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茫茫,捕捉「黑洞之王」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通過郭守敬望遠鏡監測到,質量約為太陽70倍
  星海茫茫,捕捉「黑洞之王」

  核心閱讀

  恆星級黑洞由大質量恆星死亡形成,根據理論推算,上億個恆星量級的黑洞「潛行」於茫茫星海中,想要找到它們卻並不容易。

  我國天文學家利用郭守敬望遠鏡,通過長時間、大範圍的監測,發現迄今為止最大質量的恆星級黑洞,約為70倍太陽質量。這一發現,有望推動恆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論的革新,也開闢了利用郭守敬望遠鏡巡天優勢搜尋黑洞的新路徑。

  近日,國際期刊《自然》在線發布了中國天文學家主導的一項重大成果: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最大質量的恆星級黑洞。這是繼今年4月,黑洞首次展露「真顏」後,又一相關重大發現。

  這顆70倍太陽質量的超大恆星級黑洞遠超理論預言的質量上限,顛覆了人們對恆星級黑洞形成的認知,堪稱「黑洞之王」,有望推動恆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論的革新。

  上億黑洞「深藏不露」,尋找它們是難點

  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德國物理學家卡爾·史瓦西推導出了愛因斯坦場方程式的一個精確解,預言了黑洞的存在,自此人類就沒有停止過對它的想像和探索。

  神秘的黑洞是怎樣形成的?像宇宙萬物一樣,恆星也會衰老死亡。一些大質量恆星在核聚變反應燃料耗盡時,內核會急劇坍縮,當其質量大於約3倍太陽質量時,便會坍縮為一個奇點,成為黑洞。由於其密度極高、引力超強,即便是光也無法從它身邊逃離。

  按照其質量不同,天文學家將黑洞大致分為三類:恆星級黑洞(100倍太陽質量以下)、中等質量黑洞(100倍—10萬倍太陽質量)和超大質量黑洞(10萬倍太陽質量以上)。

  劉繼峰說:「恆星級黑洞是由大質量恆星死亡形成的,在宇宙中廣泛存在。根據理論推算,銀河系中應該存在著上億個恆星量級的黑洞。」

  然而,想要在茫茫宇宙中尋找到它們卻並不容易。因為黑洞自身不發射和反射電磁波,儀器和肉眼都無法直接觀測到它。

  該怎麼辦?天文學家們嘗試尋找各種間接證據,經過探索研究,發現了一個現象:黑洞會「吃東西」。它在接近一顆恆星組成雙星系統時,會以強大的「胃口」直接把對方的氣體物質吸過來,形成吸積盤,並發射出明亮的X射線光。通過探測這些X射線光,可以判斷並選出黑洞候選體,再通過進一步監測伴星的運動,可以測量黑洞的質量並最終確認其存在。

  劉繼峰介紹說,過去的50年裡,天文學家通過這種方法發現了約20顆黑洞,質量均在3到20倍太陽質量之間。

  但是,按照理論預測,銀河系中應該有上億顆恆星級黑洞,而在黑洞雙星系統中,能夠發出X射線的只佔一小部分。那麼,「沉默」的大多數該如何被尋找到呢?於是,找到新方法,去發現數量巨大且沒有X射線輻射的黑洞,成了天文學界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超大質量黑洞,超出模型理論上限

  2016年秋,國家天文臺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郭守敬望遠鏡開展雙星課題研究,歷時兩年監測了克卜勒一個天區(K2—0)內的3000多顆恆星。

  在監測過程中,有一顆「走路拉風」的B型星引起了研究人員的關注:這顆8倍太陽質量的藍色恆星,一直在圍繞一個「看不見的天體」做著周期性運動。

  團隊成員、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鄭傳傑說:「它的光譜攜帶了非常豐富的信息,除了可以獲取它的有效溫度、表面重力、金屬豐度等重要信息外,光譜中還有一條近乎靜止且運行方向和B型星反相位的發射線,這點很不尋常。」

