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勸退兩位博士生,關於我國的博士生教育,你怎麼看?

2020-12-17 職引官

清華大學兩位博士生,因這個原因被學校勸退,博士生教育你怎麼看

博士生教育是國際公認的正規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因此博士生的數量和質量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達程度的重要標誌。

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正式開始招收博士生,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博士生的規模已經非常可觀了。但是,數量的「高效發展」並未伴隨著質量的「同步發展」,時至今日,博士生的質量下降已經成為了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近日,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兩名博士研究生,因違反了《清華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而被學校予以退學處理。其中一人被退學的原因是:未請假或者請假未獲得批准,逾期兩周未註冊。而另一人被退學的原因是:未請假,連續兩周及以上未參加學校規定的教學、研究活動。從清華官網公布的處理結果來看,這兩位同學一個是長期未能完成學習和研究任務,另一個則是長時間不參加教學研究活動,如此看來,被退學也怨不得學校了。

其實早在清華大學出手之前,已經有多所大學對本校不合格或者違反規定的研究生進行退學處理,下面列舉三例:3月7號,西南交通大學對本校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2012級博士研究生和2014級碩士研究生做退學處理。3月11號,廣州大學研究生院對本校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72名研究生做退學處理。3月12號,合肥工業大學對本校超過學習年限以及不參加教學活動的46名碩士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不僅是高校發難,教育部也發文了。在教育部印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的通知》中明確提出要「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要落實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沒有畢不了業的研究生」這句話眼看就要成為歷史,而博士生們則越發的為自己能否畢業感到發愁。眾所周知博士生畢業難,可難在哪?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讓我們一起去探究一下。

第一,培養模式鬆散

我國目前對博士生採用的都是導師帶學生的模式,管理較為鬆散。且由於課題項目不多,於是就出現了部分博士生在上完一年課程之後,就投入到找工作的隊伍中。更有甚者已經開始在企業單位實習和就職,僅僅只參加期末考試,而這類人平時都不在學校。

第二,導師數量不足

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每名博士生導師平均要帶5.77名博士研究生,而國外每名導師只需帶2到3名學生。因此我國博士生導師的數量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博士生需要,供不應求。同時由於很多導師忙於工作,所以不得不採用「分級管理」模式,即導師管副教授,副教授管講師,講師指導博士生,博士生帶研究生。這種現象直接導致導師對學生的指導較少,甚至有的學生一年都見不到導師一回。

第三,考核體系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都對發表論文數量做了硬性要求,除學位論文外,必須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規定數量的論文。因此論文數量成為了考核的重要指標。然而單單依靠論文的數量作為考核標準,往往會忽略了博士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實踐應用能力。

第四,博士生自身壓力巨大

首先是經濟壓力,目前,我國博士教育的經費主要包括生活補助、科研經費、獎學金等,但數量上存在不足,因此博士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窮博士」,部分非「211」院校的博士生活補助甚至不如社會低保。其次就是科研壓力,簡單來說就是發論文,這幾乎是整個博士生涯中最重要的壓力。由於缺乏導師的學術指導,而不同實驗室的科研條件又參差不齊,因此不知何時能出研究成果,因而論文一直無法完成。並且博士論文要求發表在核心期刊上,難度相當之大。最後就是就業壓力和社交壓力。博士生普遍年齡超過25歲,而與之同齡的本科期間的同學,許多都已成家立業,甚至都有了孩子。博士生迫於經濟壓力都不富裕,因此很多都沒有社交活動,甚至對一些女博士而言,處對象都成了大問題。再說就業壓力,由於博士生比本科生和碩士生要專精很多,因此部分博士就業渠道要比本科生和碩士生窄的多。以上就是我國目前的博士生教育所面臨的窘境和問題,你有哪些好的看法和建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關注小編哦,我們會持續為您提供有價值的教育資訊!

