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連良與梅蘭芳齊名?申鳳梅是唯一地方戲女弟子,長眠北京香山

2020-12-18 檔案地理

馬連良是與梅蘭芳齊名的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京劇大師,位居京劇「四大鬚生」之首、民國時期京劇三大家之一,葬於北京香山腳下的萬花山。1992年9月,馬連良墓被北京市海澱區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連良,字溫如,1901年2月28日出生,原籍陝西扶風,生於北京。

受家庭的薰陶,連良從小熱愛京劇藝術,他8歲入北京梨園,26歲自己組班,成為「馬派」藝術創始人。

馬連良開創的馬派藝術影響深遠,是我國京劇裡程碑式的代表人物,上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盛行不衰。其代表劇目有《借東風》《甘露寺》《清風亭》《四進士》《失空斬》等。

20世紀,馬連良與餘叔巖、高慶奎、言菊朋並稱前「四大鬚生」;後三人去世,他又與譚富英、奚嘯伯、楊寶森並稱後「四大鬚生」。

1933年 馬連良在天津與周信芳同臺演出,因他們技藝精湛,各具風採,被譽為「南麒北馬」。

1964年,60多歲的馬連良參演現代戲《杜鵑山》,引起轟動。

馬連良一生收徒很多,在其眾多弟子中,有一位唯一的地方戲演員——河南越調泰鬥申鳳梅,其代表作品《諸葛亮》《收姜維》《李天保弔孝》。

1956年,申鳳梅獲河南省首屆戲曲會演演出一等獎,1992年獲第四屆白玉蘭獎榮譽獎。

1963年,申鳳梅來北京演出,在袁世海先生的引薦下,馬連良連續看了她的幾場演出,決定收她為徒。1963年4月1日,正式舉行了拜師儀式。

1995年7月20日,申鳳梅在河南周口病逝。2008年10月18日上午,申鳳梅及其丈夫李大勳的骨灰,被迎回周口項城,安放於望陵園公墓。

1966年12月16日,馬連良因主演《海瑞罷官》被迫害致死。

馬連良葬於北京海澱區香山腳下的萬花山,墓冢上蓋著黑色大理石,墓冢後立有一塊黑色大理石墓碑,上面刻著「馬連良之墓」字樣。因為馬連良是回族,墓碑上方還刻有阿拉伯花體文字圖案。

馬連良故居位於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54號後院,1952年馬連良住進此院,直到去世。上世紀80年代,馬連良故居成了「京昆室」。