  通過各種跡象,研究人員推測,那個被B型星圍繞的「看不見的天體」極有可能是一個黑洞。

  「根據多個望遠鏡的多次觀測,我們進一步確認了B型星的性質。根據光譜信息,計算出B型星的金屬豐度約為1.2倍太陽豐度,質量約為8倍太陽質量,年齡約為35百萬年,距離我們1.4萬光年。」鄭傳傑說:「接著,根據B型星和其光譜中那條『特殊』發射線的速度振幅之比,計算出該雙星系統中存在一個質量約為70倍太陽質量的不可見天體。質量如此之大的,只能是黑洞。」

  據劉繼峰迴憶,最初得到結果時,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因為,目前恆星演化模型只允許在太陽金屬豐度下形成最大為2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顆新發現的黑洞質量已經超出了理論範圍。

  《自然》雜誌的審稿人對此也非常謹慎,提出很多問題。研究團隊反覆計算確認,「最終結果不變。這可能意味著有關恆星演化形成黑洞的理論將被改寫,或者以前某種黑洞形成機制被忽視。」劉繼峰說。

  而且,與其他已知的恆星級黑洞不同,這顆黑洞之前從未在任何X射線中被探測到過,它對其伴星吸積非常微弱,屬於之前所說的「沉默」的大多數。劉繼峰說:「這個重大發現還開闢了一條利用郭守敬望遠鏡的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

  巡天監測,未來將描繪黑洞群像圖

  值得一提的是,兩年半的監測時間裡,郭守敬望遠鏡共為這項研究做了26次觀測,累積曝光時間約40個小時。「如果利用一架普通4米口徑望遠鏡來尋找這樣一顆黑洞,同樣的機率下,則需要40年的時間。」劉繼峰這樣比喻。

  為了紀念郭守敬望遠鏡在發現這顆恆星級黑洞上做出的貢獻,天文學家給這個包含黑洞的雙星系統命名為LB—1。

  LB—1的發現充分證實了郭守敬望遠鏡強大的光譜獲取能力。郭守敬望遠鏡擁有4000根光纖,好比長了4000隻眼睛,一次能夠觀測近4000個天體。2019年3月,郭守敬望遠鏡公開發布了1125萬條光譜,成為全球首個突破千萬的光譜巡天項目,被天文學家譽為全世界光譜獲取率最高的「光譜之王」。

  郭守敬望遠鏡的一個個科學發現,讓天文學家得以重新審視銀河系:

  利用郭守敬望遠鏡數據,發現人類居住的家園銀河系比之前認識的大了一倍,還精確稱量出銀河系的體重約為太陽質量的9000億倍;銀河系暈的面貌被改寫,天文學家們發現銀暈是個內扁外圓的「胖子」;此外,還發現了萬餘顆貧金屬星,擁有了目前世界上最大、適合現有大望遠鏡跟蹤觀測的宇宙化石樣本;獲取了上百萬顆恆星的年齡,為銀河系演化研究提供了基礎數據……

  此次這顆恆星級黑洞,是郭守敬望遠鏡發現的第一顆黑洞,它的出現將標誌著利用郭守敬望遠鏡巡天優勢搜尋黑洞新時代的到來。

  據劉繼峰介紹,接下來,研究團隊計劃開展一個名為「黑洞獵手」的計劃,利用郭守敬望遠鏡巡天優勢批量發現黑洞並測量黑洞質量,「預計在未來5年內發現並測量出近百個黑洞,並描繪出一幅黑洞群像畫。」劉繼峰說。

