識不到自己已經溺水了。」
  • 孩子溺水後,掙扎哭喊?真正溺水特點是這些
    這則新聞刷爆朋友圈,一位媽媽帶孩子去玩,結果在發朋友圈的間隙,兩位孩子都不見蹤跡,尋到時已經沒有呼吸。夏季是溺水高發期,每年學生因遊泳、意外溺水身亡的新聞總不時見諸報端。孩子溺水並不會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大喊大叫,這些特點家長們要記牢!
  • i東營:防溺水安全教育丨讓我們向溺水說「不」!
    一年四季都有不少孩子愛去泳池、水邊玩耍但水邊玩耍隱患多多可能還會導致溺水事故發生■ 教授孩子泳池遊泳和在開放水域遊泳的差異,如不均勻的海浪等。■ 如果帶孩子一起坐船,家長和孩子一定都要穿救生衣,並保證扣好所有的扣帶。
  • 如何及時發現孩子溺水並正確急救?
    高溫天氣,遊泳是不少人消暑必備的運動,與此同時,溺水事故也是屢見不鮮。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全球溺水報告》顯示,溺水已上升為全球青少年事故死亡的第一大成因,全世界每年溺水死亡的青少年有37.2萬人,中國每年有59000人溺水死亡,其中未成年人佔95%以上。孩子一旦發生溺水,自救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如果家長或監護人無法及時發現,孩子很有可能在頃刻間面臨死亡。
  • 防溺水安全知識
    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動身體,避免出現抽筋等現象。4. 在水中不要餵孩子吃東西,有可能被嗆住。5.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鬧,防止嗆水窒息。6. 教孩子學習遊泳,並學習心肺復甦等技能。溺水兒童的頭可能前傾,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6. 看起來不像溺水,只是在發呆,但如果對詢問沒有反應,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7. 小孩子戲水會發出很多聲音,一旦安靜無聲要警醒。
  • 暑期兒童防溺水指南:3點溺水知識,3條溺水預防建議,父母請收好
    每年孩子一放暑假,我身邊就有不少家長想讓孩子學習遊泳,掌握一項求生技能。但是,年年都是自開啟暑假模式後,全國各地都紛紛出現兒童溺水事件,使得想讓孩子學習遊泳的家長又望而止步了。因為,大多數家長認為溺水多發生在孩子暑期獨自玩水的時候,若是他們不會遊泳肯定也就不會去玩水了。
  • 遊泳回來,孩子淹死在床上:暑假關於孩子溺水的誤區,一定要知道
    類似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每年都會有一些孩子去遊泳,而且並不是去下河下湖,而是由家長帶著,去設施設備救生員齊全的遊泳中心玩水,但依然會溺亡事件。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家都沒感覺到孩子溺水了。其實,這是絕大部分人關於溺水的誤區:溺水的人會呼救,會揮手大喊,會使勁撲騰,總之,會發出求救信號,吸引周圍人的注意。其實,人真實的溺水狀態完全不是如此,尤其是孩子。他們不會呼救,他們不會使勁撲騰,他們也不會揮手。和電視劇裡描述孩子溺水會大聲呼喊的畫面,截然不同。
  • 暑期中小學生防溺水工作,這些防溺水知識請一定要牢記
    兒童溺水防護8要點:1. 不要私自下水遊泳,家長時刻看護。2. 堅持讓孩子穿高質量的浮身物。3. 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動身體,避免出現抽筋等現象。4. 在水中不要餵孩子吃東西,有可能被嗆住。5.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鬧,防止嗆水窒息。
  • 8名少年溺水身亡,教會孩子防溺水知識有多重要(父母必看)
    孩子是家庭幸福的源泉,父母最大的心願莫過於看著孩子一天天健康長成,但悲哀的是,有時我們卻忘了告訴孩子,怎麼去堤防和遠離身邊的危險。家長多一分安全思想,孩子就少一分安全危機。交給孩子防溺水知識,對於家長來說,至關重要,教給孩子防溺水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 防溺水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隨著炎炎夏日的到來有一位「頭號殺手」又悄悄地出現那就是——溺水事件!每年夏季總會聽到各種兒童溺水噩耗讓我們每個人都心痛不已因此各位家長一定要警鐘長鳴:防溺水!防溺水!防溺水!不同於以往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課,這堂宣講課不僅僅告訴大家「防溺水的原因」「防溺水的注意事項」「防溺水的自救方法」等等,特別難得的是,它還從科學的角度讓大家知道了許多個「為什麼」——「為什麼淺灘也會溺水?」「為什麼遊泳前必須熱身?」「為什麼遊泳20分鐘左右應上岸休息一會兒?」
