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韓國網友又因為食物的「發源地」急了。這回,是因為李子柒的視頻……
1月9日,名揚國內外的視頻博主李子柒在YouTube個人帳號發布了一段新視頻。
這段近20分鐘的視頻是李子柒《一生系列》的最後一期,主題是《蘿蔔的一生》。這期中,李子柒介紹了中國人在冬天的習俗,包括醃製臘肉、蘿蔔條、白菜等。
圖源:李子柒視頻截圖
沒想到,視頻裡製作泡菜的部分,卻遭到了韓國網友的「圍攻」……
圖源:李子柒視頻截圖
視頻裡,李子柒詳細展現了幾種醃製菜品的製法和吃法。
她先是將蘿蔔切碎,用鹽析出水分,再經過脫水等程序,製成蘿蔔乾
之後,她又分別採用兩種方式處理了白菜,一種是用鹽浸泡白菜,另一種是給白菜塗抹上辣椒
兩種方式處理過後都要進行密閉封存;
最後她則展示了醃製食材的幾種入菜吃法,比如有這些
圖源:李子柒視頻截圖
李子柒的這條視頻一如既往大受歡迎,目前在Youtube上已有384萬次的播放量,點讚更是多達20萬。然而,相比李子柒的其他美食視頻,評論區卻被很多韓國網友「攻佔」了……
圖源:YouTube視頻截圖,有道詞典翻譯
「泡菜是韓國的靈魂美食。你們怎麼能聲稱它屬於中國文化呢?丟臉!」
「別說謊了中國人。泡菜不是中國的食物。泡菜是韓國傳統食物。「
「泡菜是韓國的傳統美食。」
據韓媒《韓國先驅報》報導,視頻9日上傳後不久,韓國網友就湧入了YouTube和Facebook的評論區,批評李子柒把傳統的韓國菜誤傳為中國菜。
「做泡菜我沒意見,但你是不是至少該寫明這是一道韓國傳統食物?當我看到白菜被劈成兩半的時候,我在想『不會吧』,但看到她給白菜加作料後,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位韓國人這樣說。
《韓國先驅報》聲稱,儘管中國有自己的泡菜,但李子柒視頻中所用到的泡菜配料和製作方法卻與韓國泡菜極為相似。
其實,去年11月24日,一項由中國主導制定、四川省眉山市市場監管局牽頭負責的泡菜行業國際標準就已正式誕生。據《中國市場監管報》報導,這是中國泡菜產業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的直接體現,也是我國在ISO框架下制定的第6個食品標準。
圖源:「中國市場監管報」微信公眾號
為什麼是四川眉山?據《中國食品安全報》報導,四川眉山泡菜擁有2000多年的歷史,享譽中外,已出口美國、加拿大、韓國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中國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的產業格局。
的確,泡菜在中國歷史悠久。目前已知的四川泡菜做法最早記載在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一書中,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
而早在《詩經》中也有「中田有廬, 疆場有瓜, 是剝是菹, 獻之皇祖」的詩句。其中的菹(zū)就是泡菜的古稱。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中明確提出「菹者,酸菜也」。菹字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關於泡菜的專用字。
圖源:李子柒視頻截圖
事實上,韓國一直都是中國泡菜的「忠實客戶」。
據《環球時報》英文版去年12月報導,韓國90%的進口泡菜都是來自中國。
據韓國海關數據顯示,韓國去年前8個月共從中國進口了17.7萬噸的泡菜,且呈持續增長的趨勢。
本周二,這件事經媒體報導後,話題#李子柒做泡菜遭韓國網友圍攻#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已高達7.1億。
不少中國網友都表示無語,「恐怕他們不知道中國有n多種泡菜吧」……
在知乎「如何看待李子柒視頻因製作泡菜,被韓國網友圍攻一事」話題下,一位朝鮮族網友這樣說:
「我是朝鮮族中國人,我在看四川人(李子柒)在做泡菜時,不會在意這道菜是誰發明的,只會驚訝,『嗯?你也這樣吃大白菜!』這種感覺增加了我和四川人的親密感,沒有敵意。不過,韓國人可能不這麼想。」
圖源:李子柒視頻截圖
在李子柒的這期視頻下面,也有一些國外網友稱讚:
「你的很多視頻我都愛看,但這期視頻在視覺上更驚豔。你的攝像師很有才華,你也是。」
「李子柒切胡蘿蔔的方式驚到我了。」
「哇,太美好了,你真是個天才李子柒,你會做這麼多事。天啊。」
據《法制晚報》報導,近幾年來,韓國人一直熱衷於申遺,在2005年為「端午節」申遺成功後,2013年提出為泡菜申遺。
為了泡菜申遺成功,韓國政府自2013年2月起就開始積極準備,還把主要原料大白菜的英文名稱由中國白菜(Chinese Cabbage)改名為泡菜白菜(Kimchi cabbage),摒棄中國元素,包裝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當時就有不少媒體提出疑問,泡菜起源於中國,為什麼成為韓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表示,自2001年以來,我國共有37個項目入選上述三項名錄,是目前全球之最。針對類似泡菜等一些特殊的「非遺」項目,根據不同族群能夠共享的原則,可以在不同的地區和國家共同存在。
全世界都知道,韓國人喜歡吃泡菜。但「萬物起源在韓國」,實在難以讓人信服。
正如一位中國網友所說,「為自己國家的文化自豪是應該的,但更應該自信;多一點文化自信,少一點鍵盤輸出,才能讓更多世界目光投向自己。」