  在搜尋黑洞的同時,郭守敬望遠鏡也將繼續搜尋地外文明,通過探測系外行星宿主恆星及其性質,加快系外行星的搜尋及對地外生命的探索等。



吳月輝

相關焦點

  • 三下鄉:茫茫星海日月,攜手共行相約
    生命之家——地球 課堂伊始,青橙「雲」支教隊的科學老師就從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入手,通過幾段小視頻為孩子們展示了地球上的平地、山川、海洋、河流,各種美好的自然之景使人應接不暇。對於鄉村的孩子們,他們能夠接觸到的外面的世界實在有限,面對如此之多映入眼帘的自然奇觀,他們紛紛在直播群裡發消息感嘆「太美了!」。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 人類首次捕捉到黑洞真容位居...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馬喆 朱敏 劉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還有不到10天,我們即將揮別2019年,迎來嶄新的2020年。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都有哪些人類重大科學突破?近日,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公布了2019年全球十大科學突破。
  • 《凹凸世界3》第25話:瑞金撒糖全員露臉,丹尼爾捕捉黑洞失敗!
    《凹凸世界3》第25話也更新了,讓我們一起吐槽一下更新的第25話到底說了啥吧~丹尼爾為了抓住小黑洞而開啟的元力禁錮裝置正式啟動了,大家也在模擬場景中脫離出來,各位參賽者開始研究目前的狀況。金在環視四周得不出結果後,便打算逃出這個圓球空間,這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元力使喚不出來了。
  • 黑洞的探究
    就連光靠近了也無法逃離,此時,黑洞就產生了。但是,黑洞的產生是不是都是恆星死亡產生呢?這個問題至今也沒有準確的答案。我們知道,宇宙之大已經超越了我們的認識,以我們人類目前科技和能力還無法很深入地了解宇宙太空。但是,浩瀚的宇宙,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 黑洞圖像多是模擬,這將是望遠鏡捕捉到的
    【博科園-科學科普-留言評論有驚喜哦~( ^_^)】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緻密、深邃和強大的黑洞不可思議地揭示了物理學的極限,沒有什麼能從黑洞中逃脫,甚至是光也逃不掉。
  • 一對「跳舞」的黑洞相撞,釋放出的強烈引力波信號被人類捕捉到了
    天文學家周四表示,他們通過一對巨大黑洞的合併,感受到了被稱為「引力波」的時空振動。此次距離地球大約 30 億光年的合併導致了一個無限深邃的黑洞,其重量相當於太陽的 49 倍。這是天文學家 2015 年 9 月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監視宇宙背景以來探測到的第三次。同之前被天文學家視作死星遺蹟的黑洞相比,這些黑洞具有更大的質量。
  • 如何才能逃離黑洞!超級粒子加速器,模擬展現了這罕見一幕
    他們希望借鑑於粒子加速的原理,在旋轉的黑洞能量中,讓一些接近光速的等離子體,在對撞的過程中,獲得逃離黑洞的機會,並從黑洞強大的引力場中竊取能量! 逃離黑洞,這並非僅屬科幻小說裡的橋段。在物理學家的眼裡,這一個新見解,至少在理論是存在合理的邏輯的,更並非不可現之事!他們認為訣竅在於如何巧妙、仔細地安排好一切,這樣粒子就不會永遠消失在貪得無厭的黑洞中。
  • 黑洞怎麼會有照片?物理學家李淼:拍的不是黑洞「樣子」,而是對周圍...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熊筱偉)北京時間4月10日21點整,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將正式發布。看到新聞,讓不少人看不懂的是:不是說黑洞引力之大,連光都逃不掉嗎?應該是什麼都看不到啊,怎麼會有照片呢?難道照片就是一片漆黑?
  • 拍攝黑洞的照片有多難?光是「衝洗」都花了兩年
    黑洞是什麼樣子的?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圖片都只是藝術家渲染的圖片而已。但是關於黑洞的真面目,將在4月10號晚上九點(今晚)公布,這是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所拍攝的,是歐洲南方天文臺組織的一個國際項目。
  • 《寶可夢劍盾》冠之雪原DLC簡易流程及蕾冠王捕捉方法
    蕾冠王是《寶可夢劍盾》冠之雪原DLC中新增的傳說寶可夢,通過DLC的劇情即可捕捉,但涉及到的劇情比較複雜,下面就為大家整理一下有關蕾冠王的劇情以及蕾冠王的捕捉方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的戰鬥並將其擊敗(無法捕捉)③與【蕾冠王】對話並推進劇情④與村民對話收集情報(夫婦、村長、田中的男子)※只要出現向大家打聽了豐饒之王的提示即可⑤再次與【蕾冠王】對話⑥為了尋找【蕾冠王】的愛馬前往村長家