  • 「夏天必備防溺水知識」留神 這7個跡象說明孩子或已溺水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世界預防兒童傷害報告》顯示,全球每天約有480個孩子死於溺水。正值夏季兒童溺水的高發季,家長們必須讓孩子們掌握一些預防溺水的知識。現場的急救對於溺水兒童的救治非常關鍵和重要,也對兒童後期的預後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一般認為機體缺氧4至6分鐘可導致腦神經元發生不可逆的病理改變,缺氧12分鐘後機體存活的概率很小。
  • 孩子溺水就會「掙扎撲騰」?別被電視劇騙了,危險都是悄無聲息的
    提起溺水,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電視劇裡演的,人在水中不斷掙扎呼救,認為這樣的激烈表現才是孩子溺水的危險信號,其實這是最大的認知誤區。有多條新聞事件報導,都是在人員眾多的遊泳池,孩子溺水身亡多時都未曾被周圍人發現,大人們都表示並沒有察覺孩子有什麼異常。所以孩子溺水並不是就會「掙扎撲騰」,別被電視劇騙了,危險都是悄無聲息的。
  • 防溺水,守安全,刻不容緩
    請每一位家長和孩子們都一定要認真學習防溺水安全知識!兒童溺水防護8要點:1、不要私自下水遊泳,家長時刻看護。2、堅持讓孩子穿高質量的浮身物。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動身體,避免出現抽筋等現象。4、在水中不要餵孩子吃東西,有可能被嗆住。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鬧,防止嗆水窒息。6、教孩子學習遊泳,並學習心肺復甦等技能。
  • 防溺水安全教育,千萬不要鬆懈!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鬧,防止嗆水窒息。6.教孩子學習遊泳,並學習心肺復甦等技能。7.不到不熟悉、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遊泳。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擅自下水施救。如能及時發現溺水跡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別兒童溺水者?牢記這7種跡象。7種跡象辨別溺水者:1.溺水者的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沒有時間呼救。2.溺水兒童手臂可能前伸,但無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動。
  • 孩子遊泳是小事,謹防溺水是大事
    不會遊泳的就會覺得這水反正不深,旁邊又有這麼多人。也就隨心所欲了。結果就出現了上述這樣的情況。如果周圍沒有人,或者是沒有人發現,這個孩子該怎麼辦呢?我想,自救肯定是不太可能的,那最終最有可能的還會是溺水而亡。孩子想學遊泳的本心並沒有錯,正所謂技多不壓身,可這種盲目下水,不準備任何保護措施的遊泳行為肯定是不值得大家學習的。
  • 遊泳回來的孩子在床上永遠地睡去,關於溺水的誤區,你可以看看
    一個孩子,在淺水區,周圍一米之內全部是大人,但孩子最後溺水而亡了。一、神奇的溺亡事件事情發生在西安鹹陽,一位媽媽帶著4歲的兒子去遊泳中心遊泳,孩子在水池裡玩耍,沒過多久,她發現孩子不見了蹤影,最終溺水而亡。監控錄像顯示,當時孩子就在媽媽身後。這位母親背對著孩子,在玩手機。孩子就這樣慢慢沉入了水底。這位媽媽的疏忽固然極其不應該。
  • 人溺水後不為人知的幾種跡象,每個人都必須了解
    但是夏季也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期,每當我們看到新聞說在海邊、泳池、河邊發生兒童溺水事故,我們總會心痛不已,這對家長來說是難以磨滅的痛。但是你知道嗎?溺水並不一定意味著張開雙臂,呼救。溺水的人大多都是無聲的。
  • 都是乾貨!請收下這份防溺水手冊
    至關重要下面這份防溺水安全指南希望大家永遠用不到但這節必修課每個人都應該補上▼下水前提醒孩子活動身體,避免出現抽筋等現象。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鬧,防止嗆水窒息。教孩子學習遊泳,並學習心肺復甦等技能。
  • 防溺水!防溺水!防溺水!這件事千萬別鬆懈
    隨著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為防止悲劇發生,我們要共同行動起來,科學防溺,這份《兒童防溺水手冊》請收好 預防溺水重點「六不」不私自下水遊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遊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