相關焦點

  • 兩位清華大學博士生被開除:你不肯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文/阿蒙聊教育從上小學再到高中,當學生們覺得學習很苦的時候,就常聽老師或者家長說,「等你上大學就輕鬆了」,結果很多同學上大學,真是輕鬆,整天混日子,不學無術,最後混個畢業證就完事了,虛度了幾年大學光陰,但是真正吃苦的日子
  • 兩位清華大學博士生被開除:你不肯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混日子在2019年,清華大學的一條公告,引起一片熱議,公告裡是對兩位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博士生做了勸退處理,原因是這兩位博士生,在讀期間,竟然不專注本專業,而是一直沉迷學術以外活動,並且無視校規,連續兩周沒有參加學校的教學和活動,還都沒有請假。
  • 清華大學博士生被開除:混日子其實是低水平的認知
    前幾日,清華大學發布公告,對馬克思主義學院兩位博士生做出勸退處理。這兩個博士生在讀期間,長期沉迷於學術以外的活動,未經請假連續兩周不參加學校規定的教學和研究活動,所以被取消學籍。考上清華大學博士的學生,已經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才,他們能接觸到的學習資源比普通人要多,他們遇到的機會也多。本可以成就自我、貢獻社會,擁有一個讓人羨慕的美好未來,但他們卻不專心學習、天天混日子,白白浪費了非常難得的教育資源。為什麼總會有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 第九屆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生論壇舉行
    清華新聞網6月3日電(通訊員 劉璐璐)5月31日,由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簡稱「教研院」)主辦的第九屆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生論壇於線上進行。本屆博士生論壇以「傳承與創新:新技術背景下的教育現代化」為主題,設置4場特邀報告、8場33次口頭報告、30篇海報張貼以及2場職業發展沙龍等環節。
  • 清華大學博士生被開除: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前段時間,清華大學發布公告,對馬克思主義學院兩位博士生做出勸退處理。這兩位博士生在讀期間,長期沉迷學術以外的活動,未經請假連續兩周未參加學校規定的教學、研究活動,根據《清華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被取消學籍。
  • 關於報考清華大學法學院2020年博士生資格審查的通知
    看哭了! 江平:我是這樣帶博士生的(附其弟子的六年考博之路)理工科選擇博導的注意事項在讀博士經驗分享之考前備考上海交通大學考博經驗分享西南政法大學考博經驗分享考上博士後,導師性情大變,我困惑了!文科考博經驗分享——考博隨想與心得體會中國農業大學考博經驗 考博,夢想一步步在靠近讀博,將來的出路在哪裡?
  • 清華大學2名博士生被開除!在最該努力的年紀,選擇了享受
    但是現實告訴你:不可以!去年6月初,一則「清華擬對兩名博士生退學處理」的消息,登上了當天的微博熱搜。據悉,在2019年6月4日和6月10日,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先後發布兩則關於兩名博士生許某某和馬某某的退學處理意見。
  • 清華大學兩名博士生被退學,原因是什麼?是「零淘汰率」惹的禍?
    文|冷絲欄目|研究生教育「博士生被退學」,一不小心登上了熱搜榜,起因是——這兩名被退學博士生就讀於我國頂尖級學府清華園。我國高等教育,絕大多數高校實行的是學年制,有人說,只要有機會邁進大學的門,就可以拿著文憑走出大學的門。我國博士研究生教育長久以來幾乎一直維繫著「零淘汰」的教育模式,「零淘汰」並非指沒有任何學生被淘汰,而是指我國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從制度層面上還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實行淘汰制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
  • 博士生待遇要提高了?清華大學帶頭實施新政
    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了《清華大學完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推進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的簡報,在這份簡報中提出:修訂研究生獎助工作辦法,健全成本分擔機制,明確獲得資助學生需承擔以助研為主的「三助」崗位,確保博士生每年最低資助標準不低於5.1萬元。
  • 清華大學博士生培養新舉措
    無標題文檔清華大學博士生培養新舉措從1998年開始,我校就緊緊抓住博士生水平問題,採取一系列措施想辦法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通過舉行博士生培養工作會議,在調查、分析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改進措施,最終形成了在研究中進行培養這一理念。同時採取積極引導,最主要是從激發研究生學習和研究興趣方面進行管理上的改進,努力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 營造寬鬆的環境成為博士生和博士生導師一致的呼聲,也成為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