為了紀念馬連良先生,以表彰其舞臺藝術的貢獻,國家郵政局定於2009年11月28日發行《馬連良舞臺藝術》特種郵票1套2枚。

相關焦點

  • 京劇大師的「颱風」 馬連良讓「大軸」梅蘭芳露天演出
    編者按:馬連良和梅蘭芳都是著名的京劇藝術大師。馬連良是 「馬派」藝術的創始人、京劇「四大鬚生」之首,其代表劇目有《借東風》、《甘露寺》、《清風亭》、《四進士》、《失空斬》等。馬連良劇照馬連良演「壓軸戲」 「壓軸」戲是過去戲班稱一場戲「大軸」前、即倒數第二的那出戲。「壓軸戲」從來都是由「二牌」的演員來演。馬連良是唱「大軸」的,誰見過他演「壓軸戲」呢?
  • 一代名伶言慧珠,曾是梅蘭芳最得意的女弟子,唱戲白綾結束生命
    一代名伶言慧珠,曾是梅蘭芳最得意的女弟子,唱戲白綾結束生命梅派,是京劇旦角舞臺上最重要的流派,自梅蘭芳創立,傳至今日,已有四代。而說起最深得梅蘭芳真傳的是誰呢?言慧珠,曾被梅蘭芳譽為自己最得意的女弟子。她1919年生於北京,從小就是個美人坯子。很多人可能都不太熟悉,可是你要是喜歡京劇的話肯定聽說過她的。她是聞名全國的京劇「坤旦皇后」,被戲劇大師梅蘭芳譽為自己「最得意的女弟子」的名伶言慧珠。
  • 馬連良:兩度捲入無妄之災,離世前充滿疑惑:我怎麼了?不明白!
    初學的旦角能跟梅蘭芳比嗎?一幅合格的畫作能跟《蒙娜麗莎》比嗎?這中間差了水平。同理,馬連良要想學出水平,即使天資聰慧、師從名師,也得下苦工。馬連良心氣高,對京劇也是真的熱愛,花了大力氣學戲,日出而作,日落不息。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僅僅入科一年,就拿下了譚鑫培、陳德霖和賈洪林聯袂演出《硃砂痣》中的配角,並且贏得了大師們的稱讚。
  • 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首博開展
    這番改良是馬連良在朝鮮慰問志願軍後,受朝鮮老人黑紗帽的啟發後創製而成。「馬派」劇裝的代表之一緗色「太陽蟒」也在展覽中呈現,為《秦香蓮》王延齡、《龍鳳呈祥》喬玄服飾。在馬連良創製的這款戲服中,十個團龍蟒簡化為前後各一的團龍,繁瑣紋樣無處可尋,以凸顯出人物的沉穩、老練。在展覽中,還能看出同一戲服在不同曲目中的演變。
  • 馬連良孫女馬季彤:爺爺是愛戲如命的「戲痴」
    【解說】2021年是京劇大師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2020年12月22日,「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一早,馬連良先生的孫女馬季彤便來到展廳,仔細端詳著爺爺演出時的每一張劇照、每一件戲服。回憶起兒時與爺爺相處的時光,馬季彤說,在她眼中,爺爺是一位愛戲如命的「戲痴」。
  • 馬連良致梅蘭芳書信兩則
    即頌 夏安 嫂夫人祈代問好 姬傳先生亦代致侯為荷 弟 馬連良拜啟 七月廿五日
  • 在江蘇淮安,有位與梅蘭芳齊名、京劇麒派創始人,他就是周信芳
    與梅蘭芳齊名、京劇麒派藝術宗師、 無論是藝術造詣、還是道德人品、均值得世人稱道的周信芳,他與韓信、吳承恩、周恩來總理來自於一個地方,那就是江蘇省淮安市。由於他母親懂戲又通辭令,5 歲那年,母親偶然教了他一段《文昭關》,不料他很快學會,父母非常高興,遂邀請陳長興老先生教戲。開蒙習得《黃金臺》等四出戲。7歲隨父到杭州登臺唱戲,受觀眾稱讚,被人稱為神童。02青少年時期的周信芳12歲時,取藝名七齡童。
  • 《遊龍戲鳳》看各家演各派,各有其風韻之美
    ,餘叔巖提出排演《戲鳳》的想法,梅蘭芳立刻同意了。 荀慧生《遊龍戲鳳》 又記錄民國八年( 1919) 元旦,北京籌辦四郊貧兒學校,特邀梅餘再攜手: 【戲鳳
  • 申鳳梅入室弟子李娟收新徒 越調藝術再添新力量
    2019年1月1日上午10時,越調藝術大師申鳳梅先生弟子、義女李娟收徒儀式在鄭州舉行。王藝臻、桑藝萌(桑果)、劉紫菡等12位弟子拜在李娟門下。李娟系著名越調表演藝術家申鳳梅大師入室弟子、義女,歷任河南省越調劇團演員、周口職業技術學院(原周口戲曲學校)高級講師。曾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越調表演人才,近年來,更是培養出了王藝臻和桑藝萌兩個全國小梅花金獎得主。
