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enzhen.hteacher.net 2019-03-21 13:25 深圳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1.德育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或結果的質量標準叫做( )
A 道德行為標準
B 德育內容
C 思想教育
D 德育目標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育目標的概念。德育目標是德育活動索要達到的預期目的或結果的質量標準。故此題選擇D。
2.「因材施教」體現了人的身心發展的 ( )
A 差異性
B 不均衡性
C 階段性
D 順序性
答案:A。解析: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給我們的教育必須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和積極因素,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的發展。故選A。
3.衡量和評價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是 ( )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務
C 教育規律
D 教育原則
答案:A。解析:教育目的既是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質量規格和標準,同時也當然是衡量教育質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據。教育目的的評價功能可集中體現在現代教育評估或教育督導行為中。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評價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故選A。
4.學生具有發展的可能性和( )
A 潛在性
B 現實性
C 特殊性
D 可塑性
答案:D。解析:學生具有可塑性。學生處於身心發展的形成時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潛力。故選D.
5.通過制定和執行規章制度去管理班級的經常性活動是班級管理是( )
A 常規管理
B 民主管理
C 平行管理
D 目標管理
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班級管理模式中的常規管理的概念。班級常規管理是指通過制定和執行規章制度管理班級的經常性活動。班級民主管理是指班級成員在服從班集體的正確決定和承擔責任的前提下參與班級全程管理的一種管理方式。班級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管理方式。班級目標管理是指班主任與學生共同確定班集體總體目標,然後轉化為小組目標和個人目標,使其與班級總體目標融為一體,形成目標體系,以此推動班級管理活動,實現班級目標的管理方法。故此題選擇A。
6.決定教育領導權的是( )
A 生產力
B 科學技術
C 文化
D 政治經濟制度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與政治的關係。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的領導權、受教育權、教育目的。故此題選擇D。
7.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 )
A 素質教育
B 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C 應試教育
D 著名學者的學說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故此題選擇B。
8 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是( )
A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B 思想政治教育
C 課外活動
D.教學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全面發展的教育。全面發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其中學校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的基本途徑是教學。故此題選擇D。
9.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主體現了教學的:( )
A 直觀性原則
B 啟發性原則
C 鞏固性原則
D 因材施教原則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學原則中的啟發性教學原則。啟發性教學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與題幹中的描述想一致。故此題選擇B。
10.近代教育史中主張「紳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畫》持:個人本位論。
A 裴斯泰洛齊
B 盧梭
C 康德
D 洛克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學創立階段的主要的教育家及其代表思想。其中洛克的主要代表作品是《教育漫畫》。主要思想有提出了「白板說」,倡導「紳士教育」。故此題選擇D。
11.1939年,首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主編《教育學》的教育家是 ( )
A 凱洛夫
B 贊可夫
C 布魯納
D 維果斯基
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學發展階段的主要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品。其中凱洛夫的《教育學》,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對我國建國後乃至現在的教育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故此題選擇A。
12.首次提出「人力資本」理論的學者是( )理論創建於1960年
A 布魯鈉
B 贊可夫
C 舒爾茨
D 皮亞傑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中的人力資本理論的知識點。人力資本理論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指的是人所擁有的諸如知識、技能及其他類似的可以影響從事生產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資本的形態,是未來薪水和報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資本形態,它體現在人的身上,屬於人的一部分。人力資本理論的提出者是美國的經濟學家舒爾茨。故此題選擇C。
13.強調成熟機制對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是 ( )
A 弗洛伊德
B 威爾遜
C 格塞爾
D 皮亞傑
答案:C。解析:格塞爾認為,人的所有能力都受成長規律的制約,成熟機制對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 。
14.學生最主要的權利是 ( )
A 人身自由權
B 人格尊嚴權
C 受教育權
D 隱私權
答案:C。解析:作為社會權利主體,青少年兒童主要享有受教育權、人身權、財產權。受教育權是學生最主要的權利。故選擇C。
15.教師職業的特殊要求是,必須具有 ( )
A 管理能力
B 控制能力
C 教育能力
D 研究能力
答案:C。解析:教師職業是具有專業性的職業,必須具有專業的教育能力,是教師職業的特殊要求。故選C。
16.學校教育的基礎是 ( )
A 教師
B 學生
C 班級
D 課程
答案:B。解析: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故選B.
17.從課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課程分為 ( )
A 地方課程
B 研究型課程
C 知識性課程
D 社會中心課程
答案:A。解析:從設計開發主體可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故選A。
18.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這三個特徵是 ( )
A 課程目標的基本特徵
B 教學計劃的基本特徵
C 教學大綱的基本特徵
D 教學目標的基本特徵
答案:C。解析:我國義務教育的課程計劃應當具備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的特徵,也是教學大綱的基本特徵。故選C。
19.課程實施是指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它是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的 ( )
A 基本要求
B 基本原則
C 基本手段
D 基本途徑
答案:D。解析:課程實施是指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它是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故選D。
20.主張「一切知識都從感官的知覺開始的」教育家是 ( )
A 赫爾巴特
B 杜威
C 凱洛夫
D 誇美紐斯
答案:D。解析:誇美紐斯主張「一切知識都從感官的知覺開始的」。他是以個體認識論為基礎提出的教學論。故選D。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頁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