  • 清華大學博士生要求重名者改名,你的優越感是別人眼中的低素質!
    清華大學時我國知名度最高的學府之一,很多清華大學的學生自然而然地有一定的優越感,可是很多時候這種優越感會變成別人眼中的笑話。近日,一名清華大學的博士竟然發郵件給與自己重名的陌生人,要求重名者修改他的姓名。
  • 清華大學:博士生不再強制要求在學期間發表論文
    2014年以來,清華大學先後召開了第24次和25次教育工作討論會,確立了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明確了博士生教育定位於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學術創新人才,是一所大學人才培養高度的體現。
  • 2021年清華大學各院系博士生招生簡章
    004_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2021年博士生招生簡章.pdf005_清華大學環境學院2021年博士生招生簡章.pdf012_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2021年博士生招生簡章.pdf013_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2021年博士生招生簡章.pdf014_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2021年博士生招生簡章 .pdf015_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
  • 深入推進博士生教育綜合改革 全面提升博士生培養質量高度
    深入推進博士生教育綜合改革 全面提升博士生培養質量高度清華大學研究生院院長 姚 強 石加東 攝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一流的博士生教育,體現了一流大學人才培養的高度》的文章中指出,學術精神的培養是博士生培養的根本。清華大學的博士生教育綜合改革就是圍繞這一根本而展開。
  • 王洪亮 | 既有的博士生教育制度有問題嗎,應當改革嗎?
    從歷史上看,法學博士授予權屬於大學,是大學的本質特徵。在高中階段完成通識教育之後,法學本科教育在於專業教育,培養法律適用能力,而法學博士教育在於研究能力的培養,但其職業目標並不僅僅是教授,也是為了增加律師等職業競爭力。圍繞法學博士教育的目標,德國大學法學院制定博士學位授予條例,在錄取、培養以及授予學位上,均以研究能力為考察重點。
  • 清華大學2021年各院系博士生招生簡章
    000_清華大學建築學院2021年博士生招生簡章.pdfhttp://yz.tsinghua.edu.cn/publish/yjszs/8545/20200730171342475871337/1596100495632.pdf003_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2021年博士生招生簡章.pdfhttp://yz.tsinghua.edu.cn/publish
  • 清華大學博士生學術論壇熱能系專場舉辦
    清華大學博士生學術論壇熱能系專場舉辦  清華新聞網4月25日電 (通訊員 孫立)4月18日至19日,清華大學第367期博士生學術論壇——「聚焦能源中國夢」在清華大學三堡學術基地舉辦。論壇邀請了清華大學燃氣輪機研究院院長蔣洪德院士和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徐景明教授做大會報告。論壇期間還舉辦了熱能系學生沙龍以及青年教師沙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姚強和科技部高新司副處長孫鴻航受邀到會交流。   校團委書記趙博、熱能系黨委書記袁新、熱能系副系主任蔡寧生、熱能系黨委副書記劉樹紅等二十餘位教師以及140餘名博士生參加了此次論壇,是熱能系歷屆論壇中參會師生人數最多的一次。
  • 施一公:西湖大學的博士生將不受畢業年限的限制,你怎麼看?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南京大學官網、知乎、募格學術之前報導近日,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院士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上介紹了西湖大學的近況。他表示,目前有104位一流科學家籤約西湖大學作為博士生導師,334位博士生在讀。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 超期博士大清退,博士生按時畢業有多難?
    隨著博士生規模的擴大,博士生培養的重心,從重視體量向重視質量轉變。在更高要求下,近年來我國博士生的延期畢業率持續上升,延期畢業逐漸成為常態化現象。廈門大學《關於將我校博士生學制由三年延長為四年的說明》指出:我校博士生準時畢業率偏低,按時畢業率不到40%,學制改革勢在必行。
  • 清華大學2021年各院系博士生招生說明
    年各院系博士生招生說明為進一步完善適應高層次優秀人才特點和規律的選拔機制和模式,提高博士生招生質量,清華大學2021年博士生招生繼續全面實行「申請-審核」制。各院系博士生招生具體要求詳見各院系博士生招生簡章,所有申請人須按照各院系招生簡章公布的時間報名並提交書面報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