  • 首度曝光的黑洞有名字了:夏威夷語 寓意深刻
    據報導,為黑洞取名的是夏威夷大學希洛分校的木村(Larry Kimura)教授,他是國際知名的夏威夷語專家。根據夏威夷大學的說明,Powehi一詞指的是「無限創造的黑暗源泉」。這個名字取自18世紀描述夏威夷宇宙創生歷程的頌歌Kumulipo。
  • 星海家長課堂--走進星海 守護童年 其實教育很「簡單」
    古人云:「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合抱之木,生於毫末。」星海藍天幼兒園秉承「尊重幼兒、尊重規律、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辦園理念,多形式舉行家長課堂、家長會,加強家園溝通,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實現家園融合教育。
  • 桃園機場星海之戀圖
    蘆竹大古山上的星海之戀,視野廣闊,飛機起降、高鐵奔馳,盡收眼底,一旁是綠意盎然的高球場自山上居高臨下,另有一番景致,位於蘆竹鄉大古山麓的星海之戀,不僅能全覽桃園機場,還將一旁的高鐵桃園站,以及西邊的臺灣海峽統統「包」進來,接近270度的開闊視野,加上前方就是綠草如茵的高爾夫球場,使得星海之戀開幕1年多,迅速成為北部「看飛機」的人氣景點
  • 第一張黑洞照片面世,我們為此付出了什麼?
    在宇宙所有神秘的現象中,也許有一個是最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和想像力的,即使我們從未真正看到過它,那就是——黑洞。這些太空物體密度如此之大,以致於光都無法逃脫它們的控制。自從愛因斯坦第一次提出黑洞的存在,我們就已經對我們想像中的黑洞進行了模擬、藝術和CGI版本的示意圖。但是直到今年我們才第一次看到一個黑洞。我們終於能夠凝視到宇宙的深淵。
  • 為何黑洞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請點擊輸入圖為什麼我們從未捕捉過黑洞的倩影?我們的影像記錄了數百光年以外的系外行星、將逐漸邁向超新星的恆星以及宇宙邊緣的星系。然而,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在等待從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返回的第一批圖像,即為直接捕捉黑洞周圍環境而進行的最大嘗試。這無疑是正確的:我們的目標只是捕捉黑洞周圍的影像;我們永遠不會有黑洞本身的圖像。因為這在技術上是不可能的:這就是原因。
  • 星海音樂學院2020年影視藝術類職業教育招生簡章
    以服務行業、服務學生、服務高校為核心,以培養高質量影視專業人才為己任,深化產教融合戰略,全力搭建影視產業集群與高校集群對接的橋梁和紐帶,旨在為我國影視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貢獻綿薄之力。公司的奮鬥目標是形成一個涵蓋影視教育、影視拍攝、影視作品投資、影視新星孵化以及影視製作與發行等業務領域,區域覆蓋全國主要一、二線城市,且具備一定影響力和規模化的集團化企業。
  • 黑洞是時空之門嗎?
    一,「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換句話說;黑洞的引力大到連光都不能逃脫。二,黑洞不是一個「洞」也並不黑。其實黑洞並不「黑」,只是無法直接觀測,可以藉助黑洞強大的引力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觀測黑洞。三,根據宇宙「熱寂」理論,宇宙在死亡之前會進入一個黑洞時代。
  • LIGO發現引力波 首證存在恆星級雙黑洞系統
    【天極網IT新聞頻道】多年以後,面對浩瀚星海大家將會回想起2016年2月11日,人類公開宣布首次探測到引力波信號的那個夜晚;更會想起2015年9月14日,大自然賜予人類禮物的日子。
  • 蘇軾與王弗:十年生死兩茫茫(二)
    :十年生死兩茫茫小二娘的紅酥手被別人牽走了,蘇軾最終也牽到了屬於自己的紅酥手。這雙紅酥手屬於一個叫王弗的女子,蘇軾與王弗的姻緣是蘇軾自己選擇的結果,並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二娘走後,蘇軾去華藏寺求學,就在那裡蘇軾結識了王弗。王弗的父親王方是龍巖一帶的進士,在當地頗有聲望,但王家和蘇家並沒有交情。蘇軾怎麼認識王弗的呢?蘇軾是通過他的鐵桿好友王慶源認識王弗的。
  • 9張最佳黑洞照片,帶你更深入的了解黑洞
    例如,它包含的球狀星團數量異常之多:雖然我們的銀河系包含200個以下的球狀星團,但M87大約有12000個,一些科學家認為這是它從其較小的"鄰居"那裡收集來的。和其他大型星系一樣,M87的中心也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星系中心黑洞的質量與整個星系的質量有關,所以M87黑洞是已知質量最大的黑洞之一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