  • 有一種「愛情魔咒」叫《遊龍戲鳳》
    當年給慈禧太后唱過戲的內廷供奉楊小樓、陳德霖、錢金福、王鳳卿、俞振庭等和當時正紅的梅蘭芳、餘叔巖等都應邀入宮演出。兩天的戲碼中,就有《遊龍戲鳳》一折,由譚小培和筱翠花扮演正德皇帝和李鳳姐。在敬懿老太妃面前演這齣戲,似乎有點諷刺意味。
  • 圖說民國:梅蘭芳曾居香山雨香館並在近鬼見愁處刻有摩崖石刻「梅石」
    中國著名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非常喜歡香山靜宜園。 1922年春天,梅蘭芳與「綴玉軒」的摯友賢人齊如山、馮幼偉、李釋戡、蕭紫亭、王幼卿等人,一起小住於香山靜宜園的雨香館遺址處。
  • 資料:越調大師申鳳梅在界首
    直到有一天年輕的申鳳梅、申秀梅來到界首,又唱紅了界首,聲名鵲起。人們讚嘆說:大梅、二梅唱得好,姐妹倆勝過了姑嫂倆…… 申鳳梅1927年生於河南臨潁縣塗莊村,有一哥、一姐、一妹,妹妹申秀梅生於1930年。1938年申鳳梅與妹妹秀梅同進臨潁張盤鎮越調小科班學藝。
  • 顧正秋:她是梅蘭芳的女弟子,胸口寫勇的女人
    學戲——練功——成角——賺錢,是學戲的孩子們必須經歷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戲校的孩子,沒有胖子,一個個又黑又瘦。大家都知道,要想人前顯貴,先要人後受罪。因此說,學戲的孩子們,都是胸口寫勇的人物。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種數年如一日的苦練,成就的是孩子們超越平凡人的意志與毅力。
  • 馬連良藝術上甩開腳步,挑班春福社展現藝術才華!
    這20年的時間馬連良可謂是受盡風霜苦楚。到一九二七年六月份馬連良開始挑班,他決定以自己的號召力單獨挑起一個戲班。馬連良的班名名叫「春福社」! 馬連良《秦香蓮》劇照在春福社成立的時候,對於第一齣戲馬連良選的十分重要。於是馬連良決定演一出《定軍山》。因為這齣戲又叫《一戰成功》,馬連良決定以這齣戲為自己的打炮戲。
  • 申鳳梅直系親屬將依法申請查封申鳳梅生前全部財產及版權,骨灰
    由於我親生父母申鳳梅夫妻骨灰在劇團保管期間被冒充申鳳梅養子李俊峰換房子,致使申鳳梅夫妻去世數十年未能安葬,我們將依法向權威部門申請查封申鳳梅生前全部財產及版權,骨灰!申鳳梅夫妻生前個人全部財產及版權依法清算後全部捐給國家,骨灰移交給申鳳梅夫妻合法繼承人將其二人入土為安!
  • 梅蘭芳是何時入住北京護國寺街的
    京劇大師梅蘭芳(1894-1961)曾於1932年從北京遷居上海,後又於解放初遷回北京。為了便於梅蘭芳生活、工作與演出,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時任黨中央副主席的周恩來就已派人為梅蘭芳安排住房。經梅蘭芳實地看房之後,確定入住北京西城區護國寺街甲1號(現為9號)四合院。那麼,梅蘭芳系何時正式入住該宅院的呢?
  • 孟小冬:前夫梅蘭芳、後嫁杜月笙,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5歲開始學藝,7歲登臺表演,14歲已名震上海灘,18歲在北京的戲劇場已有一席之地。1925年,正是孟小冬18歲妙齡,豔色驚人、光彩照人、天生麗質,當時就有三個男人關注他。一 是梅蘭芳,短暫的婚姻帶給她無盡的後悔和痛苦。
  • 我與母親申鳳梅
    由於我的親生父母申鳳梅夫妻去世數十年至今未能安葬,我尋親是按國家法律程序運行的,也是國家賜予我的權利,安葬自己的親生父母是我的責任與義務,處理我的家務事不需要外界幹擾。不管多難,我不會再讓自己的親生爹娘孤魂漂泊無依,我帶二老雙親回家入土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